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九十二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九十二

朱批冯允中奏摺

雍正五年二月十八日湖广提督【臣】冯允中谨

奏爲恭谢

天恩并陈地方情形事窃【臣】一介庸愚毫无知识蒙我皇上天恩由偏裨历陞提督惭惶感激日夕靡宁不知将来何以图报万一除本年二月初一日到驻劄

皇上万寿节前容【臣】单骑赴京随在廷诸臣叩祝圣寿无疆并将地方事宜备悉陈

奏爲此具摺奏

闻伏乞

睿鉴谨

赴京之行今岁不必

雍正五年六月十五日湖广提督【臣】冯允中谨

奏爲奏缴

朱批恭谢

天恩事窃【臣】一介庸愚仰蒙

皇恩深重擢至总兵提督叨此非常

宠荣虽肝脑涂地不能仰报万一且於摺

奏内

御批训示剀切详明不啻耳提面命【臣】虽木石亦应感

悟惟有一一钦遵时加警惕如觐

天威於咫尺耳爲此缮摺恭缴

朱批伏乞

睿鉴谨

好勉爲之务须言行相符以副朕望

同日又

奏爲恭报拏获抢犯解散饥衆情形事窃【臣】查常德府所属武陵龙阳沅江岳州府所属安乡华容等县上岁偶被大水西成歉收感蒙

皇恩赐赈又复减额蠲租民各安生乐业不意今岁五月内雨水过多江湖漫溢不但田禾淹没沿湖民

间三十日据常德游击董朝辅禀称离城二百里洞庭湖边之茄子窖塘兵报称该地方不知是何姓名奸徒聚集多人於二十八九两日各驾鱼船俱在水面遇有客商船只尽行邀截抢夺卑职闻报当卽率领把总星飞前往查缉并移武陵县带领捕役同往查拏爲首抢犯抚谕聚集饥民等因到【臣臣】一面飞移督抚一面委【臣】标游守千把等带领兵丁乘坐常德水师营战船八只又饬常德水师把总带兵乘坐该营战船四只分头廵查湖畔以资弹压不得令有饥民聚集再虑湖面广濶芦苇茂密抢犯畏惧兵威或至潜逃他所爲患随又严饬洞庭岳州澧州荆州等协营各於该管水汛查缉前项抢犯务须净尽不得养奸滋害在案续据游击董朝辅等报称聚集饥民官兵一至卽行奔散巳经拏获有赃人犯何大起等九十余名知县陈沆现在究审又据洞庭岳州副参等报称遍查水汛俱各宁静并无抢犯潜避商旅现在通行等情各到【臣】查奸棍何大起等在茄子窖啸聚

渎烦

天听罪所难辞今谨将被水灾民因饥起衅缘由获犯

解散情形据实陈

奏【臣】再有

奏者查得武陵等县高阜之乡今岁禾稼较往岁滋盛早者旣实半黄中者穗齐结实晚者吐穗将齐

同日又

奏爲黔楚会拏凶苖情形仰祈

睿鉴事窃【臣】於抵任後查雍正四年十二月内有前任提【臣】赵坤接准巡察湖广黎致远咨据士民呈称靖州界连黔省五开卫之谬冲花衣苖烟仅三四十户苗仅五六十丁倚山负险专事抢刦边民受害无所底止呈请拨兵擒拏以靖苖边等缘由备咨署督【臣】福敏酌夺在案兹於雍正五年三月内经福敏移咨黔省督抚提臣遣发官兵并咨会到【臣臣】随饬靖州协署印游击吴文带领官兵三百名会合黔省官兵堵御协拏凶苗去後叠据署印游击吴文新任靖州协副将黄贤呈报谬冲花苗於闰三月二十四日攻破巢穴之後俱各畏威逃散今陆续拏获凶苗并妇女苖孩共八十名交文员审讯至逃散凶苗现在多方搜缉俟尽获另报等语经【臣】复爲严饬该将等速行擒拏务尽根株并飞咨黔省督抚提臣一并缉拏除俟全获之日仍听督臣会疏

题报外所有【臣】据报拏获凶苗数目理合缮摺奏

闻谨

此事据署督臣福敏云贵督臣鄂尔泰俱经奏过凶苖之就获全赖黔省兵弁之力也且尔所奏亦属迟延

同日又

奏爲请

旨事窃【臣】於雍正五年六月初二日接蒙兵部劄奉旨杨凯人甚去得熟悉苖情交与湖广总督提督遇有近苗地方参将缺出题补如有内地参将缺出将近苖参将不及不谙者调补一员其所调员缺卽将杨凯题补钦此该【臣】查得近苖地方并无参将缺出止有辰州地固近苗官系副将今该协副将鲁屿病故【臣】现在会同督臣

题报其所遗员缺甚属紧要可否卽将杨凯以参将署理辰州协副将事务出自

皇上天恩【臣】不敢冒昧具

题爲此缮摺请

旨如以越陞未便伏乞

皇上简用贤能迅赴辰州边苗重地以资弹压其杨凯

俟有楚省近苖边地参将缺出

题请补用【臣】无任悚栗待

命之至恳乞

睿鉴谨

巳有旨谕部矣

雍正六年正月十六日湖广提督署理陕西西大通总兵官印务【臣】冯允中谨

奏爲敬陈微【臣】自楚至陕并在西安前赴大通事窃【臣】钦奉

谕旨署理陕西西大通总兵印务於雍正五年十月十六日自常德府起程十二月十五日至陕西西安府随往会川陕督【臣】岳锺琪言西大通总兵印信尚未颁发又値隆冬严寒边地更甚道路皆冰抽拨兵马难以搬移留【臣】暂住西安议令各兵於三月初间春暖冰开起程前往庶免长途寒冷之苦【臣】俟开印後择日先赴西大通料理外理合缮摺奏

闻伏乞

皇上睿鉴谨

候春暖冰开之议甚是岳锺琪亦经奏过今周开捷不日进藏西宁总兵事务朕意亦欲命尔兼理两处要任竭力勉爲之大通乃初设之鎭一切营伍规制兵丁生计俱从兹创始务须悉心筹画咸令允当得所永远循行无碍方爲不负委任也勉之

雍正六年四月初二日湖广提督署理陕西西大通总兵官印务【臣】冯允中谨

奏爲恭谢

天恩敬报微【臣】到任日期并陈地方情形仰祈

睿鉴事窃【臣】钦奉

谕旨署理西大通总兵印务自楚起程至陕西西安府

各日期俱经摺

奏【臣】於二月初三日自西安起程三月初七日到西大通新设总兵衙门恭设香案望

阙叩头谢

恩署事讫伏查大通鎭标二营外另设二营在於白塔川测尔兔二处其白塔川城池营房俱巳修竣兵马亦俱到齐【臣】经过其地周围巡视随饬令该游击张廷芝在紧要处所安设塘汛拨兵防守讫至测尔兔城池营房尚未动工西大通城虽修起城门城壕城楼垜口俱尚未修营房亦未修完现在修造俟告竣日另行具

奏原议裁拨肃凉鎭属之永固张义鎭番洪水等营堡马步兵丁俱巳到标尚有裁拨宁夏汉兴鎭营马步兵丁现在移催亦不日可到矣【臣】在西安督【臣】岳锺琪对【臣】云测尔兔城房未修原议拨之马步兵丁俟城房告竣秋後令其起程前往其西大通及白塔川原议拨之马步兵丁俱令於三月起程前往夏季粮饷仍各在本营关领俟大通及白塔兵马到齐挂领秋季粮饷【臣】思各兵不无家口一时不能同往夏季粮饷旣先在本营关领除收拾行装留赡家口外到营之日自是囊空箧洗将何度日因与督臣商定量借粮饷以爲安顿兵马之需故【臣】於二月二十日到兰州面会甘肃抚藩将与督臣议过量借粮饷之事告知抚【臣】莽鹄立

领饷找足【臣】随调署大通鎭中军游击王复到兰在藩库共借领银一万八百八十两令该游击带至大通将巳到兵丁先行借给余饬加谨收贮【臣】勘大通地土寛濶可以开种但气候寒冷巳经立夏早晨地尚凝冻因访闻老农云欲种此地须於秋天犂起来春用火烧煅其土经火则性不寒可种【臣】到大通巳是三月不及犂烧又一时买牛不出止买数只用骑骡搭配开犂将带来之靑稞燕麦大豆豌豆麦谷等籽种在近城避风地方每色先种少许试看何地何色收成俟秋收之後另行具

查大通西北之老虎口东南之阿儿探打板正东之东古城正南之迭儿吉打板地方佥系番夷人等出入要隘【臣】俱酌拨马步兵丁防守廵查不许

汉奸入内指称贸易生事起衅以及各处应设塘汛亦俱酌拨马步兵丁防守讫又大通之东南由白塔川至西宁计程虽止二百五十里奈中隔一山卽迭儿吉打板上下五十余里不惟车运难通卽骡马驮载亦须人扶临到大通又隔大河此时

水泛涨无定亦难搭桥惟有造船爲便再要隘处所【臣】旣设兵防守不许汉奸擅入番夷境内因议

【臣】遣官一员在集弹压不许夷汉争鬭前於三月二十二日起集亦有百十余人来集买卖矣此虽【臣】爲新设地方起见但是否应行未敢擅便是以琐屑具摺奏

闻伏乞

睿鉴谨

览所办理殊属可嘉之至但一切措置须事事与岳锺琪商计而行方好倘有参差互异未免又费他日更张新设营鎭槩属创举必心存远大之见始可爲後人成规诸凡总宜详愼爲之

同日又

奏爲敬陈大通接连三鎭营堡程途里数事窃【臣】荷蒙

皇上隆恩署理西大通总兵事务於到任之後查得大通之东南一百六十里至西宁鎭属之北川营大通之东由东古城至仙密寺计程一百五里由仙密寺约有九十里至桌子山由仙密寺迤东约有二百里至凉州鎭属之鎭羌营迤东北约有一百八十里至凉州鎭属之张义堡迤南约有一百五十里至西宁鎭属之威远营大通之西北至老虎口计程三十里由老虎口约有二百里至凉州鎭属之新城堡自老虎口至白水河计程三十里自白水河由明海子沙金城狮子口一路至京阳岭计程八十里由京阳岭约有二百里至凉州鎭属之高古城自京阳岭至野马川计程六十里由野马川约有一百六十里至肃州鎭属之大马营又自野马川由後哨口约有一百八十里至肃州鎭属之黑城营自野马川由羊胸子至扁渡口计程七十里由扁渡口约有六十里至肃州鎭属之永固营又自野马川迤西由三角城至西水关计程一百三十里由西水关约有一百五十里至肃州鎭属之洪水营此西大通与宁肃凉三鎭属营堡地接势联之情形也再【臣】亲历查勘各地方见老虎沟口之山与沙金城之河滩俱有刨穵坑窟形

旣闻知理合据实

奏明爲此缮摺同地理图一并奏

闻伏乞

睿鉴谨

所奏知道了地图留览

雍正七年四月二十四日湖广提督署陕西西大通总兵官兼署西宁总兵官印务【臣】冯允中谨

奏爲敬陈地方情形并派调出征官兵事窃【臣】蒙我

皇上隆恩命兼署西宁鎭印务今经一载夙夜冰兢惟

虞任重才疎有负

圣明委任至意伏查西宁去岁丰收今春米粮颇贱所种麦豆靑稞等项亦皆发苖惟自入夏以来雨水缺少我

皇上轸念行伍不惜帑金频

颁厚赏今西路用兵士卒人人思奋争告出征西宁标路所派领兵副将二员游击二员守备三员系督【臣】岳锺琪派定照会到【臣】随行令整备军装听候矣又承督臣照会令就标路选派千把总二十三员马兵一千四百名步兵九百名新募车兵六百名【臣】俱选派妥帖将各兵行营应用一切军装等项逐一点验齐全马匹验明臕分严饬加意餧养仍责令将弁逐日操演技艺纯熟听候调遣外至於马步兵丁曁车兵所需皮帽皮衣等项亦查验制造完备并无缺少再【臣】承督臣照会内开军需骆驼一万余只现在解送西宁口外牧放可派拨参游大员守备千把外委兵丁驼把什经理牧放等因【臣】随照檄派拨参将一员守备二员千把总五员外委十员驼把什五十名兵丁五百名听候驼只到日分起经理牧放以上一切办理之处缘事关军务理合缮摺奏

闻伏乞

皇上睿鉴谨

览奏俱悉朕意欲汝仍兼理两鎭印务且不易人今督臣岳锺琪出塞远征地方事宜勉力愼爲之必一一预筹着着机先於无事时图维意外处防备方爲不负朕之倚任也倘至精神不及气力不支毋得隐讳亦须卽爲奏闻勉之勉之

朱批谕旨卷九十二

 

猜你喜欢
  梁家人传第一·欧阳修
  卷二百十四·杨士奇
  卷之一千九十五·佚名
  附錄·王世贞
  资治通鉴考异卷七·司马光
  第七十四册 记天命朝事十二件均无年月·佚名
  ●凤洲杂编二·王世贞
  傅靳蒯成列传第三十八·司马迁
  杨万里传·脱脱
  汉纪九世宗孝武皇帝上之上建元无年(辛丑、前140)·司马光
  土官底簿卷上·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十九·佚名
  卷十八·郭良翰
  赵景建·周诒春
  三十三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五编·沈瘦东

    《诗人玉屑》一书,亦诗话类也,言诗者皆知之。书为南宋魏庆之著。庆之字醇甫,号菊庄,闽建阳人。首有淳佑甲辰玉林黄显(叔阳)序,略言"自《三百篇》、《骚》、《选》而下及宋诸公之诗,名胜之所品题,有补於诗道者,尽录之",又言"醇甫

  • 解人颐 惊奇集·钱德苍

    题壁吟 有一士人,居山寺读书。午夜月明,有女叩门而入,强士通之,士坚执不从,至五更钟鸣而去。惟有壁间一吟云:“妾住小水边,君住青山下。青年不可再,日日坐成夜。只见船泊岸,不见岸泊船。岂能深谷里,风雨误芳年。薄情君抛弃

  • 花间四友东坡梦·臧懋循

    花间四友东坡梦杂剧(元)吴昌龄撰●花间四友东坡梦杂剧目录第一折 〔音释〕第二折 〔音释〕第三折 〔音释〕第四折 〔音释〕题目 云门一派老婆禅 正名 花间四友东坡梦第一折〔外扮苏东坡上诗云〕隐隐胸中蟠锦绣。

  • 印象·闻一多

    一望无涯的绿茸茸的——是青苔?是蔓草?是禾稼?是病眼发花?——只在火车窗口象走马灯样旋着。仿佛死在痛苦的海里泅泳——他的披毛散发的脑袋在噤哑无声的绿波上漂着——是簇簇的杨树林钻出禾面。绿杨遮着作工的——神圣的

  • 卷六十六·高棅

    钦定四库全书唐诗品彚卷六十六明 高棅 编五言律诗十一接武【中之二】李嘉祐【高仲武云嘉祐中兴高流与钱郎别为一体往往渉于齐梁绮靡婉丽吴均何逊之敌也】和张舍人中书寓直汉主留才子春城直紫防对花闾阖静过竹吏人稀

  • 第十二回 闻唱思家·蒲松龄

    张鸿渐上白舜华与我倒极其恩爱,每日床上银钱,尽我花费,登山玩水,却也逍遥。但这一条肠子,系恋家中,何日是了! [玉蛾郎]正月里,梅花娇,春雪飘,和风荡荡上柳梢。家家闹元宵,走冰又过桥;他乡人,也跟着走一遭。 二月二,是花朝,冻初消,榆

  • 卷一百二十一 寶元元年(戊寅,1038)·李焘

      起仁宗寶元元年正月盡是年三月   春正月癸卯,元昊請遣人供佛五臺山,乞令使臣引護,并給館券,從之。元昊實欲窺河東道路故也。   刑部員外郎、直史館、同知禮院宋祁上疏曰:   臣伏見頃歲以來,災眚數見,依類託寓【一

  • ●卷一百九十八·徐梦莘

      炎兴下帙九十八。   起绍兴九年十月十九日丙寅,尽十二月。   十九日丙寅新知鼎州王彦卒。   续感为公行状曰:王彦字子才河内人隶弓马子弟所政和五年微宗皇帝临轩阅试以武艺中选恩补下班祗应从泾原路经略使种

  • 第八十八回 代总统启节入都 投照会决谋宣战·蔡东藩

      却说国务总理段祺瑞,勘定乱祸,重造民国,中外已多数赞同,惟国民党中人物,仍拟扶持黎元洪。黎既去职,党人失主,势不能无所觖望,于是唐绍仪、汪兆铭等,同诣上海运动海军总司令程璧光、第一舰队司令林葆怿,否认国会解散后的政

  • 明儒言行録卷二·沈佳

    安化县知县沈佳撰曹端月川先生字正夫河南渑池人永乐戊子举人授山西霍州学正先生天资颖异造诣笃实教人务躬行实践日事著述坐下足两砖处皆穿得之专静事父母最孝及丧五味不入口寝苫枕块始终不易既塟庐墓六年不用浮屠巫觋

  • 周朗传·沈约

    周朗字义利,汝南安成人。祖父周文,官至黄门侍郎。父亲周淳。宋国建立后做了大官,曾任侍中兼太常,他的哥哥周峤,娶高祖武帝第四个女儿宣城公主。周峤的两个女儿分别嫁给建平王刘宏和庐江王刘..,周峤因为是皇室亲戚而做重要官

  • 卷一百十九·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皇朝文献通考>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一百十九羣庙考【一】【臣】等谨按【臣】等恭纂皇朝文献通考内宗庙考稿本於乾隆二十七年闰五月十八日进呈恭候钦定十九日奉上谕续文献通考馆纂进

  • 目录·拜住

     大元通制序  卷第二  户令一   户例    投下收户    官豪影占    非法赋敛    以籍为定    冒户    搔扰工匠  卷第三  户令二   隐户占土    亲在分居    收

  • 七政算內外篇·佚名

    序高麗崔誠之,從忠宣王,在元得《授時曆法》,以還本國,始遵用之。然術者且得其造曆之法,其日月交食、五星分度等法,則未之知也。世宗命鄭欽之、鄭招、鄭麟趾等,推算悉究得其妙,其所未盡究者,加以睿斷始釋然矣。又得《太陰太陽通

  • 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 第十三卷·一行

    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 第十三卷沙门一行阿阇梨记转字轮漫荼罗行品第八之余次下黄色时。当想◇字作真金色。其焰亦然。是金色牟尼佛也(牟尼是佛都号)迦义是作业义。以无作故永离诸过。住此三昧害诸毒光明一切遍也

  • 涅槃玄义发源机要序·智圆

    夫涅槃无方。佛性无体。而菩萨见之谓之假。二乘见之谓之空。凡夫日用而不知。故如来之道鲜矣。古者能仁大觉愍群机之未悟也。于是仰观妙理。俯立嘉号。圆常之经于是乎作也。其体言见心。得兔忘蹄。不知纪极。洎乎去圣

  • 目录·李通玄

    大方广佛新华严经合论目录序一(沙门慧研奉王旨撰)  序二(沙门志宁)  论主事迹  目录卷第一之第七会释卷第八世主妙严品第一之一卷第九世主妙严品第一之二卷第十世主妙严品第一之三卷第十一世主妙严品第一之四卷

  • 印章要论·朱简

    印学论著。明朱简撰。凡四十四则。其中部分并见于作者所著《印经》中,为作者摘录前人有关印学的札记,并申述其美学思想。认为“印始于商、周,盛于汉,沿于晋,滥觞于六朝,废弛于唐、宋,元复变体,亦词曲之于诗,似诗而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