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同治八年正月十七日

早饭后,辰初二刻趋朝。是日请训,递封奏一件也。在朝房久坐。午初召见。皇太后问:“尔定于何日起身出京?”对:“定廿日起身出京。”问:“尔到直隶办何事为急?”对:“巨遵旨,以练兵为先,其次整顿吏治。”问:“你打算练二万兵?”对:“臣拟练二万人。”问:“还是兵多些?勇多些?”对:“现尚未定。大约勇多于兵。”问:“刘铭传之勇,现扎何处?”对:“扎在山东境内张秋地方。他那一军有一万一手馀人,此外尚须统一万人,或就直隶之六军增练,或另募北勇练之。俟臣到任后察看,再行奏明办理。”问:“直隶地方也不干净,闻尚有些伏莽。”对:“直隶山东交界,本有枭匪,又加降捻游匪,处处皆有伏莽,总须练兵乃弹压得住。”问:“洋人的事也是要防。”对:“天津、海口是要设防的,此外上海、广东各口都甚要紧,不可不防。”问:“近来外省督抚也说及防海的事否?”对:“近来因长毛、捻子闹了多年,就把洋人的事都看松些。”问:“这是一件大事,总搁下未办。”对:“这是第一件大事,不定那一天他就翻了。兵是必要练的,那怕一百年不开仗,也须练兵防备他。”问:“他多少国连成一气,是一个紧的。”对:“我若与他开衅,他便数十国联成一气。兵虽练得好,却听不可先开衅。讲和也要认真,练兵也要认真。讲和是要件件与他磨。二事不可偏废,都要细心的办。”问:“也就靠你们替我办一办。”对:“臣尽心尽力去办。凡有所知,随时奏明请示。”问:“直隶吏治也疲玩久了,你自然也都晓得。”对:“一路打听到京,又问人,也就晓得些。属员全无畏惮,臣到任后,不能不多参见人。”问:“百姓也苦得很。”对:“百姓也甚苦,年岁也不好。”问:“你要的几个人是跟你久了的?”对:“也跟随臣多年。”太后顾带见之惠郡王云:“叫他就跪安。”余起身走数步,复跪奏云:“臣曾某跪请圣安。”是日太后所问及余所奏,皆初七公摺及本日摺中事也。退朝,拜客数家,沈经笙、黄恕皆处谈颇久,归寓已申初矣。饭后,见客数次。写对联二付。夜与仙屏核别敬单。二更后,张竹汀等来一谈。三点睡。

猜你喜欢
  卷二十六 武宗·王夫之
  卷第二百七十五·胡三省
  资治通鉴外纪卷第八·刘恕
  宾退随笔·罗惇曧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七十五·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二十三·佚名
  卷之六百三十八·佚名
  通鉴纪事本末卷二十六上·袁枢
  王安礼传·脱脱
  袁义传·张廷玉
  窃愤录·辛弃疾
  卷四十九·佚名
  ●图民录卷一·袁守定
  卷一百十八·雍正
  第二章 周代的封建社会·张荫麟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古诗源卷十二·沈德潜

    ○齐诗  谢朓  玄晖灵心秀口,每诵名句,渊然泠然,觉笔墨之中,笔墨之外,别有一段深情妙理。康乐每板拙,玄晖多清俊,然诗品终在康乐下,能清不能厚也。  江上曲  易阳春草出,踟蹰日已暮。莲叶尚田田,淇水不可渡。愿子淹桂

  • ◆贞期生张渥(贞期生稿)·顾嗣立

    渥字叔厚,淮南人。博学明经,累举不得志于有司,遂放意为诗章,自号贞期生。又能用李龙眠法为白描,前无古人,虽时贵亦罕能得之。与玉山主人友善,即一时景绘为《玉山雅集图》,会稽杨廉夫为之序,传者无不叹美云。 题所翁画龙 题昭君

  • 第二折·石君宝

    (末云)(卜儿云)(唤正旦了)(正旦引侍婢上,云,住)(外旦云)这妮子却整五日也却四日不来。则这五年里呵。然这好事无间阻。幽欢却是寻常看。 【南吕】【一枝花】(残缺) 【梁州第七】(残缺) 【感皇恩】□□□□,□□□□。□

  • 卷十二 十国二·佚名

    全唐诗续补遗卷十二 十国二钱镠 【吴越武肃王】  以下吴越青史楼引宾从同登云阁霞轩别构雄,下窥疆宇壮吴宫。洪涛日日来沧海,碧嶂联联倚太穹。志仗四征平逆孽,力扶三帝有褒崇。如今分野无狼孛,青史楼标定乱功。石镜山

  • 提要·童轩

    钦定四库全书集部六清风亭稿别集类五明提要臣等谨案清风亭稿八卷明童轩撰轩字子昻鄱阳人家于南京景泰辛未进士官至吏部尚书此集第一卷为骚赋第二卷至八卷皆诗其门人李澄所编后有魏骥杨守陈沈周诸人题词其诗雅淡絶俗而

  • 名山藏卷之六十六·何乔远

    晋江何乔远选臣林记(成化臣二)◆臣林记(成化臣二)叶盛朱英韩雍王越孔镛陶成毛吉叶祯叶盛朱英○叶盛叶盛字与中昆山人正统中以进士授兵科给事中进都给事中屡言事事不克自尽欷歔颦蹙若关在身 【 故事中

  • 卷十三史九·何良俊

    朝廷之官莫重於冢宰。冢宰贤,则百司得职,而天下之事理矣。余观中世以下,士鲜全才。其严於律己者,每伤于刻;其宽以应物者,常失之通。聪明者,见事速而短于持循;敦笃者,守法坚而缺于裁变。迟钝之士,可以固而有常,佻狡之徒,亦能权以济

  • 绎史卷七十六·马骕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楚灵王之乱说苑楚恭王多宠子而世子之位不定屈建曰楚必多乱夫一兔走于街万人追之一人得之万人不复走分未定则一兔走使万人扰分已定则虽贪夫知止今楚多宠子而嫡位无主乱自是生矣夫世太子者国之基也而百

  • 四 风暴的前后中·周作人

    曾祖母于光绪十八年壬辰的除夕去世,她于两三日以前,从她照例坐的那把紫檀椅子想站起来时,把身体略为矬了一矬,立即经旁人扶住了,此后随即病倒,人家说是中风,其实不是,大约只是老衰罢了。她是阖台门六房人家里最年长的长辈,中间

  • 陈抟传·脱脱

    陈抟字图南,亳州真源人。才四五岁时,在涡水岸边游戏玩耍,有青衣老婆婆给他哺乳,从这以后陈抟日益聪明颖悟。等长大后,他读经史百家,一见成诵,一点都不会忘记,以诗著名。五代后唐长兴年中,赴试进士落第,于是不求俸禄官职,以山水为

  • 序一·捧花生

    山塘绿水,酒地花天,烟月红桥,争船箫局。大江南北,述冶游者,无不哆口繁华,醉心佳丽矣。至于记金陵之琐事,听石州之新声。渡接青溪,居连白石。单舟叠舸,钗飞钏动之场;六柱重阑,簧暖笙清之会。盖其分腴江、孔,金粉犹多;拾沈齐、梁,风流

  • 义理·胡宏

      胡子曰:义理,羣生之性也。义行而理明,则羣生归仰矣。敬爱,兆民之心也。敬立而爱施,则人心诚服矣。感应,鬼神之性情也。诚则能动,而鬼神来格矣。  祖考为诸侯,子孙为大夫士。祖考为诸侯,其葬也固诸侯,其祭也亦必以诸侯,不以

  • ●五、经学中衰时代·皮锡瑞

    经学盛于汉;汉亡而经学衰。桓、灵之间,党祸两见,志士仁人,多填牢户,文人学士,亦扞文网;固已士气颓丧而儒风寂寥矣。郑君康成,以博闻强记之才,兼高节卓行之美,著书满家,从学盈万。当时莫不仰望,称伊、雒以东,淮、汉以北,康成一人而已

  • 译文 卷三 致知·朱熹

    卷三 致知3·01 伊川先生答朱长文书曰:心通乎道,然后能辨是非,如持权衡以较轻重,孟子所谓“知言”是也。心不通乎道,而较古人之是非,犹不持权衡而酌轻重,竭其目力,劳其心智,虽使时中,亦古人所谓“亿则屡中

  • 行品第二·佚名

    佛告颰陀和菩萨。若有菩萨所念现在。定意向十方佛。若有定意。一切得菩萨高行。何等为定意。从念佛因缘。向佛念意不乱。从得黠不舍精进。与善知识共行空。除睡眠。不聚会。避恶知识近善知识。不乱精进。饭知足。不贪

  • 卷二目·徐昌治

    法高僧摘要卷二目(大法无间。幽显可通。知来遡徃。振聩惊聋。一番寒彻骨。徧界是香风。佛法相见也。谁之功)。佛图澄(邺中竺晋咸和)  鸠摩罗什(天竺晋建元)  僧寔(京师追远周太和)  佛驮跋陀(京师晋义熙)  道

  • 古文小品咀华·王符曾

    古代小品文选本。所选自先秦至明末,凡四卷,卷一选《战国策》47篇、先秦文12篇;卷二选西汉文38篇、东汉文29篇、三国文10篇;卷三选六朝文17篇、唐文58篇;卷四选宋文71篇、元文2篇、明文7篇,共291篇,最短者仅23字,长者也只千

  • 翰苑群书·洪遵

    典志文献。南宋洪遵辑。2卷。遵父子兄弟皆入翰林,遂以家藏唐宋有关翰苑故实之作11种,汇为此编。其上卷录李肇《翰林志》、元稹《承旨学士院记》、韦处厚《翰林学士记》、韦执谊《翰林院故事》、杨钜《翰林学士院旧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