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萧闲老人明秀集注跋

跋一(张蓉镜)

跋二(孙原湘)

跋三(荛翁)

跋四(王鹏运)

跋五(吴重熹)

○跋一(张蓉镜)

金有天下百十年所传惟赵秉文王若虚李俊民元好问等别集数种绛云楼书目载有律耶履集徧觅未覩其书词曲惟毛刻中州乐府一卷所采如恒河中一沙耳明秀集者萧闲老人蔡松年撰松年字伯坚少负奇才名满天下仕金由行台尚书省令史至尚书右丞相加仪同三司封卫国公谥文简因镇阳别业有萧闲堂自号萧闲老人当时乐府推伯坚与吴彦高号吴蔡体读其念奴娇一阕激昂慷慨宜乎遗山称为集中压卷之作注出魏道明手征引博洽集中酬赠诸君俱为详注始末俾一代人文得所考核未可以滹南逸山微有不满而忽视之也原集六卷著录直斋书录解题元明以来久无传本此三卷陈君子准得之郡城周氏金源旧椠古色盎然一时诧为奇秘月霄以巨资倩名手影钞行闲小楷毫发不差余更从爱日精庐假归摹写精益求精不觉青过于蓝惟其中尧恭等字俱系金讳刊板并缺末笔今闲为钞者添补稍失本来面目耳甲申七月付装漫记于卷尾后之藏弆者其尚知所宝爱焉道光甲申七月下浣芙川张蓉镜识于小嫏嬛阁

○跋二(孙原湘)

蔡松年字伯坚本杭人长于汴都从父靖除真定府判官遂籍真定累官吏部尚书参知政事进右丞相卒封吴国公谥文简明秀峯在汴梁公与梁慎修许师圣田唐卿辈觞咏处集以是名萧闲老人其退居后自号也原集六卷魏道明注今存一至三三卷金人专集传世者自元遗山外惟滹南滏水数家兹集久不著录陈子准得之吴门周氏月霄芙川辗转传录出以见示松年词与吴彦高齐名称吴蔡体朱竹垞词综仅录尉迟杯一阕万红友词律祇存月华清一阕按全集目录月华清在第四卷尉迟杯在第五卷俱在此三卷之外后三卷尚有百余阕今所存者七十二阕耳零玑剩璧弥足珍爱即雷溪之注虽失之繁宂而于当时酬赠诸君俱一一详其仕履亦足以补中州集之未备也道光四年岁在甲申闰七月昭文孙原湘跋

○跋三(荛翁)

题影钞金椠蔡松年词残本后  琉璃厂里两书淫荛友荛翁是素心我羡小嫏嬛福地子孙世守到于今  作宦游仙事渺茫故交零落感沧桑传家祖印分明在添得新书媲旧藏  卅年前见两奇书觌面相逢付子虚小读书堆藏弆久云烟化去已无余 【宋椠续颜氏家训金椠蔡松年词皆郡城故家物先携示余时因次儿病危无心绪及此后归顾明经抱冲及今散出余未之知故不及收】

琴川好古有专家秘笈储藏富五车一取蔡词一颜训两人就敌互相夸 【颜训归张月霄蔡词归陈子准】

颜训曾经借我钞蔡词相示又谁教收书不惜黄金尽珍重相期属世交 【余向收书不惜多金今芙川亦颇类此】

词山曲海费搜罗宋刻元雕几许多只有金源明秀集错教当日眼前过 【李中麓家词山曲海余藏词曲甚伙名其所曰学山海居】

集虽剩半目犹全宵雅时风次第编好事词仙数朱万祇将两阕世闲传  中州文献问遗山乐府诸家见一斑 四库但登天籁集萧闲兀自在人闲 【金人词专集登诸四库者止白朴】

道光四年岁在甲申九月大尽日荛翁为芙川世谱书于百宋一廛聊以记事而已

○跋四(王鹏运)

右金蔡松年萧闲老人明秀集魏道明注三卷按目共六卷今仅存前半矣是书向惟见于直斋书录解题干嘉闲藏书家得金椠残本递相影写始显于世元遗山中州乐府王从之滹南遗老集皆于此注有微词从之指摘尤伙想当时固盛行也金人撰述流传最罕此注虽穿凿宂复皆在所不免然于萧闲同时赓和诸人如陈沂范季沾梁兢曹治杜伯平吴杰田秀实高廷凤李彧李舜臣赵松石陈唐佐赵伯玉许采杨仲亨赵愿恭张子华辈中州集俱未载道明一一详其仕履始末又遗闻轶事零章断句往往而有足与刘祁归潜志并为金源文献之征且萧闲词与吴激并称时号吴蔡体尤为风尚所宗因校付手民以永其传葢至金源至今越五百余年始再登梨枣也独是屡经影写字多形近之讹与万萸生水部再三校雠始可卒读其引用诗文字句与今本闲有异同与可疑而无从校正者皆仍之至引礼记畴昔之夜作宿昔文选南都赋堤塍相輑之輑作??君此类不乏恐所本如是亦仍其旧焉光绪二十一年乙未上灯日临桂王鹏运跋

○跋五(吴重熹)

金蔡丞相杭人生于汴以乐府擅长与吴彦高齐名号吴蔡体家有奇石名曰明秀峯公与友人觞咏处镇阳别业有萧闲堂自号萧闲老人故集以为名又号玩世酒狂原集六卷雷溪子魏道明原道为之注今存首三卷影钞金本吾友王给谏佑遐假自聊城杨氏刊入四印斋丛书因重刊之归入金源著述中后三卷阙不知海内尚有完本否孙跋以词综录尉迟杯一阕在第五卷词律录月华清一阕在第四卷丁氏书目遂疑朱万得见全词考中州乐府收十三首前三卷仅有三首尉迟杯月华清均在乐府中非朱万得见全词也原道之注遗山诋其不通滹南订误至八段然搜采宏富同时诸贤藉以传播其功实属不小未得以同时人诋諆贬其书也今钞乐府十首并逸句为补遗附后惟辗转传钞讹脱不免如人照海棠红雪人误入此正文之讹也永锡难老作锡尔难老雍陶诗倒作陶雍传镫录落传字诸稽郢作诸侯此注之讹也至边作??身龙作竜关作閞伯作柏宋元刻如此省笔甚多然亦不得不更正以归一律光绪甲辰海丰 【吴重憙】 跋

满江红注引连昌宫词寝殿相连端正楼太真梳洗楼上头夜半月高弦索鸣贺老琵琶定场屋四语今本首二语作长恨歌后二语作连昌宫词真诰作真语吕氏春秋子期曰囦乎哉囦作因杜诗步屟随春风屟作屉均讹 【重憙】 再跋

猜你喜欢
  卷七百七十九·彭定求
  卷四百二十九·彭定求
  琴操·唐圭璋
  第四十九回 向门生权词搪涂·陈端生
  兰楚芳·隋树森
  元艺圃集卷三·李蓘
  沧浪集目録·严羽
  《词综》(卷九)·朱彝尊
  四集卷七十九·乾隆
  卷21 ·佚名
  卷三十九·陈起
  卷十四·曹庭栋
  卷五十五·陈焯
  ●赤壁游·沈泰
  十集 三卷·钱德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九十一·志第四十四·河渠一·脱脱

        ◎河渠一   ○黄河上   黄河自昔为中国患,《河渠书》述之详矣。探厥本源,则博望之说,犹为未也。大元至元二十七年,我世祖皇帝命学士蒲察笃实西穷河源,始得其详。今西蕃朵甘思南鄙曰星宿海者,其源也,四山

  • 卷一百四 天聖四年(丙寅,1026)·李焘

      起仁宗天聖四年正月盡是年十二月   春正月癸未,契丹遣樞密副使彰武節度使蕭迪烈、歸義節度使康筠來賀長寧節。迪烈等既來賀,契丹又使人持酒果與迪烈等,上問宰相王曾曰:「契丹齎送酒果者凡三十餘人,已至莫州,可聽其來

  • 卷第二百一·胡三省

    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太中大夫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上柱国河内郡开国公食邑二千二百户食实封九百户赐紫金鱼袋臣司马光奉敕编集后学天台胡三省音注唐纪十七〔起玄黓阉茂(壬戌)八月,尽上章敦牂(庚午),凡八年有奇。〕高宗天

  • 宋史全文卷二十六上·佚名

    宋孝宗五甲午淳熙元年春正月庚子,上宣示文字一纸云:蔡洸具到衢州守臣并本路监司措置会子,申缴文历比他州稽缓。守臣可恕,所专责者监司,其提刑赵彦端特降两官[1]。曾怀奏:『赏信罚必,要当如此。』上曰:『有功不赏,有罪不诛,虽唐

  • 第五节 没有故事①·老舍

    ①据罗常培《我与老舍》,“他后来所写的《微神》,就是他自己初恋的影儿。……他告诉我儿时所眷恋的对象和当时的感情动荡的状况,我还一度自告奋勇地去伐柯,到了儿因为那位小姐的父亲当了和尚,累得女儿也做了带发修行的优波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七十九·佚名

    正德十四年冬十月辛酉朔享 太庙驸马都尉游泰代行礼○壬戌东方流星如盏赤色光明照地起自下台东北行至招摇尾迹化为白气良久散○癸亥赏泰宁等卫夷人头目塔卜歹等彩叚绢匹等物有差○大学士杨廷和等具言近宸濠叛逆 皇上念

  • 一百八十二 曹(禺页)奏请圣安并报雨水粮价摺·佚名

    康熙五十三年六月初三日 江宁织造.主事奴才曹(禺页)谨奏:恭请万岁圣安。江南目下米价,每石九钱、一两不等,百姓安乐,太平无事。所有五月分晴雨录,理合恭呈御览,伏乞睿鉴 朱批:知道了。

  • 程文季传·姚思廉

    程文季字少卿。从小学习骑马射箭,有才干和谋略,果敢坚决有父亲的风范。二十岁时跟随程灵洗征讨,必定在前冲锋陷阵。程灵洗和周文育、侯安都等在沌口战败,被王琳所擒,高祖召来被敌人俘虏的各位将领的子弟,厚待他们,程文季最有

  • 贺拔胜传·令狐德棻

    贺拔胜字破胡,是神武尖山人。他的祖先与魏氏最早都在阴山一带生活。有一个叫如回的,曾在魏初任大莫弗。祖父尔头,勇猛过人,以良家子弟的出身镇守武川,就在那里安家。魏献文帝时,蠕蠕多次侵犯,成为北部边境的祸患。尔头率领流

  • 李崧传·欧阳修

    李崧,深州饶阳人。崧幼年聪敏,能写文章,当镇州参军。唐魏王继岌当兴圣宫使,兼镇州节度使,用推官李荛掌书记。崧对掌书吕柔说:“魏王是皇子,天下的希望,书奏的职责,不是荛当得了的。”柔私下叫崧替他写,拿给卢质、冯道看,道等人都

  • 恰克图界约·佚名

    雍正五年九月初七日,理藩院尚书图礼善,会同俄官伊立礼在恰克图议定界约十一条。尚书图礼善会同俄国哈屯汗所差俄使伊立礼,议定两国在尼布朝所定永坚和好之道。一、自议定之日起,两国各自严管所属之人。二、嗣后逃犯,两边皆

  • 卷第十七·佚名

    皇太妃尊立尊太妃制元丰八年三月庚子朕蒙休先帝。锡羡我家。钦闻凭几之音。付畀承祧之托。眷言邦媛。久侍宸闱。俾序进于宠名。敢忽忘于大卞。德妃朱氏。发祥庆系。协德后庭。祇顺两宫。不违于盥馈。帅循四德。居念于

  • 第三章 23·辜鸿铭

    子语鲁大师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皦如也,绎如也,以成。”辜讲孔子对其故国的大乐师说:“我认为我知道完整的乐团以什么方式演奏一篇乐章。首先,应当控制乐章中声音的最高点;然后在演奏的过程中,必须注意

  • 卷二十八·彭绍升

    居士传二十八张天觉传张天觉。名商英。号无尽居士。蜀州新津人也。为人负气倜傥。豪视一世。初任通川簿。甞入寺。见藏经卷策齐整。怫然曰。吾孔圣之书乃不及此。归而沉吟。中夜不寐。夫人向氏问其故。天觉曰。适欲着

  • 卷八·野竹福慧

    嘉兴大藏经 益州嵩山野竹禅师后录益州嵩山野竹禅师后录卷八庐陵门人宗昌编杂偈赠千翁王总戎都护边城重牙旗在战垒铁衣塞上雄九重尝赐玺西南既已肃养马青山里箫鼓与民乐英风生万里己酉秋送王公北上清名南徼外治化齐龚

  • 坚瓠集·褚人获

    笔记小说集。作者褚人获,参见附录小传。本书除正集十集外,另有续集、广集、补集、秘集,余集,全书共十五集,六十六卷。其中二集彭榕序作于康熙辛未(1691),余集张潮序作于康熙癸未(1703),可见成书时间大约从康熙三十年

  • 少林寺志·叶封

    清叶封、焦钦宠原辑,施奕簪等续辑。乾隆十三年(1748)刻本。卷首张学林序称:“其目有八,其卷有四。”此本实为四册,不分卷。查《贩书偶记》,亦称: “四卷,图说一卷。”或另有刊本。本书记嵩山少林寺创置沿革、殿宇建筑、碑刻

  • 扫迷帚·壮者

    长篇小说。清末壮者撰。二十四回。创作主旨在反对各种迷信,作者以为迷信是“阻碍中国进化的大害”,欲救中国必自改革习俗、破除迷信入手。叙述了江南一带迷信风俗的诸种表现。可谓洋洋大观。卷首开宗明义。指出迷信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