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五十四

<史部,传记类,总录之属,钦定八旗满洲氏族通谱

  钦定四库全书

八旗满洲氏族通谱目录

卷五十四

萨克察氏

球罗理

右系有传

古拉库      萨奇纳

布勒图      夸哈纳

以上俱附载

乌尔答氏

嘉浑       布晋泰

以上俱有传

布森泰      铎尔吉

以上俱附载

图克坦氏

乌鲁素

右系有传

阿尔泰      拜音察理

以上俱附载

郭尔佳氏

罗满

右系有传

贝谟理      鄂鼐

以上俱附载

洪鄂春氏

阿哈达      华色

以上俱有传

赫勒       札鲁

扬阿纳      琦塔理

穆礼堪      玉陈

伊喇布      巴晋泰

赛音三布禄    外朗

以上俱附载

额尔图氏

察奇满泰     纳喇

以上俱有传

江泰       鲁库

扬节鼐      遂勒丹

乌瑚尼      绰尔门

以上俱附载

彰锦氏

松额理      杭苏理

以上俱有传

伊齐哈      札灵阿

吴泰       喇哈

殷达瑚齐     萨纳

济拉荪      元保

二格       塞克西

柏伦泰      萨克锡

夸喀       喀拉

锡理       额?格

以上俱附载

聂格理氏

瑚尔汉

右系有传

达楚喀      郞启

佛库讷      满都理

以上俱附载

扬佳氏

阿珠瑚

右系有传

珠拉塔      敖纳

吉尔恰纳     海音禅

武略库      齐图善

诺和齐      清山

大达色      鄂伦穆

沙泰       格尔布

都赉       海色

以上俱附载

钦定四库全书

八旗满洲氏族通谱卷五十四

萨克察氏

【萨克察为满洲一姓其氏族散处於绥分等地方】

球罗理

【镶白旗人世居绥分地方国初来归其子英额理由骁骑校从征湖广於岳州府击贼吴应麟等兵被创身亡赠云骑尉其子穆臣承袭任头等护卫因病乞休其亲弟之子永福现袭职】

右系应立传之人其余无事蹟可立传者附载於後

正红旗古拉库【尼马察苏苏村地方人原任骁骑校其子翁阿达原任步军校孙华善亦原任步军校】○正蓝旗萨奇纳【浑春地方人其曾孙玛哈布原任协领鸿克讷扎布俱原任骁骑校茂格原任员外郎元孙勒起原任协领和思和理原任步军校五十六原任防御常绶原任五品官玛西泰原任笔帖式永载原系副护军校旒保住现任三等护卫四世孙成明原系副骁骑校】布勒图【尼马察地方人其曾孙皂保原任五品官元孙瑚什塔原任骁骑校玛龙舞原系副骁骑校四世孙和尚原任骁骑校六世孙柏楞泰现任骁骑校又布勒图亲弟库穆善之四世孙武黑现任护军校】○镶蓝旗夸哈纳【德尔吉色钦虎尔哈地方人其子阿纳库原任骁骑校孙阿三泰现任护军校阿思泰原系副护军校】

以上俱系

国初来归之人

乌尔答氏

【乌尔答为满洲一姓其氏族散处於叶赫等地方】

嘉浑

【镶红旗人世居叶赫地方原系乌林答氏後移居观音屯地方改为乌尔答氏】

【国初来归其孙多尔夺原任防御多尔济原任二等护卫曾孙格伯库原任头等护卫隆托原任三等 护卫元孙叶努温退夏瑚俱原任头等护卫鄂尔多原任骁骑校四世孙多内额奇俱原任头等护卫巴尔荪鲁锡纳凖巴喇俱原任护军校清布原任二等护卫瑚锡原任笔帖式巴达海由闲散从征云南击败贼伪将何继祖等兵於石门坎黄草坝地方叙功授云骑尉卒其子克锡布禄孙满丕相继承袭又嘉浑之五世孙噶萨理原任御史吴晋泰扎萨理俱原任头等护卫官珠原任八品官鼎柱原任典仪噶尔图原任笔帖式阿尔图原任步军校吉隆阿原任防御寅珠原任员外郎兼佐领六世孙常鼐巴格俱原任佐领宝良原任主事立柱原任御史齐士拔原任七品笔帖式吴党阿原任司库荣保原任八品官七十吴灵阿俱现任头等护卫吴宁阿现任长史吴纳海现任典仪吴奇现任骁骑校吴同保现任护军校吴尔图现任亲军校赫成额现任助教吴海现任笔帖式七世孙吴登额多隆鄂多永鄂六十五恒德寜珠俱现任笔帖式吴拉纳现任典仪吴尔登现系生员】

布晋泰

【镶白旗人世居吉林乌喇地方国初来归其曾孙岱珠瑚阿音达俱原任骁骑校瑚什穆温察俱原任护军校元孙瑚什原任三等护卫达尔泰原任骁骑校蒙古尔岱原任助教翁爱由护军校从征贵州於凉水井地方击败贼伪侯李成蛟等兵九千余衆後征湖广在彜陵州击贼伪将刘之辅兵阵亡赠云骑尉其子兆色袭职卒其子诺海现袭职又布晋泰之四世孙五十六原任蓝翎侍卫雅柱原任骁骑校由正白旗改隶】

以上俱系应立传之人其余无事蹟可立传者附载於後

镶白旗布森泰【布晋泰同族吉林乌喇地方人其曾孙玛尔泰原任二等护卫硕色原任骁骑校元孙玛腾额现任前锋校由正白旗改隶】

右系

国初来归之人

镶红旗铎尔吉【辉发地方人其曾孙清卜原任三等护卫】

右系来归年分无考之人

图克坦氏

【图克坦为满洲一姓其氏族散处於吉林乌喇等地方】

乌鲁素

【镶黄旗人世居吉林乌喇地方国初来归其孙尼侃原任云麾使阿哈纳原任骁骑校曾孙马占原任蓝翎侍卫华色原任二等侍卫吴达哈原任内阁侍读学士福尔那原任亲军校瓦尔达贵亷俱原任护军校阿尔纳由亲军校从征陕西於平凉府击败逆贼王辅臣兵後征云南击败贼伪将胡国秉等兵於云南城下叙功授云骑尉卒无嗣其亲弟之子富保现袭职又乌鲁素之元孙萨尔图原任三等侍卫】

右系应立传之人其余无事蹟可立传者附载於後

正红旗阿尔泰【苏完地方人其孙福哈善原任城门尉】

右系

国初来归之人

正白旗包衣拜音察理【布尔哈图地方人原任内管领其子哲库讷亦原任内管领孙果星额现任员外郎讷清额现任郎中讷素恳现任内管领曾孙偏格现任鸣赞元孙盛德现任笔帖式永德现任蓝翎侍卫】

右系来归年分无考之人

郭尔佳氏

【郭尔佳为满洲一姓其氏族散处於长白山等地方】

罗满

【镶蓝旗人世居长白山地方国初来归其孙玛拉原任内阁侍读学士曾孙赫硕色由骁骑校从征云南击败贼伪将何继祖等兵二万余衆又败贼伪将胡国秉兵於云南城下卒後叙功赠云骑尉无嗣其亲叔辉达及辉达之子安住相继承袭又罗满之曾孙常禄现任骁骑校】

右系应立传之人其余无事蹟可立传者附载於後

镶蓝旗贝谟理【安巴德普特布占台地方人】鄂鼐【嫩河地方人】以上俱系康熙时自科尔沁撤囘之人

洪鄂春氏

【洪鄂春为满洲一姓其氏族散处於伊汉阿林屯齐村等地方】

阿哈达

【镶蓝旗人世居伊汉阿林屯齐村地方国初来归其孙英阿岱由护军校从征湖广屡破贼兵又征广东击败贼李定国兵於新会县等处叙功授云骑尉卒无嗣亲兄松阿岱其子佛隆鄂相继承袭○按阿哈达与本旗同里琦塔理同族】

华【色】

【正白旗人世居雅兰地方国初来归其子贝和诺由护军参领取昭定藏着有劳绩授云骑尉卒其子积福现袭职】

以上俱系应立传之人其余无事蹟可立传者附载於後

正白旗赫勒【绥分地方人其子噶哈纳原任司库曾孙谟留原任骁骑校】札鲁【倭济地方人其曾孙恩格理原任骁骑校】○镶白旗扬阿纳【沾河地方人其孙瓦尔达原任骁骑校曾孙乌雅图现任护军参领】○镶蓝旗琦塔理【伊汉阿林屯齐村地方人其子赫勒原任防御孙额勒原任郎中德勒德特赫俱原任防御曾孙拉色原任中书明安图原任防御元孙福海现任骁骑校○按琦塔理与本旗同里阿哈达同族】穆礼堪【琦塔理同族伊汉阿林屯齐村地方人其曾孙穆图原任护军校元孙瑚锡屯原任防御四世孙穆朗阿原任骁骑校】玉陈【琦塔理同族伊汉阿林屯齐村地方人其曾孙佛尔赫原任骁骑校四世孙六格现任骁骑校】伊喇布【琦塔理同族伊汉阿林屯齐村地方人其孙五十八原任防御元孙二格原任骁骑校】巴晋泰【琦塔理同族伊汉阿林屯齐村地方人其元孙博尔特托络俱原任骁骑校】

以上俱系

国初来归之人

正蓝旗包衣赛音三布禄【辉发地方人其孙叶青额原任二等护卫曾孙纳亲现任包衣大天常现任司库】外朗【赛音三布禄同族辉发地方人其子喀尔布原任佐领孙霞拉原任护军校】

以上俱系来归年分无考之人

额尔图氏

【额尔图为满洲一姓其氏族散处於敦达敦等地方】

察奇满泰

【正黄旗人世居敦达敦地方国初来归其四世孙夏世泰由委署参领从征云南击败贼伪将何继祖等兵於石门坎黄草坝地方又败贼伪将胡国秉等兵於云南城下叙功授云骑尉卒其子积兰泰现袭职】

纳喇

【镶黄旗人世居黑龙江地方来归年分无考其长子孟额特原任二等侍卫次子满洲由三等侍卫从征云南贵州等处屡着战功授云骑尉卒其兄之子英图袭职卒其亲弟之子僧保袭职】

以上俱系应立传之人其余无事蹟可立传者附载於後

镶白旗江泰【黑龙江地方人其曾孙满都堪原任骁骑校元孙松善原系云骑尉古鲁原任护军校四世孙吴尔泰原系云骑尉】○镶红旗鲁库【额尔图村地方人其曾孙赫穆尔德原任骁骑校元孙库库德原任护军校噶什塔原任笔帖式阿布岱原任骁骑校四世孙理三泰现任骁骑校克森特扎穆素俱原任护军校】

以上俱系

国初来归之人

镶黄旗扬节鼐【黑龙江地方人其孙玛雅达原任信礟章京曾孙顔图原任防御格梅原任二等侍卫雅尔泰原任护军校六格现任护军校元孙法保亦现任护军校】○镶白旗遂勒丹【明安额尔图地方人其孙谟克德原任佐领】乌瑚尼【明安额尔图地方人其元孙佛保现任防御】

以上俱系天聪时来归之人

镶黄旗绰尔门【黑龙江地方人其子额德尼原任骁骑校孙瑚施保原任护军校】

右系来归年分无考之人

彰锦氏

【彰锦为满洲一姓其氏族散处於费雅郎阿等地方】

松额理

【正蓝旗人世居费雅郎阿地方来归年分无考其孙硕礼由委署护军校从征浙江福建破伪总兵赵得胜等兵四万余衆续征云南击败贼伪将何继祖等兵於石门坎黄草坝地方叙功授云骑尉卒无嗣其亲兄之子萨尔图袭职卒其子萨尔帕袭职现任头等护卫兼佐领又松额理元孙章旒现任鸣赞黑达色原系副骁骑校四世孙特克愼现任副护军参领】杭苏理

【镶黄旗人世居沾地方来归年分无考其元孙国柱由委署章京取昭定藏着有劳绩授云骑尉卒其子玉柱现袭职】

以上俱系应立传之人其余无事蹟可立传者附载於後

正白旗伊齐哈【穆溪地方人其四世孙苏赫德原任骁骑校五世孙海常现任步军校额尔登额现任骁骑校】○正红旗札灵阿【长白山地方人其子花色原任笔帖式】吴泰【那木察地方人其孙达兰太原系副骁骑校】包衣喇哈【长白山地方人原任七品典仪】○镶红旗殷达瑚齐【渖阳地方人其孙达尔苏原任步军校】萨纳【辉发地方人其子达苏纳原任骁骑校孙讷尔素原任防御岱密纳现系副护军校】济拉荪【渖阳地方人其曾孙都兰泰现任亲军校】○正蓝旗元保【沾地方人其曾孙长生原任防御元孙绶宝原任协领兼佐领又元保亲兄格禄之曾孙华善现任护军校】二格【乌喇地方人其子白起原任骁骑校孙长保住亦原任骁骑校】

以上俱系

国初来归之人

镶红旗塞克西【长白山地方人其子噶纳海原任员外郎噶尔岱原任笔帖式孙鉄柱原任员外郎纳尔布佟住佟保英住俱原任笔帖式曾孙黑格现任防御七格现任五品典仪官保原任防御沙色原任护军校满昌原任笔帖式】柏伦泰【长白山地方人其子柏色尔根原任防御孙赫特赫原任护军校尼楚赫原任骁骑校】萨克锡【长白山地方人原任八品官其子瓦尔布原系副骁骑校曾孙穆特布原系副护军校】以上俱系天聪时来归之人

正红旗夸喀【长白山地方人其子来法原任护军校孙哈达现任城门尉】喀拉【长白山地方人其子纳亲原任典仪】○正蓝旗锡理【抚顺地方人原任护军校】包衣额滕格【那木都鲁地方人其长子墨克原任佐领次子西特哈原任骁骑校孙塞兰泰原任护军校】

以上俱系来归年分无考之人

聂格理氏

【聂格理为满洲一姓其氏族世居叶赫及辉发地方】

瑚尔汉

【镶白旗人世居叶赫地方国初来归其孙瑚锡屯由委署章京从征江西湖广等处屡败贼兵授云骑尉卒其子常明袭职任参领又瑚尔汉之曾孙觉和托原任郎中卓博资原任长史六十现任步军校元孙伊哈纳原任笔帖式玛哈纳原任佐领赉格现任副护军参领四世孙赫顺现任主事五世孙育惠现系生员】

右系应立传之人其余无事蹟可立传者附载於後

镶蓝旗达楚喀【辉发地方人其曾孙穆臣原任步军校元孙托锡原任郎中托和诺原任护军校三雅图现任五品典仪四世孙托晋原任骁骑校苏尔泰原任郎中文格金柱俱现任护军校】郎启【辉发地方人其元孙萨兰泰原任护军校四世孙礼住原任骁骑校索达色原任笔帖式五世孙赛尚阿现任七品官汉班现任员外郎六世孙吴灵阿现任七品官】

以上俱系

国初来归之人

正黄旗佛库讷【叶赫地方人其子华色原任参领孙塞克腾原任笔帖式】满都理【辉发地方人其子松果托原任骁骑校孙正特松吉纳俱原任骁骑校曾孙鄂色原任步军校元孙赫达色现任亲军校】

以上俱系来归年分无考之人

扬佳氏

【扬佳为满洲一姓其氏族散处於佛阿拉等地方】

阿珠瑚

【镶红旗人世居佛阿拉地方国初来归其孙达哈塔原任前锋校达尔堪由护军校从征贵州屡着军功授云骑尉卒其子麻色袭职又阿珠瑚之曾孙达拜原任笔帖式噶拜原任步军校元孙匡达常绶俱原任护军校瑚理原系副骁骑校四世孙保住现任护军校】右系应立传之人其余无事蹟可立传者附载於後

镶黄旗珠拉塔【尼马察地方人其元孙萨穆纳原任骁骑校四世孙五十一现任佐领积兰泰现任骁骑校密荪住原任城门尉五世孙德通现任三等侍卫】○正白旗敖纳【虎尔哈江地方人其曾孙尼雅拉库原任护军校元孙官布亦原任护军校牛钮编图俱原任步军校禅布原任郎中四世孙白尔泰现任骁骑校瑚什穆原任笔帖式】吉尔恰纳【倭济地方人其孙武韶原任参领】海音禅【哈达地方人其孙穆色伦原任五品官布兰泰原任护军校】武略库【倭济地方人其曾孙花色现任六品官】○正红旗齐图善【哈达地方人其曾孙边塔哈原任步军校元孙察哈理原任骁骑校骚达色原任护军校】○镶蓝旗诺和齐【杨禅地方人其元孙华色原任骁骑校贵龄现任骁骑校】

以上俱系

国初来归之人

镶红旗清山【松山地方人其子博麟原任七品官孙黄茂原任护军校】右系天聪时来归之人

镶黄旗包衣大达色【蜚悠城地方人其子班达原任护军校】○镶红旗鄂伦穆【赫济赫地方人其四世孙扬桑阿原任六品官巴什原任骁骑校三雅图现系副骁骑校七世孙达兰泰现任佐领】包衣沙泰【哈达地方人其子都思赉原任三等护卫】

以上俱系来归年分无考之人

正白旗格尔布【白都讷地方人原任头等护卫其曾孙谟伦岱现任步军校】都赉【吉林乌喇地方人原任骁骑校孙二格原任包衣大】海色【白都讷地方人】以上俱系康熙时自科尔沁撤囘之人

八旗满洲氏族通谱卷五十四

猜你喜欢
  卷十·浦起龙
  卷二百六十四 熙寧八年(乙卯,1075)·李焘
  ●三朝聖諭錄下·杨士奇
  第三十八回 勇梁慬三战著功 智虞诩一行平贼·蔡东藩
  第九十回 贤孟妇助夫举义 勇刘军败贼入都·蔡东藩
  大明仁宗昭皇帝宝训卷之二·杨士奇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六十一·佚名
  卷之三百七·佚名
  卷之四百五十二·佚名
  卷之三百四十二·佚名
  ◎死而复活·李定夷
  沮渠牧犍传(附沮渠秉等传)·魏收
  卷第五十二·佚名
  卷三十七·陆宗楷
  78.老当益壮的将军·林汉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八百九十九·彭定求

        卷899_1 【木兰花】庾传素   木兰红艳多情态,不似凡花人不爱。移来孔雀槛边栽,   折向凤凰钗上戴。   是何芍药争风彩,自共牡丹长作对。若教为女嫁东风,   除却黄莺难匹配。   卷899_2 【生查子】刘

  • 能改斋词话卷一·吴曾

    黄鲁直词谓之著腔诗晁无咎评本朝乐章,不具诸集,今载于此云:&ldquo;世言柳耆卿曲俗,非也。如八声甘州云:&lsquo;浙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rsquo;此真唐人语,不减高处矣。&rdquo;&ldquo;欧阳永叔浣溪沙云:&lsquo;堤上游人

  • 提要·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    集部八御选四朝诗       总集类提要【臣】等谨案御选四朝诗二百九十二卷康熈四十八年圣祖仁皇帝御定右庻子张豫章等奉勅编次凡宋诗八十七卷作者八百八十二人金诗二十五卷作者三百二十一人

  • 卷之二百二十一·佚名

    成化十七年十一月午未朔钦天监进成化十八年大统历 上御奉天殿受之给赐文武群臣颁行天下○以明日 万寿圣节遣驸马都尉周景杨伟谒告 长陵 献陵 景陵 裕陵游泰谒告 景皇帝陵寝○壬申 万寿圣节 上诣 奉先殿 皇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九十四·佚名

    万历四十年四月乙丑朔享太庙遣英国公张维贤恭代○兵部覆贵州抚臣胡桂芳奏金筑土司改流应每年选拨营兵八十名防守从之○丙寅兵部题覆督臣涂宗浚陈御虏机宜谓自扯力克故后六载之中我无日不言封事也卜酋未婚虏妇犹以未婚

  • 第十九章 太后恩寵·林语堂

    蘇東坡總是得到歷朝皇后的蔭庇。在他受審時,是仁宗的皇后救了他的命。現在又是英宗皇后拔擢他得勢。甚至在他一生中較晚的歲月裏,若不是神宗的皇后代攝政事,他就客死蠻荒了。新皇帝現今才九歲,攝政的是他的祖母。宋朝特別

  • 陆丽传·李延寿

    陆丽年轻时因为忠诚谨慎,入宫为皇帝侍从,太武帝对他格外亲昵,陆丽的举止行动十分谨慎,从不犯一点过错,被赐爵为章安子,升任南部尚书。  太武帝驾崩后,南安王余即位。不久就被中常侍宗爱等所杀,百官都惊慌失措,不知该拥立何人

  • 移剌益传·脱脱

    移剌益,字子迁,本名特末阿不,中都路胡鲁土猛安人。因祖上当官补任国史院书写,累积功劳后调为徐州录事,接着召任枢密院知法,第三次升为翰林修撰。当时北边有紧急情况,皇帝诏令百官在尚书省商议,太尉克宁力主用兵,益说天时不利,应

  • 卷十·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礼部志稿卷十明 俞汝楫 编仪制司职掌朝仪国初所定朝仪略具诸司职掌累朝以渐而详其增定见行者有朔望仪常朝仪午朝诸仪而班次出入各有禁例具列於後朔望朝仪洪武三年定凡朔望日上皮弁服御奉天殿百官公服於

  • 卷五十二·黄训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名臣经济录钦定四库全书名臣经济録卷五十二明 黄训 编工部【虞衡 屯田】遵化县铁厰志【邵寳】工部分司在县东六十里铁厰中永乐间俱以各卫指挥领其事宣德末始委虞衡司官董之分司正綂九年

  • 卷二十九·黄训

    钦定四库全书名臣经济録卷二十九明 黄训 编礼部【祠祭中】题陵庙疏【商辂】臣等仰惟大行慈懿皇太后作配英宗皇帝正位中宫及皇上嗣居宸极尊为慈懿皇太后盖先帝全夫妇大伦皇上全母子深恩天下后世无容议矣今位号彰著于

  • 延平答问附録·朱熹

      李延平初间也是豪迈底人,到后来也是磨琢之功,在乡若不异于常人。乡曲以上底人,只道他是个善人,他也略不与人说,待问了方与说。  罗仲素先生严毅清苦,殊可畏。  李先生终日危坐,而神彩精明,畧无隤堕之气。  问延平先

  • 卷六·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六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吉礼六圜丘祀天史记封禅书三年一郊秦以冬十月爲岁首故常以十月上宿郊见【李奇曰宿犹斋戒也】通权火【张晏曰权火防火也状若井桔橰其法类称故谓

  • 卷二·佚名

    △十轮品第二尔时地藏菩萨摩诃萨。从座而起整理衣服。顶礼佛足偏袒一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我今问世尊,无量功德海。唯愿赐开许,为解释除疑。世尊告曰:汝真善士。於一切法智见无碍。为欲饶益他有情故请问如来。

  • 第七十四章 齿舍利祭次第·佚名

    由此,彼[普罗伽玛布佳王]依周罗人之军势,己之首都彼阿努罗达普罗于所有之点悉灭,(一)存命大师[佛]之轮及具千根辐由轮相之足而为清洁地故,(二)又大菩提树南枝并大圣者[佛]之一多那量舍利亦安置此地故,(三)思恭敬不断,人王亦着手使行彼之

  • 李太白文集·李白

    诗文集。唐人李白撰。三十卷。白有《李太白集》已著录。此编系来人宋敏求在乐史所编三十卷本基础上,参以各本,重编而成。书成于神宗熙宁元年(1068)。乐史所编本前二十卷有诗七百七十六首,宋敏求又从王溥家所藏之三卷

  • 异闻记·陈寔

    古代志怪小说集。旧题东汉陈寔撰。原书久佚,也不见于史志著录。晋人葛洪《抱朴子·对俗》最早引用,并明言是引自陈仲弓(寔)《异闻记》。鲁迅《古小说钩沉》辑有佚文2则。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第四篇中疑此书非陈寔

  • 金刚峰楼阁一切瑜伽瑜只经·佚名

    梵名Vajras/ekhara -vima^na-sarva-yogayogi-su^tra 。全一卷。略称瑜只经。又称瑜伽瑜只经。唐代金刚智译。收于大正藏第十八册。为密教五部秘经之一,自古与理趣经并称为秘经中之秘经。全经共有十二品。据胎藏界之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