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

《列子·周穆王》:憣校四时。殷敬顺《释文》:顾野王读作翻交四时。麟按:憣犹幡也。《食货志》云狱少幡者,是也。亦犹蕃也。《汉书·成帝纪》引《尧典》:于变时雍(雍)作于蕃时雍(雍),是蕃得借为变矣。校读为交者。《小尔雅·广诂》:交,易也,更也。然则憣校四时,谓变易四时也。

《列子·汤问》:䚦俞、师旷方夜擿耳俯首而听之。麟按:擿耳者,属耳也。擿借为适。《卫风·伯兮·传》:适,主也。主者,谓属意在是也。《荀子·宥坐》:主量必平似法。《小雅·大田·笺》:主雨于公田。皆用主为注义,是主与注谊同。《荀子·礼论》之注纩,即礼之属纩。《考工·函人》之七属、六属、五属,《注》读属为注,是注与属谊亦同。然则主亦属也,故适亦属也。又如言属有宗祧之事于武城,属者颇有变改,属谊皆与适同,明适属亦以双声通矣。故逗足谓之蹢躅,女谨谓之嫡孎,皆以双声为谊也。然则擿耳即属耳无疑。

《列子·力命》:上且钩乎君,下且逆乎民。钩犹逆也,读如钩距之钩,凡相距者必相逆也。张湛《注》乃云:必引君令,其道不弘,道苟不弘,则逆民而不能纳矣。以引训钩,说甚牵强。

《列子·汤问》:铓锷摧屈,而体无痕挞。按挞借为达。《诗·载芟·传》:达,射也。《方言》:达,芒也。《淮南·脩务·注》:达,穿也。谓刃矢所斫所射所穿之芒也。与痕同意。《韩诗》云:挞彼殷武。挞,达也。是挞与达通也。又按:达训芒,与锐音谊同。《说文》云:锐,芒也。籀文作㓹。《广雅·释诂》:㓹,伤也。是伤痕谓之锐也。古无去声,故锐读如达。

《小雅·节南山》:乱靡有定,式月斯生。《笺》云:用月此生,言月月益甚也。麟按:此谓乱之生如月之三日成魄,八日上弦,十五日正圆,其光递增递益也。用月此生,言用如月然而生也。凡言祸乱之增益,或以日月连言,或以月岁连言,少有单言月者,《笺》说恐失之。

《列子·力命》:婩斫、便辟。《释文》:婩斫,容止峭

猜你喜欢
  卷四七·邱濬
  卷四十一·卫湜
  卷六十六·程川
  卷四十六·江永
  第20章 颜渊篇第十二(1)·孔子
  序·钱穆
  卷四 存养·张伯行
  汝州首山念禅师·惠洪
  卷二百一十八·佚名
  聚集品第二十九·佚名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百六十五·欧阳竟无
  欢迎印度民族领袖尼赫鲁先生·太虚
  阅“相见别种辨”·太虚
  卷七·佚名
  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卷下·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352 ·佚名

    苏颂 留台蔡资政见示嘉章且有花时之约忽蒙除代恨阻亲依因抒鄙怀仍依元 清羸躬现疾,出处道还周。 当轴谐人望,谋边缓主忧。 庄环聊造适,伊鼎待烹羞。 见约高斋会,将行尚少留。 苏颂 六月六日访晁美

  • 类书与诗·闻一多

    检讨的范围是唐代开国后约略五十年,从高祖受禅(618)起,到高宗武后交割政权(660)止。靠近那五十年的尾上,上官仪伏诛,算是强制的把“江左余风”收束了,同时新时代的先驱,四杰及杜审言,刚刚走进创作的年华,沈宋与陈子昂也

  • 卷一七七 隋紀一·司马光

      起屠維作噩(己酉),盡重光大淵獻(辛亥),凡三年。   高祖文皇帝開皇九年(己酉,公元五八九年)   春,正月,乙丑朔,陳主朝會羣臣,大霧四塞,入人鼻,皆辛酸,陳主昏睡,至晡時乃寤。   是日,賀若弼自廣陵引兵濟江。先是弼以老馬多買陳

  • 卷之四十四·佚名

    成化三年秋七月甲子朔享 太庙○遣内官祭司门之神○赐赤斤蒙古卫指挥敢班袭衣靴袜遣还先是敢班数侵掠为边患边将以计致之送京师请安置远方 上以夷狄不足较特宽贷之仍命译者谕之曰尔等数扰边疆揆之国法在所必诛纵用轻

  • 卷之一百七十六·佚名

    光绪九年。癸未。十二月。癸亥。谕内阁。镶红旗满洲奏。和硕额驸品级人员。应归何处当差。请旨遵行一摺。寿臧和硕公主承继子和硕额驸品级文熙。着于明年开印后。交侍卫处带领引见。现月  ○又谕、本日礼部奏。明

  • 卷十五·张守节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正义卷十五 唐 张守节 撰 六国表第三        史记十五 太史读秦记至犬戎败幽王周东徙洛邑秦襄公始封为诸侯作西畤用事上帝僭端见矣礼曰天子祭天地诸侯祭其域内名山大川今秦杂戎翟之俗先

  • 一五二 东方文学系的插话·周作人

    讲到东方文学系,这里有一个插话,需得说一说,虽然照年代来说或者要差几年,但是迟下来恐没有机会再说了。这事在一九四四年十月里我曾写过一篇文章《记杜逢辰君的事》,后来收在《立春以前》随笔集里,不过那篇文章恐怕看到的人

  • 宫他为燕魏·佚名

    【提要】 他人的灾难意味着自己的利好,他国的混乱是国家攫取利益的最佳时机。国家之间无情义可言,乘人之危是非常正常的事。一个国家的强盛与否,与他周遍国家是统一安定还是混乱分裂有着直接的关系。 【原文】 宫他为燕

  • 选举七·徐松

    举士十三亲试天头原批:「一作殿试。」【宋会要】太祖开宝六年三月十九日,帝御讲武殿,覆试新及第进士宋准并下第进士徐士廉、终场下第诸科等,内出《未明求衣赋》、《悬爵待士诗》题,召殿中侍御史李莹、右司员外郎侯陟、国子

  • 卷五名例律·窦仪

    【五门】律条八并疏勒条一犯罪已发未发自首于财主首露同职犯罪公事失错自举共犯罪分首从及不分首从共犯罪逃亡已获未获分首从犯罪已发未发自首于财主首露诸犯罪未发而自首者原其罪正赃犹征如法其轻罪虽发因首重罪者免

  • 卷一百六 朱子三·黎靖德

      ◎外任   △同安主簿   主簿就职内大有事,县中许多簿书皆当管。某向为同安簿,许多赋税出入之簿,逐日点对佥押,以免吏人作弊。时某人为泉倅,簿书皆过其目。后归乡与说及,亦懵不知。他是极子细官人,是时亦只恁呈过。〔

  • 二程子抄释卷一·吕柟

    明 吕柟 编李吁传第一伯淳先生尝语韩持国曰如说妄说幻为不好底性则请别寻一个好底性来换了此不好底性着道即性也若道外寻性性外寻道便不是圣贤论天德葢谓自家元是天然完全自足之物若无所汚坏即当直而行之若小有汚坏

  • 佛說長阿含經卷第五·欧阳竟无

      姚秦三藏法師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譯   第一分(一)典尊經第三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羅閱祇耆闍崛山.與大比丘衆千二百五十人俱。爾時執樂天般   遮翼子於夜靜寂無人之時放大光明照耆闍崛山來至佛所頭面禮佛足已在

  • 老 子 述 义·太虚

    此书、为怀宁胡渊如先生著。其大旨,言老子之道,忠信而已。太史公淡云:“道家以虚无为本,因循为用”。虚无者、谓虚心载理,于己乃尽,即程子所云尽己无歉为忠也。因循者、谓随顺时地,于用乃宜,即程子所云循物无违为信也。淡又云

  • 四念处卷第二·智顗

    隋天台山修禅寺智者大师说门人章安灌顶记分章为三。大意。停心。念处。大意者。前性共缘只见生灭之理。发真断结乃至极果。犹是四枯拙度。今无生四圣谛即事而真。粗细等观皆如幻化。四荣巧度。大经云。声闻有苦有苦谛

  • 包孝肃奏议·包拯

    一题《孝肃包公奏议》。北宋包丞撰。10卷。治平二年(1065)由包拯门人张田编次。分应诏、致君、任相、择官等30门,凡171篇,多是针对时政提出的主张和建议,是包拯思想的集中体现。体现其政治思想的有《仁宗皇帝开天章阁亲

  • 九云梦·金万重

    朝鲜王朝肃宗年间,小说家金万重所著长篇古典小说。原文为朝鲜文,后译成汉文。手抄本。作者反对用汉文写小说,主张用本民族文字创作,才是真正的国文小说,这部小说就是这一主张的实践。有两种不同的记录:一是作者因反对肃宗废

  • 庚申年陈墓镇记略·陆云标

    详记咸丰十年(1860 年)太平军时史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