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放逸品法句经第十(有二十章)

放逸品者,引律戒情。防邪捡失以道劝贤。戒为甘露道,放逸为死径。

不贪则不死,失道为自丧。慧智守道胜,终不为放逸。不贪致欢喜,从是得道乐。常当惟念道,自强守正行。

健者得度世,吉祥无有上。正念常兴起,行净恶易灭。自制以法寿,不犯善名增。发行不放逸,约以自调心。

慧能作定明,不返冥渊中。愚人意难解,贪乱好诤讼。上智常重慎,护斯为宝尊。莫贪莫好诤,亦莫嗜欲乐。

思心不放逸,可以获大安。放逸如自禁,能卻之为贤。已昇智慧阁,去危为即安。明智观於愚,譬如山与地。

居乱而身正,彼为独觉悟。是力过师子,弃恶为大智。睡眠重若山,痴冥为所弊。安卧不计苦,是以常受胎。

不为时自恣,能制漏得荆自恣魔得便,如师子搏鹿。能不自恣者,是为戒比丘。彼思正净者,常当自护心。

比丘谨慎乐,放逸多忧愆。变诤小致大,积恶入火焰。守戒福致善,犯戒有惧心。能断三界漏,此乃近泥洌

若前放逸,後能自禁,是炤世间。念定其宜,过失为恶,追覆以善。是炤世间,念善其宜,少庄舍家。盛修佛教,是炤世间,如月雲消。

人前为恶,後止不犯,是炤世间。如月雲消,生不施恼,死而不慼。是见道悍,应中勿忧,断浊黑法。学惟清白,度渊不反,弃猗行止。

不复染乐,欲断无忧。

猜你喜欢
  宗镜录卷第九十六·延寿
  佛说圣庄严陀罗尼经卷上·佚名
  放逸品第十·佚名
  卷三十二·佚名
  维摩经玄疏卷第五·智顗
  卷四十八·佚名
  卷第三·佚名
  解脫戒經〈出迦葉毗部〉·欧阳竟无
  有德女所问大乘经·佚名
  卷第二十七·智旭
  浮石禪師語錄卷三·通贤
  卷四·佚名
  四品学法经·佚名
  卷第十一·佚名
  卷第二·如卺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梦鹤轩梅澥诗钞卷三·缪公恩

    沈阳缪公恩立庄 登岱 无字碑 途中 都中晤洪稚存即留别 旅邸 春日漫成 小亭静坐 题画 题蛱蜨 春日 春阴 题平湖远眺 题晚径归樵 春行 春晴兼

  • 卷一百二·徐世昌

    法式善法式善,原名运昌,字开文,号时帆,又号梧门,蒙古旗人。乾隆庚子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历官庶子。有《存素堂集》。两间房留此秦时松,挂彼太古月。青山从东来,宛转气一歇。空际放奇观,阴森排万笏。霜风吹老马

  • 三集卷十二·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三集卷十二古今体一百十五首【辛巳四】三月朔日境益阳和地【五台在太行山隂地极冷兹入直隶境日益向阳】春滋淡荡时緑烟柳条重红雨杏花披忽过清明节行吟上巳诗川原含润意北直罕逢斯山村二首山村野叟

  • 卷一百四十六·冯惟讷

    <集部,总集类,古诗纪>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纪卷一百四十六  明 冯惟讷 撰 别集第二 统论下 明体 文章者所以宣上下之象明人伦之叙穷理尽性以究万物之宜者也王泽流而诗作成功臻而颂兴德勳立而铭着嘉美终而诔集祝史

  • 卷四十七·方回

    钦定四库全书 瀛奎律髓卷四十七    元 方回 编释梵类 经来白马寺僧到赤乌年释氏之炽於中国久矣士大夫靡然从之适其居友其徒或乐其说且深好之而研其所谓学此一流也至唐韩昌黎始辞而辟之其送文畅澄观灵师惠师虽

  • 第十九场·田汉

    报告员:可怜的金妹不知走到哪里去了,这里想告诉亲爱的观众,徘徊瞻顾的若英是怎样终于离开那“鸟笼子”的。〔王仲原在他和俞芳子的新居。王仲原 (抱着跳进来的艳装的俞芳子)等了你好一会儿了,怎么回迟了?俞芳子 回迟了,你生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十一·佚名

    嘉靖元年十二月癸酉朔以浙江湖州府水灾令该府漕运粮米再改折六万石每石徵银七钱仍命总理粮储尚书李充嗣于浙江运司量支盐课银五千两督同守巡等官核实赈济饥民○甲戌谕礼部朕祖母寿安皇太后夙事皇祖宪宗诞生兴献帝壸范

  • 大明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十四·杨士奇

    宣德元年二月乙丑朔贵州宣慰使司土官宣慰使宋斌奏所辖乖西巴香等处山箐深险诸蛮杂处连年攻劫各寨杀伤官军劫掠财物发人冢墓官司追捕则深入山箐而昆阻比等寨蛮人卓把同等不服输税土官刘得秀往谕蛮人欲杀之邻寨救之得免

  •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二十四·佚名

    正统元年十一月壬辰朔行在钦天监进正统二年大统历 上御正朝受之给赐诸王及群臣颁行天下 山东都指挥同知王真老疾命其子勋代为指挥同知 诏免两浙逋负盐课五万七千引有奇以比年灾伤民多流徙故也 癸巳升江西南昌府进贤县

  • 卷六十二·班固

    钦定四库全书 前汉书卷六十二 汉  兰  台  令  史班 固撰唐正议大夫行秘书少监琅邪县开国子顔师古注 司马迁传第三十二 昔在颛顼命南正重司天火正黎司地【张晏曰南方阳也火水配也水为阴故命南正重司天火正

  • 史记正义序·司马迁

    史记正义序 诸王侍读宣议郎守右清道率府长史张守节上 史记者汉太史公司马迁作迁生龙门耕牧河山之阳南游江淮讲学齐鲁之郡绍太史继春秋括文鲁史而包左氏国语采世本战国策而摭楚汉春秋贯紬经传旁捜史子上起轩辕下暨天

  • 卷二十四兵志四陆军·黄遵宪

    经费明治二年始设兵部省定额,每月金六万圆,米八百十石,三年亦同定额,四年自三年十月起至是年九月止。定额一年米三十万石。此内米二十八万石,当时米价值金一百八十七七千八百二十六圆,又增额外金一百五万四千九六十余圆,又增

  • 三国史记卷第五十。·金富轼

    输忠定难靖国赞化同德功臣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守太保门下侍中判尙书吏礼部事集贤殿太学士监修国史上柱国致仕臣[金富轼]奉宣撰。五零卷列传一零零零零零列传第一{十}。[弓裔][甄萱]。五零卷列传一零弓裔零一○[弓裔]

  • 同治八年正月十七日·曾国藩

    早饭后,辰初二刻趋朝。是日请训,递封奏一件也。在朝房久坐。午初召见。皇太后问:“尔定于何日起身出京?”对:“定廿日起身出京。”问:“尔到直隶办何事为急?”对:“巨遵旨,以练兵为先,其次整顿吏治。”问:“你打算练二万兵?”对:“

  • 乐庵语录卷五·龚昱

      宋 龚昱 编  或人问地狱之説果有否先生曰不可谓有亦不可谓无皆由心之所生一念善处便是天堂一念恶处便是地狱且如人问昆山县有狱否告之曰无你若杀了人便有狱矣地狱之説只是这个道理  人以生老病死为苦何其愚

  • 卷三十三·冯复京

    <经部,诗类,六家诗名物疏钦定四库全书六家诗名物疏卷三十三 明 冯复京 撰小雅鹿鸣之什二天保篇阜尔雅云高平曰陆大陆曰阜○释名云土山曰阜阜厚也言高厚也○风俗通云阜者茂也言平地隆踊不属于山陵也陵尔雅云大阜曰

  • 覆净性居士书·太虚

    读手书并太夫人哀启,弥见居士性行淳笃,德慧真粹之有本。令慈淑世间之人道,通解脱之佛乘,精进持诵,诚极以明,命终于预期长斋之日,而忽得诵佛持经诸上善人俱会一时,其即为永辞忍土,诞登乐邦之征欤!数日前,于李隐尘居士信中,得闻其太

  • 信佛功德经·佚名

    宋中印土沙门法贤译,佛在庵罗园中,舍利弗叹佛种种最胜功德。长阿含自欢喜经同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