首页 / 正文

汾州太子昭禅师

禅师讳善昭。生俞氏。太原人也。器识沉邃。少缘饰。有大智。于一切文字。不由师训。自然通晓。年十四。父母相继而亡。孤苦厌世相。剃发受具。杖策游方。所至少留。不喜观览。或讥其不韵。昭叹之曰。是何言之陋哉。从上先德行脚。正以圣心未通。驱驰决择耳。不缘山水也。昭历诸方。见老宿者。七十有一人。皆妙得其家风。尤喜论曹洞。石门彻禅师者。盖其派之魁奇者。昭作五位偈。示之曰。五位参寻切要知。纤毫才动即差违。金刚透匣谁能晓。唯有那吒第一机。举目便令三界静。振铃还使九天归。正中妙挟通回互。拟议锋铓失却威。彻拊手称善。然昭终疑。临济儿孙。别有奇处。最后至首山问。百丈卷簟意旨如何。曰。龙袖拂开全体现。昭曰。师意如何。曰象王行处绝狐踪。于是大悟。言下拜起。而曰。万古碧潭空界月。再三捞捷始应知。有问者曰。见何道理。便尔自肯。曰。正是我放身命处。服勤甚久。辞去。游湘衡间。长沙太守张公茂宗。以四名刹请昭。择之而居。昭笑。一夕遁去。北抵襄沔。寓止白马。太守刘公昌言。闻之造谒。以见晚为叹。时洞山公隐皆虚席。众议归昭。太守请择之。昭以手耶揄曰。我长行粥饭僧。传佛心宗。非细职也。前后八请。坚卧不答。淳化四年。首山殁。西河道俗千余人。协心削牍。遣沙门契聪。迎请住持汾州太平寺太子院。昭闭关高枕。聪排闼而入。让之曰。佛法大事。静退小节。风穴惧应谶。忧宗旨坠灭。幸而有先师。先师已弃世。汝有力荷担。如来大法者。今何时而欲安眠哉。昭矍起握聪手曰。非公不闻此语。趋办严吾行矣。既至。宴坐一榻。足不越阃者三十年。天下道俗。慕仰不敢名。同曰汾州。并汾地苦寒。昭罢夜参。有异比丘。振锡而至。谓昭曰。会中有大士六人。奈何不说法。言讫升空而去。昭密记以偈曰。胡僧金锡光。请法到汾阳。六人成大器。劝请为敷扬。时楚圆守芝号上首。丛林知名。龙德府尹李侯。与昭有旧。虚承天寺致之。使三反不赴。使者受罚。复至曰。必欲得师俱往。不然有死而已。昭笑曰。老病业已不出院。借往当先后之。何必俱耶。使者曰。师诺。则先后唯所择。昭令馔设。且俶装曰。吾先行矣。停箸而化。阅世七十有八。坐六十五夏。

赞曰。风穴倦游。见草屋单丁。止住者七年。首山精严。不出山者二十年。汾州俨临人天。不越阃者三十年。是皆哲人。事业之见于微细者也。然犹卓绝如此。况其大者乎。吾何足以知之。然观其死生之际。如贾胡传吏。留即留。去即去。呜呼是其所以起临济也。

猜你喜欢
  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卷第二·佚名
  答姚陶馥问(十一则)·太虚
  虚堂和尚语录 第三卷·智愚
  止观大意·湛然
  古今译经图纪卷第三·靖迈
  目录·永觉元贤
  第十二 婆蹉种相应·佚名
  卷五百三十六·佚名
  卷第十四·佚名
  成实论 第三卷·佚名
  佛说海意菩萨所问净印法门经卷第二·佚名
  重编曹洞五位序·慧霞
  梵网经述记卷第一·胜庄
  卷第一百九·霁仑超永
  众经目录卷第六·法经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醒!醒!·徐志摩

    和霭的春光,充满了鸳鸯的池塘;快辞别寂寞的梦乡,来和我摸一会鱼儿,折一枝海棠。

  • 卷二百七十六·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二百七十六 明 曹学佺 编 元诗四十六 恕中和尚 日峰歌为昇居士赋 羲和鞭日昇扶桑残星晓月俱遁藏出海高峰最先照草木滉漾浮金光兴来振衣凌絶顶俯览人间同坎井呼吸元气融心神摆脱尘劳发

  • 卷五十四·志第七·天文七·脱脱

        ◎天文七   ○月犯列舍下   元祐元年正月丁酉,犯毕。庚子,入井。乙巳,犯灵台。丙午,犯右执法。己酉,犯亢。丁卯,入东井。戊辰,犯水位。甲戌,犯左执法。乙亥,犯进贤。戊寅,犯氐。闰二月壬辰,掩毕。乙未,入东井

  • 卷一百二 天聖二年(甲子,1024)·李焘

      起仁宗天聖二年正月盡是年十二月   春正月甲午,詔:「禮部貢院、開封府、國子監及別頭各增置點檢試卷、封彌、巡鋪【一】、監門官有差。開封府舉人無戶籍者,召有出身京朝官保二人,無出身曾歷任者保一人;外州召命官、

  • 卷之一千三百七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六十六上下·郝经

    钦定四库全书 续後汉书卷六十六上下  元 郝经 撰 列传第六十三上下 文艺 汉 崔寔【从兄烈烈子钧】 蔡邕 祢衡 应劭 谨案崔寔传文阙止存议蔡邕传亦阙 议曰寔父子三世掞藻摛秀并擅才美为儒

  • 钦定元史语解卷六·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元史语解卷六地理格【尔】济农 【格尔房屋也济农名号之称卷六十三作哥疾寜】克布【尔 地潮湿之谓卷六十三作可不里】巴达【克】山 【今新疆地名卷六十三作巴达哈伤】图【斯 迎面也卷六十三作途思

  • 一〇 民报社听讲二·周作人

    往民报社听讲《说文》,是一九〇八至九年的事。太炎在东京一面主持《民报》,一面办国学讲习会,借神田的大成中学讲堂定期讲学,在留学界很有影响。鲁迅与许寿裳与龚未生谈起,想听章先生讲书,怕大班太杂沓,未生去对太炎说了,请他

  • 陈皇后传·令狐德棻

    宣帝陈皇后名月仪,自称是颍川人,为大将军陈山提的第八个女儿。大象元年(579)六月,被选入宫,封为德妃。一个多月后,立为天左皇后。二年二月,改为天左大皇后。三月,又改为天中大皇后。宣帝驾崩,皇后出家为尼姑,改名华光。皇后之

  • 元行冲传·刘昫

    元行冲,河南人,后魏常山王素连的后代。少年时死了双亲,为外祖司农卿韦机抚养。博闻多学,尤其擅长音律和训诂的写作。考取进士,多次转为通事舍人,狄仁杰非常器重他。元行冲性情耿直,多次进言规诫,曾经对仁杰说“:下奉事上,就好比

  • 元载传·欧阳修

    元载的字叫公辅,凤翔府岐山县人。父亲名升,本来姓景,曹王李明的妃子元氏得到的赏田在扶风郡,景升主管她的租税收入,因有功劳,对元妃请求,改姓元。元载早年成了孤儿,长大后,好学,擅长写文章。天宝初年,皇帝下诏举行精通庄子、列子

  • 弇山堂别集卷二十六·王世贞

    (明)王世贞 撰○史乗考误七宪章録载太子太保吏部尚书王恕罢谓大学士丘浚亦阶太子太保兼礼部尚书一日内宴浚以内阁位恕上恕以已冢宰不当居下颇有言而太医院判刘文泰以不迁挟私论奏恕上疏自劾乃下文泰狱降御医恕求去益力

  • 第三十五章 宋的学术思想和文艺·吕思勉

    宋朝是一个有创辟的时代。其学术思想和文艺,都有和前人不同之处。天下事物极必反,有汉儒的泥古,就有魏晋人的讲玄学。有佛学的偏于出世,就有宋学的反之而为入世。宋学的巨子,当推周、程、张、朱。周子名敦颐,道州人。著有《

  • 上谕·叶隆礼

    乾隆四十六年十月十六日奉上谕四库全书馆进呈书内有宋叶隆礼奉勅所撰契丹国志其说采摘通监长编及诸说部书按年胪载抄撮成文中间体例混淆书法讹舛不一而足如书既名契丹国志自应以辽为主乃卷首年谱既标太祖太宗等帝而事

  • 卷十·吴澄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礼记纂言钦定四库全书礼记纂言卷十      元 吴澄 撰丧大记【郑氏曰丧大记者记人君以下始死小敛大敛殡葬之事方氏曰丧无非大事也然礼有大小此篇所记以大者为主故名丧大记澄曰此篇是每章各

  • 无作品第四十四·佚名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般若波罗蜜为无所作。佛报言:无有作者故。须菩提,乃至诸法亦无所有。世尊,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当云何行。佛言:菩萨行般若波罗蜜。不行色为行般若波罗蜜。不行痛想行识为行般若波罗蜜。乃至萨云若无所

  • 卷第二十七(行声闻道上诸国王部第四)·宝唱

    经律异相卷第二十七(行声闻道上诸国王部第四)梁沙门僧旻宝唱等集  &middot;波罗奈王得辟支佛一&middot;月氏王造三十二塔成罗汉道二&middot;摩诃劫宾宁王伐舍卫遇佛得道三&middot;有德王拥护弘法法师失命为佛弟子四

  • 钦定福建省外海战船则例·佚名

    本书今存十一卷、卷首一卷,不全。清代福建省外海战船,台湾几及三分之一。关于战船只数及其修造演变,在历修「台湾府志」「武备」或「兵制」门均有记载。至各种战船「做法」,则详载此「钦定福建省外海战船则例」中。书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