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提要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四

仪礼郑注句读      礼类二【仪礼之属】提要

【臣】等谨按仪礼郑注句读十七卷监本石经正误一卷

国朝张尔岐撰尔岐有周易説略已着録是书全録仪礼郑康成注摘取贾公彦疏而略以已意防之因其文古□难通故并为之句读马端临文献通考载其父廷鸾仪礼注疏序称其家有景德中官本仪礼正经注语皆标起止而疏文列其下因以监本附益之手自防校并取朱子礼书与其门人高弟王氏杨氏续补之编分章条析题要其上今廷鸾之书不传尔岐是编体例略与相近案礼祀曰一年视离经辨志注曰离经防句絶也则句读为讲经之先务沈约宋书乐志于他乐歌皆连书惟铎舞曲圣人制礼乐篇有声音而无文义恐迷其句遂毎句空一字书之则难句者为之离析亦古法也至于字句同异考证尤详所校除监本外则有唐开成石刻本元呉澄本及陆德明音义未详与黄干所次经传通解诸家其谬误脱落衍羡颠倒经注混淆之处皆参考得实又明西安王尧典所刋石经补字最为舛错亦一一驳正葢仪礼一经自韩愈已苦难读故习者愈少传刻之讹愈甚尔岐兹编于学者可谓有功矣顾炎武少所推许而其与汪琬书云济阳张君稷若名尔岐者作仪礼郑注句读颇根本先儒立言简当以其人不求闻达故无当时之名而其书实有可传使朱子见之必不仅谢监岳之称许也又其广师一篇曰独精三礼卓然经师吾不如张稷若乃推挹之甚至非徒然也尔岐蒿庵集中有自序一篇称尚有呉氏仪礼攷注订误一卷今不在此编中然此编乃新刻之本无所佚脱或是卷又自别行欤乾隆四十四年二月恭校上

总纂官【臣】纪昀【臣】陆锡熊【臣】孙士毅

总 校 官 【臣】 陆费墀

猜你喜欢
  小取第四十五·墨子
  论语纂疏卷五·赵顺孙
  春秋大全卷二十一·胡广
  卷七十六·卫湜
  提要·毛居正
  卷二十二·真德秀
  第十四部分·毛公
  名实论·公孙龙
  礼记要义卷第二十九·魏了翁
  原性原文·韩愈
  论语通释·焦循
  禅林僧宝传引·惠洪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五百九十三·欧阳竟无
  无极宝三昧经卷上·佚名
  慈悲道场忏法 第一卷·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赵构·唐圭璋

      构即高宗,字德基,徽宗第九子。大观元年(1107)生。宣和三年(1121)封康王。靖康元年(1126),使金见留,得还。徽宗、软宗被掳北去,帝即位,建元建炎、绍兴。绍兴三十二年(1162),内禅皇太子,尊为太上皇帝,累上尊号曰光尧。淳熙十四年(1187

  • 刘皂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刘皂,生平事迹不详。据《旅次朔方》一诗 看,可能是咸阳(今陕西省咸阳县东)人。唐令狐楚的《元和御览诗集》和韦庄的《又玄集》都选了他的诗。宋计有功的《唐诗纪事》说他是唐德宗贞元间人。《全唐诗》录存他的诗

  • 卷二·贾谊

    权重诸侯势足以专制,力足以行逆,虽令冠处女,勿谓无敢;势不足以专制,力不足以行逆,虽生夏育,有仇雠之怨,犹之无伤也。然天下当今恬然者,遇诸侯之俱少也。后不至数岁,诸侯皆冠,陛下且见之矣。岂不苦哉!力当能为而不为,畜乱宿祸,高拱而

  • 卷五十四·苏辙

    钦定四库全书古史卷五十四      宋 苏辙 撰虞卿鲁仲连列传第三十一虞卿者游説之士也蹑蹻担簦説赵孝成王一见赐黄金百镒白璧一防再见为赵上卿故号为虞卿秦昭王以范雎故欲为之报仇求魏相魏齐而杀之魏齐亡走赵依

  • 金佗稡编卷十八·岳珂

    钦定四库全书金佗稡编卷十八宋 岳珂 编家集九公牍中措置襄汉乞兵申省状镇南军承宣使神武後军统制江南西路舒蕲州兼荆南鄂岳黄复州汉阳军德安府制置使岳飞状申恭奉圣旨恢复襄汉仰遵庙谟今已克平五郡惟信阳未下已调发

  • 甲申传信录卷六·钱士馨

    赤眉寇略高皇帝得天下类汉高,而大明大行皇席不与灵献同风,其亡也忽诸,不亦异哉!闯与献、曹同起绿林为巨寇,而闯独入长安,篡天下,僭伪号。改元纪年,易官名,异服制,号令严切。所遣守土之吏,无敢暴民,亦旬月之雄也。然而窃据四十一日

  • 桑维翰传·薛居正

    桑维翰,字国侨,洛阳人。父亲名拱,在河南尹张全义手下做客将。桑维翰身材短小面部宽长,非常人之形,成人以后,每每对着镜子自己叹息说:“身高七尺的人,哪比得上脸长一尺的我!”因此慨然有做三公辅相的志向。后唐庄宗同光年间,考中

  • 成祖本纪·张廷玉

    成祖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名朱棣,太祖第四子。其母孝慈高皇后。洪武三年(1370),封为燕王。洪武十三年(1380),就藩北平镇守。朱棣相貌奇伟,髭髯美丽。有雄才大略,能知人善任。二十三年(1390),同晋王讨伐乃

  • 外储说左下第三十三·韩非

    一、以罪受诛,人不怨上,刖危坐子皋。以功受赏,臣不德君,翟璜操右契而乘轩。襄王不知,故昭卯五乘而履屩。上不过任,臣不诬能,即臣将为失少室周。二、恃势而不恃信,故东郭牙议管仲。恃术而不恃信,故浑轩非文公。故有术之主,信赏以

  • 卷十一 学五·黎靖德

      ◎读书法下   人之为学固是欲得之於心,体之於身。但不读书,则不知心之所得者何事。〔道夫〕   读书穷理,当体之於身。凡平日所讲贯穷究者,不知逐日常见得在心目间否。不然,则随文逐义,赶趁期限,不见悦处,恐终无益。

  • 中庸序·王夫之

    随见别白曰知,触心警悟曰觉。随见别白,则当然者可以名言矣。触心警悟,则所以然者微喻于己,即不能名言而已自了矣。知者,本末具鉴也。觉者,如痛痒之自省也。知或疏而觉则必亲,觉者隐而知则能显。赵格庵但据知觉之成效为言耳,于

  • 卷四·王元杰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谳义卷四     元 王元杰 撰闵公公名开庄公子惠王十六年即位闵谥也在国逢难曰闵经元年春王正月胡氏曰不书即位内无所承上无请命也谳曰庄公既薨子般继卒鲁国内乱而无君庆父利幼而立闵是不得承国

  • 卷十六·王植

    钦定四库全书正蒙初义卷十六邳州知州王植撰王禘篇第十六补训首节从礼说起以下杂引礼制间及论语左传之言亦关乎礼制者也春秋一段苗而不秀一节无所属故缀於末愚按此篇凡二十三节所论祫禘烝尝之制有考?未深者余亦多有出

  • 卷第三十四·佚名

    实叉难陀译八十华严经尔时,世尊在他化自在天王宫摩尼宝藏殿,与大菩萨众俱。其诸菩萨皆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退转,悉从他方世界来集;住一切菩萨智所住境,入一切如来智所入处;勤行不息,善能示现种种神通;诸所作事,教化调伏一切

  • 卷五十一·彭绍升

    居士传五十一蔡刘三黄传蔡维立名懋德。苏州崑山人。祖母沈氏修净业。一日徧谢诸亲邻。无疾而逝。临终念佛声不绝也。父允忠。为人慈善。有节概。持佛戒。维立母徐氏。长斋六十年。年七十余忽识字。日诵金刚经。维立少

  • 卷第九·慧苑

    续华严略疏刊定记卷第九 十地品第二十六 将释此品。四门同前。 初释名中二□□□辨品□□前中他化自在天会。元言他化□乐具。具得受用。□任同一法筵相遇。故名会等。於此天宫。说十地者。表真智证如。自他存泯。非

  • 台湾县志·[清]王礼

    台湾地方志。清王礼修,陈文达等纂。十卷。本志利用旧志资料和档册,并广采见闻,于康熙五十九年(1720)成书,约十七万字。前有舆地、学宫等五图。正文分舆地、建置、秩官、武备、选举、典礼、赋役、人物、杂记、艺文等十志,含

  • 竹屋痴语·高观国

    一名《竹屋词》。词别集。南宋高观国撰。一卷。观国字宾王,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卒年未详。与著名词人史达祖友善,为“南宋十杰”之一。《书录解题》著录“《竹屋词》一卷”。传世版本有汲古阁刊本,毛扆校本(北京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