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请佛品第十

跋陀和菩萨政衣服。长跪叉手白佛言:我欲请佛及比丘僧。明日於舍食。愿佛哀受请。佛及比丘僧默然悉受请。跋陀和菩萨知佛已受请。起至摩诃波喻提比丘尼所。白比丘尼言:愿受我请。明日与比丘尼俱。於舍小饭。摩诃波喻提比丘尼即受请。跋陀和菩萨。语罗邻那竭菩萨。舍第。诸郡国其有新来人。悉请会佛所。罗邻那竭菩萨前至佛所。为佛作礼。长跪叉手白佛言:我兄请佛。所有新来人。悉欲请於舍食。愿哀受之。跋陀和菩萨。罗邻那竭菩萨。憍曰兜菩萨。那罗达菩萨。须深菩萨。摩诃须萨和菩萨。因坻达菩萨。和伦调菩萨。悉与宗亲俱。前以头面著佛足。及为比丘僧作礼。作礼已,竟从佛所去。归到罗阅祇国。至跋陀和菩萨家。共相佐助作诸饭具。四天王,释提桓因。梵三钵。皆共疾来。佐助跋陀和菩萨作众饭具。尔时跋陀和菩萨。宗亲共庄严罗阅祇国。持若干种杂缯帐。覆一国中。其街巷市里皆悬缯幡举一国中悉散华烧香。作百种味饭具用佛故。比丘僧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及诸贫穷乞丐者,其饭具適等。何以故?不有偏施於人民及蜎飞蠕动之类悉平等。跋陀和与八菩萨。与诸宗亲。以饭时俱往诣佛前。以头面著佛足。卻白佛言:饭食具以办。愿佛可行。时佛与比丘僧。皆著衣持钵。俱诣来会者,皆随行佛入罗阅祇国中。到跋陀和菩萨家。跋陀和菩萨作是念。今佛威神故。令我舍极广大。悉作琉璃。表里悉相见。城外悉见我舍中。我舍中悉见城外。佛即知跋陀和心所念。佛便放威神。令跋陀和舍极广大。举一国中人民。悉见於舍中。佛前入跋陀和菩萨家坐。比丘僧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各各异部悉坐於舍中。跋陀和菩萨见佛比丘僧坐已,自供养佛比丘僧。若干百种饭手自斟酌。佛及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皆已乃饭。诸贫穷者悉等与。悉各平足。皆持佛威神恩使之足。跋陀和菩萨。见佛诸弟子悉饭已,前行澡水。毕竟持一小机。於佛前坐听经。为跋陀和菩萨及四辈弟子说经。莫不欢喜者,莫不乐闻者,莫不欲闻者,佛以经请比丘僧及诸弟子。佛起与比丘僧俱去。跋陀和菩萨饭已,与宗亲俱。出罗阅祇国到佛所。前为佛作礼。皆卻坐一面。及罗邻那竭菩萨。桥曰兜菩萨。那罗达菩萨。须深菩萨。摩诃须萨和菩萨。因坻达菩萨。和伦调菩萨。跋陀和菩萨。见人众皆安坐已前问佛。菩萨用几事得见现在佛悉在前立三昧。佛告跋陀和菩萨。菩萨有五事。疾得见现在佛悉在前立三昧。学持谛行心不转。何等为五。一者乐於深经无有尽时不可得极。悉脱於众灾变去。以脱诸垢中。以去冥入明。诸蒙龙悉消尽。佛告跋陀和。是菩萨逮得无所从来生法乐。逮得是三昧。复次跋陀和。不复乐所向生。是为二不复乐喜於馀道。是为三。不复乐於爱欲中。是为四。自守行无有极。是为五。菩萨复有五事。疾得是三昧。何等为五。一者布施心不得悔。无所贪。无所惜。从是不得有所悕望。施人已後不复恨复次跋陀和。菩萨持经布施。为他人说经。所语者安谛。无有疑无所爱惜。说佛深语身自行立是中。复次跋陀和。菩萨不嫉妒。所作无有疑。卻睡卧。卻五所欲。不自说身善。亦不说他人恶。若有骂者,若有刑者,亦不得恚。亦不得恨。亦不得懈。何以故?入空行故。复次跋陀和。菩萨是三昧自学复教他人。书是经著好疋素上使久在。复次跋陀和。菩萨所信多乐。敬长老及知识。於新学人若得所施。当念报恩。常有识信。受人小施念报大。何况於多者,菩萨常乐重於经。弃捐无反复之意。常念有反复。如是者得三昧疾。佛尔时颂偈言:

常爱乐法在深解,於诸习欲不贪生。游步五道无所著,如是行者得三昧。好喜布施不想报,所惠无著不追念。所与不见有受者,唯欲得解佛深慧。

愍伤众生行布施,其心喜踊不悔恨。常立布施及戒忍,精进一心智慧事。具足六度摄一切,慈悲喜护四等心。善权方便济众生,如是行者得三昧。

若有兴施除慳贪,其心欢踊而授与。既施之後恒欣喜,如是行者得三昧。晓知经法分别句,闻深要义佛所教。讲说微妙道德化,如是行者得三昧。

其人学诵是三昧,具足解慧为人说。令此经法得永存,如是行者得三昧。常不祕奥佛经法,不望供养乃为讲。唯求安隐佛道地,如是行者得三昧。

除去所著弃诸盖,捐去贡高及慢大。不自称誉说彼短,终不复起吾我想。其有寂定意不起,便能解是道定慧。弃捐谀谄心清净,用是速逮不起忍。

常行至诚无绮饰,其愿具足无缺减。殖众正德无邪行,爱乐法者得道疾。所诵习经常不忘,常护禁戒清净行。如是行者得佛疾,何况奉是寂三昧。

佛告跋陀和菩萨。往昔无数劫。提和竭罗佛时。我於提和竭罗佛所。闻是三昧即受持是三昧。见十方无央数佛。悉从闻经悉受持。尔时诸佛悉语我言:卻後无央数劫。汝当作佛名释迦文。佛告跋陀和菩萨。我故语汝。今自致作佛。是三昧若曹当学。为知内法第一众所不能及。出众想去。其有於是三昧中立者,念得佛道。佛尔时颂偈言:

忆念我昔定光佛,於时逮得是三昧。即见十方无数佛,闻说尊法深妙义。譬有德人行采宝,所望如愿辄得之。菩萨大士亦如是,经中求宝即得佛。

跋陀和菩萨白佛。当云何守是三昧。天中天。佛告跋陀和菩萨。色不当著。不当有所向生。当行空。是三昧当守。何等为三昧。当随是法行。复次跋陀和。菩萨自观身无身。亦无所观。亦无所见。亦无所著。本亦无所盲。亦无所聋。如经中法。视住亦无所见。亦无所著。无所著为守道者,於法中无所疑。不疑者为见佛。见佛者为疑断。诸法无所从来生。何以故?菩萨有法疑想便为著。何等为著。有人有寿命有德有阴有人有对有想有根有欲。是为著。何以故?菩萨见诸法无所著。是法亦不念亦不见。何等为不见。譬如愚人学馀道自用。有人谓有身。菩萨不作是见。菩萨何等为见。譬如怛萨阿竭阿罗诃三耶三佛。阿惟越致。辟支佛。阿罗汉所见。不喜不忧。菩萨如是见。亦不喜亦不忧。守是三昧者,亦不喜亦不忧。譬如虚空。无色无想。清净无瑕秽。菩萨见诸法如是,眼无所罣碍见诸法。用是故见诸佛。见诸佛如以明月珠持著琉璃上。如日初出时。如月十五日在众星中央时。如遮迦越王与诸群臣相随时。如忉利天王释提桓因在诸天中央时。如梵天王在众梵天中央最高坐。如炬火在高山顶烧。如医王持药行愈人病。如师子出独步。如众野雁飞行虚空中前有导。如冬月高山上积雪四面皆见。如天地大界金刚山卻臭秽。如下水持地。如风持水。诸秽浊悉清净。如虚空等。如须弥山上忉利天为庄严。诸佛如是,佛持戒。佛威神佛功德。无央数国土悉极明。是菩萨见十方佛如是,闻经悉受得佛尔时颂偈言:

佛无垢秽离尘劳,功德众竟无所著。尊大神通妙音声,法鼓导义喻诸音。觉天中天脱诸慧,种种香华以供养。以无数德奉舍利,幡盖杂香求三昧。

闻法普妙学具足,远离颠倒喻灭度。终不想著於空法,当志解妙无碍慧。清净如月日出光,譬如梵天立本宫。常清净心念世尊,意无所著不相空。

譬如冬月高山雪,若如国王人中尊。摩尼清净超众宝,观佛相好当如是,如雁王飞前有导,虚空清净无秽乱。紫磨金色佛如是,佛子念此供养尊。

去诸幽冥除闇愚,即悉速逮净三昧。捐舍一切诸想求,无垢秽行得定意。无有尘劳释垢秽,弃去瞋恚无愚痴。其目清净自然明,念佛功德无罣碍。

思佛世尊清净戒,心无所著不相求。不见吾我及所有,亦不起在诸色相。舍离生死无众见,弃舍贡高慧清净。远除憍慢不自大,闻寂三昧离邪见。

其有比丘佛子孙,信比丘尼清信士。

除去贪欲清信女,念精进学得是法。

猜你喜欢
  卷八·赜藏主
  破山禪師語錄卷第十六·海明
  答九莲寺学生问(三则)·太虚
  卷五·聂先
  愚闇品第十三·佚名
  卷第七十四·德清
  妙法莲华经玄赞卷第四(本)·窥基
  卷之四十一·别庵性统
  魔品第十一·佚名
  卷九·赞宁
  卷之二十七·别庵性统
  增壹阿含经卷第九·佚名
  宗镜录卷第一百·延寿
  卷第二十·佚名
  五百问论卷上(一百一十一问)·湛然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四折·萧德祥

    (正末上,云)今日俺哥哥教我管着解典库,我且闲坐咱。(柳、胡上,云)孙员外这两日不出门来,不礼俺两个,定是那一夜不肯与他背人的缘故。他自家杀了人倒怪我,今日寻他去。(叫云)孙员外,你怎生不出门来?(孙大上,云)我怕你,不敢出门那

  • 第五折·王实甫

    (末上,云),红娘之言,深有意趣。天色晚也,月儿,你早些出来么!(焚香了)呀,却早发擂也;呀,却早撞钟也。(做理琴科)琴呵,小生与足下湖海相随数年,今夜这一场大功,都在你这神品、金徽、玉轸、蛇腹、断纹、峄阳、焦尾、冰弦之上。天那!

  • 卷174 ·佚名

    连文凤 晚步 不知风露寒,深坐翠微间。 对酒秋花尽,看云暝鹤还。 钟声黄叶寺,樵唱夕阳山。 安得吟身健,长随白日间。 连文凤 王昭君 使者相随出汉宫,辞君上马去匆匆。 只因自恃好颜色,不把金

  • 第三十回 牧守联盟奉笺劝进 君臣屈辱蒙难丧生·蔡东藩

      却说长安陷没,愍帝被掳,荡荡中原,又变了没有正主的国家。霸上屯着的援兵,都已遁还,就是凉州差来了王该,也收回义勇,与黄门郎史淑同去。回应前回,一丝不漏。当愍帝出降前一日,淑曾亲受诏命,赍着愍帝手书,加拜张寔为凉州牧,承

  • 第十七章新政之阻挠及破坏(下)·梁启超

    元丰八年三月,神宗崩,哲宗立,宣仁太后临朝。五月,以司马光为门下侍郎,遂尽废新法,且窜逐神宗朝旧臣,今记其略如下:元丰八年七月,罢保甲法。十一月,罢方田法。十二月,罢市易法。同月,罢保马法。元兴元年闰二月,蔡确出知陈州,章X出知汝

  • 卷之一百二十四·佚名

    洪武十二年夏四月丁酉朔享太庙○壬寅刑部言古北口千户擅役军士八人出境伐木为贼所杀论当死卫指挥以下凡七人俱当连坐 上曰千户违法擅役军致死可论如律余人并宥之○甲辰成都嘉定州眉县贼人彭普贵诱众作乱劫掠居民转攻

  • 卷五十四·鄂尔泰

    <史部,传记类,总录之属,钦定八旗满洲氏族通谱  钦定四库全书八旗满洲氏族通谱目录卷五十四萨克察氏球罗理右系有传古拉库      萨奇纳布勒图      夸哈纳以上俱附载乌尔答氏嘉浑       布晋泰以

  • 秦献记原文·章太炎

    秦博士七十人,掌通古今。(《百官公卿表》)识于《太史公书》者,叔孙通、伏生最著。仆射周青臣用面谀显,淳于越相与底物,衅成,而秦燔书。其他,《说苑》有鲍白令之斥始皇行桀纣之道,乃欲为禅让,比于五帝,(《至公篇》)其骨梗次淳于。《

  • 钦定南巡盛典卷七十八·高晋

    程涂【臣】等谨案周礼掌方氏辨九服之邦国自王畿千里而外率以五百里为准王将巡守则戒于四方及王之所行先道帅其属而巡戒令盖所以周知夫山镇泽薮之殊而因以广布夫人民谷畜之利典至钜也我国家幅员广逺亘古罕有伦比而维江

  • 第三十卦 离 离为火 离上离下·佚名

    离:利贞,亨。 畜牝牛,吉。彖曰:离,丽也;日月丽乎天,百谷草木丽乎土,重明以丽乎正,乃化成天下。 柔丽乎中正,故亨;是以畜牝牛吉也。象曰:明两作离,大人以继明照于四方。 初九:履错然,敬之无咎。象曰:履错之敬,以辟咎也。六二:黄离,元吉。

  • 提要·张尔岐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四仪礼郑注句读      礼类二【仪礼之属】提要【臣】等谨按仪礼郑注句读十七卷监本石经正误一卷国朝张尔岐撰尔岐有周易説略已着録是书全録仪礼郑康成注摘取贾公彦疏而略以已意防之

  • 颜氏學記·戴望

    望年十四,于敝簏得先五世祖又曾公所藏颜先生书,上题识云:&ldquo;康熙戊寅某月日在桐乡,李子刚主所赠也。&rdquo;望读而好之,顾亟欲闻颜李本末。出其书,询诸吾友程贞履正。履正则取毗陵恽氏所撰《李先生状》示予,又得见王昆绳

  • 净因臻禅师·惠洪

    禅师名道臻。字伯祥。福州古田戴氏子也。幼不茹荤。十四岁去上生院。持头陀行。又六年。为大小经论。置不读。曰。此方便说耳。即持一钵。走江淮。所参知识甚多。而得旨决于浮山远禅师。江州承天。虚席致臻。非所欲。

  • 卷九十七·佚名

    △优陀延王会第二十九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拘睒弥国瞿师罗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优陀延王。第一夫人。名曰舍摩。常於如来及诸圣众。深信恭敬亲近供养。及常称赞如来功德。时王复有第二夫人。名为帝女。常怀

  • 卷第十三(辰字号)·朱时恩

    佛祖纲目卷第十三(辰字号) 甲子(周显王十二年起)辛丑(慎靓王元年)丁未(赧王元年)癸亥(周赧王十七年止) (甲午)十二祖马鸣传法迦毗摩罗 马鸣大士。波罗柰国人。亦名功胜。以有作无作诸功德。最为殊胜。故名焉。既受心

  • 集文字禅序·蕰上

    往闻有韵士拾道上废瓷败斝砻合而为瓶盂碗盏及茶具酒尊之属极天划神镂之巧如诗家之集唐一派集唐始王文公自剪绡而下至孙典籍陈山人童廷瑞辈皆有专集凡拈一题命一意猎唐人之精华组织成篇如出一手盖言者心之声也心地虚明

  • 斯塔福特疑案·阿加莎·克里斯蒂

    英国作者阿加莎·克里斯蒂创作的推理小说,大雪覆盖下的斯坦福特宅邸内进行着一场降临会,但在游戏中精灵Ida却突然发出了埃克桑普敦镇的特里威廉上校被谋杀的口信。斯坦福特的人们于是不安起来,这时勇敢的伯纳比少校毅然

  • 月明和尚度柳翠·李寿卿

    杂剧剧本。南海观世音菩萨净瓶内的杨柳枝因偶污微尘,被罚往人间,在杭州作风尘妓女,名为柳翠。三十年后罗汉月明尊者化成风魔和尚,经过三次说法,使柳翠醒悟,同时坐化升天。金院本有《月明法曲》、《净瓶儿》二本,内容应与此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