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晓三界品第六

佛告持人。菩萨大士以晓意识,则不着欲界色界及无色界。当作是观。虽存三界不见欲色无色之界。既有是界。悉畅无界班宣光显。众生本末在于欲界而自示现。在色无色而自示现。在是诸界现无有界。粗示要说。晓了诸法自然无界。三界之事无形无处。从因缘生。流于三界轮转无际。智者分别三界所有境界悉无所有。从虚无合颠倒而有。是能觉了则解虚伪。自然永无便舍生死。众生以除颠倒之业便弃三界。如来至真颁宣三界。众生所在悉无有界。无智习之迷惑作是。本净自然而无有界。不猗三界。明者解之。此无有界。观是三界众生无界。己身虚空无有若干。一切诸法从因缘生。从颠倒合假有号耳,则无所成空而无作。自然清净等御虚空。于一切界悉无所有,犹如虚空悉无所有。所以者何。究竟永寂。虚空本净而不可获。一切诸界亦如是矣。无内无外无有中间。界无有界悉无所着皆无所生。诸明智者不有所生亦无所得。无住无不住不等不邪本净无获。智者明了。不获假讬无念不能。由是智者不以诸界为境界也。相无所生随俗名耳。无所分别以无生想。若灭是已无一切界。假有言耳。究畅本末悉不可知。以不可知一切亦然。明者所睹。佛言:持人。若有菩萨畅了如是,解十八种及与三界。众生之界及己身界。上虚空界达之平等。以观如是则应平等不见境界。以无所见解一切界。假讬言矣。一切诸界悉无有界好喜入道晓了诸界。解脱众生其相无二。以见无二并见诸界。以权方便颁宣示众。十二因起假讬有言:开化众生入究竟义。以畅见慧一切诸界。故曰无形。所以者何。持人。如来至真不得一切诸法处所亦非无得。无所亡失平等思惟。逮得无上正真之道。所以者何。一切诸法永无所有。本悉自然无成就者,诸界皆空睹实空无。以等如空无所生相。如来如是解一切界。如来不云诸界自然无界无形。所以者何。其无所有不可强有。以无所有则知自然。持人。当知如来所说,若有晓诸法所来。其菩萨大士便能分别一切众生境界本末。以解本末分别粗细。颁宣诸界合散之义。诸界所入晓无自然。一切诸界虚空界。还自烧然无界无入。假讬有辞永不可得。众生无知故有是耳,犹如幻师工学其术。为诸众生现若干变。以现诸化不可计形。若干种人不能知者,闻信所化谓之实有。其晓知者知幻自然。佛言如是,若能晓了幻化虚无众生欺惑。若有明智。自解己身犹如幻化。了之假讬。是世若斯自然知幻。若有菩萨晓了入是。畅幻自然以解自然。世之所居亦复如幻。以权方便为众生类。现说一切悉如幻化。若有闻见解了幻法皆无所有乃至正真。其愚冥者不能达之。故为颁宣畅一切法。若了诸法一切如幻欲入是义便当学者,深要之法不求得色。以不得色便不断除。说其不断除一切界。皆为假讬。演诸合散分别诸界。宣权方便所造因缘。根元本末剖判真谛。现世度世有为无为。有顺无顺诸应不应。宣权方便究竟尽言:有义无义所畅因缘。而说分别处所无处。皆当达是一切如幻。

猜你喜欢
  卷第十四·佚名
  入天祠品第八·佚名
  增壹阿含经卷第五·佚名
  破山禪師語錄卷第八·海明
  卷三百一十七·佚名
  南安岩严尊者·惠洪
  殖善根品第十三·佚名
  圆觉菩萨·佚名
  高僧傳卷第十一·慧皎
  答刘遗民书·僧肇
  世界佛学院建设计划·太虚
  文殊师利问经卷下·佚名
  卷五百一十四·佚名
  佛教世俗谛的人生观之一·太虚
  维摩经略疏卷第七·智顗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五十·陆游

    钦定四库全书 劎南诗槀卷五十 宋 陆游 撰 开岁 緑襦新画卫门扉贺刺相欺可累欷卖困不灵仍喜睡送穷无术又来归相寻蚕市人何在烂醉蟇津事亦非惟有禹祠春渐好从今?判典春衣【蚕市成都正初故事蟇颐津在眉山亦邦人正月宴

  • 萧闲老人明秀集注跋·蔡松年

    跋一(张蓉镜)跋二(孙原湘)跋三(荛翁)跋四(王鹏运)跋五(吴重熹)○跋一(张蓉镜)金有天下百十年所传惟赵秉文王若虚李俊民元好问等别集数种绛云楼书目载有律耶履集徧觅未覩其书词曲惟毛刻中州乐府一卷所采如恒河中一沙耳明秀集者萧闲

  • 志第二十二 天文二·欧阳修

    ○日食武德元年十月壬申朔,日有食之,在氐五度。占曰:“诸侯专权,则其应在所宿国;诸侯附从,则为王者事。”四年八月丙戌朔,日有食之,在翼四度。楚分也。六年十二月壬寅朔,日有食之,在南斗十九度。吴分也。九年十月丙辰朔,日有食之

  • 卷一百一十 晉紀三十二·司马光

      著雍閹茂(戊戌),一年。   安皇帝隆安二年(戊戌、三九八年)   春,正月,燕范陽王德自鄴帥戶四萬南徙滑臺。魏衞王儀入鄴,收其倉庫。追德至河,弗及。   趙王麟上尊號於德,德用兄垂故事,稱燕王,改永康三年為元年,以統府行帝

  • 第三十二回 西北边辽金夏不住相争·黄士衡

    词曰:三百余年宋史,辽金西夏纵横。争强赌胜弄刀兵;谁解倒悬民命?富贵草头垂露,英雄水上浮萍。是非成败总虚名,一枕南柯梦醒。却说徽、钦二帝被掳,高宗中兴,不过一月间事。宋朝国统原未断绝,此回本应接叙高宗中兴之事。然灭北宋

  • 卷之六十三·佚名

      顺治九年。壬辰二月。癸卯朔。宴纂修太宗实录官于礼部。  ○甲辰。赠福建殉难劄委游击尚香策、为实授游击。劄委都司雷世清、张天才、为实授都司。  ○丁未。遣大学士范文程祭先师孔子。  ○命多罗安郡王

  • 卷十八·曾巩

    <史部,别史类,隆平集> 钦定四库全书 隆平集卷十八 宋 曾巩 撰 武臣 魏丕字齐物相州人少业儒周世宗镇澶渊奏为司法参军後改授武职太平兴国中官至刺史常对太宗愿除台省官上谕之曰知卿本儒生然两

  • 卷一·李天根

    〔江阴〕云墟散人李〔本〕天根〔氏〕辑甲申(一六四四)、大清世祖章皇帝顺治元年(明庄烈愍皇帝崇祯十七年)三月己丑朔十九日(丁未)闯贼李自成陷京师,庄烈帝崩于万寿山寿皇殿。自成先遣游兵入故关,掠大名、真定而北,身率众贼并边

  • 狄巽公·佚名

    狄巽公先生小传狄先生梁孙字巽公江苏常熟人父仁甫公喜攻程朱为一鄕善士在里创设儒寡局崇善堂采访贞孝节烈闻于朝者岁以百计先生其季子也六岁入塾慧冠群儿以第一名游泮助乃翁纂订虞阳旌表录年二十八乃翁弃养闭户治经著

  • 目录·陶弘景

      卷上  摔阖第一  反应第二  内挞第三  抵铁第四  卷中  飞箝第五  件合第六  揣篇第七  摩篇第八  权篇第九  谋篇第十  央篇第十一  符言第十二  转丸、肚乱二篇皆亡  卷下  本

  • 第二十五章·王夫之

    一此章本文,良自清顺,而诸儒之言,故为纷纠,徒俾歧路亡羊。总以此等区处,一字不审,则入迷津。如第一句,章句下个&ldquo;物&rdquo;字,第二句下个&ldquo;人&rdquo;字,止为道理须是如此说,不容于诚则遗夫物而以道委之物。实则两&ldq

  • 卷十四·顾栋高

    <经部,诗类,毛诗类释  钦定四库全书毛诗类释卷十四国子监祭酒顾栋高撰释草黍 稷朱传曰黍谷名苗似芦高丈余穗黒色实圆重稷一名穄似黍而小许氏谦辨之曰黍稷稍相类但黍黄而稷黒黍小而稷大朱子解二物似差互今以文两

  • 卷一·章太炎

    《列子&middot;周穆王》:憣校四时。殷敬顺《释文》:顾野王读作翻交四时。麟按:憣犹幡也。《食货志》云狱少幡者,是也。亦犹蕃也。《汉书&middot;成帝纪》引《尧典》:于变时雍(雍)作于蕃时雍(雍),是蕃得借为变矣。校读为交者。《

  • 拘尸那与涅槃·太虚

    ──二十九年二月在拘尸那民众欢迎会讲──这是佛涅槃的地方。当日佛陀涅槃,双树变白,人天悲泣;近千年来更是荒凉!想到这以前情形,不禁悲梗在胸,凄楚之极!但一路来承当地的民众欢迎,到此又蒙僧众、学校、市民及各领袖联合开会

  • 第七十七則 雲門餬餅·胡兰成

    第七十七則雲門餬餅舉:僧問雲門禪師:如何是超佛越祖之談?雲門云:餬餅。這猶如老子云:人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但是有人道我要更尋求超越自然的道理,他這話便落於言語邏輯的戲論。他就是不知止於至善,雲門要以餬餅塞住他的嘴亦

  • 释摩诃衍论 第四卷·龙树

    释摩诃衍论 第四卷龙树菩萨造姚秦三藏筏提摩多奉 诏译已说广说性净本觉门。次说根本无明住地门本曰。所言不觉义者。谓不如实知真如法一故。不觉心起而有其念。念无自相不离本觉。犹如迷人依方故迷。若离于方

  • 书断·张怀瓘

    三卷。书法品评著作。唐张怀瓘撰。是编系著录古今书体及能书人名。定其品第,纪述颇详,是一部重要的书法理论著作。他和孙过庭可以说是唐代书论史上的双璧,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的朋友赵僎即赞其《书断》:“统之

  • 哀盐船文·汪中

    清汪中撰。乾隆三十五年(1770)十二月十九日,江苏仪征县盐船突发大火,130多只船葬于火海,千余人焚为灰骨。汪中此文,即为凭吊这次火灾中的罹难者而作。作者怀着对遇难者深厚的同情之心,以凄丽哀痛之笔,生动而详尽地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