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三十五

嘉靖十一年二月庚辰朔  上疾有瘳御正朝祀先圣先师于文华殿

○户部左侍郎叶相以疾乞归许之

○起原任巡抚浙江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王荛封巡抚狭西

○壬午  章圣皇太后圣旦免命妇朝贺宴文武群臣及朝觐官四品以上于午门各王府遣使奏贺宴赉如例

○升南京礼科给事中丘九仞为湖广布政使司右参议

○夜五更有星见东南方苍白色微芒至十九日始灭

○癸未改南京国子监司叶马汝骥为国子监司业

○礼部尚书夏言以  上体未立请今岁  帝社  帝稷及历代帝王先农等祀俱暂遣官代行仍免行耕籍礼诏可

○后军都督府掌府事右都督桂勇卒勇应天卫千户以武举起家历保定参将平流贼有功擢镇守江西副总兵改隶京营出兵蓟镇宣大御虏有功充左参将提督京城捕盗累至署右都督  武庙南幸扈从已革为都指挥同知甲申大同兵变以勇充总兵官镇守其地勇至诛其渠首六十余人诏进都督同知召入充总兵官平群盗杨恭等进右都督掌后府事勇历官京师前后皆提督徼卒至是卒礼部奏勇累有战功诏赐祭葬如例

○甲申升南京户科给事中林士元为湖广按察司副使南京吏部稽勋司署郎中顾阳和为四川按察司佥事提调学校

○命提督团营军务武定候郭勋兼掌后军都督府事

○敕东官厅总兵管署都督佥事郤永提督京城内外巡捕

○乙酉山西蒲州地震

○命少詹事兼翰林院学士张潮翰林院侍读学士郭维藩主考会试

○丙戌祭大明于朝日坛遣武定候郭勋代

○湖广黄冈县民徐大诰一产三男蕲水县产嘉禾三十余茎多者至一穗九岐都御史凌相以闻诏嘉禾荐之  太庙赐相钞币

○升礼科都给事中王汝梅为浙江布政使司左参政南京兵部车驾司郎中王镕为云南按察司副使南京礼部仪制司郎中陈良谟为湖广布政使司右参议

○丁亥释奠先师孔子命大学士李时行礼

○戊子祭  太社  太稷命成国公朱凤代

○遣户部尚书许赞代祭先农

○己丑土鲁番速坛满速儿等天方国速坛札剌丁等撒马儿罕速坛阿卜写亦等哈密卫袭职都督米儿马黑木等及额即癿哈辛等各遣夷使入贡谢恩共四百人以上礼部言哈密贡期故与朵颜三卫相同  祖宗定制皆许其一年一贡每贡不过三百人三卫皆许入京哈密则十人起送二人存留八人在边今西域诸夷远在万里素非属国难比三卫贡期而诸国遣来夷使人数过倍番文二百余通皆以取讨牙木兰为词中间求索赏赐数且不赀似是假托窥伺以觇朝廷处分边臣不遵明例一概起送有乖法体至于额即癿哈辛乃鞑靼回夷旧未入贡今亦遣五十余人疑皆土鲁番部落所假请下督抚诸臣以后哈密卫分当如近例验放土鲁番诸夷入贡之年分别存留起送仍出半印勘合给付使臣入京比对仍敕诸臣毋得避害目前贻祸异日贪纳款之虚名失御夷之上策庶使远人敬惮国势尚尊  上可其奏

○祭  帝社  帝稷命武定侯郭勋代文武大臣朱凤张伟卫錞李时翟銮王琼王宪汪鋐夏言张云顾鼎臣吴惠廖道南陪祀

○孝贞纯皇后忌辰  奉先殿行祭礼遣定国公徐延德祭  茂陵

○庚寅荫刑部尚书王时中子守纲为国子生以三年考满也

○以大同饥从巡抚都御史王潮奏诏发太仓银二万五千两赈之

○毛怜等卫女直都督木哈尚等入贡宴赉如例

○命抚宁侯朱麒掌中军都督府事

○辛卯大学士李时等以  圣嗣未降请  上自制祝文遣廷臣奉香帛诣岳镇名山祝祷  上曰朕思卿等所言出于忠恳至诚不当已者但遣使远出未免扰吾百姓可分遣道士赍奉香帛幡祝行令所在守臣竭诚行礼卿等可诣地祇坛祈告仍卜筮于  太庙礼部议奏以闻于是礼部尚书夏言等言古者望祭山川盖以山川在远不能就祭故延进其神遥望而秩之乃者  皇上兆建祇坛以崇阴祀自岳镇海渎以及远近名山大川莫不怀柔即此而祷正合古人望秩望衍之义但古者望祀之礼山川并行而兹者辅臣之请止于岳镇窃以海渎山川发祥效灵与岳镇同功况基运翔圣神烈  天寿  纯德诸山又  祖考妥灵之地犹之水木本源枝流所赖祈祷之礼似不可缺请每坛简命大臣一人主祭令勋戚文武重臣一体陪祀以同致感格之诚  皇上仍欲于  太庙之中举行卜筮固尊  祖敬  神之盛心但太卜筮人之书既已失传而  天子所用龟必千岁蓍必九尺又未可卒致今第祇修望秩之祀以祈  百神之佑则继明之庆自当未占有孚臣等谨遵  圣谕据古典撰拟仪注呈览诏从其请遂命武定侯郭勋大学士李时翟銮尚书王琼汪鋐夏言诣坛分祀

○壬辰禠原任南京礼科给事中郑庆云职闲住坐请告不候命輙归及守制复不赴京关领勘合故也

○中军都督府佥书署都督同知杨宏以病乞致仕许之

○甲午通政使陈经以  圣体未平请暂免御门宣奏诏免朝十日

○乙未祭历代帝王遣大学士李时代大学士翟銮尚书王琼汪鋐夏言分献

○辽东管粮署郎中事主事寇天与奏劾镇频年灾伤米豆踊贵请将本年春夏二季官军月粮量增折色宁前锦义广宁海州开原叆阳等城堡粮加银二钱料加银一钱辽阳铁岭中固泛河抚顺等处粮加银一钱料加银五分待秋收停止诏许之

○丙申刑科给事中徐俊民言国家根本莫重留都南北咽喉莫急运道兹惟钜任贵在得人窃见河道都御史李绯漕政不修一筹莫展操江都御史张璇任性乖方妄作威福即指挥等官毙于杖下者几十人以故小民不安相聚为盗沿江剽掠殆将百艘乞更置二人以靖地方得旨绯旷职令闲住璇淫刑肆虐特黜为民

○升山东右布政使边宪为南京应天府府尹

○户部覆给事中王玑等条奏清理库藏四事一编□人以杜包揽言内库钱粮逋欠数多毙在包揽宜编佥商人凡遇折色钱粮责令挨次办纳或本色拣退者亦令平估贴换庶包揽之毙可革一更库夫以绝交通言各库库夫有大管事名色交通内外毙端非一宜岁一更替有占役生事者引例发遣一处折色以防欺伪言各省角□羊到物料类多折色而批文中仍称本色名实相左奸毙易生宜行各省凡起角□羊折色宜明开折徵数目毋得概称本色公相欺诳如原系本色而角□羊户那移者听巡视科道官从重究治一精拣择以惩虚冒近年京库物料类多滥恶不堪供用宜令经收官员严加拣择其有淆杂不中程度者二分以上将原物罚贮广盈库角□羊户法司逮问仍令赔补庶抵冒者不敢为奸诏如议

○山西平阳地震

○给事中秦鳌上言四事一专委任监管节慎库官按季轮差职守不一乞命吏部注选一官专理以三年为期委官协理者半年一换一慎稽考工部四司物料节慎库银两各立文簿纪实在新收开除亦以三年之期差官查盘各厂委官升迁者查明钱粮方许离任一详支放凡四司帖取节慎库银两明著为某事取某人银若干放与某人一览可知其应用物料先尽各司见贮者支放已尽方听召商买办其四司银两又宜各贮四室以防那移侵盗之毙一便制造  上用器皿等物皆于南京各监局制办岁用甎料在于临清烧造运载频烦骚扰为甚乞将各省物料悉归京师  上用之物悉归工归临清甎厂移文之天津近地尤为一劳永逸入下工部议覆委任稽考支放三事俱当依拟惟南京成造器皿临清烧甎系旧规行久似难顿改乞行查议从之

○丁酉锦衣卫逮南京御史马扬乔英陈洙李刘宗仁李松何宏佘勉学陈府宋宜至诏送镇抚司鞠问

○戊戌  恭仁康定景皇帝忌辰遣仪宾周钺祭  陵寝

○给事中刘玑等以内府管库中官多为奸利请三年一行考察礼部议上其奏  上曰内官不必考察自后敢有需索侵克出纳留难者令监收科道等官指名参奏

○以旱灾免湖广武昌汉阳黄州德安荆州岳州襄阳承天永州长沙宝庆辰州等府税粮有差

○刑科给事中徐俊民请更定田赋言今  圣明在上锐意太平而礼乐未兴风俗未厚则由田赋不均而生养未遂故也以今田赋言之有受地于官岁供租税者谓之官田有江水泛漫沟塍湮没者谓之坍江有流移亡绝田弃粮存者谓之事故官田贫民佃种亩入租三斗或五六斗或石以上者有之坍江事故二项虚粮里甲包赔或一二石或数十石或百余石者有之夫民田之价十倍官田穷民既不能置而官田粮重每病取盈益以坍江事故虚粮又苦摊纳追呼敲扑岁无宁时而奸富猾胥方且诡寄那移并轻分重此小民疾苦闾阎凋瘁所以日益而月增也臣请立为均粮限田之制将郡县田粮随各处原额通融均派无论官民合为一等坍江事故悉与蠲豁其旧熟新垦一例起科就中分为三则膏腴为上沿山边海及居湖腹者为下肥硗半者为中上则全徵本色中则半折下则全折仍仿一夫百亩之意上富一夫无过千亩中富五百亩下富二百亩各听以百亩自给而其羡田每亩量加输边之税亦以三则为差一夫适止百亩者免其输边此外余夫限以五十亩官宦加给圭田五十亩凡有羡田一体加税如此则多寡有节轻重适宜贫富相安公私俱足积贮充而边陲有备矣章下户部覆言疆土异制民俗异宜卒难更始宜行各省抚按会同守巡熟计其便报可

○己亥升狭西按察使杨守礼为山东右布政使江西按察司佥事吴瀚为湖广布政使司右参议

○庚子赐补故南京礼部尚书江澜谥文昭从其子应天府尹晓陈请也

○诏以通惠河脚价银五千两修筑天津迤北一带耍儿渡黑龙口桃花口等处决口

○辛丑清明节遣建昌侯张延龄恭顺侯吴世兴安仁伯王桓祭  七陵长宁伯周大经祭  景皇帝陵驸马都尉谢诏祭  悼灵皇后陵

○壬寅赐郑王厚烷四书五经性理大全各一部从王请也

○命都察院出榜禁约金山玉泉七冈山红石山瓮山香峪山寨口诸系  陵京龙脉处所毋得造坟建寺伐石烧灰

○癸卯起服阕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潘珍以原官提督操江升大理寺左少卿戴时宗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总理河道

○发太仓银十三万五千余两于狭西补修边借支之数从总制唐龙请也

○甲辰升四川布政使司右参政于桂为狭西按察使

○命宁阳侯陈继祖掌南京左军都督府事

○乙巳诏补铸银图书一赐大学士李时

○以稽误  圜丘磁砖逮江西饶州府知府祁敕下法司问降为边方杂职

○丙午升南京大理寺卿潘旦为南京吏部右侍郎初李廷相以忧去吏部凡三推  上皆不用至是以都御史刘节及旦请及始用旦

○广东阳春西山贼赵林花黎广深等攻陷高州府大掠而去巡按御史吴麟以闻因劾总兵官咸宁候仇鸾巡抚都御史林富及参将司府诸臣失事之罪诏停鸾富等俸戴罪督兵剿捕务速殄除以靖地方

○丁未兵部言南京江贼纵横吏不能治请易置操江广宁伯刘泰并乞戒谕南京内外守备参赞巡视诸臣责以捕贼自效  上是其言革泰任闲住余令戴罪捕贼

○命工部增造佛朗机铳颁十二团营演习

○戊申诏取会试中武举人林春等三百二十名

○山西太原府地震

○提督南赣汀漳右副都御史陶谐言守令升迁太骤民不蒙福乞自今行取知县必以六年为期科道诸臣抗论失旨者乞稍优容之知府以上乞休养病等项有才力尚堪驱使者请简用吏部议覆进士知县六年行取多龃龉不可行余如谐言得旨两京科道既多缺人法司见今逮问者其即拟罪具奏知府而上堪用者亦名以闻

○升太仆寺少卿许宗鲁为大理寺左少卿

○直隶巡按御史徐汝圭奏言顷者畿辅荒歉特蒙  圣恩发金赈恤但有司奉行每无良法给散或抵换银色或减少数目或开报疏漏或给发后时及其关领又或奸徒顶冒吏胥科求里甲扣除债主攘夺名为赈饥实为豪强而已宜敕各抚按官严督有司悉心区画将应赈丁口以累贫次贫极贫定为三等量带从人亲诣各乡分别赈给如有里胥侵冒等毙从重治罪此外劝借富民不必责令出粟惟将老弱疲癃不能领赈者劝令就近收养计所收养多寡折免徭役收百口以上者授以冠带仍表其闾事终核有司勤怠分别劝惩庶荒政克举圣泽下究上  上以所言多可行者下户部议覆如汝圭言  上兹赈济事宜议处既当即行各该抚按并遣去郎中举行毋得视为虚文徒应故事

○己酉  昭圣皇太后圣旦诏免命妇入贺宴文武群臣于午门各王府奏贺人员宴赏如例

○召还大学士张孚敬奉命就道先具驰谢曰臣伏在山中骤闻使命伏读  御书催敕诲谕谆切又谕上勤  圣母至怀顾臣庸愚何以得此呜咽感泣伏地不能自兴臣窃循省夙承委托万无寸效且深昧事几至罹罪咎仰荷  圣慈不加诛窜赐归未几复承召命揣量匪才惩创往过分当辞免念惟  圣恩同天生未能报死有余辜又仰荷  圣母垂慈  圣谕戒切臣非惟不敢辞亦不忍辞也拜命仓皇星夜奔赴计程弥月获觐  天颜谨先奏谢比至丹阳及德州闻  上以疾免朝又具驰奏起居  上皆优诏报闻

猜你喜欢
  志第十八 灵征八下·魏收
  列传第二十九·刘昫
  卷之二百八十三·佚名
  卷之一千三百三十八·佚名
  皇王大纪卷二十二·胡宏
  第六十册 天聪六年十一月至十二月·佚名
  八四六 军机大臣等奏遵旨拟赏四库全书议叙人员及未经引见名单片(附单)·佚名
  二一一 湖北巡抚陈辉祖奏赍送续采到书籍折·佚名
  列传卷第二十二 高丽史一百九·郑麟趾
  一九七 拾遗辛·周作人
  ·会奏生擒伪东王戴万生等剿灭巨股会匪彰属西南大路肃清摺·丁曰健
  提要·杨大雅
  太宗明元帝纪·魏收
  后周纪四世宗睿武孝文皇帝中显德三年(丙辰、956)·司马光
  卷九十七·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百七十二·彭定求

        卷172_1 【安陆白兆山桃花岩寄刘侍御绾(作春归桃花岩贻许侍御)】李白   云卧三十年,好闲复爱仙。蓬壶虽冥绝,鸾鹤心悠然。   归来桃花岩,得憩云窗眠。对岭人共语,饮潭猿相连。   时升翠微上,邈若罗浮巅。两岑

  • 黄简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黄简(生卒年不详)一名居简,字元易,号东浦,建安(今属福建)人,寓居吴郡光福山。嘉熙中卒,通判翁逢龙葬之虎丘。工诗,《全宋词》辑其词三首。 ●柳梢青 黄简 病酒心情。 唤愁无限,可奈流莺。 又是一年,花惊寒食,柳认清明。

  • 蚁术词选·邵亨贞

    拟古十首乐府十拟,弁阳老人为古人所未为。素庵先生复尽弁阳所未尽,可谓一出新意矣。暇日先生以词稿寄示,且徵予作,既又获见携李诸俊秀所拟,益切奇出,阅诵累日无厌。因悟古人作长短句,若慢,则音节气概,人各不类,往往自成一家。至

  • ○阎文介方正·许指严

    同治间,鄙中啧啧道阎文介轶事,谓近世强项者流,无出其右。嗣有友人某述其详,则执法不阿,使官文恭为之屈膝者也。先是,胡文忠既薨,官文恭为总督,新繁严渭春中丞树森,继文忠为巡抚。严公原籍渭南,盩厔李午山宗焘知武昌府,皆文介乡人

  • 卷之五百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第六十四卷 忠节 八·缪荃孙

    镇 江 府 晋檀凭之檀凭之,字庆子。少有志力。闺门邕肃,为世所称。从兄子韶兄弟五人,皆稚弱而孤,凭之抚养若己所生。初为会稽王骠骑行参军,转桓惰长流参军,领东莞太守,加宁远将军。与刘裕有州闾之旧,又数同东讨,情好甚

  • 提要·允秘

    【臣】等谨按钦定宗室王公功绩表十二卷乾隆四十六年奉勅撰初乾隆二十九年命宗人府内阁考核宗室王公功绩辑为表一卷详列封爵世系传五卷第一卷第二卷为亲王第三卷为郡王第四卷为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第五卷为王贝勒获

  • 后集卷十·宋名臣言行录

    钦定四库全书 宋名臣言行录後集卷十 宋 朱子 纂集 韩绦 康国献肃公 字子华参政忠宪公之子也登进士甲科相神宗哲宗拜司空检校太尉致仕 为江南东西路体量安抚问百姓疾苦县邑以衙前为重役一当其役则破家竭产民至有嫁

  • 吕祖泰传·脱脱

    吕祖泰字泰然,寿州人,吕夷简六世孙,寓居在常州的宜兴。性情通达,崇尚义气友谊,学问广博。遍游江、淮地区,交结当代知名人士,得到钱物有时分给他们携带离去,毫无吝啬之气。饮酒至几斗不醉,议论时事无所忌讳,听说的人有的掩耳而走

  • 董士元、董士选传·宋濂

    董士元一名不花,字长卿,董文炳之长子。出生后不久母亲去世,数岁从名儒为师,长大善于骑射。宪宗征蜀时,士元二十三岁,随叔父董文蔚率邓州一军西行。蒙古军至钓鱼山,宋军坚守,士元请求代文蔚攻打,率所部先登,奋战许久,因后续部队未

  • 帝系一一·徐松

    守法按此一卷实非《会要》之文,不知录自何书。其中摘引高宗孝宗严于守法之三十事,大抵出自两朝《圣政》(核对今存之《中兴两朝圣政》可见),间有引录两朝《宝训》者。其中两处有「臣升之释曰」,知为升之所辑,然亦未详为何人

  • 卷五·陆陇其

    四书讲义困勉録卷五赠内阁学士陆陇其撰为政为政以徳章 李毅侯曰为政以徳是以天徳行王道所谓以一独主张天地万物者也其精神结聚处要即潜伏屋漏两节意民自归之谓以劝以威动其愧耻之良且不识不知安其性命之则也縁此徳

  • 经济文衡卷八·佚名

    宋 滕珙 撰日月类论日月所行之道答廖子晦此叚问答説望合朔日月相去逺近之义问曰天有黄赤二道沈存中云非天实有之特歴家设色以记日月之行耳夫日之所由谓之黄道史家又谓月有九行黒道二出黄道北赤道二出黄道南白道二

  • 序·刁包

    先王父于乡荐后,淡营求,谢仕进,惟以著述自娱,治身心性命事,天根月窟,探讨有底蕴,浅学者逡巡门外焉。不肖承祖辈,幼服家训,颇知笃志力于行,趋庭闻诗礼。时见先大人手录遗书,悉先王父明心性、翼经传、为理学家沿源泝流语。学醇于韩

  • 卷八·佚名

    △海慧菩萨品第五之一尔时世尊,故在欲色二界中间大宝坊中。与诸大众围绕说法。是时三千大千世界。大水盈满犹如大海。又如劫尽水灾起时。然诸世界国邑村落。城郭舍宅山林树木。上至色界无所尧害悉皆如故。而诸大众皆见

  • 佛说须真天子经卷第三·佚名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  无畏品第五  须真天子复问文殊师利。菩萨何从造发道意。文殊师利答言。天子。菩萨从一切欲而起道意。天子复问。文殊师利。云何正作此语。文殊师利答言。天子。菩萨于爱欲中与欲从事。尔乃

  • 离峰老人集·于道显

    离峰老人集,金朝全真派道士于道显撰。二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此书乃于道显诗集,共收诗四百二十余首。诗词内容大致劝人看破名利爱欲,遁入玄门学道修仙,使心念清静,惜气凝神。如〈示人〉诗云:「为佛为仙在寸心,可能尘世

  • 台战演义·佚名

    章回小说。二集十二卷。近代无名氏著。叙大将军刘永福于安南抗清,百战百胜,后移师台湾。甲午以后,清廷割地赔款,将台岛割与倭寇。倭寇登台后,陷台北、基隆。刘大将军与丘逢甲等连出奇计,大挫倭兵,并擒倭酋桦山氏,台民誉之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