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六出 被围

【临江仙】〔小生生末领败兵上〕转战夫椒三败北。千秋宗社全倾。团团四野尽吴兵。阵云迷故国。壁月照空营。〔末〕半卷红旗奔淛水。霜寒鼔冷无声。〔生〕回头杀气正凭凌。思量无计策。只得请行成。

〔小生〕战余落日黄。军败鼔声死。〔生末〕今与山鬼邻。残兵哭江水。〔小生哭科〕二位大夫。勾践久作江东奇士。亦一海上寡君。长思奋迅云霄。讵意摧颓粪壤。今被夫差追兵围住。栖此会稽。二千年之社稷尽被凌夷。数十世之封疆皆为蹂践。旣无土地立孤身于世上。又何颜面见前王于地中。〔末〕臣启主公。臣闻猛兽离山。不免网罗之患。巨鱼失水。反遭蝼蚁之欺。今主公初被伤残。偶遭困辱。虽曰人谋之未尽。实亦天时之降殃。誓当奋一前斗生之心。不可怀百走退死之念。况今会稽之山尙环六百余里。带剑之士犹存五千余人。还须死战。以决存亡。莫待生擒。以宴兵刃。〔生〕臣启主公。臣闻伍员勇冠三军。夫差雄视一世。以累残之越。独当新奋之吴。胜未必然。败乃常事。不如一面坚壁淸野。老彼戎师。一面遣使修词。求其和好。以臣言之。此为上策。〔小生〕范大夫。虽然如此。兀的不羞杀人也呵。

【五更转】値运衰摧边境。媿英雄气不平。千年霸业。霸业都呑幷。一旅残兵。枝栖穷岭。究天心。窥废兴。应难定。行成决战。二策须深省。毕竟何者为先。方纔宁靖。

【前腔】〔末〕论拒敌兵犹劲。当此顚沛之时。也顾不得了。定休论败与成。还须死战。死战图侥幸。岂可坐受兵刀。自赉首领。念微臣。受厚禄。要捐生命。收尸马革。也图个扬名姓。那时节绘画麒麟。勒铭钟鼎。

【前腔】〔生〕看暴吴眞强盛。遍周遭杀气腾。不如遣使。遣使亲行请。厚礼卑词足恭敬。更还须施间谍。去通奸佞。待他君臣肆虐。定见驱忠荩。那时节待变乘机。把山河重整。

〔小生〕寡人罪大恶极。德劣才庸。旣不能勇往而直前。又不能固守以善后。想今要策。还是行成。但不知用甚礼仪。将何词命。一时昏蔽。唯诸大夫裁之。〔生〕臣闻社稷者前王之社稷。山川者大禹之山川。是皆不可与人。外此皆为长物。莫若弃其身体。挈其妻孥。君请为臣。妻请为妾。躬作使令之役。甘为洒扫之徒。又须卑逊其言词。离间其左右。旣侈其好大喜功之念。又发其殴贤用佞之心。则凶恶日稔。天必殛之。几年之间。兴衰未可知也。〔末〕范大夫之言。似亦有理。但恐伍员谋略盖世。贤智先人。昏主或能听从忠臣。不无阻隔。〔生〕文大夫不闻小人易亲。君子易退。子但闻伍员之忠直。不知伯嚭之奸邪。旣欲行成。当先反间。不必卽谒其主。要须先赂其臣。送伯嚭以美女二人。黄金千镒。则鼹鼠之腹易满。鹪鹩之栖易安。仗此以见夫差。谅多溢美之言。由是以谮伍员。必有稔恶之说。君臣乖戾。同列暌违。彼之罅隙可乘。吾之大事济矣。〔小生〕旣然如此。谁人可行。〔末〕臣虽不才。愿效犬马。〔生〕整备礼物。卽便起程。〔小生〕

【朱奴儿】念国土连年战争。为宗社勉尔行成。忍耻含羞送子行。须委曲顺从强硬。〔合〕承君命。遨游虏庭。何日见烽烟静。〔末〕

【前腔】遭国难常将命轻。趋王事焉敢留停。今日辞君到彼营。料舌剑必然全胜。〔合前生〕

【前腔】悲相送天高日晶。临兵刃谁肯孤征。试听靑萍匣底鸣。看忠义长虹直亘。〔合前〕

〔小生〕送卿匹马出江关。

〔末〕敢惮区区行路难。

〔生〕明日若弛吴甲胄。

〔合〕他年重整越江山。

猜你喜欢
  卷四百四十五·彭定求
  郭子正·唐圭璋
  第二十三回 挂将印为中金钱·陈端生
  卷三十五·白居易
  薜荔园诗集卷三·佘翔
  后集卷二·罗椅
  四集卷六十一·乾隆
  卷446 ·佚名
  卷三十三·梅鼎祚
  补遗卷二·陈元龙
  卷八十·佚名
  御选宋诗卷十九·康熙
  影事词·龚自珍
  秋夜陪张丞相赵侍御游灉湖二·张说
  提要·温庭筠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十七·阮阅

      ●卷三十七·讥诮门上  陈彭年,大中祥符中与晁文庄内翰等四人同知贡举。省试将出奏试卷,举人壅衢观其出省。诸公皆惨赧其容,独彭年扬鞭肆意,有骄矜之色。榜出,有甥不预选,怒入其第。会彭年未来,于几上得黄敕,乃题

  • 第三折·白朴

    (外扮陈玄礼上,诗云)世受君恩统禁军,天颜喜怒得先闻。太平武备皆无用,谁料狂胡起战尘。某右龙武将军陈玄礼是也。昨因逆胡安禄山倡乱,潼关失守。昨日宰臣会议,大驾暂幸蜀川,以避其锋。今早飞报说,贼兵离京城不远。圣主令某统

  • 卷一百九十·徐世昌

    那逊兰保那逊兰保,博尔济吉特氏,字莲友,蒙古旗人,自署喀尔喀部落女史。宗室副都御史恒恩室,祭酒盛昱母。有《芸香馆遗诗》。成趣园夜坐林壑杳以深,拂石坐忘冷。凉月不亲人,孤松转清影。游西山清晨驾巾车,日晡

  • 榆巢杂识·上卷·赵慎畛

    ○朱批谕旨太祖高皇帝以遗甲一十三副,仗顺兴师,肇开鸿业,临御之日,大抵秉旄执钺居多。世祖章皇帝定鼎燕京,视帝尧起自唐封,尚先五载。国家旧制,始置内三院,后乃改置内阁,以出纳纶音。自增用奏折以后,皆亲御丹毫,在廷之臣,一辞莫赞

  • 二〇 兴房的住屋·周作人

    与蓝门隔着一个明堂,南边的一排楼房,是第三进房屋,与东边的堂屋是并排接连着的。“大堂前”左右各一大间带后房,又西边一间,都属于诚房所有,再往西一共五间带楼,西端的一楼一底,由立房典给外姓,居中“小堂前”,后为过廊不计外,其

  • 曹元用传·宋濂

    曹元用字子贞,祖籍阿城,后迁居汶上。元用天资聪敏,性格开朗,幼好读书,过目不忘,每夜读书,常通宵达旦。父亲怕他因此得病,阻止他,他却用衣蔽住窗子,在房内默读。元用开始任镇江路儒学正,期满考核合格,游于京师。翰林承旨阎复,对于各

  • 卷一百四十·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一百四十明 杨士奇等 撰用人宋哲宗元佑间誎议大夫王觌言进退执政事上疏曰臣近者伏见左仆射司马光以疾不起中外人情所共痛悼乘舆亲奠恩礼甚渥固

  • 第四章会员之权利义务·孙中山

    二十五节会长之义务会长为全体之公仆,非为一部分或一人而服务,是故彼虽为一会之长,而非一会之主人翁也。彼以事体之秩序,而纠率会众,使一切皆循公正平等而行。彼维持秩序及额数,如遇秩序紊乱之时,当立呼&ldquo;秩序!&rdquo;及

  • 孟子集编卷十三·真德秀

    宋 真德秀 撰尽心章句上【凡四十六章】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心者人之神明所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性则心之所具之理而天又理之所从以出者也人有是心莫非全体然不穷理则有所蔽而无以尽乎此心之量故

  • 卷六十二·王与之

    钦定四库全书周礼订义卷六十二   宋 王与之 撰朝士中士六人府三人史六人胥六人徒六十人贾氏曰其职掌外朝之法左右九棘之事主询众庶谳疑狱故属秋官掌建邦外朝之灋郑锷曰天子有三朝一曰治朝司士所掌是也二曰内朝大

  • 提要·黄中松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三 诗疑辨证       诗类 提要 【臣】等谨案诗疑辨证六卷 国朝黄中松撰中松字仲严上海人是书主於考订名物折衷诸说之是非故以辨证为名然亦间有疎舛如古说雎鸠为雕类郑樵及朱子则以

  • 佛说树提伽经之二·佚名

    刘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佛言。有一长者。名为树提伽。仓库盈溢金银具足。奴婢成行无所乏少。有一白[疊*毛]手巾挂著池边。遇天风起吹王殿前。王即大会群臣坐共参论。罗列卜问怪其所以。诸臣皆言国欲将兴天赐白[

  • 卷一·水鉴慧海

    水鉴海和尚六会录卷一嗣法门人原澄等编住荆州铁佛禅寺语录师顺治十五年戊戌四月于汉阳受请六月十八日进寺。三门泼天门户迥无阑任尔诸人去复还新长老到此又如何道信步施为多意气等闲蹋破上头关。佛殿崔嵬古殿白云中

  • 梅溪集·王十朋

    五十四卷。宋王十朋撰。王十朋,字龟龄,号梅溪,温州乐清 (今浙江乐清县)人。绍兴二十七年 (1157)进士,授绍兴府签判,除著作郎。孝宗即位,知严州,除侍御史。上疏论史浩八大罪,使浩出知绍兴府。张浚北伐失利,主和者乘机

  • 教坊记·崔令钦

    笔记。唐崔令钦撰。一卷。令钦,博陵(今河北定县)人,初官著作佐郎,历左金吾卫仓曹参军,终官国子司业。是书作于安史乱后,记述开元时有关教坊设置、乐工舞伎教习、排练、演出制度。全文近三千字。录有教坊曲名三百二十四个。

  • 金箓上寿三献仪·佚名

    仪中称“永乐大明,弘开寿域”。本仪当撰于明成祖时,述为其上寿仪。

  • 看钱奴买冤家债主·郑廷玉

    简名《看钱奴》、《冤家债主》。杂剧剧本。元郑廷玉作。四折一楔子,末本。剧写贫民贾仁平时以挑土筑墙为生,偶然挖到周荣祖家藏在墙下的祖产而致富,周荣祖夫妇则因此落魄。贾仁虽有了万贯家财,却无儿无女,命坐馆先生陈德

  • 诸上善人咏·道衍

    全一卷。明代道衍撰。收于卍续藏第一三五册。就求愿往生极乐净土之一二五人,自文殊菩萨至陶氏十六娘,依次各作七言四句之咏赞一首,并略记其生平。其中五人合述,总为一二二首,计比丘六十四人、比丘尼三人、优婆塞三十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