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有德女所问大乘经

唐南天竺国三藏菩提流志奉诏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波罗奈国仙人住处施鹿林中。与大比丘众五百人。及无量诸菩萨摩诃萨众俱。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共阿逸多菩萨摩诃萨。入波罗奈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行乞。至有德婆罗门女家。时有德女。遥见如来色相端严诸根寂静。其心恬旷最上无比。威仪顾视审谛闲详。譬如龙王有大威德。如真金柱嶷然安固。如清净池皎无秽浊。欣戚不动如第四禅。身放光明内外融彻。时有德女。见如是相。心生净信。来诣佛所。顶礼如来及阿逸多菩萨摩诃萨足。曲躬恭敬。合掌向佛。而作是言。善来世尊。善来善逝。我于今者欲问所疑。惟愿垂哀暂时住此。于时世尊。默然受请敷座而坐。阿逸多菩萨摩诃萨。亦随佛坐。

  尔时有德婆罗门女。心生欢喜。益加恭敬。即白佛言。世尊。我闻如来于波罗奈仙人住处施鹿林中。转妙法轮。未知世尊所转法轮说于何法。佛告之言。有德女。我转法轮。说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处。六处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处灭。六处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忧悲苦恼灭。有德女。此是如来于波罗奈仙人住处施鹿林中所转法轮。一切世间。若沙门。若婆罗门。若天魔梵。悉无有能如法转者。

  尔时有德婆罗门女白佛言。世尊。所言无明为内有耶。为外有乎。佛言不也。有德女言。世尊。若于内外无有无明。云何得有无明缘行。复次世尊。有他世法。而来至于今世以不。佛言不也。有德女复白佛言。世尊。无明行相是实有耶。佛言不也。无明自性从于虚妄分别而生。非真实生。从颠倒生。非如理生。有德女复白佛言。世尊。若如是者则无无明。云何得有诸行生起。于生死中受诸苦报。世尊。如树无根则无枝叶华果等物。如是无明无自性故。行等生起定不可得。佛言。有德女。一切诸法皆毕竟空。凡愚迷倒不闻空义。设得闻之无智不了。由此具造种种诸业。既有众业诸有则生。于诸有中备受众苦。第一义谛无有诸业。亦无诸有而从业生及以种种众苦恼事。有德女。如来应正等觉。随顺世间。广为众生演说诸法。欲令悟解第一义故。有德女。第一义者。亦随世间而立名字。何以故。实义之中能觉所觉。一切皆悉不可得故。有德女。譬如诸佛化作于人。此所化人。复更化作种种诸物。其所化人虚诳不实。所化之物亦无实事。此亦如是。所造诸业虚诳不实。从业有生亦无实事。尔时有德女复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之义。今者如来所转法轮。是虚空法轮。性空法轮。出离法轮。通达法轮。不思议法轮。无能转者法轮。无等法轮。如实法轮。无生法轮。无自性法轮。无相法轮。世尊。如此法轮如来已转。作是语已。即以两手捧栴檀香末。散佛足上而作是言。世尊。愿我以此善根之力。于当来世。能转如是种种法轮。

  尔时世尊怡然微笑。从于口中放种种光。其光朗曜具含众色。遍至十方无量世界。一一世尊靡不充满。还来佛所右绕三匝。从佛顶入。尔时阿逸多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如来今者。有何因缘忽然微笑。如我意解非无因缘。佛告之言。阿逸多。汝见此婆罗门女。以手捧持栴檀香末散我足不。答言已见。佛言。此女因今所种善根。当于八万四千亿劫不堕恶道。于六万四千诸佛所。以尊重心承事供养。听闻正法守护受持。彼佛在世及涅槃后。如见时间相续不绝。复令无量阿僧祇众生回向菩提。然后于此三千大千世界。光曜劫中而得成佛。号法光曜如来应正等觉。其佛住寿满足一劫。教化无量阿僧祇众生令得涅槃。

  尔时阿逸多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世尊。此有德婆罗门女。曾于往世种何善根。佛言。阿逸多。汝今当知。此有德女于过去世毗婆尸佛出现之时。已作女身。为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解其身上所著璎珞。奉上彼佛而为供养。尸弃如来出现之时。于其佛所问甚深义。以妙衣服而为供养。在彼法中出家学道。修持梵行满足千年。毗叶浮佛出现之时。营办种种上好饮食。于半月中供养彼佛及声闻众。随意所须皆无乏少。俱留孙佛出现之时。以阿提目多迦华。散彼佛上以为供养。得受五戒护持无缺。拘那含牟尼佛出现之时。愿以种种饮食。衣服卧具汤药。及余供身所须之物尽佛寿来恒为供养。于时彼佛于两月中受其饮食及革屣等供身之具。迦叶如来出现之时。复以金花散佛供养。如是所作。皆为求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又作是言。愿我以此供养善根。速得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若未得记。终不愿舍女人之身。阿逸多。此有德婆罗门女。过去世中所种善根其事如是。此则是其最后所受女人之报。佛说此经已。阿逸多菩萨摩诃萨。及有德婆罗门女。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等。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有德女所问大乘经

猜你喜欢
  大般涅槃经疏 第四卷·灌顶
  尼羯磨卷下(出四分律)·怀素
  隱元禪師語錄卷第十一·隐元
  宗范卷上·钱伊庵
  卷第四·佚名
  阿毗達磨品類足論卷第十三·欧阳竟无
  集神州三宝感通录卷中·道宣
  瑜伽论记卷第二十二(之上)(论本第八十二至八十五)·遁伦
  大乘集菩萨学论 第二十一卷·佚名
  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卷第五·佚名
  毗耶娑问经卷上·佚名
  贤愚经卷第一·佚名
  众事分阿毗昙论 第六卷·佚名
  心地光明魔自远离·印光
  卷第十七·李通玄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一百七十六·彭定求

        卷176_1 【送鲁郡刘长史迁弘农长史】李白   鲁国一杯水,难容横海鳞。仲尼且不敬,况乃寻常人。   白玉换斗粟,黄金买尺薪。闭门木叶下,始觉秋非春。   闻君向西迁,地即鼎湖邻。宝镜匣苍藓,丹经埋素尘。   

  • 裴湘·唐圭璋

      湘字楚老,仁宗朝内臣   浪淘沙   雁塞说并门。郡枕西汾。山形高下远相吞。古寺楼台依碧嶂,烟景遥分。   晋朝锁溪云。箫鼓仍存。牛羊斜日自归村。惟有故城禾黍地,前事消魂。   又   汴州   万国仰神京。

  • 题剔空菩提叶·林徽因

    认得这透明体,智慧的叶子掉在人间?骸骨,一丝魂魄月边留念,——那一天一闪冷焰,还逃不出时间的威严;菩提树下清荫则是去年!相信这里睡眠着最美丽的消沉,慈净——昨天又昨天,美孤零的终会死在风前!仅证明了智慧寂寞一叶无声的坠地

  • 卷十四 十国四·佚名

    全唐诗续补遗卷十四 十国四詹敦仁题九仙山太白歌中昔未闻,佛天高处却逢君。姓名不落人间世,何事今朝不望云?题二石将军屹然相对两将军,化石经年久卧云。待把山河还圣主,肯随方国策元勋?题佛耳山我爱佛耳山,来偷一日闲。不见

  • 卷三十五·曹学佺

    <集部,总集类,石仓历代诗选>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三十五 明 曹学佺 编 盛唐四 王维【字摩诘太原人】 奉和圣制登降圣观与宰臣等同望应制 凤扆朝碧落龙图耀金镜维岳降二臣戴天临万姓山川八校满井邑三农竟比

  • 东都事略卷八十四·王称

    列传六十七  郝质邠州介休人也少从军挽强为军中第一以边功稍迁至内殿承制王则反于贝州文彦博以质为城西面钤辖河上旧有亭甚壮丽彦博虑为贼所焚遣使臣蔺千守之质使千徃邻砦度战具千去而亭焚彦博将斩千质曰亭焚罪在质

  • 第七十回 戮勋戚皇叔篡位 溺懿亲悍将逞谋·蔡东藩

      却说高洋病剧,召李后至榻前,握手与语道:“人生必有死,死何足惜!但恐嗣子尚幼,未能保全君位呢!”继复召演入语道:“汝欲夺位,亦只好听汝;但慎勿杀我嗣子!”汝杀人子多矣,还想保全己子耶?演惊谢而出。嗣复召入尚书令杨愔,大将军

  • 卷之一百九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卷之九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卷二十六·郝经

    <史部,别史类,郝氏续後汉书> 钦定四库全书 续後汉书卷二十六    元 郝经 撰 列传第二十三 魏 曹丕【文帝】 谨案曹丕传文全阙止存议赞 议曰高帝除秦苛虐蠲楚暴戾恢张雄图铺绎远畧创业垂统

  • 段荣传·李百药

    段荣,字子茂,姑臧武威人氏。祖父段信,仕沮渠氏,后入魏朝,因豪族身份被迁徙回北方,依然定居在五原郡。父亲连,安北府司马。段荣少时喜好历术,专攻星象。正光初年,对人说:“《易》云‘观察天文以测定时事的变迁’,又称‘上天显示征

  • 巎巎传·宋濂

    巎巎字子山,姓康里氏,自幼学习儒家典籍,学识渊博,能言善辩。毕生历任承直郎、集贤待制、兵部郎中、秘书监丞、同佥太常礼仪院事、监察御史、河东廉访副使、秘书太监、侍仪使、中书右司郎中、集贤直学士、江南行台治书侍御

  • 卷一百七十四·杨士奇

    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一百七十四明 杨士奇等 撰去邪唐太宗贞观初上谓侍臣曰朕观前代谗佞之徒皆国之蟊贼也或巧言令色朋党比周若暗主庸君莫不以之迷惑忠臣孝子所以泣血衔寃故丛兰欲茂秋风败之王者欲明谗人蔽之

  • 皇祐新乐图记卷中·胡瑗

    宋阮逸胡瑗撰钟磬四图皇祐镈钟图第六臣等谨按周礼鳬氏为钟两栾谓之铣【注云铣钟口两角贾公彦疏云古者应律之钟状如今之铃不圜故有两角】铣间谓之于于上谓之鼓鼓上谓之钲钲上谓之舞【注云此四名者钟体也于钟唇之上祛也

  • 第六章 15·辜鸿铭

    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辜讲孔子说:“谁能不通过门而从房间里出来呢?为什么人们不知道不通过门是无法生活的呢?门路呀!”

  • 提要·蔡卞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三毛诗名物解      诗类提要【臣】等谨按毛诗名物解二十卷宋蔡卞撰卞字元度兴化仙防人熙宁三年与兄京同举进士第仕至观文殿学士事迹具宋史自王安石新义及字説行而宋之士风一变其为名

  • 经验麻科·佚名

    嘉庆道光年间,安徽太平县沈望桥根据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写了《经验麻科》一书,当时仅以手抄本形式流传。由于该书经验确切,药效显著,得书者往往视同珍宝,秘不示人。

  • 清史列传选·佚名

    《清史列传》80卷,不著编撰人,又无序跋,莫详来源。书中记录了清代300年间著名人物的传记,共有2894篇,分为宗室王公、大臣、忠义、儒林、文苑、循吏、贰臣、逆臣等八门。叙事较《清史稿·列传》详备,又可补订《清实录》之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