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道行经不可尽品第二十六

是时须菩提作是念。佛所说般若波罗蜜事甚深。是须菩提当作是问。须菩提白佛言:般若波罗蜜不可荆譬如虚空亦不可荆菩萨当何因思惟般若波罗蜜。佛语须菩提,色不可荆当作是思惟。般若波罗蜜。痛痒思想生死识不可荆当作是思惟。般若波罗蜜。十二因缘不可荆当作是思惟。般若波罗蜜。佛语须菩提。菩萨当作是思惟。般若波罗蜜。菩萨当作是思惟。十二因缘適得其中。菩萨初坐树下时。不共法思惟十二因缘。是时萨芸若智慧悉具足。佛语须菩提,若有菩萨行般若波罗蜜时。思惟十二因缘不可荆作是思惟者,出过罗汉辟支佛道去。正住佛道。菩萨不作是思惟。行般若波罗蜜。及思惟十二因缘不可荆设不作是思惟者,便中道得罗汉辟支佛。菩萨不中道还者,用思惟般若波罗蜜。思惟行摩诃沤和拘舍罗故。佛语须菩提,菩萨行般若波罗蜜时。思惟视十二因缘不可荆作是视十二因缘。所视法生者灭者皆有因缘。法亦无有作者,作是思惟十二因缘。行般若波罗蜜时。不见色。不见痛痒思想生死识。不见佛境界。无有所因法。见佛境界。是为菩萨行般若波罗蜜。若有菩萨行般若波罗蜜。当尔时魔大愁毒。譬如父母新死啼哭愁毒忧思。菩萨行般若波罗蜜时。魔愁毒如是,须菩提白佛言:一魔愁毒耶。馀魔复愁毒乎。佛语须菩提,一佛境界所有魔。各各於。其所止处不安。菩萨随般若波罗蜜教时。菩萨应行如是者,诸天阿须伦龙鬼神人若非人。不能害菩萨。若有菩萨欲得佛道者,当行般若波罗蜜。菩萨行般若波罗蜜。为行檀波罗蜜。具足行尸波罗蜜亦尔。行羼提波罗蜜亦尔。行惟逮波罗蜜亦尔。行禅波罗蜜亦尔。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具足行沤和拘舍罗波罗蜜。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若有魔事起。即觉使不至。菩萨悉欲得诸沤和拘舍罗波罗蜜者,当行般若波罗蜜。当守般若波罗蜜。若有菩萨行般若波罗蜜。守般若波罗蜜。

尔时菩萨思惟十方不可计阿僧祇现在诸佛诸佛本行菩萨道时。悉从般若波罗蜜出生。菩萨作是念如诸佛悉得诸经法。我悉当得。如是菩萨行般若波罗蜜时。作是思惟念。如两指相弹顷。若有菩萨布施具足如恒边沙劫。不如是菩萨行般若波罗蜜如弹两指顷。菩萨如是行者,为住阿惟越致地。是菩萨为诸佛所念。菩萨终不还馀道。会当得佛。终不归三恶道。是菩萨未曾离诸佛时。行般若波罗蜜菩萨。如两指相弹顷间。功德如是,何况一日守般若波罗蜜者,行当如是揵陀诃尽菩萨。揵陀诃尽菩萨。在阿閦佛刹最尊第一。

猜你喜欢
  卷七十八·佚名
  三弥底部论卷中·佚名
  两部大法相承师资付法记下·海云
  第六章 不信《玉历》的恶报·佚名
  佛教的护国与护世·太虚
  卷第九·晦翁悟明
  卷第一百一十四·佚名
  请观音经疏阐义钞卷第一·智圆
  卷二百八十七·佚名
  卷第二十二(声闻无学沙弥僧部第十一)·宝唱
  楚林上睿禅师住北京慈明寺一门语录卷之四·楚林上睿
  解脱戒经·佚名
  ●参天台五台山记卷第三·成寻
  序·佚名
  劝善经一卷·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王永丰祯(农务集)·顾嗣立

    祯字伯善,东平人。官旌德宰,六年再调永丰,山斋萧然,终日清坐。每岁教民种桑若干株,凡麻苎禾黍牟麦之类,所以莳艺芟获,皆授之以方。又图画所为钱镈耰耧耙■〈耒八〉诸杂用之器,使民为之。名其书曰《农器图谱》、《农桑通诀》。

  • 巻五·刘履

    钦定四库全书风雅翼卷五元 刘履 编选诗补注五晋诗三陶潜字渊明后以字为名更字元亮浔阳柴桑人大尉长沙公侃之曾孙少有高趣尝着五栁先生传以自况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觧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隆安中为镇军叅军

  • 卷一百十四·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一百十四 明 曹学佺 编 唐一百一 拾遗【一】 韩王元嘉【高祖第十一子】 奉和同太子监守违恋 乾象开层构离明启少阳卜征从献吉守器属元良逖矣凌周颂遥哉掩汉庄好士倾南洛多才盛北场地分

  • ●敦煌歌辞总编卷六·任中敏

    杂曲 长篇定格联章 十二时(普劝四众依教修行 一百三十四首) 释智严 鸡鸣丑(八首) 平旦寅(十二首) 日出卯(十首) 食时辰(十二首) 隅中巳(十二首) 日南午(十首) 日昳未(十首) 晡时申(十三首) 日入酉(十首)

  • 卷二十六·胡文学

    <集部,总集类,甬上耆旧诗> 钦定四库全书 甬上耆旧诗卷二十六 监察御史胡文学编 光禄寺卿吴公礼嘉 字会之万历中以进士历监察御史时国本论起台省俱具合疏谏公方出按宣府台中知公同志并列其名遂俱赐罢家居与周文穆全学

  • 卷八十五·陈元龙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厯代赋彚卷八十五器用度赋           【唐】高 迈昔在太始原于物初天地草昧建皇王以为宰淳朴自理非贤臣而勿居厯云官与鸟职接洪范而周书无不较权衡之轻重考度量之盈虚因物以极神托数以明

  • 卷四十·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四十上已类四言古太康六年三月三日后园防 【晋】张 华暮春元日阳气清明祁祁甘雨膏泽流盈习习祥风启滞导生禽鸟翔逸卉木滋荣纎条被緑翠华含英其二于皇我后钦若昊干顺时省物言观中园

  • 卷一五四 梁紀十·司马光

      上章閹茂(庚戌),一年。   高祖武皇帝中大通二年(庚戌,公元五三O年)   春,正月,己丑,魏益州刺史長孫壽、梁州刺史元儁等遣將擊嚴始欣,斬之,蕭玩等亦敗死,失亡萬餘人。   辛亥,魏東徐州城民呂文欣等殺刺史元大賓,據城反,魏遣

  • 卷十四·连横

    外交志连横曰:鸿蒙之世,各君其国,各子其民,闭关自守。固无所谓外交也。然当春秋之际,礼乐征伐自诸侯出,齐楚秦晋迭为盟主,而郑以一小国介立其间,聘问往来,不失其宜。孔子曰:『子产有辞,诸侯赖之』。信乎贤者之有益人国也。台湾当

  • 第四章 河东君过访半野堂及其前后之关系(三)·陈寅恪

    河东君此次游杭时经三月之久,中间患病颇剧,自有所为而来,必有所为而去。 当崇祯十二年己卯岁末河东君年已二十二,美人迟暮,归宿无所,西湖之游本为阅人择婿。然明深识其意,愿作黄衫。第贰伍通所谓&ldquo;观涛&rdquo;,即然明又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三十五·佚名

    .TRS_Editor P{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bottom:1

  • 卷二百五十三·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二百五十三封建考【八】异姓封爵四蒙古公一等诚勇公班第蒙古镶黄旗人乾隆十九年十月以剿准噶尔军功封一等子二十年五月以平准噶尔功晋封十二月以伊犂兵变尽节諡义烈巴禄班第子乾隆二十年十

  • 卷九十二·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九十二 朱批冯允中奏摺 雍正五年二月十八日湖广提督【臣】冯允中谨 奏爲恭谢 天恩并陈地方情形事窃【臣】一介庸愚毫无知识蒙我皇上天恩由偏裨历陞提督惭惶感激日夕靡宁不知将来何以图报万一

  • 卷一百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万寿盛典初集卷一百二歌颂四十二【教习进士馆诸臣三】万寿诗【七言律四首】教   习  进  士【臣】张秉亮厚泽涵濡徧万方太平天子庆当阳东皇气协春台暖北斗文增帝座光建极无疆天久大膺图有道日舒长

  • 第四卦 蒙 山水蒙 艮上坎下·佚名

    蒙:亨。 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 初噬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利贞。彖曰:蒙,山下有险,险而止,蒙。 蒙亨,以亨行时中也。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志应也。 初噬告,以刚中也。再三渎, 渎则不告,渎蒙也。 蒙以养正,圣功也。 象曰:山下出泉,蒙;君

  • 卷之二十五·纪荫

    宗统编年卷之二十五 临济第十五世祖 讳祖先。嗣华藏。 宁宗戊午四年。 临济第十五世卧龙祖嗣宗统(一十四年)。 祖住常州荐福。上堂曰。十五日以前明似镜。十五日以后黑似漆。正当十五日。又且如何。莺迁乔木频频语。

  • 太上老君虚无自然本起经·佚名

    又名《天地本起经》。撰人不详,约出於南北朝。唐释法琳《辨正论》已引述此经。一卷。底本出处:《万历续道藏》。参校本:《云笈七签》卷十。内容为宇宙生成论和修道论。以《道德经》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为理论依据,论

  • 文殊师利所说般若波罗蜜经·佚名

    一卷,萧梁僧伽婆罗译。大般若第七会之别译。略云文殊般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