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破山禪師語錄卷第十六

當陽玉泉嗣法門人印正等編

示偈三

送善菴禪人歸五臺

柳眼臨風匝匝開,意分南北幾經來,一回艸履錢還足,恨不如飛到五臺。

送微言禪人歸楚

長連床上幾經秋,忽地翻身活話頭,走起欲拈行腳事,艸鞋先到楚雲樓。

送百拙書記歸閩

驢年結下苦冤家,今日相逢興不賒,且去鼓山時喝水,快來只此驗龍蛇。

送含璞禪人歸秋林

紫胡狗子睡沉沉,賊打籬笆解轉身,此去再來吞佛祖,莫耽影響吠秋林。

送死心禪友住山

與君同處又同參,廝結眉毛不忍刪,付箇火爐頭句子,有時撥著也心甘。

送丈雪上座南遊

雪骨冰肌誰箇知?臨行相贈扇頭詩,清風贏得還歸握,漫莫逢人露一絲。

送體宗上座歸方山

此番相別真惆悵,一箇西來一箇東,珍重瀘陽雲水客,相從漫莫與人同。

送燕居上座病歸楞伽

瓢笠新新逐暑行,相忘到處可容身,不因病斷膏肓骨,孰向楞伽問水雲?

送觀止法師歸黃龍寺

數年著意此竿頭,一日輕拋未易收,擬把南溟較尺水,黃龍奚肯類泥鰍?

送六融禪人

六融融處更融融,廓落無涯天地空,恁麼海山風月去,艸鞋腳底活如龍。

送無隱禪人歸里

百艸頭邊春信萌,老身必也付歸笻,前途撞著高低路,履歷無疑似萬峰。

送大休法師歸巴江

不覺歸兮悵水雲,巴江講案久生塵,可分半座同行化,為信當機熟未曾。

送薝蔔禪友行腳

肩荷長長箇蒺藜,煙山煙水去尋師,石頭踢破孃生腳,帶累芒鞋喫苦皮。

送悟玄上座住大樹堂

新秋紅葉滿天飛,珍重闍黎衣缽歸,大樹堂前開飯眾,四來狐兔盡收威。

送丈雪上座之江南

辭我江南走一走,江南機熟許何久?佳音不敢自囊藏,露布些來看果否?

送彼岸禪人住山

此去深山學逸叟,逢人罵徹始▆▆,任他千佛出人間,衲被蒙頭不知有。

送禦木禪人歸里

久擲江干隻眼龜,值逢浮木尚依俙,而今斂爪歸瀘合,但聽風雷活鈍機。

送耕雲禪人歸里

瓢笠孤征毒熱時,此回行腳欲何之?想來故國雲煙杳,望子榮歸路不迷。

送含光禪人歸里

二十五年頃一過,相逢對理葛藤窩,此回歸到瀘陽去,漫莫逢人唱哩囉。

送覺城上座歸平都山

十二年來夢一場,顛三倒四溷時光,而今覺得平山好,分付闍黎去舉揚。

送斷峰禪友歸黃山

痛喫烏藤咄咄歸,逢人漫把惡風吹,沙鐺土灶埋深澗,活煮清泉接鈍機。

送蓮月上座歸九青山

一回相晤一回新,媿我爐錘生愛憎,珍重闍黎千里驥,揚鞭蹋碎嶺頭雲。

送幻融禪人結茅

計窮力極如何歇?刈把山茅打箇結,動靜忙閒解不開,此中正是安身訣。

送靈隱上座之楚

傑出巫山十二峰,遼天杖底攪魚龍,楚雲望斷堪收餌,漫笑華亭推破蓬。

送別枕石法孫

但行吾道即親覲,何必千辛萬苦來?愍及扇頭書小偈,好生將去展襟懷。

送別紫芝法孫

相逢相別意匆匆,幸遇巫山十二峰,帶著峨眉星月走,照人肝膽啟吾宗。

送隱初上座住大寧寺

濤聲萬派自曹谿,分布只教絕所疑,漫道老僧那半院,盛山法乳任施為。

送耳毒法孫歸寶蓮

百里乘駒破暑來,引鞭逐動寶蓮開,老僧沒卻半邊鼻,珍重吾孫袖帶回。

送石雲禪人之江南

吾孫瓢笠到江南,祖脈依俙血未乾,珍重臨行端的句,麥寒寒處水寒寒。

送語之法孫荷師靈骨之峨眉入塔

荷師靈骨上峨眉,始信承當足此宜,氣傲不隨風雨落,時時親覲普賢師。

送指月之川北

艸鞋只怨路頭長,箇樣如何歸故鄉?珍重道傍荊棘刺,漫教撦破爾衣裳。

送天吼法孫

世亂攜鋤住白華,半融芋子半融茶,客來管待般般具,始信風流出當家。

送話石禪人

擬將程限記歸工,蹉過巫山十二峰,幾箇玲瓏幾箇怪,吞雲吐霧不他宗。

送聽雪法孫歸牛山

老僧遺物尚存之,始信龍天作護持,今日重逢為證據,牛山法道任施為。

送朴存禪人歸里

昔年曾住平都山,今日相逢扭鼻酸,珍重持歸作供養,漫將脫去與人看。

送印璋吳居士歸渝州

數載相逢一旦別,獨憐爾我風塵客,錦江曲去奪高標,掉棒只打波心月。

送順空禪宿

留君不住送君行,馬首雲霜逐漸輕,索我歸家端的句,揚鞭處處柳條青。

別我劬樊居士

三顧高巖心未悄,九年面壁意如何?須知此調人難和,接拍新新唱楚歌。

別秉素牟居士

為尋知己汎扁舟,密意風帆孰與酬?共建法幢拈未了,點頭石笑祖燈秋。

別首四譚居士

幾回良晤老維摩,一默榮歸信我何?今日與君開半道,他年有願復來過。

別行素牟居士

差別無為最上談,策君語默轉身難,忽然人報茶來喫,暗笑癡蠅度紙關。

別昭慶松雲主人

幾番行腳幾番來,走破孃生鐵艸鞋,將謂此間多住住,誰知柱杖吼如雷?

別太石長老

吾儕終日著袈裟,伎倆無能盡爪牙,卻被闍黎分半座,共拈一朵合歡華。

別君一院主

瞎驢隊裏幾經來,糞氣坌身成禍胎,莫道自心還自了,盧能米熟要師篩。

別悟心長老

悟徹心頭一點疑,能為可作天人師,破沙盆是正法眼,鄧傘丫非汝住持。

別文字牛居士

忽然良晤在渝城,久熟機緣豈讓人?臨別墨華香宇宙,等閑不與世同春。

寄東川呂相國

老僧行徑惹人疑,不作將三就兩時,桃李也隨肝膽露,難兄難弟吐華詩。

寄遠離毛總制

賣弄曹山酒一壺,顛三倒四醉糢糊,閒神野鬼纔驚散,瓠子冬瓜逐隊扶。

寄林一牟將軍

人戶門前滑石版,幾能起跌幾能遠?老僧曾向此經過,雖覺深深猶淺淺。

寄玉光禪人

抱恨歸家豎法幢,酬師漫可自拈香,天池近日多些子,為等闍黎代舉揚。

寄破雪關主

三月桃華謝復開,靈雲見也念都灰,叮嚀囑付三巴子,漫寄關頭一著來。

寄離指上座

十載相聞喫一驚,片言堪可話三更,師徒衷曲終難盡,付與歸笻上碧岑。

翛然滿室無他物,養成一具傲物骨,老僧只此達知音,試問如何三五六?

寄淡竹上座

自從離亂不相聞,忽見人來報喜音,始信吾徒安靜處,一聲白鹿振叢林。

寄雪臂上座(時師目語嵩語錄)

馬度虛名播蜀南,老僧何日得乘鞍?令徒如是加鞭策,試問巒公閒不閒?

寄慧覺上座

七載無音一旦來,始知臭口對人開,龍天且具風霜眼,爍破乾坤笑我儕。

寄聖可上座

見山忘道是偷安,見道忘山非等閑,珍重闍黎恩聖可,漫將滴水當波瀾。

寄六岫上座

兩聞慮我老空山,我慮空山非等閑,況子八關關不住,又餘蛙步走江南。

寄鄒元戎

東北生靈瘴癘消,挺然傑出箇英豪,老僧說法堪依賴,為旭為霖破寂寥。

寄龍門涌泉禪人

一回相見一回新,拄杖權為荅話人,試問髑髏前見鬼,始知就裏有冤親。

寄炎雪禪友

自在桃華嶺畔別,渾然如醉薜蘿中,通身長出參天棘,刺殺山頭瞌睡翁。

寄嬾石法孫

夢眼何如不放開,癡癡蠢蠢臥江隈,老天恨煞雲縹緲,無片高飛到我來。

雲無一片到吾儕,今日何多散漫開,想是谷幽原不定,流來不盡復流來。

寄伯符法孫

自從記莂靈山頭,一字無聞已六秋,今日龍天推送出,令吾懽喜令吾憂。

師子貨中師子吼,群英一見翻觔斗,忽然輥出混天毬,一應邪魔皆拱手。

寄居山聞初禪人

數載雲封不見來,一朝春迅吼如雷,已知在養子牙爪,不覺蒼龍出瀑崖。

寄養玄譚向化侯

吾蜀巫山十二峰,勢參天地有誰同?而今與國堅關鎖,日吐風雲益外中。

寄忠路敦源覃司君

不覺相違十載餘,世情更變人情疏,而今記得當年事,李子機緣熟也無?

寄素菴田居士

瓢笠放身天地走,相逢沒箇逃禪叟,錦江覺得多金鱗,試釣不知機熟否?

寄教宗禪宿

寄與深山老比丘,終朝活計火爐頭,嬾贊曾來煨芋艿,高風千古孰為儔?

寄萬壽寺主人

老僧來到沒人陪,幸有當門楊柳垂,只見楊華開又落,不知春夢幾時回?

寄蓮月上座

住山行道要應時,莫學將三就兩而,了得箇中渾不顧,打風打雨尚遲遲。

壽夔州拙谿熊太守

野衲瓢囊無特物,單單一箇死貓頭,拈來獻上瞿塘主,壽與波濤曉夜流。

壽壽伯涂兵憲

我與先生隔一宿,先生長我十餘春,漫將此語論延促,見也觀河悟未曾。

壽淡如劉居士

受生長生與無生,孰箇生生足可論?就裏若知端的意,黃華翠竹一般春。

壽節也黃孝廉

百年三萬六千春,一度禾香一度新,大結霜華輸王粒,榖臺滿載許誰爭?

壽榮寰趙居士

年年四七經華祝,惟有今年預祝何?想是榮催桃李熟,千枝萬顆益三多。

壽乾德張居士

春光初度始為奇,梅柳前村野鳥啼,聽得壽圖添新句,聲聲惟道與天齊。

壽雪臂上座

吾徒母難渾忘期,野衲誘人未足奇,拄杖驢前開正眼,莫將艸料亂離支。

壽蒼松上座

滑石風高與壽齊,挺然獨露小谿西,往來狐兔皆驚異,幾箇惺惺幾箇疑?

茅菴靜坐觀山河,華笑龍吟鳥助歌,就裏不隨聲色者,等同仁壽薦來麼?

壽石砫嵩山馬司君

彈丸之土聲天下,千古阿誰敢擬價?惟有將軍骨不凡,雕弓高向蟠桃射。

壽丈林上座

禪喜菴中逸老禪,與同修竹作同年,同年況有風晴興,贏得心虛節更堅。

壽心修禪人

絕頂孤峰結把茅,了知半世諸塵勞,無生自有無生句,水月空華伴寂寥。

壽九彥禪人

萬竹山中不老禪,與同鹿鶴日蹁躚,風雲日日閒來往,時韻千秋繞法筵。

壽繼竹法孫

一年一度動寒威,報道隴頭春信歸,想是賢孫添壽日,普天匝地放光輝。

壽世知上人

通身是病通身藥,藥病除時壽亦長,試問知公薦得否?與同鹿鶴漫較量。

壽可度禪人

眼前物物何曾改?不改應知法法如,了得箇中不改者,河沙難盡箇頭驢。

壽笑宇唐居士

山水年年笑宇宙,時人不薦生情竇,震威喝徹老維摩,永證金剛無量壽。

壽天池居士七十

箇事從來無數目,誰將七十更為題?庭前秖種一枝柏,嚴霜凜凜愈加奇。

壽敬之呂居士

六十七年彈指中,急須莫把念頭鬆,牙關咬定只教徹,不徹依然昧己躬。

壽合江馮居士

人人不覺老春秋,對鏡方知白了頭,試看村前龍澗水,無分今古壽長流。

壽達吾馮居士

石梁橋是古今傳,活水湍流豈變遷?君壽與之風月老,半瀰江海半瀰天。

壽泰寰張居士

蟠桃核自種驢年,不逐春秋風雨便,就裏有仁能合掌,壽令拄地與撐天。

壽總戎袁聯宇

威名久蜀東,浩氣何雄雄?問我千秋旨,荅君山海同。

壽燦碧楊居士

菊華此日綻,根自種驢年,壽量不思議,傲霜氣骨堅。

壽昇所冉居士

倚杖看龍城,煙雲巖畔起,君同不稍異,所異非君矣。

壽瑞岐楊居士

父子孫三代,完人尚幾家?年年逢此日,壽算過河沙。

壽瑞亭張居士

生也者裏躲,死也者裏躲,薦得者裏時,神僊不如我。

壽紹籌范總戎

益君福祿壽,符合天地人,如此長生術,任從蓂莢更。

壽道之胡總戎

忠南多傑者,雲漢了無依,試看江上柳,年年拂釣磯。

壽光大卉生行者

蹇大得生日,年年冬與春,雖然有更變,鏡樹識無生。

壽乾素徐居士

君壽比南山,南山尚崩倒,就中不倒者,同與君不老。

壽龍城上座

幾箇極頑石,老高堆上頭,況同仁者壽?溷沌過春秋。

示清白禪人

細細山頭雨,飄飄不見蹤,有時風送樹,和葉落庭中。山中不得閒,共隨雲雨住,艸鞋腳底忙,踏破青苔路。

示湛林禪人

遠意來頻頻,索我痛開口,欲對達磨禪,曹山好顛酒。

示禪石禪人

其性堅且永,其機若禪石,坐破蒲團時,透露箇消息。

示完篤座主

曹山好顛酒,到口絕承當,醉醒合如是,磨磚鏡放光。

示禪木禪者

試問驢年事,驢年尚未窮,擬將筆舌盡,驢糞卻生蟲。

示若愚監院

期期盡竭力,處眾德猶寬,欲繼葉縣省,豈將常住慳?

示見雅禪者

白雲有深旨,來招我心師,幾度長空舞,笑聲落虎溪。

示語嵩禪人

鼓笛恁麼打,知音幾箇隨,調高人寡和,接拍獨君歸。

示引之禪者

力耕與筆耕,此道可相親,只見田中稻,誰知古佛心?

示習儀戒子

既受諸佛戒,即同諸佛子,老僧亦於中,況復如何耳?

示止止禪人

枯腸欲搜盡,無字與人書,若識無無處,無無要亦無。

示葦東禪人

一葦向東來,十問九不開,如何得的確?九年成禍胎。

示不我禪人

三生六十劫,夢眼幾回開?撞著燈籠笑,露柱卻懷胎。人來問我禪,開口只一咄,此是何意旨?笑中常帶哭。

示牛目禪者

牛山幸有目,爍破四天下,何啻得如之?無人敢擬價。

示岫木禪者

說起新句子,呵呵笑不休,笑中藏利害,漫莫此輕浮。笑裏且藏刀,知之在爾曹,爾曹若不會,辜負我揮毫。

示參微戒子

特來受吾戒,吾戒非淺學,珍重戒法嚴,是名無繫縛。

示完谷禪者

遠遠懷瓣香,來吾雙桂堂,臨行贈一偈,歇腳便承當。

示古拙禪人

幾來雙桂苦,行腳一番新,罵徹尿床漢,如何更問津?雙桂堂前行,蹋翻幾片雲,指頭沒半箇,卻與世人驚。

示若鏡禪者

蹋翻艸鞋來,欲尋歸路急,難參雙桂禪,白紙書黑字。萬竹山中坐,蒲團能幾破?試參枯木禪,只見空華墮。

示佛語法孫

相見易得好,久住難為人,我已拈來贈,任君天下行。

示谷崖法孫

谷崖可深隱,雲散覺天清,適得一輪照,山河艸木新。

示忘我禪人

父母未生前,如羊伴虎眠,不知此利害,妄想當參禪。父母未生前,本來無面目,時人若不薦,開口還一咄。

示大奇禪人

來參雙桂禪,夜板不成眠,更有奇特處,種丘晚穀田。

示發用上人

達本原不二,隨業露多名,本來無一物,發用滿乾坤。

示燕樵禪者

程途經萬里,底事卻如何?欲到含元殿,長安從此過。

示爾獰禪人

住山須忘道,見道卻忘山,若道忘機處,鳥魚任往還。

示四聰禪者

來吾雙桂堂,佛法可商量,試問歸家句,峨眉佛放光。

示心空碗頭

雙桂行門滿,急欲老僧書,莫道乾坤窄,其如聲五湖。

示鳳臺毛居士

試問主人公,相逢驀面掌,可知痛癢否?不識隔霄壞。

示白崖禪人

山中住幾許,道念卻何如?只見華開落,興同木石居。

示寶月禪人

冒險來雙桂,得聞一葉香,此回歸寶月,照徹永無殃。

示燕巢禪者

來參雙桂禪,箇裏沒中邊,始信老僧事,驀頭痛與拳。

示懷素禪者

萬竹山中坐,高節要心虛,若了其中旨,法法與人殊。

示戈文禪者

峨眉山頂月,迥迥照十方,始信前賢說,馬駒聲遍揚。

示曇雲禪者

來我雙桂堂,對渠無法說,一條短杖黎,與爾堪行腳。

示九昭禪人

不識高梁路,行來甚寂寥,禪參無意味,知此卻風高。

示玄暉戒子

來參雙桂禪,如羊伴虎眠,有時遭一口,怨聲萬萬年。

示昌昌禪者

來參雙桂禪,領眾開荒田,機用一般別,他全你不全。

示紹宗法孫

瓢笠來雙桂,征衣尚未乾,歸程卜在即,令我復心酸。

示耶湘禪人

白棒沒人情,聞風便退去,有時知痛癢,始信大乘器。

示繼竹禪者

試看庭前竹,心虛節更堅,不隨風雨變,蒼翠到驢年。

示竺意禪人

雙桂禪堂窄,難容四海人,一朝得瞥地,千古為冤親。

示萬一禪者

欲參雙桂禪,猛力開荒田,佛法亦如是,何愁不現前?

示靈碧行者

磨墨真心苦,求書沒奈何,老僧纔舉筆,已是葛藤窩。

示見若禪人

獨坐小樓中,看雲起石峰,握之不可得,是竅皆玲瓏。

示徹天知客

乍入此禪期,高賓罕盡知,迎來送出去,且道是阿誰?

示現知禪者

來參雙桂禪,語默俱悄然,忽地驀頭打,其如痛癢前。

示物外禪者

物外有諸方,諸方多意氣,不學文字禪,方得大成器。

示徹也莊頭

不知身是苦,以苦欲捨之,試問其中妙,插鍬尒已知。

示意玄戒子

為道歷千山,艸鞋錢孰還?有時逢滑石,管取腳頭寬。

示本一禪人

涉水與登山,徒勞將自瞞,豁然腳底下,踏破艸鞋穿。

示默念莊主

做就莊家活,田園五穀豐,諸方禪衲子,共享太平風。

示無私禪人

一葉飄秋落,千山雲覆藏,我家渾不戀,即此兩相忘。學道從來別,天涯星月孤,早知天盡處,雲霧起江湖。

示世美胡居士

遠來索我書,不以文章賦,但可得其全,天下始有悟。

示見吾李居士刺股愈親

毀形盡忠孝,忠孝終不妙,即此嬰重心,公然合至道。

示李居士

索我臨行句,當頭一棒親,痛聲情未瞥,忽見本來人。

示張文學

偶共嵩呼語,相期別有時,且將乾屎橛,分付與君持。

示付衣成居士

跳出金剛圈,吞得栗棘蓬,破山門下過,莫道不相逢。

示見宇熊居士

竹杖行山去,雲山撥轉頭,要知腳底下,黃葉滿空浮。

示桂寰彭居士

居家人應佛,出家人非佛,究竟是與非?不知佛何物。

示尼心源

精進持禁戒,猶如護明珠,若然知動靜,真是大丈夫。

示玉亭鄧居士

偶面忽然別,情濃境亦濃,天城山水渺,卻與老僧同。

示見宇李居士

同來雙桂堂,歸去各飄香,穿透世人鼻,無人自感傷。

送蓮月門人歸渝州

說起臨行句,山頭萬木新,和煙折一手,相送杖頭春。

破山禪師語錄卷十六

(四世孫 楚澧州 龍潭明初 慈利道林明善 鼎州大龍光膺 蜀新寧牛山真櫺 萬州百福山天圓寺廣徹 潭州西峰益聞同刻

破山和尚語錄第十六卷 堆藍弘禮禪人對 秀水謝文英書 倪君亮子天章刊)

(康熙庚申年季春月,嘉禾楞嚴般若坊附藏流通)

猜你喜欢
  顿渐品第八·释法海
  万松老人评唱天童觉和尚拈古请益录序·佚名
  集神州三宝感通录卷中·道宣
  四童子三昧经卷下·佚名
  贤护分正信品第四·佚名
  卷十六·佚名
  弘覺忞禪師北遊集卷第二·道忞
  指月录卷之十三·瞿汝稷
  化无所化分第二十五·朱棣
  大乘集菩萨学论 第二卷·佚名
  卷第二十二·志磐
  卷三十一·佚名
  卷第七十五·佚名
  尼羯磨卷上(并序 出四分律)·怀素
  卷二百三十二·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宁南诗草自序·连横

    甲寅冬,余归自北京,仍居宁南。宁南者,郑氏东都之一隅也。自吾始祖卜居于是,迨余已七世矣。乙未之后,余家被毁,而余亦飘泊四方,不复有故里钓游之乐。今更远隔重洋,遁迹明圣,山色湖光,徘徊几席;而落日荒涛,时萦梦寐,登高南望,不知涕泪

  • 巻二·黄昇

    钦定四库全书花庵词选卷二      宋 黄升 辑宋词欧阳永叔名修号六一居士朝中措【送刘原父守扬州】平山栏槛倚晴空楼阁有无中手种堂前杨柳别来几度春风 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蝶恋

  • 子渊诗集卷五·张仲深

    (元)张仲深 撰○五言排律哀通山尹严子仪灵岳锺神秀精英集戬祥仪光耿梧竹昭质重圭璋踵武名尤盛承家徳愈芳澄心嫓氷檗素志厌膏梁鸾凤思遐翥骅骝欲逺骧泥涂惭汨没云路极翱翔旅食京华旧覊栖岁月长籍通三府掾鬓染两都霜剑履

  • 御制开国方略序·阿桂

      粤昔成汤放桀于南巢惟有慙徳曰予恐来世以台为口实斯诚大圣人昭徳垂裕万世之训而非漫为谦辞也葢世之治乱犹日月之盈晦四时之周序治极必乱乱极亦必返治此守器者所宜保泰而嬗代循环所由有开剏也汤之后为武王其于处桀

  • 卷五十七·宋·蒋一葵

    【高宗构】 〔徽宗第九子。母曰显仁皇后,韦氏。徽宗尝梦钱武肃王乞还两浙旧疆甚恳,且曰:“我当遣第三子居之。”觉而韦妃报诞,人以为钱鏐转世。钱王寿八十一,帝亦寿八十一。〕 高宗在潜邸,道人徐神翁

  • 班马异同卷三十三·倪思

    货殖列第六十九史记一百二十九货殖列第六十一汉书九十一老子曰至治之极邻国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至老死不相往来必用此为务挽近世涂民耳目则几无行矣太史公曰夫神农以前吾不知已至若诗书所述

  • 第二册 崇德元年二月·佚名

    第二册 崇德元年二月二月初二日,命户部承政英古尔贷为使,往朝鲜,与国王面议一切事宜,遣马富塔为使臣往吊朝鲜王妻丧。时内八和硕贝勒之使臣及外藩四十九部贝勒之使臣同行,意在与朝鲜国王商定汗之尊号。彼等所赍书曰:&ldquo

  • 一九 陕甘总督勒尔谨等奏购访遗书情形并进呈书目折·佚名

    一九 陕甘总督勒尔谨等奏购访遗书情形并进呈书目折乾隆三十七年十二月十八日陕甘总督臣勒尔谨、陕西巡抚臣觉罗巴延三、陕甘学政臣杨嗣曾跪奏,为遵旨覆奏事。窃臣等承准大学士刘统勋字寄乾隆三十七年十月十七日奉上谕

  • 卷四十·张守节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正义卷四十 唐 张守节 撰 楚世家第十       史记四十 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高阳者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也高阳生称【尺证反】称生卷章卷章生重黎重黎为帝喾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喾

  • 卷五十一·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五十一雍正四年十二月上谕三十九道初一日奉上谕向来官兵凡在内地行走者例不给与口粮朕思内地亦有远近之分行走不无迟速之别宜酌加恩泽以奬勤劳今建昌官兵因进剿贼蛮已经深入梁山此地

  • 卷九十·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九十王礼考巡狩【臣】等谨按马端临考所载巡狩讫於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孝宗以後无闻焉王圻续通考载宁宗嘉定七年四月幸太乙宫明庆寺祷雨理宗景定四年

  • 藏要第一輯叙·欧阳竟无

      菩薩藏中聲聞藏中之經律論.西土此方著述.旣抉其要分爲六輯以爲藏要。又抉   經律論最要者爲第一輯.是爲要中之要.猶呪中之心中心也。可以便讀.可以知概。   凡二十五種.經十一.律三.論十一。經十一者.菩薩舉十.聲聞舉

  • 瑜伽师地论卷第九十三·玄奘

    瑜伽师地论卷第九十三 摄事分中契经事缘起食谛界择摄第三之一如是已说处择摄。缘起食谛界择摄。我今当说。总嗢拖南曰 立等二谛等以触为缘等 有灭等食等最后如理等别嗢拖南曰 立苦聚谛观摄圣教微智

  • 卷第七·道忞

    禅灯世谱卷第七 南岳第七世云门宗法派世系图 (七世)云门文偃(卍进本七世为一世。已下递次准之) 嘉兴张氏子。嗣雪峰存。五代汉隐帝元年四月十日顺寂。谥大慈云匡真弘明禅师。 (八世)香林澄远 汉州绵竹人。姓上官。宋

  • 婚礼的成员·麦卡勒斯

    《婚礼的成员》是20世纪美国作家卡森·麦卡勒斯的长篇小说,小说以佐治亚州的一个南方小镇为背景,围绕一场婚礼,讲述了十二岁少女弗兰淇短短四天的夏日经历。弗兰淇是一个十二岁的女孩,母亲很早就去世了,她和父亲生活在美国

  • 玉景九天金霄威神王祝太元上经·佚名

    《玉京九天金霄威神王祝太元上经》,早期上清派经典。约出于南北朝。《三洞奉道科戒》着录「上清太上玉京九天金霄威神玉咒经」;《上清道类事相》卷三引《太元上经》,皆指此书。今《正统道藏》本一卷,收入洞真部方法类。经

  • 杜诗详注·仇兆鳌

    唐诗别集。原书24卷,通行本25卷。杜甫撰;清人仇兆鳌注。又名《杜少陵集详注》。仇兆鳌字沧柱,晚号知几子,淅江鄞县人。康熙二十四年(1685)进士,官至吏部侍郎。自宋至清,注杜诗者号称千家,此书是作者在汇集各家的基础上,几经

  • 思益梵天所问经·佚名

    梵名Vis/es!acintabrahma -paripr!ccha^ 。凡四卷。略称思益经、思益梵天问经、思益义经。后秦鸠摩罗什译。收于大正藏第十五册。本经系概述佛为网明菩萨与思益梵天等诸菩萨说诸法空寂之理。西晋竺法护译‘持心梵天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