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金色王经

东魏天竺优婆塞瞿昙般若流支译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住舍婆提城祇陀树林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有多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诸王王等群臣宰相。种种外道。沙门婆罗门。波离婆阇迦。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等。侍卫供养恭敬尊重奉给所须。世尊如是多得净利。衣食卧具病患医药。一切天人受用之物。然佛世尊不染不著犹如莲华处水无异。胜善名称普闻世间。一切赞叹。

  尔时世尊如来应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于诸世间天人魔梵沙门婆罗门。知时所宜如应说法。彼所说法初中后善。义善语善。纯备清净鲜白梵行。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言。诸比丘。若有众生能知布施施果分报。如我所知施果分报。于食食时若初食抟若后食抟。不以少分先舍施已则不自食。离嫉心垢则能舍施。诸比丘。若有众生不知布施施果分报。如我所知施果分报。如是众生若初食抟若后食抟。不以少分舍用施他而便自食。有嫉心垢则不能施。何以故。诸比丘。过去有王名曰金色。端正殊特容相具足。成就最上胜妙色身。彼金色王。极大富乐有大财宝。多有杂物多受用物。多有钱谷珠及真珠珂宝珊瑚。多有金银饶生色金。多有象马多有牛群。多草马群充满栏厩。金色王都名饶金城。王处其中。城东西长量十二由旬。南北之量广七由旬。人民充满间无空处安隐丰乐。五十七亿村邑聚落人民充满安隐丰乐。六万山川皆有大城。城有主者。人民充满安隐丰乐。彼金色王多有臣众一万八千。中宫婇女乃有二万。彼金色王善知王法依法而行。于彼国法如法为王。彼金色王一切所有。皆能舍施无物不舍。乃至身肉。彼时人寿八万四千。

  彼金色王复于异时在空闲处。寂静思惟生如是心。一切商人我当不税。一切人民我当不赋。时金色王既思惟已诏唤大臣左右内外诸曹百官。如是敕言。自今已后一切人民。一切商人不赋不税。普阎浮提一切人民放其赋税。彼金色王以此方便。如法治国乃经多年。

  复于异时有恶星现。应十二年天不降雨。有婆罗门善知相术。善知咒论。知太白等众星行度。既见恶星占相知已诣金色王。既到王所具为王说。作如是言。天今当知。恶星已出于天不祥。应十二年天不降雨。

  时金色王闻是语已。悲啼泣泪呜呼嗟叹。作如是言。苦哉我此阎浮提人。苦哉我此阎浮提人。何期我此阎浮提处安隐丰乐多饶人物。未久之间何期空旷无有人民。

  时金色王于须臾间。悲啼止已如是思惟。富人饶财谷食丰长。于十二年能过不死。若贫穷者财物至少。谷食不足。云何存活。彼十二年云何能过。彼金色王如是念已。复更思惟起如是心。我今当集阎浮提中一切谷食聚著一处。一切外舍。一切村落。一切城邑。一切人处国土王处。所有谷食皆悉将来。量知多少一处作仓。阎浮提中一切人民。数知口数计十二年均等与食。

  时金色王如是念已。即唤大臣左右内外诸曹百官。一切关防诸禁伺处。所有主者皆悉来集。如是敕言。卿等皆去阎浮提中所有谷食。一切收捡量知多少。阎浮提中一切外舍。一切村落。一切城邑。一切人处国土王处。所有彼大臣等闻金色王如是敕已。阎浮提中所有谷食。一切收捡量知多少。阎浮提中一切外舍。一切村落。一切城邑。一切人处国土王处。所有谷食皆悉将来一处作仓。然后往到金色王所作如是言。天今当知。阎浮提中一切外舍。一切村落。一切城邑。一切人处国土王处所有谷食。皆已收聚量知多少。阎浮提中一切外舍。一切村落。一切城邑。一切人处国土王处所有谷食。皆已将来一处作仓。天应知时随意所作。时金色王唤阎浮提善算数人。善知书人。如是敕言。卿今速去阎浮提中一切人民。数知口数从我为首。阎浮提中一切人民。均等与食一切省与。

  彼知算数善知书人。闻金色王如是敕已即尔速去。阎浮提中一切人民。皆悉遍数知口数已。善知书人具作文案谨送奉王。

  时金色王自身为首阎浮提中一切人民。均等与食一切省与。如是乃至到十一年存命不死。

  出十一年经一月日。处处多有男子妇人。若男若女渐渐患饥。何以故谷欲尽故。犹故复有十一月在。处处多有男子妇人。若男若女饥渴欲死。

  当于尔时阎浮提中一切谷食。皆悉已尽仓皆空虚。尔时唯有五升熟饭。可给一人一日之食。供金色王一食食在。

  时有一人过去已经四十劫来行菩萨行。乃至到此娑婆世界。于异林中见两众生母子二人共行淫欲。时彼菩萨如是见已。心即叹曰。如是众生极恶烦恼住其胁中。饮其乳已作如是事。何处更有如是恶法。我今不用如是众生。不用如是非法众生。非法欲染邪见恶贪之所覆人。不识父母。不知沙门及婆罗门。不护种姓不敬尊长。不念亲旧。我今不用利益如是极恶众生。菩提之行我今宁当作自利益。

  时彼菩萨既起是心。即向余处异树根下。既到彼已依彼树根。结加趺坐端身正念。时彼菩萨于五取阴。若出若没随顺观察。此色集起。此色散灭。如是此受此想此行。此识集起。此识散灭。菩萨如是于五取阴随顺观察。见此没已未久之间。所有集法一切散灭。既如是知。以是因缘即时获得缘觉菩提。得菩提已而说偈言。

  因爱故生苦  如是应舍爱

  当乐于独处  犹如犀一角

  时辟支佛缘觉世尊。如是忆念。我为众生作利益故多行苦行。无一众生得我利益。我于今日怜愍众生为作利益。于何人所受其饮食。

  时辟支佛缘觉世尊。得天眼通清净过人。普遍观察阎浮提处。彼辟支佛缘觉世尊。见阎浮提一切食尽。唯金色王一食之食五升饭在。既观察已起如是心。我今怜愍彼金色王为作利益。我今当往取金色王一食而食。时辟支佛缘觉世尊。即以神通飞空而去。自现其身令人得见。如舍居尼鸟身神通。向金色王饶金城都。

  时金色王住在楼上。五千大臣一切皆见彼辟支佛缘觉世尊。诸大臣中有一大臣。于先遥见彼辟支佛缘觉世尊。在于远处渐欲来近。如是见已向余大臣如是说言。君等皆看。君等皆看。于彼远处有一赤翅舍居尼鸟向此而来。第二大臣看已答言。君当谛观。彼非赤翅舍居尼鸟。彼是罗刹食力恶鬼。欲来至此食我等力。今来食我。时彼大臣示金色王作如是说。时金色王两手抹面然后谛观。谛观察已语大臣言。大臣当知。彼非赤翅舍居尼鸟。亦非罗刹食力恶鬼。彼是仙人怜愍我故而来至此。

  时辟支佛缘觉世尊。于须臾间到金色王所住楼上。时金色王见辟支佛缘觉世尊。即便起迎顶礼其足。顶礼足已设好敷具劝令就座。彼辟支佛缘觉世尊在座坐已。时金色王向辟支佛缘觉世尊。作如是言。不审仙人何故来此。答言。大王。我今为食故来至此。时金色王既闻是语。即尔悲啼泣泪而言。何期我今如是贫穷。此阎浮提富乐自在我已得之。忽于今者此一仙人不能供给一食好食。尔时彼处有一天女。住在饶金王都城中。向金色王而说偈言。

  何法名为苦  所谓贫穷是

  何苦最为重  所谓贫穷苦

  死苦与贫苦  二苦等无异

  宁当受死苦  不用贫穷生

  时金色王闻是说已。诏唤厨宰而问之言。有饭食不。我欲供养此大仙人。厨宰答言。王今应知阎浮提中所有谷食一切皆尽。唯天所食余一食在。时金色王如是思惟。我若自食我命暂存。若不自食我命速尽。如是念已更异思惟。若我自食犹不免死。若我不食死则俱然。我今不取如是少活。此大仙人清净持戒。修行善法既来我家。云何令其不得饭食空钵而出。时金色王如是念已。敕语大臣左右内外诸曹百官及眷属等。而作是言。汝等一切皆当随喜。此我金色王最后布施。以此善根愿阎浮提一切人民。自今已后于当来世永断贫穷。时金色王如是愿已。持一食饭置辟支佛缘觉世尊所持钵中。如是置已授辟支佛缘觉世尊右手掌中。

  时辟支佛缘觉世尊法皆如是。以身示法非口言说。时辟支佛缘觉世尊。受金色王所施食已。即以神通飞空而去。

  时金色王并诸大众。一切合掌皆悉谛观目不暂瞬。于是乃至过眼境界。时金色王敕诸大臣左右内外诸曹百官防守门者及眷属等。作如是言。卿等皆去各到自家饥渴饿死。彼诸大臣至眷属等。一切皆言。天胜乐时我等一切与天相随。喜戏游观俱共受乐。我今云何能舍天去。时金色王既闻是语。悲啼泣泪手抆泪已。语诸大臣左右内外诸曹百官眷属等言。卿等皆去各向自家。勿令一切于我宫中饥渴饿死。尔时大臣左右内外诸曹百官至眷属等。一切悲啼皆悉泣泪手抆泪已。相与前行近金色王。既到王所头面敬礼金色王足。礼王足已一切合掌向金色王作如是言。随我多少所作诸恶。唯愿大天忍我此事。我于朝日最后见天。如是时间彼辟支佛缘觉世尊受其施食。将向余处食彼食时。普于四方四云轮起。凉风吹扇令阎浮提其地皆净。尔时凉风吹阎浮提。其地净已中后半日。天雨种种佉陀尼食蒲阇尼食如是色食。所谓饭麨及以熟豆。雨如是等蒲阇那食佉陀尼者。所谓饼根茎叶华果及胡麻等。此佉陀尼如是复有油脂粔[如/米]。此佉陀尼稻米末饼。此佉陀尼雨如是等种种食等。时金色王见如是事。心大欢喜踊悦无量善意心生。语诸大臣左右内外诸曹百官至眷属等。而作是言。卿等当看。卿等当看。朝日如是一食施报得如是果。复有无量余果报在后必当得。如是讫日从第二日至七日中。复更异雨种种谷等。所谓胡麻。大豆小豆。大麦小麦。江豆豍豆。稻梁米等。七日雨已。如是次第七日雨酥。七日雨油。七日雨钱。七日雨叠。复作种种杂雨。复于七日唯雨七宝。所谓金银。及毗琉璃。私颇知迦。赤色真珠。并雨马瑙。牟娑罗等如是七宝。

  诸比丘。汝等当知。彼金色王施食因缘。普阎浮提一切人民贫穷永断。

  汝诸比丘于意云何。彼过去世金色王者。岂异人乎。莫作异观。何以故。诸比丘。彼过去世金色王者。则我身是。诸比丘。此门如是。汝应善知。如是众生知布施果布施分报。如我所知施果分报。若初食抟若后食抟。不以少分先舍施已则不自食。离嫉心垢则能舍施。如是众生不知施果布施分报如我所知施果分报。如是众生若初食抟若后食抟。不以少分分舍施他而便自食。有嫉心垢故不能施。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前作善不善  不失罪福业

  亲近黠慧者  不失往来业

  圣众中善语  不失语言业

  知恩报恩人  不失所作业

  善业为端正  不善为鄙陋

  二业皆有报  必定实得果

  世尊尔时说是语已。彼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伽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一切众会闻佛所说。皆大欢喜。

  金色王经

  金色王经翻译记

  释迦如来。本生无量。且于一时。作金色王。檀行因缘。自致成佛。说施法门。引彼为证。因名此经。为金色王。魏尚书令仪同高公。敦舍之心。往齐金色。为开此门。普示一切。严宅上面。出斯妙典。沙门昙林。瞿昙流支。兴和四年岁次壬戌。月建在酉。朔次乙未。癸丑日译。乙卯毕功。三千五百一十四字。

猜你喜欢
  佛遗教经解·智旭
  妙法莲华经玄义卷第十·智顗
  卷第七·佚名
  辟邪集附·智旭
  药师如来观行仪轨法一卷·佚名
  佛说炽盛光大威德消灾吉祥陀罗尼经序·佚名
  卷一·佚名
  重校一切经音义序·唐慧琳
  第五卷·僧祐
  在中央公园谈话·太虚
  卷五十九(那连提耶舍译)·佚名
  菩萨璎珞经卷第三·佚名
  建中靖国续灯录卷第三[宋刻]·惟白
  石关禅师语录·佚名
  止观辅行传弘决 第三十六卷·湛然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四百八十六·彭定求

        卷486_1 【越女词】鲍溶   越女芙蓉妆,浣纱清浅水。忽惊春心晓,不敢思君子。   君子纵我思,宁来浣溪里。   卷486_2 【弄玉词二首】鲍溶   素女结念飞天行,白玉参差凤凰声,天仙借女双翅猛。   五灯绕

  • 卷三百六十六·彭定求

        卷366_1 【山亭怀古】张弘靖   丛石依古城,悬泉洒清池。高低袤丈内,衡霍相蔽亏。   归田竟何因,为郡岂所宜。谁能辨人野,寄适聊在斯。   卷366_2 【和张相公太原山亭怀古诗】韩察   公府政多暇,思与仁智

  • 新乐府(续前卷)·白居易

    骊宫高 高高骊山上有宫,朱楼紫殿三四重。迟迟兮春日,玉甃暖兮温泉溢。袅袅兮秋风,山蝉鸣兮宫树红。翠华不来岁月久,墙有衣兮瓦有松。吾君在位已五载,何不一幸乎其中?西去都门几多地,吾君不游有深意。一人出兮不容易,六宫从兮

  • 后村集补钞·吴之振

    刘克庄题孺子亭孺子亭前插酒旗,游人那解荐江蓠。白鸥欲下还飞起,曾见当年解榻时。题忠勇庙士各全躯命,惟侯视死轻。张巡须尽怒,先轸面如生。短刃犹枭寇,空弮尚背城。新祠箫鼓盛,人敬比神明。周汉国公主挽词孝谨新颜悦,温恭妇

  • 查序·沈起

    向读觉庵存稿,拟辑年谱,自恨才疏学浅,无从起手,盖世稍远而年湮矣。至东山老人,国初名最着,家乘竟一传之不存,岂因革之际有所隐讳欤?然并无所为隐讳也。公开我族之文运,衣被一时者泽甚深长,著作富而传者绝少失,今不采葺,后渐散失,讵

  • 提要·解缙

    【臣】等谨案古今列女传三巻明解缙等奉勅撰先是明太祖孝慈皇后马氏每聴女史读书至列女传谓宜加讨论因请于帝命儒臣攷订未就永乐元年成祖既追上马后尊諡册寳仁孝皇后徐氏复以此书为言因命缙及黄淮胡广胡俨杨荣金幼孜杨

  • 一四○二 贵州巡抚额勒春奏本年查无《通鉴纲目续编》情形折·佚名

    一四○二 贵州巡抚额勒春奏本年查无《通鉴纲目续编》情形折乾隆五十六年十月二十日贵州巡抚臣额勒春跪奏,为遵旨汇奏事。窃照《通鉴纲目续编》内《发明》、《广义》各条,有持论偏谬之处,钦奉上谕,交军机大臣量为删润改补

  • 杜弼传·李延寿

    杜弼,字辅玄,中山曲阳人。祖父杜彦衡,任淮南太守。父亲杜慈度,任繁时县令。  杜弼从小聪明敏捷,家中贫穷买不起书,十三岁那年寄住在郡中的学校内读书。同郡人甄琛任定州刺史,考试学校的生员,对他策问,他对答如流,声音响亮。甄

  • 三二、墨翟非姓墨墨为刑徒之称考·钱穆

    江瑔《读子巵言》论墨翟非姓墨,其言甚辨,顾孟子已言“杨氏为我,墨子兼爱”,若墨子氏墨,确已有证。然《孟子》书又言墨者夷之。孔子之徒,不称孔者,儒墨命名,必有由来,不得以墨子氏墨为解。兹篇乃补江氏未尽之义,尚论之

  • 凡例·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凡例一是编恭载国朝体国经野规模宏远列圣奎章宸翰照耀简编皇上圣训及御制诗文凡有关典章政治悉依类备书冠於各篇之首用示典则昭垂为万代致治保邦之成式一我朝田赋之制自世祖章皇帝除明季加派

  • 子柳之母死(1)·戴圣

    ——君子不取不义之财【原文】子柳之母死(2)。子硕请具③。子柳曰:“何以哉?”子硕曰:“请粥庶弟子母(4)。”子柳曰:“如之何其粥人子母(5),以葬其母也?不可。”即葬。子硕欲以赙布之余具祭器(6)。子柳曰:“

  • 春秋左传补注卷五·惠栋

    元和惠栋撰昭四年传冀之北土马之所生 卢毓冀州论曰冀州北接燕代【初学记】后世谓代为马郡故吕览曰马郡宜马以亨神人注亨通也 亨古文享字杜训为通故古文独存新序载此事作享冬无愆阳 周书时训曰草木不黄落是为愆阳秋

  • 第八章 诸方之教化·佚名

    有先见之明目犍连子以天眼见当来于边境树立教[法],(一)欲树立教[法],又为众生之证悟,以已为第五末阐提及他长老等遗使边境。(二)“卿等由哀愍有情之与同朋俱往边境说最上之强法。”(三)大仙末阐提赴犍陀罗地方,镇服怒龙令

  • 第三章 摩诃三摩多之王系·佚名

    余[今于此处]除过去劫诸王之有无[不云],应说明现在劫之诸王。(一)说有关[彼等]王统、名字、种姓、年寿及持续时间之一切。卿等应闻如所说。(二)最初灌顶之王,地上守护者灯明者,谓刹帝利摩诃三摩多,统治王国。(三)彼子卢遮,谓刹帝利婆罗

  • 横塘集·许景衡

    南宋哲学家许景衡著。原集三十卷,自明代以后,传本久绝。该集从《永乐大典》中采掇编纂而成,共二十卷。诗六卷,文十四卷。景衡立身刚直,这在集中都有所反映。其奏议中如论童贯误国、辨宗泽无过、论王安石不当自便诸劄

  • 山左笔谈·黄淳耀

    《四库全书总目》地理类存目著录明崇祯十六年进士黄淳耀所撰《山左笔谈》一卷,凡分十九条,提要云:“所纪皆山东风土、形势、山川、古迹及海运、备倭诸事宜。征引拉杂,殊鲜伦理。案淳耀生平未尝游山东,所著《陶庵集》内亦无

  •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佚名

    唐中天竺沙门般剌密帝译,阿难示堕摩登伽难,佛放顶光说咒。敕文殊将咒往护,提奖来归,启请大法。佛为先开圆解,次示圆行,次明圆位,乃至精研七趣,详辨阴魔,此宗教司南,性相总要,一代法门之精髓,成佛作祖之正印也。

  • 大乘观想曼拏罗净诸恶趣经·佚名

    具名,佛说大乘观想曼拏罗净诸恶趣经,二卷,赵宋法贤译。备说理观之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