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二十四

正统元年十一月壬辰朔行在钦天监进正统二年大统历 上御正朝受之给赐诸王及群臣颁行天下 山东都指挥同知王真老疾命其子勋代为指挥同知 诏免两浙逋负盐课五万七千引有奇以比年灾伤民多流徙故也 癸巳升江西南昌府进贤县知县佘耀为府通判掌泰和县事时巡抚侍郎赵新奏举耀持身端谨久着能声事下行在吏部覆奏故有是命 夜月犯牛宿中星 甲午袭封衍圣公孔彦缙来朝奉表贡马贺 万寿圣节赐宴并赐钞币等物 镇守狭西右副都御史陈镒奏西安府闰六月骤雨山水泛涨庆阳府六月雹临洮县七月霜俱伤稼穑 上命行在户部遣官覆视以闻 乙未徙大同暖会堡于净水瓶从总兵官都督方政等言也 丙申冬至节遣卫王瞻埏 祭 长陵 献陵 景陵 上诣 奉先殿 太皇太后宫 皇太后宫行礼毕出御正朝文武群臣及四夷朝使行庆贺礼赐宴钞 太皇太后 皇太后俱免命妇朝贺 封靖江王府二辅国将军第三子佐茂六辅国将军第六子佐通俱为奉国将军 命狭西按察司副使金濂督运边储时督运官罗汝敬为虏所伤故有是命 湖广贵州总兵官都督同知萧授等奏比者蛮贼阿迟阿哈等作耗伪拟名称传写妖书焚毁衙门大肆劫掠屡委都指挥等官顾勇等领兵剿捕多所杀获即今首贼阿哈等一十七人并其徒属俱械于狱 上敕授及巡按监御史等官再行审实将贼首处决枭示警众其余宥死谪戍广西家属给有功官军 丁酉敕大同等处总兵官都督方政等曰比得镇守狭西都督同知郑铭奏达贼入寇庄浪被调去京军追剿生致贼徒乃来忽言阿台朵儿只伯率众先寇庄浪寻往红城子驻劄又有达贼三百余骑攻围兰州大通口递运所杀掠人畜已敕甘肃副总兵都督任礼等率兵剿除朕虑此贼肆行之后必欲分道来侵卿等其整饬军马严督各城堡墩隘昼夜了备毋致疏虞 敕提督洮岷等处都指挥佥事朱通同甘肃右副总兵都督同知赵安率兵巡边仍敕安与之同心协力以图成功毋得偏徇误事 行在金吾左卫都指挥康能等言蒙遣率官军五十五员名往使瓦剌乞赐骑仗什器粮料以往事下行在礼部覆奏请于山西行都司布政司给之 上以山西军民艰难令在京给与 己亥升行在钦天监监正黄恺正四品俸以九年任满故也 迤西达子只儿哈帖木儿等来归赐衣服器皿等物安插居住 辛丑狭西岷州卫大崇教寺大国师绰竹藏卜等宁夏卫僧会司剌麻恩你等西番把沙等簇瞿昙等寺国师贾索等俱遣人贡马赐彩币等物有差 壬寅 万寿圣节遣官祭 长陵 献陵 景陵 上诣 奉先殿 太皇太后宫 皇太后宫行礼毕出御正朝文武群臣及四夷朝使行庆贺礼 诏免顺天府并直隶各府被灾州县草束其户口盐粮准令纳钞 诏免狭西延安府鄜州洛川县民之新复业者租税一万五千石有奇 癸卯赐朝鲜国王李祹大统历命其使臣南宫启赍回 命镇守甘肃总兵官拣汰士卒时行在户部奏甘肃用兵挽运艰苦请令总兵官择其精锐者存留战守老稚疲病者悉令就食内地从之 甲辰赐各王府天下各衙门来贺 圣节官吏人等彩叚表里及路费钞有差 初洪武间克平云南惟百夷酋长思伦发未服后为头目刀干孟所逐赴京陈诉命为宣慰回居麓川分其地设孟养木邦孟定三府隶云南设潞江千崖大候湾甸四长官司隶金齿永乐元年升孟养木邦为宣慰司孟养宣慰刀木旦与其邻境讎杀而死缅甸乘机并其地未机缅甸宣慰新期加又为木邦宣慰所杀是时思伦发已杀其长子思行发袭父职亦死次子思任发袭兄职为麓川宣慰狡狯踰于父兄差发金银不以朝纳朝廷稍优容之适会缅甸之危思任发侵有其地遂欲尽复其父所失故地称兵扰边至是云南总兵官黔国公沐晟奏思任发侵占孟定府及湾甸等州杀掠人民焚毁甸寨事下行在兵部请令晟等计议抚捕何者为便从之

○夜月犯毕宿三鼓生晕色苍白围圆良久散

○乙巳给靖江王府奉国将军佐茂佐通岁禄各六百石于广西布政使司米钞兼支

○直隶新安卫奏永乐十五年以本卫公署居谷庶人臣等暂于徽州府廊房治事今庶人死家属取赴京臣等宜复旧治其妻妾子女殡埋屋旁者请迁葬城外从之

○河南临漳县奏漳滏二河因沙土填淤以致水溢坏杜村西南堤请及时疏浚使水顺流然复修筑坏堤从之

○丙午敕大同宣府等处总兵等官都督方政等曰近得延安绥德守备官奏达贼二千余人入寇神木县我师奋勇追剿出境朕以此贼迫于饥寒虑必复来侵优卿等其皆饬兵严备相机行事朕不中制

○先是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吴讷等举堪任御史者都察院检校葛崇大理寺评事俞本行人司司副王复行人范霖李柰推官梁辑知县吴复周軏州判官向祝至是到京命送行在都察院问刑

○直隶兴化县知县李光学凤阳主簿董翰俱以九年任满县民乞留命各升俸二级复其任

○镇守大同太监郭敬总兵官都督同知方政奏新调镇虏等卫官军时常出境巡哨缺衣鞋弓箭盔甲等件计四万有余

○上命行在工部照数给之

○丁未封晋府宁化王济焕第三子美垎第四子美坊第五子美埇俱为镇国将军锡之诰命

○总督漕运都督佥事王瑜等奏验视得清河等县老人康守中等所言淮河清澈已踰一月是实事下行在礼部尚书胡濙等以为祯祥率百官称贺

○上不允

○泰宁卫都督佥事拙赤海西呕罕河卫野人女直路失等兀者卫野人都指挥剌<土答>古脱伦卫野人忽里并加古贲葛林阿剌山奇吉河婆罗河亦罕河六卫女直兀的纳等并云南洱海卫女土官高氏湖广摇把峒长司土官向墨等俱来朝贡马及方物赐宴并赐彩币等物有差

○敕都督蒋贵等曰得奏达贼寇庄浪内官吉祥及都指挥江源等率兵剿杀忠勇可嘉续闻官军战死者一百四十余人心甚痛之然为国死忠名垂青史亦复何憾但此贼谲诈万状甫侵我西又掠我东诚不可测尔等宜多方图之期于一举扑灭且兵家胜负无常慎勿以庄浪一挫自馁也

○命工部署右侍郎事知府张顺实授本部右侍郎

○命直隶真定府定州知州张麓掌山西高平县事麓先任高平县县丞能崇儒重士恤孤怜贫以工部尚书吴中举升定州知州县民二千五百余人诣阙告留事下行在吏部言高平已有知县难从其请 上以民之所欲不可拂也故有是命

○命狭西平凉府镇原县县丞李显复任显在镇原持身廉谨以亲丧去任至是县民乞留故有是命

○命湖广施州卫容美宣抚司故土官佥事向友亮子子贤署父职友亮永乐间以罪死狱中至是子贤援例告乞承袭兵部以闻故命之

○命监察御史章聪督边备于延安绥德以备边都指挥王永奏请也

○行在兵部右侍郎徐晞劾奏总兵官都督蒋贵身居将帅心罔朝廷比者达贼出没庄浪贵乃逗留不进以致官军轻敌失利都指挥魏荣分守庄浪往西宁选马延缓不还坐此失误俱宜究治 上以贵受命甘州选兵庄浪有警彼何能及荣论罪难容但以初犯姑宥之然庄浪密迩凉州正晞及都督李安所隶今乃归咎他人以晞己罪令具实以闻

○太仆寺少卿郑复言往直隶河州烙马受牧户赂事觉命法司逮治之

○戊申诏免山东济南府被灾州县租税一万九千石有奇

○行在六科给事中劾奏右都御史陈智等罪初行在广东道监察御史李聪所问狱囚发大理寺审录驳回智怒责掌道御史张勖勖不服智笞之四十勖奏智不能整肃宪纲惟肆贪暴于是给事中劾智等有失宪体请治其罪

○上俱宥之令改前失

○己酉并省浙江嘉兴府各县税课局先是各县设局一十有二至是以其事简止存嘉善崇德海盐三局余皆并之

○命在京官军俸粮于通州支给时行户部奏粮储输京城者十之四输通州者十之六以便漕挽然京城仓有余而粮不给通州粮有余而仓不足请令在京军于通州转运赴京 上以转运重劳军士令就于通州支给

○庚戌书复靖江王佐敬曰承喻护卫官军日见消乏其征哨逃亡者乞免补伍敬从所请又云千户崔贵前奏李经交结王府等事恐被诬累然朝廷自有公论宗室至亲必不为小人所间王其安之

○镇守山西都督李谦奏达贼三百余骑窃入灰沟营南行随遣指挥李庸率兵败之斩首三级获马二十疋都指挥马贵率兵继至复战贼众遂溃获其马匹械器

○上赐敕奖励譕等

○命都指挥佥事刘源署都指挥佥事施云往宁夏听总兵官史昭调遣备边平贼之后仍令还京

○升福建泉州府知府蔡锡为山东按察司副使往宣府总兵官都督谭广处参理军机文书

○命逃民占籍于所寓先是行在户部奏各处民流移就食者因循年久不思故土以致本籍田地荒芜租税逋负将蠲之则岁入不足将徵之则无从追究宜令各府州县备籍逃去之家并逃来之人移文互报审验无异令归故乡其有不愿归者令占籍于所寓州县授以地亩俾供租税则国无游食之民野无荒芜之地矣

○上命下廷臣议至是佥以为便从之

○辛亥命湖广黄州府蕲州知州李信圭掌直隶淮安府清河县事信圭先任清河县知县为政宽廉以行在礼部左侍郎章敝举升蕲州知州县民乞留之故有是命

○调山东按察司副使王暹于狭西督收刍粮以给边需

○日生背气色青赤鲜明

○壬子巡抚狭西为事官罗汝敬奏臣督丁壮转运边饷至庄浪卫红城子忽遇虏寇辎重多为所掠欲再取之于民则为重困请悉蠲免从之

○癸丑行在兵部奏三千五军神机等营拜山海等处官军缺马二万七千八百余匹请令行太仆寺如数给与从之

○达官都督苏火耳灰奏臣自洪武中率众二千余人归附朝廷出力效劳今年八十有三朝不保暮别无嗣子止有一孙苏五十见被兵部参奏不应冒袭法当戍边臣无所依倚

○上怜其情特宥五十之罪

○甲寅罢湖广按察司副使许铭为民以行在礼部右侍郎吴政等考察其柔懦无为故也

○夜月犯角宿

○乙卯敕行在吏部曰今两京御史及天下知县缺人宜令在京三品以上官各举廉洁公正明达事体堪任御史者一员在京四品官及国子监翰林院堂上官各部郎中员外郎六科掌科给事中各道掌道御史各举廉慎明敏宽厚爱民堪任知县者一员尔吏部又加详察而擢用之必甄别之明去取之公毋挠于势毋惑于私毋怵于利使二者之任皆得实才庶副朕求贤图治之意钦哉

○复巡抚狭西为事官罗汝敬行在工部右侍郎仍理前事敕之曰尔尚涤心改虑勉尽公廉以图来效庶副朕委任之意

○命河南卫辉府新乡县知县诸贤复任贤临民有恩以丁忧去任民数百人告留故有是命

○诏免湖广长沙等府宣德十年被灾地亩租税五万二千七百石有奇

○罢福建右参议樊翰官翰扶势求索所部财物巡抚侍郎吾绅劾奏下狱坐赎徒为民

○丙辰葛林依木河察罕秃山三卫女直指挥吉失塔木等葛称哥卫女直指挥者乞纳等朵颜安河纳怜河兀列河木兰河五卫女直指挥卜令哥等俱来朝贡马及方物赐宴并赐彩币等物有差

○升哈密忠顺王卜答失里等差来使臣所镇抚早丁百户宰奴丁俱为副千户仍赐敕谕遣还

○敕总兵官都督蒋贵等曰近得甘肃副总兵都督赵安奏达贼东北行距凉州五百余里追之弗及又得狭西镇守等官奏馈运烦劳民力弗堪卿等其公集议之如达贼出境已远可将所领官军暂令就饷于东往来巡哨或仍驻原处将羸弱者发还腹里卫所就饷庶几兵精费省以朕遥度如此未识于事宜何如卿等宜酌其可否或更有良策可以强兵足食御贼安边者详悉以闻

○给延安绥德官军手把铳六百信礟六百四十及铳箭火药

○晓刻月犯木星 丁巳命四川叙州府通判杨文进复任文进以母丧去任郡民奏乞复任故有是命 修张家湾通济仓先是管粮通政使李暹奏欲移置张家湾通济仓于通州行在户部工部议如所请令漕运总兵官都督佥事王瑜量遣运粮军三千人兴役至是瑜奏臣所领运粮船二万有奇今两处交纳河道稍得疏通若并于一处不免阻塞况通济仓虽有损敝易为修葺若欲移之则其所费数倍三千人必不能办请仍旧修葺为便从之

○戊午行在前军署都督佥事杨福卒

○己未命直隶兴州前屯等卫指挥使徐恭李端指挥佥事倪正王虹刘勉俱任行在锦衣卫乘传赴京先是

○上以锦衣卫缺官命行在兵部选举至是以恭等闻故命之调肃王护卫兵一千听指挥戴旺提督备边俟黄河冰解仍令还卫从镇守狭西都督同知郑铭等奏请也 行在礼部尚书胡濙等奏宣德九年遣锦衣卫指挥佥事康能同神策卫达官千户阿老丁出使瓦剌赐赉以往中途遇贼回京今仍遣使赐赉宜如旧但阿丁老疾难往骁骑右卫千户陈友谙晓夷情臣等议当改遣陈友追夺阿老丁所赐白金衣服

○上命陈友出使赐如例阿老丁所受之物勿追

○直隶杨州苏州常州府各奏十月初一日飓风大作海潮涨涌所属州县居民漂荡者各数百家湖广荆州府所属州县各奏六月至七月天雨连绵江水泛涨渰没民田

○上命行在户部遣官覆视以闻内黄县掌县事知州宋安言各处军民多因岁歉以子女质钱近奉诏书许令赎归然富室利其力役不遵者多宜再申明不遵者论以法从之

○庚申迤北达子把哈儿等迤西达子癿牙忽鲁等男妇二十五人来归赐衣帽等物安插居住

○命故狭西都指挥佥事周寿子璧河南都指挥佥事李兴子英俱袭为指挥使山西都指挥佥事许彬子昇袭为指挥佥事金吾右卫指挥同知黄成子文袭职羽林前卫指挥佥事吉胜子忠代职

○革广西柳城县磨石驿阳朔县葡萄墟驿荔浦县山月驿修仁县在城驿象州龙门驿改徙临桂县山枣驿为全州山枣驿徙全州城南驿于州城之南从广西布按二司官奏也

○辛酉瓦剌哈密脱火麻三地面顺宁王脱欢等各遣使并福余朵颜二卫指挥犯秃不花等朵儿必河卫指挥乞剌忽等俱来朝贡马及方物赐宴拜赐彩币等物有差

○秦王志<土絜>奏洪武间先隐王以居室一所令母妃之外戚居之今母妃侄刘瑭等蒙遣还原籍请以其居室仍赐臣以居臣之子女长成者从之

○升巡抚辽东行在都察院左佥都御史李浚为左副都御史仍理前事以九年考满也

○命故脱伦卫指挥佥事兀哈住子忽里并加阿剌山卫指挥佥事乃马答子劄路古贲河卫指挥佥事哈剌章子兀的纳俱袭职

○复遵化县旧铁冶冶自永乐间开设 上即位诏书停罢至是行在工部奏复之仍添设主事一员提督

○ 广东左布政使王俊得卒俊得徽州府黟县由进士授福建道监察御史历升河南按察副使广东布政司左布政使至是以疾卒于官

猜你喜欢
  卷二百五十·列传第一百三十八·张廷玉
  鸿猷录卷十三·高岱
  西游纪·张瀚
  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之四十三(梁本)·佚名
  卷之二百十八·佚名
  卷之四百七十四·佚名
  雍正实录卷之八十六·佚名
  卷之三百三十五·佚名
  ◎总统府闹鬼·李定夷
  ◎冯上将军双寿纪·李定夷
  卷五·高士奇
  绎史卷十三·马骕
  第一章 我的家世 一 醇贤亲王的一生·溥仪
  卷二百九上·雍正
  總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邵缉·唐圭璋

      缉字公序,号荆溪。李弥逊筠溪集卷二十二有送邵公序还乡序。   满庭芳   落日旌旗,清霜剑戟,塞角声唤严更。论兵慷慨,齿颊带风生。坐拥貔貅十万,衔枚勇、云槊交横。笑谈顷,匈奴授首,千里静欃枪。   荆襄,人按堵,提壶

  • 孟浩然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孟浩然(689—740 ),本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市)人。早年隐居家乡襄阳附近的鹿门山,闭门读书,以诗自娱。曾游历长江南北各地,巴蜀、吴越、湘赣等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四十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不第。张九龄镇荆州

  • 卷四十四 志十九·赵尔巽

      ◎灾异五   洪范曰:“土爰稼穑。”不成则为咎徵。凡恒风霾、晦冥、花妖、虫孽、牛祸、地震、山颓、雨毛、地生毛、年饥、黄眚、黄祥皆属之于土。   顺治二年七月,湖州大风拔木。三年二月,孝感大风拔木。五年六月

  • ●崇禎長編卷之十八·汪楫

      崇禎二年二月   ○崇禎二年二月   崇禎二年二月丁亥朔帝視朝   遣大學士錢龍錫祭孔子   刑科都給事中薛國觀疏言日者枚卜一事一手握定者東林主盟科臣許譽卿沈惟炳與瞿式耜其人也至部臣溫體仁有言文華

  • 东都事略卷十五·王称

    世家三  乌乎论封建者何其纷纷哉世徒见春秋齐晋之彊汉室呉楚之乱遂一切归咎于三代之良制是大不然周建亲贤汉王同姓以蕃王室故诗所称懐徳惟寜宗子维城者封建之谓也周享过厯之期而汉载祀四百兹非其效与周徳虽衰齐晋尚

  • 大明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十一·杨士奇

    洪熙元年十一月丙申朔行在钦天监进宣德元年大统历上御正朝受之给诸王群群颁行天下 丁酉升行在礼科给事中吴登为行在鸿胪寺右寺丞行在中书舍人叶蓁姚秩为行在翰林院编脩擢翰林院庶吉士王连何志曾泉万硕木讷张观沈善周

  • 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之三十四·佚名

    天启三年五月庚寅朔○礼部尚书盛以弘再疏乞休许之命驰驿归○吏部请给殉难诸臣诰敕以慰忠魂以彰风化山东辽海东宁道右参政今赠太仆寺少卿顾颐四川下川南道按察司副使骆日升下川东道副使李继周今俱赠光禄寺卿四川顺庆府

  • 卷之八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瓴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卷一百八十七·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一百八十七人物志六十七大臣传五十三【蒙古正白旗下 旺扎尔 纳穆扎尔 梦麟 蒙古正红旗 恩格图 衮楚克固英 蒙古镶白旗 绰拜 阿尔沙瑚 沙理布 蒙古镶红旗 弼喇什 阿敏道】旺扎

  • 貴驗第五·徐干

      事莫貴乎有驗,言莫棄乎無徴。言之未有益也,不言未有損也。水之寒也,火之熱也,金石之堅剛也,此(《治要》作"彼")數物未嘗有言,而人莫不知其然者,信著乎其體也。使吾所行之信,若彼數物,而誰其疑我哉!今不信吾所行,而怨人之不信己

  • 春秋经觧卷五·孙觉

    宋 孙觉 撰闵公元年春王正月闵公继子般之弑而立不行即位之礼春秋因不书之以见继弑之法也左氏曰不书即位乱故也按人君即位国家之大事也虽在危乱不过礼有不具尔不应因乱遂废其礼也公谷之説皆是齐人救邢去年之冬狄伐邢

  • 菩萨地持经 第一卷·佚名

    菩萨地持经 第一卷北凉中印度三藏昙无谶于姑臧译菩萨地持初方便处种性品第一(第一段有一十八品)敬礼过去未来世  现在一切佛世尊有十法。具足菩萨道。摩诃衍摄。云何为十。一者持。二者相。三者翼。四者净心

  • 卷第十二·居顶

    续传灯录卷第十二目录 大鉴下第十三世 · 法云秀禅师法嗣五十九人 ·法云惟白禅师 ·保宁子英禅师 ·仙岩景纯禅师 ·广教守讷禅师 ·慈济聪禅师 ·白兆圭禅师 ·

  • 重编诸天传上卷·佚名

    大梵天王传言梵王者。语略故也。西域云[口*梵]囕摩。此翻离欲。或云清净。或云极净。楞严经云。身心妙圆。威仪不阙。清净禁戒。加以明悟。是人应时能统梵众为大梵王。自他化天之上即有四禅。凡十八天。於初禅中有乎

  • 卷第八·宋濂

    嘉兴大藏经 护法录 宋文宪公护法录卷第八 皇明金华宋濂着 云栖袾宏 辑 虞山钱谦益订 序 送无逸勤公出使还乡省亲序 皇帝廓清四海遂登大宝遣使者播告诸蛮夷俾知元运已革而中夏归于正统其称臣者高句骊最先交趾次之琉

  • 滏水集·赵秉文

    金代诗文别集。20卷。赵秉文著。本集全名为《闲闲老人滏水集》。赵秉文是滏阳(今属河北)人,故其诗文集名《滏水集》。《滏水集》原本30卷,以不乖儒理者为内集20卷,以主张释老者别为外集10卷。今外集已佚,唯内集存。其

  • 赤嵌集·孙元衡

    四卷。清孙元衡 (约1711年前后在世)撰。孙元衡,字湘南,桐城 (今安徽桐城)人,生卒年均不详。官台湾同知,终至东昌府知府。本集是元衡为台湾同知时所作,因该地有赤嵌城,故以为集名。集中多记海外风土物产,颇具才气,而未能尽规于

  • 沙弥尼离戒文·佚名

    失译人名,善女人字某言。某所受秽恶之身。充弊人流不堪下行。克己自悔。愿为弟子。受持正戒终身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