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

续指月录卷十

六祖下二十六世

临济宗

苏州邓尉宝藏普持禅师

参万峰蔚和尚。彻证大法。蔚付以偈曰。大愚肋下痛还拳。三要三玄绝正偏。临济窟中师子子。灯灯续焰古今传○僧慧旵参。具述悟由。师斥之曰。佛法如大海相似。转入转深。那里泊在者里(石车乘拈曰宝藏禅师虽用恶辣钳锤祇是臭气深重若是金粟待他眉毛动定劈脊便棒直使赤洒洒地快活平生)○一日室中。慧旵侍立。师问心不是佛。智不是道。汝云何会。旵向前问讯。叉手而立。师呵曰。汝在此许多时。犹作者般见解。旵遂发愤力参。至第二夜。蓦然彻证。诣呈方丈。师视而笑曰。然虽如是。也须善自护持。时节若至。其理自影。旵既受嘱。师以偈送之住山。偈曰。见得分明不是禅。竿头进步绝言诠。发扬祖道吾宗旨。更入山中二十年(万峰蔚嗣)。

武昌九峰无念胜学禅师

随州应山人。族姓陈。年九岁。从本郡宝林无极缘公出家。剃染后一字不识。执苦经年。又自觉大事未明。义学无益。往谒无闻示万法归一。一归何处话。遂入嵩山住静。苦心研究。一日有省。述偈曰。数载东山昏雾蒙。凭栏终日待晴空。夜来忽起霜天月。万象全彰一镜中。由是奋志徧参。后抵姑苏。见万峰於邓尉。顿於喝下领旨。蔚即付以偈曰。五派传来临济宗。入门一喝露全锋。老婆心切能容易。试看泥蛇化作龙○一日蔚举牛过窗棂公案令颂看。师曰。头角峥嵘四足蹄。通身过隙月沈西。当机若解翻身去。哮吼一声更不疑。蔚亦以偈证之○后回宝林。道风遐着。继住九峰。洪武十五年。孝慈皇后宾天。楚王延聘诸山名衲。集於洪山。见师道容。惊异。特留邸馆。深谈法奥。请叩弥笃。遂建剎。延师居之○上堂。师问众如何是达磨西来直指一句。众无语。师代曰。五乳峰前谈少室○洪武十七年。高皇帝钦师道范。召见便殿。赐坐。应对称旨。礼遇优渥。欲留主京剎。师立辞。命中官送还九峰○二十九年。高皇帝亲制怀僧无念诗文一轴。并缄松实松花。复命中官赍送山中。踰慰谆切。勑曰。前者僧无念。戒行精於皎月。定慧稳若巍山。暂来一见。此去常怀。怀之不已。兹特遣人就见。赍有松实松花之供。兼以诗文劳之。师亦以偈进曰。万机之下究真玄。百草头边佛祖禅。毛孔徧含尘剎土。毫端现出性中天。定回坐看云横谷。行乐闲观石涌泉。林下衲僧何以报。祝延圣寿万斯年中官回奏。上大悦○永乐三年。三月二十九日。集众说偈曰。世尊七十九。无念八十年。踏翻华藏海。依旧水连天。泊然而逝。奉全身塔於师子岩。谥清福广慧禅师。遣官致帛。命词臣撰塔铭(万峰蔚嗣)。

果林首座

僧参次。师掷下蒲团。汝试道看。僧曰。只此消息。本无言说。破蒲团上。地迸天裂。师曰。且道裂个甚么。僧拟议。师便打(万峰蔚嗣已上三人)。

建昌黄龙寿昌西竺本来禅师

抚州崇仁裴氏子。七岁出家。十三参一峰宁。切究己躬大事。一日顿觉身若虚空。心绝边表。行住坐卧。不知是谁。忽闻人诵清净经云。内观其心。心无其心。豁然有省。作偈曰。几年外走丧真魂。今日相逢迥不伦。身伴金毛石狮子。回头吞却铁昆仑。乃再参宁。宁垂语曰。僧堂有个首座也。无道却说有道。师曰。如何说。宁曰。空手把锄头。云云。师曰。某甲却晓得。宁曰。如何是佛。师曰。空手把锄头。宁喝曰。此了事人话。你敢胡说。乃扭住曰。你祇今还悟得么。师曰。天然之道。岂有悟乎。宁曰。且去。晚下普集。为汝决断及晚众集。宁厉声曰。今老僧举话如何。师曰。举起甚分明。不与和尚道。宁喝曰。既分明。因甚不道。师曰。与和尚道了。宁乃痛打。师推倒宁。拂袖而去。次日复见。宁曰。老僧棒下。有一步工夫。你若分晓。佛祖也不柰你何。你好生谛当去。用心若不得此。从生至死。也祇恁么。复示偈曰。青山迭迭雨蒙蒙。狮子金毛拨不通。我也自知时未至。十回放箭九回空。师遂往贵溪江东。卓庵以居。七年方得发明。时宁已示寂。乃往金山见慈舟济。济曰。闻你当初法嗣一峰。师曰。是吃他三十痛棒。文书久已到手。今日特来和尚处讨个印子。舟指瓶花。俾作颂曰。当机拶破乾坤骨。撒髓漫空莹绝瑕。惊得净瓶开口笑。常敷劫外四时花。济曰。诸佛不说。诸祖不传。除却摇唇鼓舌。瞬目扬眉。举手动足。还我到家语来。师乃默然。济曰。去圣时遥。贤圣隐伏。尚有此子。龙天为我大作证明。从此向去。真实操持。还他末后。得大受用。若是轻自暴殄。孤我付嘱。龙天为我翦除。师拜起曰。谨遵严命。济又曰。古人到这般田地。深入岩谷。保养圣胎。三十年不许开口。直得嘴边生白醭。人天推出。不得已说一言半句。扶持末运。师乃珍重而去○归隐剑江寿圣。后宁王闻师道迈。遣使三请。师不赴。又呈偈问道。师答以进修之要○永乐四年。住新城寿昌。上堂。天日高明暑渐隆。榴花喷火耀庭中。衲僧眼里真机露。无位真人觌面逢。直下知端的。拟议隔千重。要达己躬事。黄龙最上峰○上堂。花灿烂。日轮红。心法昭彰触处通。衲僧鼻孔尖头下。浩气腾腾宇宙中。眼空四海无家计。祇这拄杖子在手里。要西便西。要东便东。卓拄杖下座○小参。了了了。一片长空光皎皎。休休休。云自高飞水自流。豁眼通身无向背。十方沙界任遨游○后杉关福田寺废。请师重兴。工将毕。一日焚香趺坐。索笔书偈曰。这个老乞儿。教化何时了。颠颠倒倒任随流。是圣是凡人不晓。咄。来来来。去去去。海湛澄空。风清月皎。掷笔而逝。门人奉全身於法堂。仍塔爪发於寿昌西北之禅基岭(金山济嗣)。

东普无际明悟禅师

蜀之安岳通贤镇莫氏子。年二十弃家。初未遇人。习坐禅入定工夫。后住楼山。访清菩萨。清举赵州无字话。师於当下有省。自此靠个无字。如一座须弥山相似。行住坐卧。常在定中。一日坐次。忽然光明洞照。无一毫可得。占偈有虚空包不住。大地载不起之句。参古拙俊和尚。礼拜次。俊谓侍者曰。者僧有福德相。拈拄杖靠椅坐。命师供说行脚。师为直叙。俊曰。你且去。我不知你者样工夫。一日复上方丈。俊震声一喝。拈拄杖作打势。师呈身就棒。俊曰。我棒头有眼。不打者般死汉。拽拄杖便出。师拱立不动。俊复还坐。蓦札问曰。大地平沈。你在甚么处。师曰。全露法王身。俊曰。万法归一。一归何处。速道速道。师曰。不道。俊曰。因甚不道。师曰。亘古亘今。俊曰。亘古亘今。即且置。你在西川。什么物。恁么来。师不语。良久。俊曰。哑子得梦向谁说。一日俊为更号无际。师曰。恁么则无际亦未在。天下老和尚尽向者里成道。历代祖师。尽向者里成佛。即今有说佛说祖底出来。尽教遣出门去。不如某甲者里齁齁打睡。俊笑曰。者汉此后不受人瞒去也○师尝有走马灯偈曰。团团驰走不停留。无个明人指路头。灭却心中些子火。刀枪人马一齐休○僧善坚参。自陈行脚工夫。做到理穷情尽。十方坐断。凡圣不容。心同太玄。了无一法。即如来清净觉地。是则和尚证明。不是求和尚开示。师云。那个是如来清净觉地。僧近前叉手云。某甲自性。师云。我难与你证明。僧云。我是。和尚道未是。和尚悞我。我未是。和尚道是。亦为和尚悞我。师云。何不别处去。僧云。天下有过我者。我不踏老和尚门户。师云。子实我到家徒弟。僧正目不顾。师云。许你许你。僧亦不顾。师云。我道许你。更疑什么。子亦如是。吾亦如是。僧近前。大展三拜。师云。子将从前做工夫处。举似一徧。供养大众。僧乃供说如上做工夫。至见谛处。叉手默然。师云。子见谛如何与我不同。僧以两手大展云。者个非别。师云。者个还着言句也无。僧云。实无一字。师云。只此无一字处。吾为汝证明已竟。子可深山茆蓬下。饥餐渴饮。任意消遥。为子安号古庭。庭乃礼别。师云。子别到恁处去。庭云。佛祖行不到处。师云。还许人来否。庭云。坦然无碍。师云。从上古人。阿谁有超祖之智。庭云黄檗。师云。子见黄檗么。庭云。纵是黄檗。也须摈出。师云。敢在我这里说大话。庭云。正眼无私。师云。观子之见智过於师。今付汝袈裟拂子。珍重珍重。庭掩耳而出(天界俊嗣)。

杭州虎跑性天如皎禅师

四明周氏子。七岁患肠痈。医剥生蟾蜍以治。师见。愓然曰。物我皆命。柰何害之。夺而纵去。父母奇之。曰必佛种也。乃命出家。后谒古拙俊和尚。因推帘见月有省。乃曰。元来恁么。翌旦趋见俊。便震声一喝。俊曰。如贫得宝耶。师曰。宝既不得。得即非宝。俊曰。凭何如是。师趋前问讯。叉手而立。俊曰。还我向上一句来。师便掩耳而出。复呈偈曰。午夜推帘月一湾。轻轻踏破上头关。不须向外从他觅。只么怡怡展笑颜。俊为助喜○后住武林虎跑。临终示众曰。文章佛法空中色。名相身心柳上烟。惟有死生真大事。殷勤了办莫迁延。大众。且道如何了办。良久曰。吾今无暇为君说。听取松风涧水声。语毕。怡然而逝(天界俊嗣已上二人)。

扬州素庵田居士

世为江都名族。以弟子员屡试不第。遂一意空宗。猛力参究。时何密庵太守。唱道东南。士为入室高弟。钳锤久之。顿付心印。士乃手握竹篦。勘验僧徒。四方来学。无不仰素庵为现在古佛。通国称田大士而不名○示众。近来笃志参禅者少。才提个话头。便被昏散二魔缠缚。殊不知昏散与疑情。正相对治。信心重则疑情必重。疑情重则昏散自无○示众。大海不宿死尸。虚空不着五色。火聚不藏蚊蚋。无住法中。不立迷悟。如今参禅的。将光影门头。自相覆却。入地狱如箭射○示众。举张九成居士谒善权清禅师。问曰。此事人人本具。个个圆成。是否。清曰。然。士曰。因甚某甲无个入处。清出袖中素珠示之。士俯仰无对。清复袖之曰。是汝底。拈取去。才涉思惟。即不是汝底。士悚然。一夕如侧。究柏树子话。忽闻蛙声。即有契入。今日举扬个事。汝诸参学人。切莫作谈玄说妙会。亦莫作思维卜度会。到那及时及节去处。是然[囗@力]地去也。且道时节一句。又作么道○僧参。问补陀路向什么门出。士曰。上座。即今从什么门入。僧曰。抑勒人作么。士曰。看脚下。僧抬头进前三步。士曰。错。僧便退后三步。士曰。且道是你错。是我错。僧曰。未举已前。早知错了也。士曰。正好吃棒在。僧无语。士曰。若到诸方。分明举似○僧诵经次。士问诵什么经。僧云。法华。士云。法华经六万字。那个字有眼。僧罔措。士便打○僧入门便拜。士喝快走。僧再拜。士云。你讨甚么碗。僧喝。士便掌○士居城之田家巷。以宅为庵。四方参扣之士。日拥座下。一日与众禅人茶话。忽然掷盏合掌。别众而逝(何太守嗣○法嗣和庵忠四明堪颐庵真共三人皆各演化一方而真公法裔最盛灯传五世代出伟人嘉隆以前临济有扬州田大士一宗盛行大江南北云)。

曹洞宗

西京少室宝应还源福遇禅师

霍州灵石王氏子。依邑之兜率剃落。徧游讲肆。雄辨如流。闻少室泰禅师道眼圆明。投依参究。泰曰。我举拂子。你便向拂子上会。我才良久。你便向良久处会。如何透得本分事。师面热汗下。一日闻泰上堂。举切忌从他觅。迢迢与我疏语。师颖悟。即承印可。密付衣颂○僧问如何是祖师西来的的大意。师曰。风送泉声来枕畔。月移花影到窗前。曰此犹是声色门头事。师咄曰。卖私盐汉○问如何是诞生王子。师曰虽有尊贵分。不是尊贵人。曰如何是朝生王子。师曰。不同金榜贵。终是老朝臣。曰如何是末生王子。师曰。历尽艰辛苦。方得觐尧天。曰如何是化生王子。师曰。与父无异体。权操阃外机。曰如何是内生王子。师曰。长在深宫内。咫尺面龙颜。曰向上一路。又且如何。师曰。没弦琴有韵。人天那得闻○仁宗皇庆癸丑十月。师无疾而化。门人奉全身塔於少室祖茔(少室泰嗣)。

济南灵岩秋江洁禅师

僧雪轩成参。师问何处来。成曰。青州来。师曰。带得青州布衫来么。成曰。呈似和尚了也。师曰。三十棒且待来时。成拂袖出。师曰。此子得证悟矣。俾参堂去○一日成遽造丈室。师望而喜曰。金锁玄关。打开了也。成曰。千年桃核里。觅甚旧时仁。师嘱曰。是汝本有之事。善自护持。他日能弘吾道者。必汝也(少室泰嗣已上二人)。

西京宝应月岩永达禅师

汾州刘氏子。祝发於州之天宁。每以出生死为策励。南询参扣。闻灵岩肃和尚法雷远震。乃往依侍。肃一见器重。亲炙积久。遂入阃奥。乃曰。发语由师。行之在己。遂之泰安闭关。道俗坚请。不得已而起住宝应。上堂。鹿门老人道。尽大地是学人一卷经。尽乾坤是学人一只眼。以如是眼。看如是经。千万亿劫。无有间断。后万松老直得计穷力尽。道个看不易。诸人还看读得么。须知这一卷经。阿谁不具。这一只眼。谁人不圆。要长则十万亿劫难尽。要短则一剎那顷便周。宝应今日不惜眉毛。为诸人拈出。乃弹指一下曰。看读了也。诸人切莫错过。良久。击拂子曰。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乃掷拂子下座(足庵肃嗣)。

封龙古岩普就禅师

滹阳刘氏子。参灵岩肃和尚。肃以本分钳锤。重加煅炼。付以大法。封龙坚请出世。师勉受焉○僧问如何是类堕。师曰。不是披毛带角底。曰如何是随堕。师曰。不是闻声见色底。曰如何是尊贵堕。师曰。不是断声色底。曰恁么则如何名堕。师曰雁过长空。影沈寒水。曰古人道。三堕是了事人病。既是了事人。如何有病。师曰。祇为了事。曰此病何时得愈。师曰。直待无身。此病即除。因示颂曰。重重金锁早敲开。三处悠然独往来。雁过长空无系着。影沈寒水任渠猜○后归隐灵栖。未几示寂。大德六年。赐妙严弘法大禅师之号。塔於封龙之阳(足庵肃嗣已上二人)。

续指月录卷十

猜你喜欢
  卷第八十二·霁仑超永
  (古今图书集成)释教部汇考卷第一·陈梦雷
  佛说箭喻经·佚名
  袪世人对于佛教的误解及唤起佛教徒的自醒·太虚
  碧岩录卷第一·圆悟克勤
  卷第十二·永觉元贤
  净土论序·迦才
  高僧傳卷第四(義解一)·慧皎
  大乘金刚髻珠菩萨修行分一卷·佚名
  四十二章经·佚名
  大乘渐教与进化论·太虚
  第四章 第二结集·佚名
  佛说不自守意经·佚名
  解脱道论 第三卷·佚名
  义净译·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提要·胡曾

    臣等谨案咏史诗二巻唐胡曾撰曾邵阳人文苑英华载其二启皆干谒方镇之作陈振孙书録解题称其咸通末为汉南从事何光逺鉴戒録判木夹一条载髙骈镇蜀曾为记室有草檄论西山八国事葢终于幕府也是编杂咏史事各以地名为题自共工之

  • 卷八十三·志第五十九·河渠一·张廷玉

        ◎河渠一   ○黄河上   黄河,自唐以前,皆北入海。宋熙宁中,始分趋东南,一合泗入淮,一合济入海。金明昌中,北流绝,全河皆入淮,元溃溢不时,至正中受害尤甚,济宁、曹、郓间,漂没千馀里。贾鲁为总制,导使南,汇淮入

  • 东都事略卷三十一·王称

    列传十四  薛居正字子平开封浚仪人也父仁谦周太子賔客居正少好学有大志为人方重不事苛察举进士晋华帅刘遂凝辟为从事其兄遂清领邦计以为盐铁廵官改度支盐铁推官迁右拾遗桑维翰为开封尹以居正为判官汉史肈领侍衞亲

  • 提要·鲍应鳌

    【臣】等谨案明臣諡考二卷明鲍应鳌撰应鳌字山甫歙县人万厯乙未进士官至礼部祠祭司郎中是书载明代文武诸臣赠諡与钦定明史各俱符合首载各諡释义为当时礼官体例而所列诸諡如某人諡某字皆分注当日定諡取义之文于下使观

  • 名山藏卷之四十九·何乔远

    河漕记◆河漕记地之为势不满东南海水周地四维北海最远东夷女直为黑水鞨靺之后国有长白山其巅有潭周八十里南流至辽东朝鲜为鸭绿江南入于海北流为女直混同江经金会宁府达五国城头北东入海西夷黑水

  • 八六七 安徽巡抚谭尚忠奏覆奉到毋庸查办《沧浪乡志》谕旨折·佚名

    八六七 安徽巡抚谭尚忠奏覆奉到毋庸查办《沧浪乡志》谕旨折乾隆四十七年四月初四日安徽巡抚臣谭尚忠跪奏,为钦奉谕旨,恭折覆奏事。乾隆四十七年三月二十五日,承准尚书 额驸 公福<隆安>字寄内开,乾隆四十七年三月十四日奉

  • 吕元膺传·刘昫

    吕元膺字景夫,郓州东平人。曾祖吕绍宗,任右拾遗。祖父吕霈,任殿中侍御史。父吕长卿,任右卫仓曹参军,后来靠了吕元膺得以追赠秘书监。吕元膺品性不凡胸襟宏大,有公卿王侯的气度。建中(780~783)初,参加贤良方正科考试及第,授同州

  • 刘白皋传·薛居正

    刘白皋,字克明,后晋丞相谯国公刘日句的弟弟。刘白皋小时离开家乡,后唐天..年间,被梁将刘寻阝的军士抓获。谢彦章看见他,就知道他是读书人,以礼节接待他,对刘白皋的同乡人刘去非说:“我为您找到了一个同姓的人。”便令刘白皋去

  • 完颜昂传·脱脱

    完颜昂本名完颜奔睹,他是景祖的弟弟完颜孛黑的孙子,完颜斜斡的儿子。完颜奔睹少年时伴陪在金太祖身旁。金太祖命令几个人俩俩摔跤,当时完颜奔睹才十五岁,金太祖回头看着他说:“你能摔跤吗?”完颜奔睹回答说“:您已有命令,怎敢

  • 十四年·佚名

    癸丑春正月1月1日○壬申朔,太白晝見。1月2日○癸酉,以吳斗寅爲承旨,金粹五爲掌令。○原壤監司李之翼辭陛,上引見謂曰:「本道土瘠民貧,庚、辛以後,凶歉連仍,孑遺之民,未及蘇安。須撫摩而安集之。」之翼曰:「敢不承命?」1月3日○甲

  • 第十七章 17·辜鸿铭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辜讲孔子说:“满嘴花言巧语而举止优雅的人绝不是德高望重之人。”(同第一章第三条。)

  • 卷五·姚际恒

    春秋通论卷五新安首源姚际恒闵公庄公庶子,在位二年。元年春王正月不书「即位」,即位于上年子般卒之后也。齐人救邢。善也。夏六月辛酉,葬我君庄公。越十一月乃葬,国乱故也。秋八月,公及齐侯盟于落姑。季子来归。季子,经不

  • 卷第二十七·佚名

    实叉难陀译八十华严经“佛子!菩萨摩诃萨布施乞者连肤顶髻,如宝髻王菩萨、胜妙身菩萨,及余无量诸菩萨等。菩萨是时见乞者来,心生欢喜而语之言:‘汝今若须连肤顶髻,可就我取。我此顶髻,阎浮提中最为第一。’作是语时,心无动乱,不

  • 佛说佛名经卷第九·佚名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译  南无复有尸弃佛 南无善见佛 南无最后释迦牟尼佛。  第三大阿僧祇劫中。有如是等七十一亿佛。应当一心敬礼。舍利弗。如是等过去无量佛。汝等应当一心归命敬礼。  南无欢喜增长佛 南

  • 黔南会灯录卷第七·善一如纯

    习安天龙 如纯 辑密参山禅师法嗣贵阳指月烁吼[、/(、*、)]禅师滇之曲靖许氏子。於本郡天竺寺。礼觉悟剃染。参密参和尚印可。上堂。流光易度。五十有八。幻随幻住。不拘花甲。蓦拈起拂子云。且道。是幻耶。非幻耶。

  • 哀盐船文·汪中

    清汪中撰。乾隆三十五年(1770)十二月十九日,江苏仪征县盐船突发大火,130多只船葬于火海,千余人焚为灰骨。汪中此文,即为凭吊这次火灾中的罹难者而作。作者怀着对遇难者深厚的同情之心,以凄丽哀痛之笔,生动而详尽地描

  • 新语·陆贾

    西汉陆贾所著,分上下两卷共12篇。据《史记》记载,是陆贾受汉高祖刘邦之命总结秦汉失得天下经验教训的奏章。刘邦很赞赏,“号其书曰《新语》”。书中认为,世之盛衰与天无关,朝代更替“非天之所为也,乃国君者有所取之也”(《

  • 五代新说·徐炫

    《五代新说》二卷,唐代徐炫撰。该书记载梁、陈、北齐、北周及隋五代史实,分门别类为三十篇,是一部史料价值较高的野史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