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姚兴传

姚兴,字子略,是姚苌的长子。姚兴消灭苻登后,才为父亲办理丧事,服丧守孝,在槐里自称皇帝,定年号为皇初(394)。大魏天兴二年(399),姚兴自己免去皇帝的称号,降称天王,定年号为弘始。姚兴派兵攻克洛陽,令他的弟弟东平公姚绍在此镇守。天兴三年(340),姚兴派遣使者前来朝贡,太祖派谒者仆射张济出使姚兴。姚兴又大破乞伏乾归,于是占领了粃罕,缴获带着铠甲的战马六万匹,乞伏乾归向姚兴投降。

太祖派遣军队袭击姚兴所属高平公没弈于,没弈于抛弃他的部众,率领数千骑兵同赫连屈孑逃奔到秦州。魏军追击他们到了瓦亭,长安城中为之震惊恐惧。姚兴与众臣商议要攻击魏军,臣僚们都认为不可贸然行事,姚兴不听。天兴五年(342)夏天,姚兴派他的弟弟义陽公姚平率领四万人马入侵平陽,围攻乾壁达六十多天,因乾壁守军人少又缺乏井水,终于被攻陷。同年六月,太祖准备讨伐姚平,派毗陵王拓跋顺等人率三军六万骑作为先锋。七月,太祖亲自出征;八月,太祖军临时驻扎在永安。姚平派遣勇猛的部将,率精锐骑兵二百人前来窥视魏军,被太祖的前锋将领长孙肥擒获,连一匹马也未能逃脱。姚平只得退兵逃走,太祖发兵紧追不放,一直到达柴壁。姚平在此固守不出,太祖派兵将其包围,姚兴就带领他的全部军队前往解救姚平。

太祖听说姚兴将要到来,就令部众增筑多层围子,对内用以防止姚平突围,对外用以阻挡姚兴的援兵。又拦截汾水弯曲处架设南北两座浮桥,凭靠汾水西岸构筑围子。太祖派步骑兵三万余人,渡河到蒙坑南面四十里之处,从背后袭击姚兴。姚兴早上出兵向北行进,还没有来得及安营扎寨,太祖大军突然出现,姚兴的部众惊恐大乱。太祖令毗陵王顺率精锐骑兵冲锋突击,俘虏姚兴铁骑数百,斩首一千余级。姚兴败退,向南逃窜四十余里,太祖引兵退回。姚平竟死守不敢出击,只是派人烧毁魏军的围子数百步而已。太祖看到姚兴锐气已经挫败,就在南边截断蒙坑的出口,在东边阻塞新坂的山隘,坚守天渡,屯兵贾山,使得姚平水陆两路都断绝,并让将士披甲不卧,坐以待敌,准备擒拿姚兴部众。太祖又令将士沿汾水一带的山丘树立栅栏,长达数十里,用来防卫割草放牧的人。这一年九月,姚兴从汾水西面北下,凭靠山壑构筑堡垒用以防守。姚兴又带领数千骑兵,登上西岸窥视太祖军营,把柏树扎成一捆一捆,从汾水上游漂流下来,想要撞毁魏军架设的浮桥,魏军就用长钩把柏木拉上来,用来当柴烧火做饭。姚兴只得回到他的堡垒中。太祖估计他必定会来攻击西边的围子,就诏令修挖围子下的壕堑,把它加宽。到了夜晚,姚兴果然来进攻西围,因为梯子太短够不着,只得把梯子丢弃在壕沟里退了回去。姚兴又分出一部分军队,靠近汾水构筑垒寨,逼攻水闸,与城内的姚平隔水相望。太祖就凭着汾水进行拦截,使得姚兴与姚平内外隔绝,将士的斗志丧失殆尽。于是,城内的姚平粮草耗尽,十分窘急,只得趁夜晚在西南方向出城突围。姚兴在汾水西边陈列军队,燃起烽火,击鼓呼叫,替姚平接应援助。太祖从各部军队中挑选精锐部队,屯驻在汾水西岸,固守南边的浮桥,断绝阻塞水闸。姚兴在晚上听到城内突围之声,希望姚平能够奋力作战突出重围;姚平听到城外鼓噪之声,希望姚兴能够攻破包围接应救援。所以两下里只能大呼大叫,虚张声势地相互应和,都不敢逼近突击包围圈。姚平带领人马突围不能成功,被逼得走投无路,就带着两个妾投水而死。姚兴所属的安远将军不蒙世、扬武将军雷重等将士共四千多人,都跟着姚平跳进汾水。太祖令士卒泅水用弯钩抓捕,没有一个人得以幸免。姚平的部众三万余人,全数束手就擒,魏军生俘姚兴的尚书右仆射狄伯支,越骑校尉唐小方,积弩将军姚梁国,建忠将军雷星、康宦,北中郎将康猥,姚兴的侄儿姚伯禽以下,四品将军以上,共计四十余人。姚兴远道前来救援姚平,只能亲眼目睹姚平的彻底覆没,而自己无计可施,力不能及,全军上下悲恸呼号,声音震动山谷,几天几夜都没有停息。姚兴一再派出使者请求媾和,太祖未予准许,胜利班师回朝。

姚兴回到长安。当时有数万只鸟雀,在姚兴的殿堂之上互相厮斗,羽毛折断纷纷飘落,有不少被啄死,这种情形持续一个多月才停止。有识之人说:“现在鸟雀厮斗于庙堂之上,姚氏子孙是不是也会发生争斗动乱呢?”又姚兴的殿堂里常常发出一种声音,如同牛吼。有两只狐狸跑进长安城,一只登上姚兴的殿堂,径直走进内宫,一只走到街市之上,人们四处搜寻都没有找到。

当初,谯纵抢占了益宁这一带地方,僭称皇帝尊号,派使者向姚兴自称蕃国,姚兴封谯纵为蜀王,加赐给他九锡。永兴三年(411),姚兴派遣周宝前来朝贡。五年(413),姚兴又派使者前来朝贡,并请求进献他的女儿,太宗准许了他的请求。

姚兴的儿子广平公姚弼受到宠幸,姚兴把朝廷政事委托给他。姚兴得了重病,他的长子姚泓在宫中侍奉姚兴,姚弼就暗中纠集党羽数千人,一心等待姚兴死去,想要杀掉姚泓自立为帝。姚兴在外镇任职的其他儿子和侄儿听说此事,都起兵讨伐姚弼。姚兴的病痊愈之后,不忍心诛杀姚弼,只是罢免了他的官爵而已。神瑞元年(414),姚兴派遣兼散骑常侍、尚书吏部郎严康来大魏朝贡。神瑞二年(415),姚兴又派散骑常侍东武侯姚敞、尚书姚泰进奉他的西平公主给太宗,太宗以皇后之礼接纳了她。姚兴再次起用姚弼为中军大将军,分配给他三万军队,屯驻在渭水之北。及至姚兴再次得了重病的时候,姚弼派遣他的死党姚武伯等人率兵攻击端门。姚泓当时正在侍奉重病的父亲,就派兵进行抵抗,姚兴拖着病体来到前殿,杀死了姚弼,姚弼的党羽才被驱散。泰常元年(416),姚兴病死,姚泓便僭立为帝。

猜你喜欢
  卷二十六·本纪第二十六·仁宗三·宋濂
  建炎以来朝野杂记序·李心传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三十一·李心传
  卷之一百九十六·佚名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十二·佚名
  卷之五十·佚名
  卷之三百二十二·佚名
  ●续吴先贤赞卷之五·刘凤
  斛律羌举传·李百药
  李洪之传·李延寿
  张学颜传·张廷玉
  卷二百七下·雍正
  卷七十二·佚名
  汉文帝·苏辙
  二十三年(下)·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十八家诗抄·卷二·曾国藩

      陶渊明五古一百十四首  形影神三首并序  贵贱贤愚,莫不营营以惜生,斯甚惑焉。故极陈形影之苦,言神辨自然以释之。好事君子,其取其心焉。  形赠影  天地长不没,山川无改时。草木得常理,霜露荣悴之。谓人最灵智,独

  • 总目八·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总目八李绅【四卷】崔公信杨虞卿杨汝士陈至赵蕃【共一卷】鲍溶【三卷】卢钧范传质贾謩陈彦博唐扶陶雍郭周藩侯冽王质高铢【共一卷】舒元舆【一卷】卢宗囘周匡物廖有方

  • 资治通鉴后编卷一百四·徐乾学

    宋纪一百四【起柔兆敦牂七月尽疆圉协洽四月凡十月】钦宗恭文顺徳仁孝皇帝靖康元年秋七月乙丑朔除元符上书邪等之禁 宋昭政和中上书諌攻辽贬连州庚午诏赴都堂 乙亥蔡京移儋州安置攸移雷州 丙子童贯移吉阳军安置 甲

  • 卷之一千一百二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史纠卷二·朱明镐

    (明)朱明镐 撰○南齐书纪志萧书诸志礼乐为优纪叙简核无支无蔓州郡沿立条贯昭晰亦称善制良史之才兹其尤也顾祥瑞一书路卉衜萼同入皂囊野鹿山鸡并形简牍隠侯作俑恨未免焉荆州襄阳之鞠旅悉目为义顺帝和帝之受戕书法从同谋

  • ·与杜少京书·丁曰健

    时事方殷,亟还杜母;士民歌舞,仁威远闻。观今日之舆情,益知当年之惠政。望风庆喜,为之不寐。頴斋先生还言:足下受符于疮痍皇遽之中,慷慨致身,推赤诚以安反侧;众志成城,可歼强敌。况此区区乌合之徒,一闻大兵,已自惊溃,

  • 十国春秋卷七十二·吴任臣

    检讨呉任臣撰楚六列传张佶蒋勋姚彦章张佶长安人初为宣州幕僚恶观察使秦彦为人弃官去过蔡州秦宗权留为行军司马佶谓忠武军将刘建锋曰秦公刚鸷而猜忌亡无日矣吾属何以自免建锋方自危遂深相结纳佶后在孙儒军为指挥使儒败

  • 王体乾、李永贞、涂文辅传·张廷玉

    王体乾、李永贞、涂文辅,都是魏忠贤的党羽。王体乾,昌平人,为人阴柔奸险。熹宗在位初期,他任尚膳监太监,后升司礼监秉笔太监。王安推辞司礼监掌印太监之职后,体乾急忙与客氏、魏忠贤策划将它夺了过来,并置王安于死地。此后,他

  • ●宋人轶事汇编卷十六·丁传靖

    曹泳 方滋 杨愿 魏道弼 康与之 陆升之 王继先 绍兴乙亥十月二十二日,秦桧亡。翼日曹泳勒停安置新州。先是二十一日车驾幸桧第视疾,时已不能言,怀内出一劄子,乞以熺代辅政。上视之无语,既出,呼干办府事,问何人为此,则答以曹泳,

  • 三十二年·佚名

    (庚午)三十二年大明景泰元年春正月1月1日○丁丑朔,百官行望闕禮于景福宮,詣時御所進表裏鞍馬,諸道進箋。1月2日○戊寅,曲宴,又賜宴宗親于時御所,文武二品以上于議政府,堂上官以上于禮曹。翼日,賜御案果肉及內醞于承政院曰:「東宮

  • 古乐经传卷二·李光地

    大学士李光地撰乐记乐记盖孔门之遗书先儒以爲公孙尼子次撰而曰通天地贯人情辨政治其语精矣然又谓河闲献王与诸生等采周官及诸子言乐事者以爲乐记则似此书爲汉儒编辑盖当时礼乐道微传说不同故也又刘向校书时得乐记二十

  • 卷五·段昌武

    钦定四库全书毛诗集解卷五宋 段昌武 撰衞国风【阙】毛诗集解卷五

  • 佛祖历代通载卷第十九·念常

      ⊙(甲子 五八) 改兴元○是年寿州毛罕妻生子毛债。猪头象耳骡足鱼腮人身。铁杖自鞭金田扫地。偿盗常住钱债也。  南岳明瓒禅师者。不知何许人也。初宰相李泌。乾元中辞入衡岳。瓒隐居上封。泌往谒之。瓒诵经其

  • 央掘魔罗经卷第二·佚名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尔时娑婆世界主梵天王。放大光明照舍卫国。一心合掌顶礼佛足。供养如来及央掘魔罗已。而说偈言。奇哉我今见大战如二雄猛师子斗奇哉调御天人师如来善调央掘魔譬如毒蛇见咒师吹气放毒不怖畏师即

  • 全辽志·李辅

    区域志。明李辅修,马应龙等纂。李辅认为旧《辽东志》舛讹脱落甚多,于嘉靖四十四年(1565)进行重编,越六月而成书。六卷,图一卷。辅字近台,江西进贤人。嘉靖进士。官辽东巡抚。应龙,定辽卫(今辽宁辽阳)人。嘉靖举人。官

  • 地理古镜歌·蒋大鸿

    大鸿字平阶,又号中阳子,江南华亭人。明亡,唐王僭号,授兵部司务,历御史,福建破,遂亡命入务本朝,其友欲以博学鸿儒,荐大鸿止之。卒于绍兴。着书十余种,卷以百计,皆散失。

  • 垂光集·明周玺

    二卷。周玺撰。周玺,字天章,号荆山,明代合肥(今安徽合肥)人。弘治丙辰(1496)进士,官至礼科都给事中,为刘瑾所构,毙于廷杖,刘瑾败后,礼科给事中孙祯疏讼其枉,诏复官,荫其一孙。《垂光集》上卷载疏十三篇,弘治朝有七篇,正德朝有六篇

  • 大圣文殊师利菩萨佛刹功德庄严经·佚名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王舍城鹫峰山中。与大刍众一千人俱。菩萨八万四千。皆於无上正等菩提。得不退转。所谓慈氏菩萨。文殊师利菩萨。观自在菩萨。得大势菩萨。而为上首。复有七十二俱胝诸天众俱。皆悉住於菩萨之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