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道行经清净品第六

须菩提白佛言:般若波罗蜜少有晓者,将未狎习故。佛语须菩提,如是如是,般若波罗蜜少有晓者,用未狎习之所致何以故?须菩提,色清净道亦清净故。言色清净道亦清净。痛痒思想生死识亦清净故言道清净是故识亦清净道俱清净。复次须菩提,色清净萨芸若亦清净故。言萨芸若清净色亦清净。是故色清净萨芸若亦清净等无异。今不断前前不断後故无坏。以是故。前为不断故。言痛痒思想生死识清净萨芸若亦清净。是故萨芸若清净识亦清净。萨芸若清净识亦清净等无异。今不断前前不断後故无坏。以是故前为不断。

舍利弗白佛言:清净者,天中天。为甚深。佛言甚清净。舍利弗言:清净为极明。天中天。佛言:甚清净。舍利弗言:清净无有垢。天中天。佛言:甚清净。舍利弗言:清净无有瑕秽。天中天。佛言:甚清净。舍利弗言:清净无所有。天中天。佛言:甚清净。舍利弗言:於欲而无欲清净。天中天。佛言:甚清净。舍利弗言:於色而无色清净。天中天。佛言:甚清净。舍利弗言:无所生为无色甚清净。天中天。佛言:甚清净。舍利弗言:於有智而无智甚清净。天中天佛言:甚清净。舍利弗言:於智如无智者甚清净。天中天。佛言:甚清净。舍利弗言:於色如有智无有智者甚清净。天中天。佛言:甚清净。舍利弗言:於痛痒思想生死识。如有智无有智者,甚清净。天中天。佛言:甚清净。舍利弗言:般若波罗蜜甚清净。萨芸若者不增不减。天中天。佛言:甚清净。舍利弗言:般若波罗蜜甚清净。於诸法无所龋天中天。佛言:甚清净。

须菩提白佛言:我者清净色亦清净。天中天。佛言:本清净。须菩提言:故曰我清净痛痒思想生死识亦清净。天中天。佛言:本清净。须菩提言:我者清净道亦清净。天中天。佛言:本清净。须菩提言:我者清净萨芸若亦清净。天中天。佛言:本清净。须菩提言:我者清净无端绪。天中天佛言:本清净。须菩提言:我者清净无有边。色亦无有边。天中天。佛言:本清净。须菩提言:我者清净无有边。痛痒思想生死识亦无有边。天中天。佛言:本清净。须菩提言:般若波罗蜜者,亦不在彼。亦不在是。亦不在中间。天中天。佛言本清净。须菩提白佛言:菩萨摩诃萨知是者,为行般若波罗蜜。有想者便离般若波罗蜜远已,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有字者便有想。以故著。须菩提白佛言:难及般若波罗蜜。天中天。安隐决於著。舍利弗问须菩提,何所为著。须菩提言:知色空者,是曰为著。知痛痒思想生死识空者,是曰为著。於过去法知过去法。是曰为著。於当来法知当来法。是曰为著。於现在法知现在法。是曰为著。如法者为大功德。发意菩萨是即为著释提桓因问须菩提,何谓为著。须菩提言:心知拘翼。持是知心施与作阿耨多罗三耶三菩。心者本清净。能可有所作。善男子善女人以离诸著为弃本际。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令菩萨摩诃萨知本际为觉著事。复次须菩提,有著甚深微妙。我今说之。谛听谛听。上中下言悉善。须菩提白佛。愿乐欲闻。佛言: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怛萨阿竭阿罗呵三耶三佛。念欲作想。随所想者,是故为著。过去当来今现在佛天中天。於无馀法代劝助之。是为劝助阿耨多罗三耶三菩。於法者而无法故。曰无过去当来今现在。以是不可有所作。亦不可有想。亦不可作因缘。有不可见闻。如心可知。须菩提白佛言:其本甚深清净。天中天。佛言:本清净。须菩提言:今自归般若波罗蜜。佛言:法无作者故。得阿惟三佛。须菩提言:诸法实无作阿惟三佛者,佛语须菩提,无有两法。用之本净故曰为一。其净者於一切无有作者乃至无净。於一切亦无作者,佛语须菩提,是以离诸著为弃本际。

须菩提白佛言:般若波罗蜜者难了。天中天。佛言:如是无有得阿惟三佛者,须菩提言:般若波罗蜜不可计。天中天。佛言:如是须菩提,非心之所知。须菩提言:为无作者,天中天。佛言:无有作者故无所著。须菩提问佛。菩萨当云何行般若波罗蜜。佛言:不想色行。为行般若波罗蜜。不想痛痒思想生死识行。为行般若波罗蜜。不满色行。为行般若波罗蜜。不满痛痒思想生死识行。为行般若波罗蜜。色不满为非色行。为行般若波罗蜜。痛痒思想生死识不满为非识行。为行般若波罗蜜。须菩提白佛言:难及天中天。於著无所著。是著实为不著。佛言:不著色行者,为行般若波罗蜜。不著痛痒思想生死识行者,为行般若波罗蜜。是为菩萨摩诃萨行於色为不著。於痛痒思想生死识为不著。於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辟支佛佛道亦不著。所以者何。以过诸著故复出萨芸若中。是为般若波罗蜜须菩提白佛言:所说法甚深难逮。天中天。若所说者不减。不说者亦不减。若所说者不增。不说者亦不增。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譬如怛萨阿竭。尽寿称誉空。空不增。若不称誉空。空亦不减。譬如称誉幻人者亦不增。若不称誉者亦不减闻善不喜。闻恶不怒。如是须菩提,於法各各讽诵学之。法亦不增不减。须菩提白佛言:菩萨摩诃萨甚谦苦行般若波罗蜜。若有守般若波罗蜜者,其不懈不恐不怖不动不还。何以故?守般若波罗蜜者,为守空故。一切皆当为菩萨摩诃萨作礼。用被僧那大铠故。与空共战。为一切人故。著僧那铠与空共斗是菩萨摩诃萨被极大铠。用一切人故而举空。是菩萨摩诃萨为大勇猛。天中天。用空法故。自致阿耨多罗三耶三菩。得成阿惟三佛。有异比丘心念之。当自归般若波罗蜜。为无所生法。亦为无所灭法。释提桓因语须菩提,菩萨随般若波罗蜜教者为随何教。须菩提言:为随空教。释提桓因言:何所为随空教者,须菩提言:其欲寂静者,是菩萨摩诃萨为知般若波罗蜜。释提桓因言:其学般若波罗蜜者,当护几何间。须菩提谓释提桓因。云何拘翼。能见法当所护者不。而言欲护之。释提桓因言不须菩提言:随般若波罗蜜教住者,是为以得护。若人若非人终不能得其便。须菩提言:若菩萨摩诃萨护空者,为随般若波罗蜜行已,云何拘翼。能可护响不。释提桓因言:不能。须菩提言:拘翼。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者其法亦如响以知是者亦复无想。以无想念为行般若波罗蜜。用佛威神。三千大千国土诸四天王诸释梵及诸尊天。一切皆来到佛所。前为佛作礼。绕竟三匝各住一面。诸四天王诸释梵及诸尊天。悉承佛威神念诸千佛。皆字释迦文。其比丘者皆字须菩提,问般若波罗蜜者,皆如释提桓因。

猜你喜欢
  卷一百六十六·佚名
  卷第十一·通云
  明高僧传叙·如惺
  卷第十六·费隐通容
  佛说斋经·佚名
  ●五更转两首·神会
  可尊敬的锡兰佛教·太虚
  楞严经卷第一文句·智旭
  法华玄义释签卷第十三·湛然
  第八 聚落主相应·佚名
  卷十·佚名
  鼓山为霖禅师还山录卷二·为霖道霈
  卷第七·道忞
  教诫新学比丘行护律仪·道宣
  卷第一百七·霁仑超永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杨师纯·唐圭璋

      师纯,庐陵(今江西吉安)人。   清平乐   羞蛾浅浅。秋水如刀剪。窗下无人自针线。不觉郎来身畔。   相将携手鸳帏。匆匆不许多时。耳畔告郎低语,共郎莫使人知。   又   小庭春院。睡起花阴转。往事旧欢离思

  • 巻九·邵浩

    钦定四库全书坡门酬唱集卷九宋 邵浩 编东坡杜介送鱼新年已送黄封酒旧老仍分赪尾鱼陋巷闗门负朝日小园除雪得春蔬病妻起斫银丝鲙稚子欢寻尺素书醉眼朦胧覔归路松江烟雨晚踈踈栾城次韵天街雪霁初通驷禁籞冰开渐跃鱼十

  • 列传第六十三 尔朱兆 尔朱彦伯 尔朱度律 尔朱天光·魏收

    尔朱兆,字万仁,荣从子也。少骁猛,善骑射,手格猛兽,蹻捷过人。数从荣游猎,至于穷岩绝涧人所不能升降者,兆先之。荣以此特加赏爱,任为爪牙。荣曾送台使,见二鹿,乃命兆前,止授二箭,曰:“可取此鹿供今食也。”遂停马构火以待之。俄然兆

  • 卷二百二十九·列传第一百二十五·柯劭忞

      ○循吏   刘义 谢天吉 赵振玉 黄顺翁 仓振 曾冲子 张耕 葛荣 齐克中赵志 阎从 王琚仁 杜处愿 刘济 周惠 李英 许维桢 王德亮 田滋 王安贞 邢裕 秉仁 徐泰亨 陈春 耶律伯坚 陈楚仙 刘辉 柯谦 九思 王肖翁 卢

  • 卷四百二十七 列传二百十四·赵尔巽

      王懿德 曾望颜 觉罗耆龄 福济 翁同书 严树森   王懿德,字绍甫,河南祥符人。道光三年进士,授礼部主事,再迁郎中。出为湖北襄阳知府,擢山东兖沂曹济道。历山东盐运使、浙江按察使,调山东。三十年,擢陕西布政使。咸丰元年

  • 卷三百六十 列传一百四十七·赵尔巽

      司马騊 王秉韬嵇承志 康基田 吴璥 徐端 陈凤翔 黎世序   司马騊,字云皋,江苏江宁人。乾隆中,大学士高晋为两江总督,辟佐幕司章奏。习河事,以从九品留工效用,授山阳主簿。累迁淮安同知,仍兼幕职。从晋塞河,屡有功。萨载

  • 卷之一百三十二·佚名

    洪武十三年六月庚申朔 上谓侍臣曰人主能清心寡欲常不忘博施济众之意庶几民被其泽侍臣对曰 陛下此心即天地之心也惟人主之心无欲故能明断万事万事理则天下生民受其福 上曰人之不能明断者诚以欲害之也然明断亦不以急

  • 卷之二百四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卷之六百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五缺·吕中

    钦定四库全书宋大事记讲义卷五缺宋 吕中 撰太宗皇帝

  • ·上粤督徐仲绅制军书·丁曰健

    某羁身海外,瞬届三秋。连年以来,诸叨庇佑,地方大局粗安,尚不至屡出巨案,糜帑殃民为幸。现在海洋,亦无台飓作虐,萑苻并渐见肃清,堪以仰慰远廑。唯交秋以后,得雨未能沾足;虽早榖已登,而冬收不足,恐难保其帖然相安。台

  • 陈夷行传·刘昫

    陈夷行字周道,颍川人。祖父陈忠,父亲陈邑。陈夷行在宪宗元和七年(812)考中进士,多次被朝廷派往地方负责特殊事务的使臣府署召用。敬宗宝历末年(825),陈夷行由侍御史改任虞部员外郎,都是在朝廷的东都分设机构任职。文宗太和

  • 庞尚鹏传·张廷玉

    庞尚鹏,字少南,广东南海人,嘉靖三十二年(1553)进士。授职江西乐平知县,后升御史。与给事中罗嘉宾出去核查南京、浙江军饷,请治参将戚继光、张四维的罪,而全面揭发胡宗宪失律、贪淫及战事兴起以来督抚侵占军需之事。回到朝廷

  • 闕文第四十·苏舆

  • 卷十·冯复京

    钦定四库全书六家诗名物疏卷十   明 冯复京 撰国风邶二终风篇终风韩诗说云西风也○毛传云终日风为终风暴尔雅云日出而风为暴孙炎曰隂云不兴而大风暴起○乙巳占云风卒起乍有乍无者曰暴风按说文引此诗暴作瀑疾雨也

  • 卷五十五·道世

    △破邪灾第六十二(此有二部)▲述意部第一盖闻三乘启辙,诸子免火宅之灾;八正开元,群生悟无为之果。是故慈云降润,不别蒿兰;慧日流辉,宁分岸谷。且立教垂范,尽妙穷微;发志生情,难量叵测。虽周孔儒术,庄老玄风,将欲方兹,迥非伦拟。其有

  • 佛化青年之模范·太虚

    ──十五年十月在厦门鸿山寺为中华中学童子军讲──太虚此次由星来厦,承各佛教团体及各界领袖,热烈欢迎,殊为感激!而对于贵童子军,尤深欢喜!故特略陈数语,以申谢忱。自西方物质文明东渐,以枪炮、战舰、飞机等杀人利器传入中华

  • 大宋僧史略卷下·赞宁

    (咸平二年重更修理)右街僧录通慧大师赞宁奉 敕撰·四十一诞辰谈论(内斋附)·四十二赐僧紫衣·四十三赐师号(德号附)·四十四内供奉并引驾·四十五封授官秩·四十六方等戒坛&m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