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第九

联灯会要卷第九

住泉州崇福禅寺嗣祖比丘 悟明 集

南岳下第五世

筠州黄蘗希运禅师法嗣下

镇州临济义玄禅师(凡四十八)

曹州南华邢氏子。初参黄檗。凡三年。行业纯一。时陈睦州为首座。叹曰。此子虽后生。与众有异。

一日问师云。上座在此。多少时。师云。三年。座云。还曾参问也无。师云。不曾。座云。何不请问堂头和尚。佛法。师云。不知问个甚么。座云。汝但去问。如何是佛法的的大意。师依教。上堂头请问。声未绝。檗拈棒便打。师罔措。下来。座问。你问话作么生。师云。某甲问声未绝。和尚便打。某甲不会。座云。你更去问。如是三问。三遭痛棒。乃泣辞首座云。幸蒙慈悲。令去问讯和尚。三度发问。三遭痛棒。自恨障缘。不领深旨。今且辞首座下山。座云。汝去须辞和尚了行。师作礼而退。

首座潜告黄檗云。问话底后生。甚是如法。若辞和尚时。可方便提诲。他时异日。成一株大树。与天下人。作荫凉去在。

师辞黄檗。檗云。不要别处去。向高安滩头。大愚处去。必为汝说。

师到大愚。大愚问。甚处来。师云。黄檗来。愚云。有何言句。师云。某甲三度问。如何是佛法的的大意。三度遭棒。未审有过无过。愚云。黄檗恁么老婆心。为汝得彻困。更来这里。问有过无过。师於言下大悟。不觉失声云。恶。元来黄檗佛法。无多子。大愚搊住云。这尿床鬼子。适来问有过无过。如今却道。黄檗佛法与多子。汝见个甚么道理。速道速道。师於大愚肋下。筑三拳。愚托开云。汝师黄檗。非干我事。

师辞大愚。却归黄檗。檗问。这汉。来来去去。有甚了期。师云。只为老婆心切。便人事毕。侍立其傍。

檗问。甚么处来。师云。昨蒙慈悲。令见大愚来。檗云。有何言句。师举前话。檗云。这老汉饶舌。作么生得他来。待痛与一顿。师云。说甚么待他来。即今便吃。道了。便打黄檗一掌。檗吟吟而笑云。这风颠汉。来这里。捋虎须。师便喝。檗召侍者云。引这风颠汉。参堂去。

沩山问仰山。临济得大愚力。得黄檗力。仰云。非。

但骑虎头。亦解把虎尾。

白云端颂云。一拳拳倒黄鹤楼。一踢踢翻鹦鹉洲。有意气时添意气。不风流处也风流。

师栽松次。黄檗云。深山里。栽许多作甚么。师云。一与山门作境致。二与后人作标榜。道了。将镢打地一下。檗云。虽然如是。子已吃吾二十棒了也。师又打地一下云。嘘嘘。檗云。吾宗到汝。大兴於世。

沩山问仰山。黄檗当时只嘱临济一人。别更有在。仰云有。只是年代深远。不欲举似和尚。沩云。虽然如是。吾亦要知。但举看。仰云。一人指南。吴越令行。遇大风即止。

师普请。锄地次。黄檗后至。师问讯了。按镢而立。檗云。你困那。师云。才镢地。何言困。檗拈拄杖便打。师接住。便推倒黄檗。檗唤云。维那拽起我来。维那云。和尚争容得这风颠汉。檗才起。却与维那一掌。师将镢镢地云。诸方火葬。我这里活埋。

沩山问仰山。黄檗与临济。此时意作么生。仰云。正贼走了。逻踪人吃棒 大沩喆云。黄檗推倒。维那扶起。火葬活埋。清风未已。

师因黄檗入厨。见饭头拣米。乃问。作甚么。云拣米。檗云。一日吃多少。云二硕伍斗。檗云。莫太多么。云犹恐少在。檗便打。

饭头举似师。师云。待我为汝。勘过这老汉。即往侍立。檗举前话。师云。饭头不会。请和尚。代一转语。师便问。莫太多么。檗云。何不道来日更吃一顿。师云。说甚么来日。即今便吃。道了。便打檗一掌。檗云。这风颠汉。又来这里。捋虎须。师便喝。乃出去。

沩山云。养子方知父慈。

仰山云。大似勾贼破家。

师半夏间。上问讯黄檗。见檗看经。师云。我将谓你是个人。元来只是个淹黑豆底老和尚。

住数日辞去。檗云。汝破夏来。不终谓了去。师云。某甲暂来礼拜和尚。檗便打。趂令出。师行数里。却回终夏。

师辞黄檗。云甚么处去。师云。不是河南。便是河北。蘖便打。师约住棒。与檗一掌。檗呵呵大笑。

唤侍者。将先师禅版拂子来。师唤侍者。将火来。檗云。子但将去。已后坐却天下人舌头。

沩山举问仰山。临济莫辜负他黄檗也无。仰云。不然。沩云。子作么生。仰云。知恩方解报恩。沩云。从上来。莫有报恩事么。仰云。有。只是年代深远。不欲举似和尚。沩云。虽然如是。吾也要知。子但举看。仰云。如楞严会上。阿难赞佛云。将此深心奉尘剎。是则名为报佛恩。岂不是报恩之事。沩云。如是如是。见与师齐。减师半德。智过於师。方堪传授。

师侍立德山次。山云。今日困。师云。老汉寐语作么。山便打。师便掀倒绳床。

雪窦云。二员作者。具啐啄同时眼。有啐啄同时用。雪窦拟向饥鹰爪下夺肉。饿虎口里争餐。敢谓德山临济。二俱瞎汉。有人辨得。天下横行。

云峰悦云。奇怪诸禅德。看此二员作家。一拶一捺。略露风规。大似把手上高山。虽然如是。未免傍观者哂。且道。谁是傍观者。喝一喝。

师到三峰平和尚处。平问。发足甚处。云黄檗。平云。有何言句。师云。金牛昨夜遭涂炭。直至如今不见踪。平云。秋风吹玉管。那个是知音。师云。直透万重关。不住青霄外。平云。此语太高生。师云。龙生金凤子。冲破碧琉璃。平云。且坐吃茶。

师到襄州华严。严见来。横按拄杖。作瞌睡势。师云。莫瞌睡。严云。作家禅客。宛尔不同。师云。侍者点茶来。与和尚吃。严唤维那。第三位安排着。

师到凤林。林云。有事相借问。得么。师云。何得剜肉作疮。林云。海月澄无影。游鱼逐浪迷。师云。海月既无影。游鱼何得迷。林云。观风知浪起。玩水野帆飘。师云。孤蟾独耀江山静。长啸一声天地秋。林云。任将三才辉天地。一句临机试道看。师云。路逢剑客须呈剑。不是诗人不献诗。林休去。

师乃有颂云。大道绝同。各自西东。石火莫及。电光罔通。

沩山问仰山。临济道。石火莫及。电光罔通。从上诸圣。以何为人。仰云。和尚作么生。沩云。但有言说。都无实义。仰云。不然。沩云。子又作么生。仰云。官不容针。私通车马。沩云。如是如是。

师到金牛。牛见来。横按拄杖。当门据坐。师以手敲杖三下。却归堂中。第一位坐。牛下来见。乃问。夫宾主相见。各有礼仪。上座从何而来。太无礼生。师云。老和尚道甚么。牛拟开口。师便打。牛作倒势。师又打。牛云。今日不着便。

沩山问仰山。此二尊宿。还有胜负也无。仰云。胜则总胜。负则总负。

师因径山。有五百众。少人参请。每日绕佛殿前大树。行道。念观音。接人。山与黄檗。是同参。寄书来。具言其事。檗令师往。乃问。你到彼。作么生。师云。某甲自有方便。

师到径山。装腰直上法堂。径山才举头。师便喝。山拟开口。师拂袖便行。

寻有僧。问径山。适来这僧。有甚言句。便喝和尚。山云。这僧从黄檗来。你要知。自去问取他。

是时五百众。太半分散。

师到龙光。便问。不展机锋。如何得胜。光据坐。师云。大善知识。岂无方便。光瞪目云。嗄。师拍手云。大众看。这老汉。今日败阙。便行。

师往凤林。路逢一婆子。问师。甚么处去。师云。凤林去。婆云。恰值凤林不在。师云。甚么处去。婆便行。师召婆。婆回首。师便行(有本后语云。谁云不在。深失旨也)。

示众云。夫为法者不避丧身失命。我二十年。在黄檗先师处。三度问佛法的的大意。三度赐棒。如蒿枝拂着相似。如今更思得一顿吃。谁为下手。

时有僧。出云。某甲下手。师拈棒度与僧。僧拟接。师便打。

示众云。赤肉团上。有一无位真人。常在汝诸人面门。出入。未证据者。看看。

时有僧问。如何是无位真人。师下绳床。搊住云。道道。僧拟议。师托开云。无位真人。是甚么乾屎橛。便归方丈。

雪峰云。临济大似白拈贼 琅琊觉云。临济可谓氷凌上度过九鞠。剑刃上拾得全身。

雪窦云。夫善窃者。鬼神不知。既被雪峰觑破。临济不是好手。

复召大众云。雪窦今日。换你诸人眼睛了也。你若不信。各归寮舍。自摸索看。

妙喜颂云。脑后见腮村僧。大开眼了作梦。虽然趂得老鼠。一棒打破油瓮。

示众云但有来者。不亏欠伊。总识得伊来处。与么来者。恰似失却。不与么来者。无绳自缚。一切时中。莫乱斟酌。会与不会。都来是错。分明与么道。一任天下人贬剥。

示众云。一人在孤峰顶上。无出身路。一人在十字街头。亦无向背。且道。那个在前。那个在后。不作维摩诘。不作傅大士。

示众云。有一人。论劫在途中。不离家舍。有一人。离家舍。不在途中。那个合受人天供养。

妙喜云。贼身己露。

师上堂。有僧出作礼。师便喝。僧云。老和尚莫探头好。师云。你道。落在甚么处。僧便喝。

又一僧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便喝。僧作礼。师云。你道。好喝也无。僧云。草贼大败。师云。过在甚么处。僧云。再犯不容。

师云。大众要会临济宾主句。问取堂中二首座。便下座。

师见普化。乃云。我在南方。驰书到沩山时。知你先在此住。待我来。及我来。得汝佐赞。我今欲建立黄檗宗旨。汝切须为我成褫。普化珍重下去。

克符后至。师亦如是道。符亦珍重下去。

三日后。普化却上问讯云。和尚前日。道甚么。师拈棒便打下。

又三日。克符亦上问讯。乃问。和尚前日打普化。作甚么。师亦拈棒打下。

至晚上堂云。有时夺人不夺境。有时夺境不夺人。有时人境俱夺。有时人境俱不夺。

时有僧问。如何是夺人不夺境。师云。煦日发生铺地锦。婴儿垂发白头丝。云如何是夺境不夺人。师云。王令己行天下徧。将军塞外绝烟尘。云如何是人境两俱夺。师云。并汾绝信。独处一方。云如何是人境俱不夺。师云。王登宝殿。野老讴歌。

普化与克符。俱出作礼。师便归方丈。

示众云。今时学佛法者。且要求真正见解。若得真正见解。生死不染。去住自由。不要求殊胜。殊胜自至。道流。只如自古先德。皆有出人底路。如山僧指示人处。秖要你不受人惑。要用便用。更莫迟疑。如今学者。不得。病在甚处。病在不自信处。你若自信不及。即便忙忙地。循一切境转。被他万境回换。不得自由。你若能歇得念念驰求心。便与祖佛不别。你欲识祖佛么。秖你面前听法底是。学人信不及。便向外驰求。设求得者。皆是文字胜相。终不得他活祖意。莫错。诸禅德。此时不遇。万劫千生。轮回三界。循好恶境掇去。驴牛肚里生。

道流。约山僧见处。与释迦不别。每日多般用处。欠少甚么。六道神光。未曾间歇。若能如是见得。秖是一生无事人。

大德。三界无安。犹如火宅。此不是你久停住处。无常杀鬼。一剎那间。不拣贵贱老少。你要与祖佛不别。但莫外求。你一念心上。清净光。是你屋里法身佛。你一念心上。无分别光。是你屋里报身佛。你一念心上。无差别光。是你屋里化身佛。此三种身。是你即今目前听法底人。祇为不向外驰求。有此功用。据经论家。取此三种身。为极则。约山僧见处。不然。此三种身是名言。亦是三种衣。古人云。身依义立。土据体论。法性身。法性土。明知是光影。

大德。你且识取弄光影底人。是诸佛之本源。一切处。是道流归舍处。是你四大色身。不解说法听法。脾胃肝胆。不解说法听法。虚空不解说法听法。是甚么解说法听法。是你目前历历底。没一个形段。是这个解说法听法。如是见得。便与祖佛不别。但一切时中。更莫间断。触目皆是。秖为情生智隔。想变体殊。所以轮回三界。受种种苦。若约山僧见处。无不甚深。无不解脱。

道流。心法无形。通贯十方。在眼曰见。在耳曰闻。在鼻嗅香。在舌谈论。在手执捉。在足运奔。本是一精明。分为六和合。一心既无。随处解脱。山僧与么说。意在甚么处。秖为道流一切驰求心不能歇。上他古人。闲机境。

道流。取山僧见处。坐断报化佛头。十地满心。如客作儿。等妙二觉。担枷带锁汉。罗汉辟支。犹如厕秽。菩提涅盘。如系驴橛。何以如此。祇为道流。不达三祇劫空。所以有此障碍。若是真正道人。终不如是。但自随缘消旧业。任运着衣裳。要行即行。要坐即坐。无一念心。希求佛果。缘何如此。古人云。若欲作业求佛。佛是生死大兆。

大德时光可惜。祗拟傍家波波地。学佛学法。认名认句。求佛求祖。求善知识。意度。莫错。

道流。你只有一个父母。更求何物。你自返照看。古人云。演若达多失劫头。求心歇处即无事。大德。且要平常。莫作模样。有一般不识好恶秃奴。便即见神见鬼。指东划西。好晴好雨。如是之流。尽须抵债。向阎老前。吞热铁丸。有日在。好人家男女。被这一般野狐精魅所着。便即捏怪。瞎屡生。索饭钱有日在。

示众云。道流切要求取真正见解。向天下横行。免被这一般精魅惑乱。无事是贵人。但莫造作。祇是平常。你才拟心。早是错了也。且莫求佛。佛是名句。你还识驰求底么。三世十方佛祖出来。也祇为求法。如今参学道流。也只为求法。得法始了。未得。依前轮回五道。云何是法。法者是心法。心法无形。通贯十方。目前现用。人信不及。便乃认名认句向。文字中。求其意度。与佛法。天地悬殊。

道流。山僧说法。说甚么法。说心地法。便能入凡入圣。入净入秽。入真入俗。要且是不你真俗凡圣。能与一切真俗凡圣。安着名字。真俗凡圣。与此人。安着名字不得。

道流。把得便用。更莫安排。方契玄旨。山僧说法。与天下人别。只如有个文殊普贤。出来目前。各现一身问法。才道谘和尚。我早辨了也。老僧稳坐。更有道流。来相见时。我尽辨了也。何以如此。只为我见处别。外不取凡圣。内不住根本。见彻本法。更不疑谬。

示众云。佛法无用功处。祇是平常无事。着衣吃饭。屙屎送尿。困来即卧。愚人笑我。智乃知焉。古人云。向外作功夫。总是痴狂汉。你且随处作主。立处皆真。一切境缘。回换不得。纵有从来习气。五无间业。皆为解脱大海。

今时学者。总不识法。犹如触草羊。逢着物。安在口里。奴郎不辨。宾主不分。如是之流。邪心入道。闹处即入。不得名为真出家人。正是真俗家人。

夫出家者。须辨得平常真正见解。辨佛辨魔。辨真辨伪。辨凡辨圣。若如是辨得。名真出家。若魔佛不辨。正是出一家入一家。唤作造业众生。未得名为真出家。只如今有一个佛魔。同体不分。如水乳合。若是明眼道流。魔佛俱打。你若爱圣憎凡。生死海里浮沉。未有了日。

僧问。如何是佛魔。师云。你一念心疑处。是佛魔。你若达得万法无生。心如幻化。更无一尘一法。处处清净。即无佛魔。佛魔是染净二境。约山僧见处。无佛无众生。无古无今。得者便得。不历时节。无修无证。无得无失。一切时中。更无别法。设有一法过此者。我说如梦如化。山僧所说是。道流。见今目前。孤明历历地。听法者。此人处处不滞。通彻十方。三界自在。入一切差别境。不能回换。一剎那间。透入法界。逢佛说佛。逢祖说祖。逢罗汉说罗汉。逢饿鬼说饿鬼。向一切处。游履国土。教化众生。未曾离一念。随处清净。光透十方。万法一如。道流。大丈夫儿。今日方知本来无事。只为你信不及。念念驰求。舍头觅头。自不能歇。如圆顿菩萨。入法界现身。向净土中。厌凡欣圣。如此之流。取舍未忘。染净心在。如禅宗见解。又且不然。直是现今。更无时节。山僧说处。皆是一期药病相治。总无实法。若如是见得。是真出家。日消万两黄金。道流。莫取次被诸方老师。印破面门。道我解禅解道。辩似悬河。皆是造地狱业。若是真正学道人。不见世间过。切急要求真正见解。若达真心。悟性圆明。方始了毕。

僧问。如何是真正见解。师云。汝但一切入凡入圣。入染入净。入诸佛国土。入弥勒楼阁。入毗卢遮那法界。处处皆现国土。成住怀空。佛出于世。转大法轮。入无余涅盘。不见有去来相貌。求其生死。了不可得。便入无生法界。处处游履国土。入华藏世界。尽见诸法空相。皆无实法。唯有听法无依道人。是诸佛之母。所以佛从无依生。若悟无依。佛亦无得。若如是见得。是真正见解。学人不了。为执名句。被他凡圣名碍。所以障其道眼。不得分明。秖如十二分教。皆是表显之说。学者不会。便向表显名句上。生解。皆是依倚。落在因果。未免三界生死。你若欲得生死去住。脱着自由。即今识取听法底人。无形无相。无根无本。无住处。活鱍鱍地。应是万种施设。用处祇是无处。所以觅着转远。求之转乖。号之为秘密。

道流。你莫认着个梦幻伴子。迟晚中间。便归无常。你向此世界中。觅个甚么物。作解脱。觅取一口饭吃。补毳过时。且要寻访知识。莫因循逐乐。虚生浪死。光阴可惜。念念无常。粗则被地水火风。细则被生住异灭。四相所逼。道流。今时且要识取四种无相境。免被境摆扑。

僧问。如何是四种无相境。师云。你一念心疑。被此碍。你一念心爱。被水溺。你一念心瞋。被火烧。你一念心喜。被风飘。若能如是辨得。不被境转。处处用境。东涌西没。南涌北没。中涌边没。边涌中没。履水如地。履地如水。缘何如此。为达四大如梦如幻故。道流。秖今听法者。不是你四大。能用你四大。若能如是见得。便乃去住自由。约山僧见处。勿嫌底法。你若爱圣。圣是空名。有一般学人。向五台求文殊。早错了也。五台无文殊。你欲识文殊么。祇你目前用处。始终不异。处处不疑。此个是活文殊。你一念心。无差别光。处处总是普贤。你一念心。自由自在。随处解脱。此是观音三昧法。互为主伴。出则一时出。一即三。三即一。必是解得。始好看教。

示众云。如今学道人。且要自信。莫向外觅。总上他闲尘境。都不辨邪正。祇如有佛有祖。皆是教迹中事。有人拈起一句子语。或隐显中出。便即疑生。照天照地傍家寻问。也大茫然。大丈夫。莫祇恁么。论主论贼。论是论非。论色论财。闲话过日。山僧此间。不论僧俗。但有来者。尽识得伊。任伊向甚处出来。但有声名文句。皆是梦幻。却见乘境底人。是诸佛之玄旨。佛境不能自称我是佛境。还是这个无依道人。乘境出来。若有人出来。问我求佛。我即应清净境出。若有人。问我菩萨。我即应慈悲境出。有人问我菩提。我即应净妙境出。有人问我涅盘。我即应寂静境出。境即万般差别。人即不别。所以应物现形。如水中月。道流。你若欲得如法。直须是大丈夫儿始得。若萎萎随随地。即不得也。夫如[斯/瓦]嗄之器。不堪贮醍醐。如大器者。直要不受人惑。随处作主。立处皆真。但有来者。皆不得受。你一念心疑。即魔入心府。如菩萨疑时。生死魔得其便。但须息念。更莫外求。物来即照。你但信现今用底。一个事也无。你一念心生三界。随缘被境分。为六尘。你如今应用处。欠少甚么。一剎那间。便入净入秽。入弥勒楼阁。入三眼国土。处处游履。唯见空名。

僧问。如何是三眼国土。师云。我共你。入净妙国土中。着清净衣。说法身佛。又入无差别国土中。着无差别衣。说报身佛。又入解脱国土中。着光明衣。说化身佛。此三眼国土。皆是依变。约经论家。取法身。为根本。报化二身。为用。山僧见处。法身即不会说法。所以古人云。身依义立。土据体论。法性身。法性土。明知是建立之法。依通国土。空拳黄叶。用诳小儿。藜蒺菱刺。枯骨上。觅甚么汁。心外无法。内亦不可得。求甚么物。你诸方言。道有修有证。莫错。设有修证者。皆是生死业。你言。六度万行齐修。我见皆是造业。求佛求法。即是造地狱业。求菩萨。亦是造业。看经看教。亦是造业。佛与祖师。是无事人。所以有漏有为。无漏无为。为清净业。有一般瞎秃子。饱吃饭了。坐禅观行。把捉念漏。不令放起。厌喧求静。是外道法。祖师云。你若住心观静。举心外照。摄心内澄。凝心入定。如是之流。皆是造作。是你如今。与么听法底人。作么生拟修他。证他庄严他。渠且不是修底物。不是庄严底物。若教他庄严。一切物即庄严得。你且莫错。道流。你取这一般老师口里语。为是真道。是善知识。不思议。我是凡夫。心不敢测度他老宿。瞎屡生你一生只作这个见解。辜负这一双眼。冷噤噤地。如冻凌上驴驹。相似。我不敢毁善知识。怕生口业。

道流。夫大善知识。始敢毁佛毁祖。是非天下。排斥三藏教。骂辱诸小儿。向逆顺中。觅人。所以我於十二年中。求一个业性。如芥子许。不可得。恰似新妇子禅师。便即怕趂出院。不与饭吃。不安不乐。自古先辈。到处人不信。被递出。始知是贵。若到处。人尽肯。堪作甚么。所以师子一吼。野犴脑裂。道流。诸方说有道可修。有法可证。你说。证何法。修何道。你今用处。欠少甚么物。修补何处。后生小阿师。不会便即信这般野狐精魅。许他说事。系缚他人言道。理行相应。护惜三业。始得成佛。如此说者。如春细雨。古人云。路逢达道人。第一莫向道。所以道。若人修道道不行。万般邪境竞头生。智剑出来无一物。明头未显暗头明。所以古人云。平常心是道。大德。觅甚么物。现今目前听法无依道人。历历地分明。未曾欠少。你若欲得与祖佛不别。但如是见。不用疑误。你心心不异。名之活祖。心若有异。则性与相别。心不异故。即性与相不别。

问如何是心心不异处。师云。你拟问。早异了也。性相各分。道流莫错。世出世诸法。皆无自性。亦无生性。但有空名。名字亦空。你只么认他闲名为实。大错了也。设有。皆是依变之境。有个菩提依。涅盘依。解脱依。三身依。境智依。菩萨依。佛依。你向依变国土中。觅甚么物。乃至三乘十二分教。皆是拭不净故纸。佛是幻化身。祖是老比丘。你还是娘生已否。你若求佛。即被佛魔摄。你若求祖。即被祖魔缚。你若有求皆苦。不如无事。

有一般秃比丘。向学人道。佛是究竟。於三大阿僧祇劫。修行果满。方始成道。道流你若道佛是究竟。缘甚么八十年后。向拘尸罗城。双林树间。侧卧而死去。佛今何在。明知与我生死不别。你言。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是佛。转轮圣王。应是如来。明知是幻化。古人云。如来举身相。为顺世间情。恐人生断见。权且立虚名。假名三十二。八十也虚声。有身非觉体。无相乃真形。你道佛有六通。是不可思议。一切诸天。神仙。阿修罗大力鬼。亦有神通。应是佛否。道流莫错。祇如阿修罗。与天帝释战。战败。领八万四千眷属。入藕丝孔中藏。莫是圣否。如山僧所举。皆是业通依通。夫如佛六通者。不然。入色界不被色惑。入声界不被声惑。入香界不被香惑。入味界不被味惑。入触界不被触惑。入法界不被法惑。所以达六种。色声香味触法。皆是空相。不能系缚此无依道人。虽是五蕴漏质。便是地行神仙。

道流。真佛无形。真法无相。你秖么幻化头上。作摸作样。设求得者。皆是野狐精魅。并不是真佛。是外道见解。夫如真学道人。并不取佛。不取菩萨罗汉。不取三界殊胜。逈然独脱。不与物拘。乾坤倒覆。我更不疑。十方诸佛现前。无一念心喜。三涂地狱顿现。无一念念怖。缘何如此。我见诸法空相。变即有。不变即无。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所以梦幻空花。何劳把捉。唯有道流目前。现今听法底人。入火不烧。入水不溺。入三涂地狱。如游园观。入饿鬼畜生。而不受报。缘何如此。无嫌底法。你若爱圣憎凡。生死海里沉浮。烦恼由心故有。无心。烦恼何拘。不劳分别取相。自然得道须臾。你拟傍冢波波地。学得。於三祇劫中。终归生死。不如无事。向丛林中。床角头交脚坐。

道流。如诸方。有学人来。主客相见了。便有一句子语。辨前头善知识。被学人拈出个机权语路。向善知识。口角头。撺过。看你识不识。你若识得是境。把得便抛向坑子里。学人便即寻常。然后便索善知识语。依前夺之。学人云。上智哉。是大善知识。即云。你大不识好恶。

如善知识。把出个境。块子。向学人面前弄。前人辨得。下下作主。不受境惑。善知识。即现半身。学人便喝。善知识。又入一切差别语路中摆扑。学人云。不识好恶老秃奴。善知识叹云。真正道流。

如诸方善知识。不辨邪正。学人来。问菩提涅盘。三身境智。瞎老师。便与他解说。被他学人骂着。便把棒打他言。无礼度。自是你善知识无眼。不得瞋他。

有一般不识好恶秃奴。即指东划西。好晴好雨。好灯笼露柱。你看。眉毛有几茎。这个具机缘。学人不会。便即心狂。如是之流。总是野狐精魅魍魉。被他好学人。嗌嗌微笑言。瞎老秃奴。惑乱他天下人。

道流。出家儿。且要学道。祇如山僧。往日曾向毗尼中留心。亦曾於经论寻讨。后方知。是济世药方。表显之说。遂乃一时抛却。即访道参禅。后遇大善知识。方乃道眼分明始识得天下老和尚。知其邪正。不是娘生下便会。还是体究练磨。一朝自省。

道流。你欲得如法见解。但莫受人惑。向里向外。逢着便杀。逢佛杀佛。逢祖杀祖。逢罗汉杀罗汉。逢父母杀父母。逢亲眷杀亲眷。始得解脱。不与物拘。透脱自在。如诸方学道流。未有不依物出来底。山僧向此间。从头地打。手上出来。手上打。口里出来。口里打。眼里出来。眼里打。未有个独脱出来底。皆是上他古人闲机境。山僧无一法与人。只是治病解缚。你诸方道流。试不依物出来。我要共你商量。十年五载。并无一人。皆是依草附叶。竹木精灵。野狐精魅。向一切粪块上。乱咬。瞎汉。枉消他十方信施。道我是出家儿。作如是见解。向你道。无佛无法。无修无证。秖与么。傍家拟求甚么物。瞎汉。头上安头。是你欠少甚么。道流。是你目前用底。与祖佛不别。祇么不信。便向外求。莫错。向外无法。内亦不可得。你取山僧口里语。不如休歇无事去。已起者莫续。未起者不要放起。便胜你十年行脚。约山僧见处。无如许多般。祇是平常。着衣吃饭。无事过时。你诸方来者。皆是有心。求佛求法。求解脱。求出离三界。痴人。你要出离三界。甚么处去。佛祖是赏系底名句。你欲识三界么。不离你今听法底心地。你一念心贪。是欲界。你一念心瞋。是色界。你一念心痴。是无色界。是你屋里家具子。三界不自道我是三界。还是道人。目前灵灵地。照烛万般。酌度世界底人。与三界安名。大德。四大色身。是无常。乃至脾胃肝胆。发毛爪齿。唯见诸法空相。你一念心。歇得处。唤作菩提树。你一念心。不能歇得处。唤作无明树。无明无住处。无明无始终。你若念念心。歇不得。便上他无明树。便入六道四生。披毛带角。你若歇得。便是清净身界。你一念不生。便是上菩提树。三界神通变化。意生化身。法喜禅悦。身光自照。思衣罗绮千重。思食百味具足。更无横病。菩提无住处。是故无得者。

道流。大丈夫汉。更疑个甚么。目前用处。更是阿谁。把得便用。莫着名字。号为玄旨。与么见得。勿嫌底法。古人云。心随万境转。转处实能幽。随流认得性。无喜亦无忧。

道流。如禅宗见解。死活循然。参学之人。大须子细。如主客相见。便有言论往来。或应物现形。或全体作用。或把机权喜怒。或现半身。或乘师子。或乘象王。如真正学人。便喝。先拈出个胶盆子。善知识不辨是境。便上他境上。作摸作样。学人便喝。前人不肯放。此是膏肓之病。不堪医。唤作客看主。或是善知识。不拈出物。随学人问处。即夺。学人被夺。抵死不放。此是主看客。或有学人。应一个清净境。出善知识前。善知识。辨得是境。把得抛向坑里。学人言。大好善知识。即云。咄哉不识好恶。学人便礼拜。此唤作主。看主或有学人。披枷带锁。出善知识前。善知识。更与安一重枷锁。学人欢喜。彼此不辨。呼为客看客。

大德。山僧如是所举。皆是辨魔拣异。知其邪正。

道流。实情大难。佛法幽玄。解得可可地。山僧竟日。为他说破。学者总不在意。千徧万徧。脚底踏过。黑没焌地。无一个形假。历历狐明。学人信不及。便向名句上。生解。年登半百。只管傍家。负死尸。担却担子。天下走。索草鞋钱。有日在。大德。山僧说。向外无法。学人不会。便即向里作解。便即倚壁坐。舌拄上腭。湛然不动。取此为是祖门佛法。也大错。是你若取不动清净境。为是。你即认他无明。为郎主。古人云。湛湛黑暗深坑。实可怖畏。此之是也。所以动者。是风大。不动者。是地大。动与不动。俱无自性。若向动处捉他。他向不动处立。若向不动处捉他。他向动处立。譬如潜泉鱼。鼓波而自跃。

大德。动与不动。是二种境。还是无依道人。用动用不动。

如诸方学人来。山僧此间。作三种断。如中下根器来。我便夺其境。而不除其法。或中上根器来。我便境法俱夺。如上上根器来。我便境法人。俱不夺。如有出格道人来。山僧此间。便全体作用。不历根器。

大德。到这里。学人着力处不通风。石火电光。即过了也。学人若眼目定动。即没交涉。拟心即差。动念即乖。有人解者。不离目前。

大德。你担钵囊屎担子。傍家走。求佛求法。只今与么驰求底。你还识渠么。活拨拨地。祇是没根株。拥不聚。拨不散。求着即转远。不求还在目前。灵音属耳。若人不信。徒劳百年。

道流。一剎那间。便入华藏世界。入毗卢遮那国土。入解脱国土。入神通国土。入清净国土。入法界。入秽入净。入凡入圣。入饿鬼畜生。处处讨觅寻。皆不见有生有死。唯有空名。幻化空花。不劳把捉。得失是非。一时放却。

道流。山僧佛法。的的。从麻谷和尚。丹霞和尚。道一和尚。庐山拽。石头和尚。一路行。徧天下。无人信得。尽皆起谤。

如道一和尚。用处纯一无杂。学人。三百五百。尽皆不见他意。如庐山和尚。自在真正。逆顺用处。学人不测涯际。悉皆茫然。如丹霞和尚。玩珠隐显。学人来者。皆悉被骂。如麻谷用处。苦如黄檗。近皆不得。如石巩用处。向箭头上觅人。来者皆惧。如山僧今日用处。真正成坏。玩弄神变。入一切境。随处无事。境不能换。但有来求者。我便出看渠。渠不识我。我便着数般衣。学人生解。一向入我言句。苦哉。瞎秃子。无眼人。把我着底衣。认青黄赤白。我脱却。入清净境中。学人一见。便生欣欲。我又脱却。学人失心茫然。狂走言。我无衣。我即向渠道。你识我着衣底人么。忽尔回头。认我了也。大德。你莫认衣。衣不能动。人能着衣。有个清净衣。有个无生衣。菩提衣。涅盘衣。有祖衣。有佛衣。大德。但有声名文句。皆悉是衣变。从脐轮气海中。鼓激。牙齿敲磕。成其句义。明知是幻化。大德。外发声语业。内表心所法。以思有念皆悉是衣。祇么认他着底衣。为实解。纵经尘劫。只是衣通。三界循环。轮回生死。不如无事。相逢不相识。共语不知名。

今时学人不得。盖为认名字为解。大策子上。抄死老汉子语。三重五重。复子裹。不教人见。道是玄旨。以为保重。大错。瞎屡生。你向枯骨上。觅甚么汁。有一般不识好恶。向教乘中取。意度商量。成於句义。如把屎块子。口里含了。吐过与别人。犹如俗人。打传口令。相似。一生虚过。也道我出家。被他问着佛法。便即杜口无辞。眼似漆突。口如匾担。如此之类。逢弥勒出世。移至他方世界。寄地狱受苦。

大德。你波波地。往诸方。觅甚么物。踏你脚板阔。无佛可求。无道可成。无法可传。外求有相佛。与汝不相似。欲识汝本心。非合亦非离。

道流。真佛无形。真道无体。真法无相。三法混融。和合一处。既辨不得。唤作忙忙业识众生。

僧问。如何是真佛真法真道。乞垂开示。师云。佛者心清净是。法者心光明是。道者处处无碍净光是。三即一。皆是空名而无实有。如真正道人。念念心不间断。自达磨大师。从西土来。只是觅个不受人惑底人。后遇二祖。一言便了。始知从前。虚用工夫。

山僧今日见处。与祖佛不别。若第一句中。荐得。与祖佛为师。若第二句中荐得。与人天为师。若第三句中荐得。自救不了。

僧问。如何是西来意。师云。若有意。自救不了。云既无意。二祖如何得法。师云。得者是不得。云如何是不得底意。师云。为你向一切处。驰求心不能歇。所以祖师云。咄哉丈夫。将头觅头。你言下便自回光返照。更不别求。知身心。与祖佛不别。当下无事。方名得法。

大德。山僧今日。事不获己。

话度说出许多不才净。你且莫错。据我见处。实无许多般道理。要用便用。不用便休。祇如诸方。说六度万行。以为佛法。我道是庄严门。佛事门。非是佛法。乃至。持斋持戒。擎油不[泳-永+闪]。道眼不明。尽须抵倩。索饭钱。有日在。何故如此。入道不通理。复身还信施。长者八十一。其树不生耳。乃至。孤峰独宿。一食卯斋。长坐不卧。六时行道。皆是造业底人。乃至头目髓脑。国城妻子象马七珍。尽皆舍施。如是等见。皆是苦身心故。还招苦果。不如无事纯一无杂。乃至十地满心菩萨。皆求此道流踪迹。了不可得。所以诸天欢喜。地神捧足。十方诸佛。无不称叹。缘何如此。为今听法道人。用处无踪迹。

僧问。大通智胜佛。十劫坐道场。佛法不现前。不得成佛道。未审此意如何。乞师指示。师云。大通者。是自己。於处处。达其万法。无性无相。名为大通。智胜者。於一切处不疑。不得一法。名为智胜也。佛者。心清净光明。透彻法界。得名为佛。十劫坐道场者。十波罗蜜是。佛法不现前者。佛本不生。法本不灭。云何更有现前。不得成佛道者。佛不应更作佛。古人云。佛常在世间。而不染世间法。道流。你欲得作佛。莫随万物。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一心不生。万法无咎。世出世间。无佛无法。亦不现前。亦不曾失。设有者。皆是名言章句。接引小儿。施设药病。表显名句。且名句不自名句。还是你目前。昭昭灵灵。鉴觉闻知。照烛底。安一切名句大德。造五无间业。方得解脱。

僧问。如何是五无间业。师云。杀父。杀母。出佛身血。破和合僧。焚烧经像等。此是五无间业。云如何是父。师云。无明是父。你一念心。求起灭处。不可得。如响应空。随处无事。名为杀父。云如何是母。师云。贪爱为母。你一念心。入欲界中。求其贪爱。唯见诸法空相。处处无着。名为害母。云如何是出佛身血。师云。你向清净法界中。无一念心生解。便处处黑暗。是出佛身血。云如何是破和合僧。师云。你一念心。正达烦恼结使。如空无所依。是破和合僧。云如何是焚烧经像。师云。见因缘空心空法空。一念决定断。逈然无事。便是焚烧经像。

大德。若如是达得。免被伊凡圣名碍。你一念心。祇向空拳指上生实解。根境法中虚捏怪。自轻而退屈言。我是凡夫。他是圣人。秃屡生。有甚死急。披他师子皮。却作野犴鸣。大丈夫汉。不作丈夫气息。自家屋里物。不肯信。祇么向外觅。上他古人闲名句。倚阴慱阳。不能特达。逢境便缘。逢尘便执。触处惑起。自无准定。道流。莫取山僧说处。何故。说无凭据。一期间。图画虚空。如彩画像等喻。

道流。莫将佛为究竟。我见犹如厕孔。菩萨罗汉。尽是枷锁。缚人底物。所以文殊仗剑。杀於瞿昙。鸯崛持刀。害於释氏。道流。无佛可得。乃至三乘五性。圆顿教迹。皆是一期药病相治。并无实法。设有。皆是相似表显。路布文字。差排且如是说。道流。有一般秃子。便向里许着功。拟求出世之法。错了也。若人求佛。是人失佛。若人求道。是人失道。若人求祖。是人失祖。大众莫错。我且不取你解经论。我亦不取你国王大臣。我亦不取你辩似悬河。我亦不取你聪明智慧。唯要你真正见解。

道流。设解得百本经论。不如一个无事底阿师。你解得。即轻灭他人。胜负修罗。人我无明。长地狱业。如善星比丘。解十二分教。生身陷地狱。大地不容。不如无事休歇去。饥来吃饭。困来合眼。愚人笑我。智乃知焉。

道流。莫向文字中求。心动疲劳。吸冷气无益。不如一念缘起无生。超出三乘权学菩萨。

大德。莫因循过日。山僧往日。未有见处时。黑漫漫地。光阴空过。腹热心忙。奔波访道。后还得力。始到今日。共道流。如是话度。

劝诸道流。莫为衣食。看世界易过。善知识难逢。如优昙花。时一现耳。你诸方闻道。有个临济老汉。出来便拟问难。教语不得。被山僧全体作用。学人空开得眼口。总动不得。懵然不知以何答我。我向伊道。龙象蹴踏非驴所堪。你诸处只指胸点肋道。我解禅解道。三个两个。到这里不奈何。咄哉。

你将这个身心。到处簸两片皮。诳呼阎闾。吃铁棒。有日在。非出家儿。尽向阿修罗界摄。夫如至理之道。非诤论而可求激扬。铿枪以摧外道。至於佛祖相承。更无别意。设有言教。落在化仪。三乘五性。人天因果。如圆顿之教。又且不然。童子善财。皆不求过。大德。莫错用心。譬如大海不停死尸。祇么担却。拟天下走。自起见障。以碍於心。日上无云。丽天普照。眼中无翳。空里无花。

道流。你欲得如法。但莫生疑。展即弥纶法界。收即丝发不立。历历孤明。未曾欠少。眼不见。耳不闻。唤作甚么物。古人云。说似一物。则不中。你但自家看。更有甚么。说亦无尽。各自努力。珍重。

赵州行脚时。见师。值师洗脚次。州便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云。恰值老僧洗脚。州近前作听势。师云。更要第二杓恶水泼在。州便下去。

师闻德山示众云。道道。道得也三十棒。道不得。也三十棒。时洛浦作侍者。师令洛浦去。嘱之云。汝去。若见渠恁么道。便问。既是道得。为甚么。也三十棒。他若打。你便接住拄杖。推一推。浦如所教。山果行棒。被浦推倒。山起。便归方丈。

浦回。举似师。师云。我从来疑着这汉。虽然如是。你还见德山么。浦拟议。师便打。

麻谷来。才敷坐具。便问。十二面观音。阿那个是正面。师下绳床。以一手收坐具。以一手搊住云。十二面观音。甚么处去也。谷转身拟坐绳床。师拈棒便打。谷接却棒。与师相捉。归方丈。

师会下。两堂首座。一日举头相顾。各下一喝。僧举问师。还有宾主也无。师云。宾主历然。

师问院主。甚么处来。云州中粜黄米来。师以拄杖。划一划云。还粜得这个么。主便喝。师便打。

须臾典座来。师举前话。座云。院主不会和尚意。师云。你作么生会。座作礼。师亦打。

黄龙南云。院主下喝。不可放过。典座礼拜。放过不可。临济令行。归宗放过。三十年后。有人说破。

师会下。有同学二人相问。离却中下二机。请兄道一句子。一人云。拟问即失。一人云。恁么则礼拜老兄去也。前人云。贼。

师闻得。升堂云。要会临济宾主句。问取堂中二禅客。便下座。

师应机。多用喝。学徒多学之。师一日问僧。汝总学我喝。我且问你。有一人。从东廊出。一人从西廊出。两人齐喝一声。这里分得宾主。你作么生分。若分不得。已后不得学老僧喝。

师升座次。有僧出。师便喝。僧亦喝。师便打。

翠岩芝云。临济也粗心。好彩是这僧。若是今时衲僧。且作么生出得。

师问僧。甚处来。僧便喝。师揖坐。僧拟议。师便打。

师见僧来。竖起拂子。僧作礼。师便打。

翠岩芝云。这僧有理难伸。死而不吊。且作么生会。如今作么生。与这僧出气。

师见僧来。竖起拂子。僧不顾。师亦打。

云门举三段了云。只宜老汉。

师拈胡饼。示洛浦云。万种千般。不离这个。其理不二。浦云。如何是不二之理。师又拈饼示之。浦云。恁么则万种千般也。师云。屙屎见解。浦云。罗公照镜。

师问僧。甚处来。云定州。师拈棒。僧拟议。师便打。僧不肯。师云。已后遇明眼人去在。

僧后见三圣。才举前话。圣拈棒。僧拟议。圣便打。

有僧来问。礼拜则是。不礼拜则是。师便喝。僧作礼。师云这贼。僧亦云。这贼。便出去。师云。莫道无事好。

首座侍立。师回顾云。还有过也无。座云有。师云。宾家有过。主家有过。座云。二俱有过。师云。过在甚么处。座便出去。师云。莫道无事好。

有僧来。师展两手。僧无语。师云。会么。云不会。师云。完圞擘不破。与你两文钱。

师临迁化时。示众云。吾去后。汝等诸人。不得灭却吾正法眼藏。三圣出云。谁敢灭却和尚正法眼藏。师云。已后有人问。你向伊。道甚么。圣便喝。师云。谁知吾正法眼藏。向这瞎驴边灭却。圣作礼。

师示以偈云。沿流不止问如何。真照无边说似他。离相离名人不委。吹毛用了急还磨。言讫端坐而寂。咸通八年丁亥。孟陬月十日。全身塔于大名府西北隅。勑谥慧照禅师。

联灯会要卷第九

沩山问仰山。黄檗只嘱临济一人。别更有在。仰山云有。只是年代深远。不欲举似和尚。沩山云。但举看。吾亦要知。仰山云。一人指南。吴越令行。遇大风而止。

丛林皆以风穴沼禅师。当是记。或者曰。考其年代。风穴夜襄州华严。作维那时。兴廓侍者同夏。即朋辈也。廓尚及见德山。沼虽不见临济。已致身丛林久矣。安得年代深远乎。

又云。吴越令行。遇大风而止。皆无所谓。此记盖预谶妙喜也。妙喜为临济十二世孙。可谓年代深远。先住吴之径山。后住越之阿育王。可谓吴越令行也。

然贤圣谶记。故不可得而知。宗门既无利害。闻诸群议。谩笔卷末。智者审其疑似焉。

 

猜你喜欢
  卷九·净挺
  卷第十·佚名
  摩诃止观卷第一上·智顗
  宗镜录卷第十四·延寿
  卷第九·居顶
  第五 比丘尼相应·佚名
  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 第十六卷·佚名
  律禅密净四行论·太虚
  瑜伽师地论卷第八十一·玄奘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六十六卷·宝亮
  卷三·佚名
  仁王般若念诵法·佚名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讲义·太虚
  卷第六·佚名
  增壹阿含经卷第三十八·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四十一 越王句践世家第十一·司马迁

    越王句践,其先禹之苗裔,而夏后帝少康之庶子也。封于会稽,以奉守禹之祀。文身断发,披草莱而邑焉。后二十馀世,至于允常。允常之时,与吴王阖庐战而相怨伐。允常卒,子句践立,是为越王。元年,吴王阖庐闻允常死,乃兴师伐越。越王句践

  • 卷二十二释道二·何良俊

    白太傅云:夫开士悟入,诸佛知见,以了义度无边。以圆教垂无穷,莫尊于妙法莲华经。凡六万九千五百五言,证无生忍,造不二门,住不可思议,解脱莫极于维摩经。凡二万七千九十二言,摄四生九类,入无余涅槃。实无得度者,莫先于“金刚

  • 卷之二百九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卷之三百四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二百七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第一章 我的家世 一 醇贤亲王的一生·溥仪

    公元一九○六年,即清朝光绪三十二年的旧历正月十四,我出生于北京的醇王府。我的祖父奕讠瞏,是道光皇帝的第七子,初封郡王,后晋亲王,死后谥法“贤”,所以后来称做醇贤亲王。我的父亲载沣,是祖父的第五子,因为第一和

  • 卷七·杨大雅

    钦定四库全书两汉博闻卷七宋 杨侃 辑阿房【贾山传二十一】秦为阿房之殿师古曰阿房者言殿之四阿皆为房也一说大陵曰阿言其殿高若于阿上为房也韦带【贾山传】布衣韦带之士师古曰韦带以单韦为带无饰也弧弓【韩安国传二

  • 薛序·邹漪

    明季之误,从前京贯中连,顾厨外角,槎枒错出,已非一日。即如豫楚败局,予所目击心讶。不知当年方剿何以遽抚?既抚何以旋剿?何以食葚怀音,方吞灰洗胃,而过憎鸠眼,反俾饱扬?何以负嵎伏毒,犹坐睨玩掌,而厚奉骄子,甘以身殉?自予在南,遥切齿此

  • 二年·佚名

    (甲子)二年大明天啓四年春正月1月1日○丙辰,白虹貫日。○命革罷淮陽府使所兼防禦使。因本道暗行御史陳啓,備局請罷故也。1月2日○丁巳,政院以元朝日變陳啓,請盡寅畏之實。上嘉納。1月3日○戊午,以李曙爲京畿監司,金時言爲副修

  • 胡子衡齐卷五·胡直

      泰和胡直正甫譔  谈言上  谈子曰:东壁之子嗜尚陆博,至忘寝食,遗远父母,捐弃妻子。胡若是之癖也?浮休山人曰:古人嗜尚,奚必斯人。昔唐潘彦嗜陆博,一日浮海舟破,彦犹手握陆局,口衔骰子,翌日达岸,两手见骨,而二物不离。汉刘邕

  • 卷二十九·陈祥道

    欽定四庫全書禮書卷二十九宋 陳祥道 撰<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二十九><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二十九><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二十九><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二十九>耕藉【

  • 卷八·毛奇龄

    钦定四库全书经问卷八翰林院检讨毛奇龄撰李塨问宋儒有神道尚右之说不知何所考据或因庙室以西尽为尊藏主于西壁遂误为此言乎考古人太祖位下左昭右穆东昭西穆则神道尚左非尚右也曰神道尚右自昔有之古有阳尚左阴尚右天道

  • 第四章 道之德·林语堂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语译]道体是虚空的,然而作用却不穷竭。其深厚博大的情况,好似万物的宗主。它不露锋芒,它以简驭繁,在光明的地方,它就和其光,在

  • 襄公·襄公三年·左丘明

    【经】三年春,楚公子婴齐帅师伐吴。公如晋。夏四月壬戌,公及晋侯盟于长樗。公至自晋。六月,公会单子、晋侯、宋公、卫侯、郑伯、莒子、邾子、齐世子光。己未,同盟于鸡泽。陈侯使袁侨如会。戊寅,叔孙豹及诸侯之大夫及陈袁侨

  • 第二卷·慧沼

    金光明最胜王经疏 第二卷翻经沙门慧沼撰如来寿量品第二如来寿量品略以三门分别。一来意。二释名。三解难。言来意者略且有五。一令生正解。二令得菩提。三令得涅槃。四令起妙行。五为机感。言生正解者。从此品

  • 南方草木状·嵇含

    我国现存最早的地方植物志之一。旧题为西晋襄城太守嵇含撰于永兴元年(公元304年),但学者们对其作者和成书年代均有不同看法,尚无定论。不过,根据书中的一些记载,可以推断此书的渊源较古老。此书在南宋后又有增补。书中记

  • 蕤呬耶经·佚名

    又曰瞿醯坛哆罗经,玉呬耶经。慧琳音义作掬呬耶亶怛罗经。三卷,唐不空译。所谓瞿醯经是也。见瞿醯经条。梵Guhya-tantra,蕤宜作[廿/(夌*玉)]。

  •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安居事·佚名

    一卷,唐义净译。明安居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