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六

林泉老人评唱投子青和尚颂古空谷集卷六

后学性一阅

第八十七则幽栖上堂

示众云。拈槌竖拂岂惮劬劳。接物利生那嫌分外。个这有收有放能纵能夺。且道谁是其人。

举幽栖和尚一日敛锺上堂(为法忘劳)。大众才集(并忙合闹)。栖云是甚么人打钟(佯打不知)。僧云维那(口是祸之门)。栖云近前来(照頋杻鼻木)。僧近前(祸福无门唯人自召)。栖便打(伏手骨朵)。却归方丈卧(收来太速)。投子拈云。然自急须逃。古今皆有(懒儿攀伴)。行穷绝处。试问傍人(论出理长)。不惜下情。果然获有(明眼难谩)。既从相问。急索端由(一递一刮)。不頋危亡。得他假难(不赌恶发)。虽获小利。也是暗地伤人。不为好手(傍观者哂)。这僧虽然失利。盖为自不守分致祸临身。未为分外(争免遭人点检)。然虽如是。终是平人横遭罗网。自有傍人证据在(路见不平拔剑相助)。且道证据个甚么事(你岂不知)。乃云。东家不了。西舍受殃(德不孤必有邻)。

师云。台州幽栖道幽禅师。镜清问如何是少父。师曰无标的。云无标的以为少父邪。曰有甚么过。云只如少父作么生。曰道者是甚么心行。林泉道。当头讳字寰中禁。谁敢依稀犯圣颜。既曾敛钟上堂。何怪聚头作相。虽是权衡在手。难谩云水凝心。为伊放去较危。所以收来太早。棒头有眼足下无私。丈室寥寥。横眠侧卧未必做得一员无事道人。果被投子从头花判。现成公案岂用强词。只此缘由便为招状。果信道。清官易断。不谩易算。凤凰飞在梧桐树。自有傍人话短长。还知东家不了西舍受殃处么。苦屈之辞幸遇明鉴。若非投子谁敢评量。颂曰。

蓦路相逢借问由(出门便入是非市)。寸心莫便与他酬(开眼不逢仁义人)。虽然重檐教人待(推恶离己)。终是惭颜暗地羞(丑则一度丑。话杷几时休)。

师云。鸟栖林麓易。人出是非难。狭路相逢不无温问。或假事而显理。或即俗而明真。或指空劫已前。或示威音之后。非妄情可测。非狂解可求。据此缘由。几人穷究。但肯寸心不昧。自然万法皆明。休向用机谋运智处便恁评跋。不见道。一分心幸。一分慈悲。不因一事。不长一智。不吃一交。不学一便。须知海岳归明主。未必乾坤陷吉人。投子虽恁么拈颂。莫便一向得失是非上穿凿。且对痴人暂时说梦。还知东家不了西舍受殃处么。只因不本分。所以祸临身。

第八十八则答麻三斤

示众云。三觉圆明当可顶门上具眼。二利兼济宁容脚板底烟生。但能念念无差。便见头头显露。莫有辨得的么。

举僧问襄州洞山。如何是佛(更嫌何处不分明)。山云麻三斤(无星秤上一任称盘)。

师云。襄州洞山守初宗慧禅师。初参云门。门问近离甚么处。师曰查渡。门曰夏在甚么处。曰湖南报慈。云几时离彼。曰八月二十五。云放汝三顿棒。师至明日却上问讯。昨日蒙和尚放三顿棒。不知过在甚么处。云。饭袋子。江西湖南便恁么去。师於言下大悟。遂曰。他后向无人烟处。不畜一粒米。不种一茎菜。接待十方往来。尽与伊抽钉拔楔。拈却炙脂帽子。脱却鹘臭布衫。教伊洒洒地作个无事衲僧。岂不快哉。门云。你身如椰子大。开得如许大口。师便礼拜。住后上堂曰。言无展事。语不投机。承言者丧。滞句者迷。还会得么。你衲僧分上到这里须具择法眼始得。只如洞山恁么道。也有一场过。且道过在甚么处。林泉道。再犯不容。僧问如何是佛。师答麻三斤。还有这里辨锱铢知轻重的么。佛身既充法界。法性何处不周。剎剎如然。尘尘皆尔。拶破面门。磕伤额角。不免教人点检道。当局者迷傍观者哂。况杭州兴教小寿禅师亦云。山河及大地。全露法王身。林泉虽恁离坚合异。莫便寻言逐句识情卜度。不见道三句外会取六句外省去。只如到此。端的合作么生会。良久云。还相委悉么。定盘星上无斤两。莫逐高低漫度量。颂曰。

三年一闰大家知(要知作么)。也有颟顸不记时(无心犹隔一重关)。昨夜雁回沙塞冷(节气不相饶)。严风吹绽月中枝(狼藉遍地)。

师云。三百六旬似蚁循环而不住。七十二候如珠走盘而非停。日月如梭春秋若箭。所以闰余成岁。全因律吕调阳。万松先师住仰山时。闰四月旦日上堂云。所谓道人者。不知月之大小。不知岁之余闰。野僧即不然。今年三百八十四日。前月大尽此月小尽。即今闰四月一日辰末巳初。忽有个出来道。通疏伶利知时按节。要且无道人气息。野僧以手掩鼻道。近后近后。作什么。你道人气息珍重。恁么商量。是颟顸不颟顸。是记得不记得。林泉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众生心佛应须自向。何必霜秋月夜采听鸿声。沙塞严凝江天寂寞。虽道法身无被不禁寒。莫守寒岩沉死水。当可回途复妙曲为今时。信手拈来敁斤邈两。休便向秤干上寻。秤锤边觅。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远之远矣。毕竟合作么生参礼。但能忘计较。处处可归依。

第八十九则北斗藏身

示众云。冬瓜儱侗到处皆然。瓠子弯环任谁索信。只此街谈巷语。无非赵璧燕金。傥能直下承当。便可空中仰望。有具眼者么。

举僧问云门。如何是透法身句(未开口时何不领会)。门云北斗里藏身(看破了也)。

师云。韶州云门山光奉院文偃禅师。嘉兴人。依志澄律师出家。敏质生知。慧辩天纵。及长落发禀具於毗陵坛。侍澄数年探穷律部。以己事未明往参睦州。州才见来便闭却门。师乃扣门。州曰谁。云某甲。曰作甚么。云己事未明乞师指示。州开门。一见便闭却。师如是连三日扣门。至第三日州开门。师乃拶入。州便擒住曰道道。师拟议。州便推出曰秦时[车*度]轹钻。遂掩门。损师一足。师从此悟入。州指见雪峰。师到雪峰庄见一僧。乃问上座今日上山去那。僧曰是。师寄一则因缘问堂头和尚。只是不得道是别人语。僧曰得。师曰尚座到山中见和尚上堂。众才集便出握腕立地曰这老汉项上铁枷何不脱却。其僧一依师教。雪峰见这僧与么便下座拦[离-蹂+月]把住曰。速道速道。僧无对。峰拓开曰不是汝语。僧曰某甲语。峰曰侍者将绳棒来。僧曰是庄上一浙中上座教某甲来道。峰曰大众去庄上迎取五百人善知识来。次日上雪峰。峰才见便曰因甚么得到与么地。师乃低头。从兹契合。温研积稔。密以宗印授焉。师出遍谒诸方。核穷殊轨。锋辩险绝。世所盛闻。后抵灵树。冥符知圣禅师接首座之说。初知圣住灵树二十年。不请首座。常云我首座生也。我首座牧牛也。我首座行脚也。一日令击钟。三门外接首座。众出迓。师果至。直请入首座寮解包。自是声名藉甚。道价峥嵘。为一派祖之根源。信不诬矣。此僧既问透法身句。云门须索尽心酬对道。北斗里藏身。非是教汝仰望不及。非是教汝寻觅不见。本欲要汝非智可知处知。非识可识处识。本没譊欺亦不厮赖。精精细细分明荐取。颂曰。

南岳峰高北岳低(不为有余。不为不足)。行人泣泪两迟疑(都是自心境界)。火星昨夜移牛斗(南山起云)。照见西瞿人不知(北山下雨)。

师云。千峰耸翠。万派争流。既有高低。不无深浅。此皆妄识评跋狂情系缀。若向是法平等处着眼。空劫前时存心。索甚行人泣泪。漫自迟疑。毕竟离言说绝思虑的消息。岂许等闲容易领会。不见道。只为分明极。翻令所得迟。自己不会浮。休怨河曲剥。云门忒煞老婆心切。火星昨夜既移牛斗。岁君今日必降灾祥。得之者头轻眼明。失之者心忙腹热。想见西瞿耶尼人总不知。林泉道。因祸致福。须弥四面各有一洲。东曰东弗于逮。南曰南赡部洲。西曰西瞿耶尼。北曰北郁单越。此四洲之梵音也。还知北斗藏身处么。徒劳斫额望。枉了强搜求。

第九十则五凤楼前

示众云。有时步步踏着。有时头头蹉过。须知尊贵一路。岂容取次登陟。有善回互者么。

举僧问风穴。如何是道(不属知不属不知)。穴云五凤楼前(好看脚下)。僧云如何是道中人(相逢难对面。对面不相逢)。穴云问取城隍使(推恶离己)。投子拈云。然指道由人。行之在己(师治半。自治半)。问穷决悟。答以提宗(相逢两会家)。不是当人。徒劳进步(险费草鞋钱)。何故。盖向上一路千圣不游(谁敢胡行乱履)。拟议之间长途万里(险)。是以龙楼迎瑞。紫殿笼烟(宝香凤烛烟云合)。苔砌深闱。烛香人静(寂寂帘垂不露颜)。正当恁么时。还许人喘息么(住气住气)。若喘息之间长途万里(只知尽法。不管无民)。

师云。汝州风穴延昭禅师。博学有才。机辨冠众。初参镜清道怤禅师。后嗣南院颙。机语颇多。不及备录。这僧今问如何是道。道之一字固有多门。老子云。道可道非常道。庄子却云。道在屎溺。据二子恁么道。是常邪非常邪。若定夺得。许汝具一只眼。直饶双眼圆明。亦不出邪因无因二种外道。向我祖师门下更参三十年。故南泉道。道不属知。不属不知。知是妄觉。不知是无记。是知吾佛无上菩提之道。非同世之所说者也。若非亲证履践明白。终是口头取办。画饼难充饥尔。不见长庆道。万象之中独露身。唯人自肯乃方亲。所以风穴傍提玄化回互尊严。教伊五凤楼前瞻仰有分奔凑无门。其僧果问如何是道中人。林泉道。从来虽共住。到底不知名。风穴老汉推恶离己恐犯当头。指问隍城使。此问此答不可以有意会。不可以无心知。水中择乳须是鹅王。投子拈云。然指道由人行之在己。此真所谓车不横推理无曲断。又道问穷决悟答以提宗。不是当人徒劳进步。此岂非弄潮须是江吴客。别语还他汉地人。紧系行缠牢着脚。不宜岐路漫因循。果云向上一路千圣不游。拟议之间丧身失命。故知拟心即差。举步即错。堕坑落堑何怨乎哉。当可惨悚戢翼仰德拳拳。远瞻紫殿笼烟。伫视龙楼迎瑞。深闱禁幄人静香消。无敢优游何容喘息。若喘息之间。长途万里。但肯忘缘达圣道。无中有路隔尘埃。颂曰。

深宫禁殿隔重闱(九重深密处)。帘静檐楹紫气垂(不许外人知)。苔地不通朝请近(不可妄传消息)。家人指路莫迟疑(应须子细。不必沉吟)。

师云。吾佛之道妙密难明。六户虽通四臣拱手。得之则纵横无碍。失之则触途成滞。放行则瓦砾生光。把住则真金失色。况深宫禁殿更隔重闱。视听应难履践。莫可以喻圣人之道非名言而可比拟者哉。而复帘静檐楹逾难亲近。月沉院宇谁敢亲。依此道中人何面目而可见。何姓名而可通。只可贵耳贱目。见面不如闻名。即俗明真。弃事方能就理。应须子细详审寻思。莫得因循虚徒造次。此虽逆耳终是忠言。谁嗔苔地不通圣朝。请近纶音未降丹诏恩遥。家人虽指玄关。识者罕逢明鉴。作家禅客切忌迟疑。伶利衲僧直须诊细。出门虽入是非市。开眼好看仁义人。

第九十一则仰山插锹

示众云。言中有响。非知音者难明。句里呈机。唯具眼人可晓。休云父慈子逆。本非恩断情忘。莫有闲点检者么。

举仰山插锹话(打鼓弄琵琶。相逢两会家)。

师云。仰山在沩山为直岁。作务归。沩问甚么处来。仰云田中来。沩云田中多少人。仰插锹叉手立。曰今日南山大有人刈茆。仰拔锹便行。林泉道。放去较危。收来太速。玄沙云。我若见便与踏倒锹子。林泉道。也是忍俊不禁。僧问镜清。仰山插锹意旨如何。清曰犬[口*(衔-金+缶)]赦书。诸侯避道。僧云只如玄沙踏倒意旨如何。清曰不柰舡何打破戽斗。林泉道。莫向言中取则。直须句外明宗。僧云南山刈茆意旨如何。清曰李靖三兄久经行阵。林泉道。且莫干戈相待。云居锡云。且道镜清下此一判。着那不着。林泉道。无孔铁锤不劳下楔。沩山以本分家风明本分事。向汝十二时中动转施为处。拟求本分已早不本分了也。所以问甚么处来。云田中来。沩山老汉岂不知他从田中来。着此一问要知下落。故又问田中多少人。若是杜撰禅和拍盲衲子便向数目里走作。他便觌面相呈尽情通报。便插下锹子叉手而立。此与答前三三后三三。意趣是同是别。沩山为人为彻。杀人见血。而复勘当道。今日南山大有人刈茆。非止叱伊静沉死水。而况恐他动落今时。中斯疾者宁不以瞑眩之药而与瘳欤。是他终是伶利衲僧。一拨便转。便与踏倒锹子。意欲纤尘不立万境消沉。曳尾灵龟转加其迹。致使玄沙点检。镜清论量。云居比校。投子掀扬。向此颂中自知来意。颂曰。

沩山问处少知音(人不得貌想。海不得斗量)。插地酬时佛祖沉(不见一法即如来。方得名为观自在)。踏倒玄沙傍不肯(见义不为无勇也)。免教苍翠带春深(懊恼阇黎斋后钟)。

师云。洪钟在架。任扣击以成声。明镜当台。尽[娟-月+虫]妍而自露。故云问在答处答在问处。休云问答者稀。莫道知音者少。沩山屡用此机。勘辨诸方黄口衲子。山又云。夫道人之心。质直无伪。无背无面。无诈妄心。一切时中视听寻常。更无委曲。亦不闭眼塞耳。但情不附物即得。从上诸圣只说浊边过患。若无如许多恶觉情见想习之事。譬如秋水澄渟清净无为澹泞无碍。唤他作道人。亦名无事人。时有僧问。顿悟之人更有修否。沩曰。若真悟得本。他自知时。修与不修是两头语。如今初心虽从缘得。一念顿悟自理。犹有无始旷劫习气未能顿净。须教渠净除现业流识。即是修也。不可别有法教渠修行趣向。从闻入理。闻理深妙。心自圆明。不居惑地。纵有百千妙义抑扬当时。此乃得坐披衣自解作活计始得。以要言之。则实际理地不受一尘。万行门中不舍一法。若也单刀直入。则凡圣情尽体露真常。理事不二即如如佛。仰山复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沩指灯笼曰大好灯笼。仰曰莫只这便是么。沩曰这个是甚么。仰曰大好灯笼。沩曰果然不见。沩山仰山恁么问答。何止田中一句而少知音。插地酬时逾难近傍。故玄沙老汉放没底誺。待与踏倒。正意恐堕功勋及涉春意。作么生得恰好去。是须记取南山语。镂骨铭肌共报恩。

第九十二则法眼慧超

示众云。搜远不搜近。空费草鞋钱。宜假不宜真。枉偿口业债。抄直打快处。谁能道得。

举僧问法眼。如何是佛(休分外)。眼云汝是慧超(莫错认)。

师云。金陵清凉院文益禅师。余杭鲁氏子。依新定智通全伟禅师落发。弱龄禀具於越州开元。属律匠。希觉盛化于明州鄮山育王。师往预听习。究其微旨。复傍探儒典。游文雅之场。觉师目为我门之游夏也。师玄机一发。杂务俱捐。振锡南迈。抵福州参长庆不大发明。后同绍修法进三人欲出岭。过地藏院阻雪少憩。附炉次。藏问此行何之。师曰行脚去。藏曰作么生是行脚事。师曰不知。藏曰不知最亲切。又同三人举肇论至天地与我同根处。藏曰。山河大地与上座自己是同是别。师曰别。藏竖两指。师曰同。藏又竖两指便起去。雪霁辞去。藏门送之。问曰。上座寻常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乃指庭下片石曰。且道此石在心内在心外。师曰在心内。藏曰。行脚人着甚来由。安片石在心头。师窘无以对。即放包依席下求决择。近一月余日呈见解说道理。藏语之曰。佛法不恁么。师曰某甲词穷理绝也。藏曰。若论佛法。一切见成。师於言下大悟。因议留止。进师等以江表丛林欲期历览。命师同往。至临川。州牧命主崇寿院。大唱佛祖不传之道。问答机语不及备录。复迁金陵。三坐道场朝夕演旨。时诸方丛林咸遵风化。师一日与李王论道罢。同观牡丹花。王命作偈。师即赋曰。拥毳对芳丛。由来趣不同。发从今日白。花是去年红。艳冶随朝露。馨香逐晚风。何须待零落。然后始知空。王顿悟其意。自是中兴大法广阐徽猷。随根悟入者不可胜纪。及示寂后。谥大法眼禅师。塔曰无相。这僧当时问如何是佛。特似不离花下路。法眼答道汝是慧超。恰如便见洞中天。虽是其间景致非常。若不具择法眼。斋来恰似不斋来。要知见谛明白。须是一回亲到。颂曰。

巇崄行时问路难(不是苦辛人不知)。有人相指北村南(慈悲之故。落草之谈)。长安无限人来往(屈指从头数莫真)。几个无铃过得关(不有凭由。终成败阙)。

师云。道无不在。行之由人。佛亦如然。明之在己。得之者。古路坦然平。纵横无不是。失之者。岩崖多差道。左右尽成非。若不低情下意审问缘由。怎不落草逻荒悬崕颠坠。何必指东话西将南作北。大抵长安大道时人皆行。得到家山万中无一。谁不伶俜辛苦舍父逃逝。不识自珍。谁贪他宝。一旦妄情扑落真智现前。一念回光便同本得。汝岂不闻双林傅大士颂云。夜夜抱佛眠。朝朝还共起。起坐镇相随。语默同居止。纤毫不相离。如身影相似。欲识佛去处。只这语声是。虽然如是。几人伶伶利利得过此关。还省得也未。此时若不究根源。直待当来问弥勒。

第九十三则赵州勘婆

示众云。奸不厮谩。壮不厮欺。莫骋偻罗。休说大口。总被林泉勘破。再敢有傍若无人者么。

举赵州勘婆话(好手手中还好手。红心心里射红心)。

师云。有僧游五台问一婆子曰。台山路向甚么处去。婆曰蓦直去。僧便去。曰好个师僧便恁么去。后有僧举似赵州。州曰待我与勘过。明日州便去问。台山路向甚么处去。曰蓦直去。州便去。婆曰好个师僧又恁么去。州归院谓僧曰。台山婆子我为汝勘破了也。玄觉征云。前来僧也恁么道。赵州去也恁么道。甚么处是勘破婆子处。林泉道。好个师僧便恁么去。又云。非唯被赵州勘破。亦被这僧勘破。林泉道。更有收人在后头。此话诸方商量者多。皆不出胜负常情。其实权衡在手的人。低也在他高也在他。汝诸人等大抵总被妄情系缀。得失相谩。宠辱牵缠。名位羁绊。此生死之根本。轮转之媒[□@((采-木+(工/山))*系)]。故古人兴一言立一法。令一切众生向直截稳当处。超生死此岸达涅盘彼岸。以寻常家长里短你来我去不济要话方便提携。假以得失令离得失。假以胜负令离胜负。此亦以楔出楔以毒去毒之谓也。若也将虚作实认影迷头。恣意纵情寻言逐句。非止於道远矣。其实负我多焉。且休说婆子勘破这僧。赵州勘破婆子。你还知三世诸佛六代祖师天下老和尚总被林泉勘破处么。一朝权在手。看取令行时。颂曰。

灵龟未兆无凶吉(寂然不动)。变动临时在卜人(感而遂通)。路头问破谁人委(赵州[妳-女+口])。王老东村努目嗔(干你甚事)。

师云。古人以钻龟打瓦以应吉凶。殊不知心未萌时祸福何在。仲尼有言。神龟能现梦於元君。而不能免余且之网。智能七十二钻而无遗策。而不能免刳肠之患。如是则智有所困神有所不及也。庄子云。宋元君梦人披发曰。予在宰路之渊。予为清江使河伯之所渔者余且得。予觉占之神龟也。渔者果有余且网得白龟。其圆五尺。君欲活之卜之。曰杀龟以卜吉凶。其实变动亦由於人。而况此问此答。勘破不勘破。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把住放行无非在己。虽则路头问破。几个能知。个里机关。何人可晓。虽则东村王老努目微嗔。谁知西坞张翁点头大许。莫有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者么。复云勘破了也。

第九十四则多子塔前

示众云。有口应难说。无言心自知。不劳舌剑唇枪。唯许辞源性海。莫有於一尺水一丈波处明得的么。

举僧问兴化。多子塔前共谈何事(合取狗口)。化云一人传虚万人传实(舌头在你口里)。投子拈云。然诸佛不出世。亦无有涅盘(一言道断。非去来今)。佛既如是。道亦如然(浑仑无缝罅)。是以从上诸圣密证此地(唯人自肯乃方亲)。所以然灯不付。正觉自成(匪从人得)。法既无传。至今续焰(就中一点更分明)。法既无得。更复何谈(低声低声)。罔测称扬虚谈互说(言多伤行)。然到此地者。何必塔前相见(有甚面孔)。对众拈花。截臂传衣。方为道矣(认着依前还不是)。既不如是。因甚大庾岭头提不起(自是汝无力)。

师云。言无展事。语不投机。承言者丧。滞句者迷。所以道声前一句圆音美。物外三山片月辉。辟支论曰。王舍城有大长者。财物无量。生育男女各三十人。适往游观。到一林间。见人斫於大树。枝柯条叶繁美茂盛。使多象挽不能令出。次斫一小树。无诸枝柯。一人独挽都无滞碍。见是事已即说偈言。我见伐大树。枝叶极繁盛。稠林相钩挂。无由可得出。世间亦如是。男女诸眷属。爱憎缚系心。於生死稠林。自然得解脱。即於彼得辟支佛以至现通。入灭时诸眷属为造塔庙。时人因号多子塔。此世尊拈花以青莲目顾视迦叶处也。投子道。诸佛不出世亦无有涅盘。本花严经出现品之半偈也。佛既如是。法亦如然。不言可晓。何必重宣。金刚般若云。如来於然灯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佛於然灯佛所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此然灯不付正觉自成之本意也。若知无传之传不说之说。自然续焰联芳代代不绝。何待塔前相见。对众拈花。可祖断臂。卢祖传衣。当密受时有道明者与数十人蹑迹而追至大庾岭。明最先见。祖乃置衣於盘石曰。此衣表信。可力争耶。任君将去。明举之如山不动。还达此理么。早知今日成闲管。悔不当时用好心。若非投子难知底蕴。颂曰。

於道无所证(不餐一粒米)。方通万法路(终日饱齁齁)。或明或暗行(撞天撞地)。不慎亦不护(无系无拘)。月来松色寒(亘古如然)。云去青山露(可知理也)。今古天台桥(驾险乘虚)。几人能得度(任谁可过)。

师云。有修有证。优游於建化玄门。无证无修。潜缩於实际理地。若不强生节目。自然不堕常途。坐卧经行莫非玄路。万法从兹显现。千差由是谐同。遇明则古镜徒辉。当暗则玄珠匿耀。具眼禅流不劳慎护。知心衲子自解参详。直待岩生皎月壑纳孤云。杉松耸翠耐霜寒。泉石分流淹晚景。风挨云去露突屼之青山。月伴人归栖嵯峨之翠峤。从今自古自古从今。天台桥虽播其名。人世客几能得度。休寻意路尽思度量。莫被玄关因循锁住。本为汝卸却炙脂帽子。慎勿强穿鹘臭布衫。此之所谓将心用心转见病深。作么生得头轻眼明去。若能识尽情忘。取一服见效。

第九十五则大阳玄旨

示众云。随言定旨当可斟量。逐语分宗休教蹉过。莫有精细伶利解问者么。

举僧问大阳坚和尚。如何是玄旨(但看垂手处。不索别寻思)。坚云璧上挂钱财(鬼家活计)。

师云。郢州太阳山慧坚禅师。初依灵泉仁禅师入室次。泉问甚么处来。师曰僧堂里来。泉曰为甚么不筑着露柱。师於言下有省。住后僧问如何是玄旨。师曰壁上挂钱财。无尽居士颂曰。玄旨分明示学人。钱财壁上挂金银。连珠六贴三千贯。不济饥寒不济贫。林泉道。孰信路傍神庙里。从来宜假不宜真。这僧问处索隐钩深。大阳答时将无做有。此之所谓神无方。易无体。显诸仁。藏诸用。休寻鱼兔强守筌罤。所以道休於言上觅。莫向句中求。其实玄旨端的幽微。会得则途中受用。不会则世谛流布。不见僧问安州白兆志圆禅师。如何是妙觉。曰若是皂角分付浴头。云学人不问这个。曰你问甚么。云如何是妙觉。曰若是妙药见示一服。僧又问如何是万行。曰今年桃李也无。说甚么烂杏。怡山暹云。上士见金如土。下士见土如金。作家宗师天然有在。可谓截琼枝寸寸是宝。折栴檀片片皆香。若是影响之流。将谓调戏。何也。从前心胆向人倾。相识由如不相识。咄。林泉道。怡山暹老子指示更分明。只如白兆大阳答处是同是别。投子颂中试听分析。颂曰。

轻轻人问玄中旨(莫错商量)。便吐肝肠说与他(心直口快)。木人暗皱双眉处(不劳颦蹙)。石女多言争奈何(切忌喃喃)。

师云。先觉觉后常兴利物之心。自利利他屡启拔生之念。所以云兴百问。瓶泻千酬。非独於今浅情而已。石头曰。乘言须会宗。勿自立规矩。药山曰。更须自看。不得绝却语言。我今为汝说这个语。显无语底。长庆曰。二十八代祖师皆说传心。且不说传语。且道心作么生传。若也无言启蒙。何名达者。云门曰。此事若在言语上。三乘十二分教岂是无说。因甚么道教外别传。若从学解机智得。只如十地圣人说法如云如雨犹被佛呵。见性如隔罗縠。以此故知。一切有心天地悬殊。虽然如是。若是得底人。道火何曾烧着口。觉范曰。衲子於此彻去。方知诸佛无法可说。而证言说法身。如何是言说法身。自答曰。断头舡子下杨州。林泉道。深谈实相善说法要。若据恁么比证将来。壁上钱财有价例没价例。还知么。将来鬼市没人买。有个波斯笑点头。莫错认。

第九十六则德山上堂

示众云。无说无言难惬维摩本意。有鞭有影用除庆喜疑心。只为当局者迷。故惹傍观者哂。具眼禅和还有辨得的么。

举德山和尚上堂云。及尽去也。直得三世诸佛口挂壁上(欲隐弥露)。犹有一人呵呵大笑(点检将来不可放过)。若识此人。参学事毕(自来无眼孔。那有闲工夫)。投子拈云。虽然如是。德山大似藏尽楚天月。犹存汉地星(收得安南又忧塞北)。

师云。灵龟虽曳尾。拂迹转成痕。可笑区区者。无门为法门。正当此际。外不随应内不居空。方有少分相应。所以云门道。光不透脱有两般病。一切处不明。面前有物。是一。透得一切法空。隐隐地似有个物相似。亦是光不透脱。法身亦有两般病。得到法身。为法执不忘。己见犹存。堕在法身边是一。直饶透得。放过即不可。子细点检将来。有甚么气息。亦是病。论至於此。岂免那人呵呵大笑。林泉道。问你诸人笑个甚么。只知荆玉异。那辨楚王心。若识此人。参学事毕。林泉道。有甚面孔与伊相见。投子拈道。藏尽楚天月。犹存汉地星。若是伶利衲僧。於此一十字内便见投子分星擘两别是知非底手段。子细参详。不宜造次。颂曰。

双盲入暗路崎岖(牢看脚下)。日落栖芦暂得苏(欺君不得)。争似石人眠半夜(都在南柯一梦中)。免教舜让守休居(坐着即不可)。须知花绽非干木(别是一般春)。无脚行时早触途(心萌口譍三千里)。昨朝风起长安道(扑头扑面是红尘)。元是昆仑进国图(不因师指示。几乎错商量)。

师云。云暗不知天早晚。雪深难辨路高低。正中妙叶谁能晓。万水千山徒自迷。何止双盲入暗石径崎岖。六户当明情尘汩没。不甘日落拨棹栖芦。偶尔烟收梦魂苏息。何如木女发锦机而独阅三更。争似石人推桂枕而孤眠半夜。拟待洒洒落落。焉知半半和和。直饶及尽今时。未免口挂壁上。不如通今会古见贤思齐。舜以天下让于单卷。卷曰予立于宇宙之中。冬日衣皮毛。夏日衣葛絺。春耕种。形足以勤劳。秋收敛。形足以休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於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吾何以天下为。单卷。姓单名卷。但能心地平稳意根牢实。何虑觉花而烦木叶者哉。虽不动步而周遍十方。奈因狂念而已经三际。不必长安道上漫逐风尘。进国图中昆仑说梦。未审此时合作么生话会。师高声唱云。莫寐语。

第九十七则投子月圆

示众云。半暗半明。云匣未全藏玉镜。乍升乍降。海门恰欲泛金波。当此之际。莫有离识情绝意路会得的衲僧么。

举僧问投子。月未圆时如何(曲钩由不似)。子云吞却三个四个(切忌咬嚼)。僧云圆后如何(明镜转差殊)。子云吐却七个八个(不劳算数)。投子拈云。大众。投子恁么道。诸人作么生商量(自古诗人多咏月。不言如镜便如钩)。若也道得寂住峰前烟云盖地(非特呈瑞呈祥)。曹溪路上日月同轮(还解辉天鉴地)。若也不会。山僧有颂(愿闻佳作)。

师云。文殊但一月真中间自无是月非月。这僧可惜向云岩扫帚上寻。龙树座榻边觅。其实圆之与缺。晦之与明。皆汝妄情自生分别。你几曾於圆陀陀剔圌圞处见那一段灵光。既问投子老汉。不免教没巴鼻上任伊捞摸。没奈何中尽他奈何。本非心幸相谩。端的慈悲太甚。若向吞吐处咬嚼。枉乾咽唾。其或品藻。更别商量。一任云烟盖地。从教日月同轮。争免为伊分明颂出。颂曰。

圆缺曾伸问老翁(不惜唇皮)。石龟[口*(衔-金+缶)]子引清风(拿空擭空)。昨朝木马潭中过(不得拖泥带水)。踏出金乌半夜红(莫便眼花)。

师举石室善道禅师与仰山玩月次。仰问。月尖时圆相甚么处去。圆时尖相又甚么处去。室云。尖时圆相隐。圆时尖相在。云岩云。尖时圆相在。圆时尖相无。道吾云。尖时亦不尖。圆时亦不圆。故骆宾王诗云。既能圆似镜。何用曲如钩。这一队老冻脓评论圆缺。更不小可。有的道从偏入正摄正归偏。有的道事不碍理理不碍事。有的道理事混融正偏兼带。直饶似镜如钩也是妄生比并。争如道月落潭空夜色重。云收山廋秋容多。论至理极忘情谓处。殃及石龟[口*(衔-金+缶)]子漫引清风。木马奔驰空踏碧浪。直得金乌东出玉兔西沉。日午打三更天明方半夜。慎勿以世间语言诗思文学。恣纵妄情流落生死。故楞严经云。但有语言俱无实义。又涅盘经云。吾四十九年说法。未尝道一字。所据三乘十二分教。皆是止啼黄叶。咦。若知无说说。何必口喃喃。

第九十八则芭蕉拄杖

示众云。越凡情。绝朕迹。不应认影迷头。超圣解。离言诠。切忌黏牙着齿。脱洒伶利处试请辨看。

举芭蕉和尚示众云。你若有拄杖子。我即与汝拄杖子(他本不曾添)。你若无拄杖子。我即夺汝拄杖子(他亦不曾减)。投子拈云。人无远见必有近忧(若非师指示。险不惹灾殃)。

师云。见有不有。拿空擭空。电光石火。水月松风。若也恁么会去。将欲取之必姑与之。将欲与之必姑夺之。其实与夺总不干他。亦聊以止啼黄叶说说雏禅。有底道。仁义先於贫处断。世情偏向有钱家。鹩俯没交涉。早自关甚事。云门上堂拈拄杖曰。凡夫实。谓之有。二乘折。谓之无。缘觉谓之幻有。菩萨当体即空。衲僧家见拄杖便唤作拄杖。行但行。坐便坐。林泉道。拈来无不是。用处莫生疑。又曰。药病相治。尽大地是药。那个是自己。乃曰。遇贱即贵。僧曰乞师指示。师拍手一下拈拄杖曰。接取拄杖子。僧接得拗作两截。师曰直饶恁么。也好与三十棒。林泉道。赊三不如现二。云门如此指示。且道与芭蕉用处是同是别。即了鳖上看时痒。要悟德山临济禅。颂曰。

有无今古两重关(公验明白不劳勘辨)。正眼禅人过者难(莫便等闲看)。欲通大道长安路(但行好事)。莫听昆仑叙往还(莫问前程)。

师云。自无始来漂沉生死。非止有无徒烦今古。被荣枯使作。困[跳-兆+孛]跳之心猿。令得失牵缠。伐奔驰之意马。既同桎梏。何异樊笼。无暇自由。总被他累。此皆情关固闭识锁难开。何啻两重而已哉。伶利禅和虽具正眼。拟议之间撞头磕额。不见道。明眼人前有三尺黑。信不诬矣。以喻长安大道纵横得妙左右逢原。未南回者触途成滞。直得登昆仑之丘。涉赤水之际。东望旋归。方至宝所。莫有就路还家者么。遂横拄杖云。看时虽有节。用处本无心。

第九十九则浮山绣球

示众云。灯灯续焰耀古腾今。叶叶联芳遮天映日。拟要知根达蒂。唯除见性识心。欲审端由。应须穷究。有道得的么。

举僧问浮山和尚。师唱谁家曲。宗风嗣阿谁(不是知音人不知)。山云八十翁翁辊绣球(定知难摸索。不必漫针锥)。僧云恁么则一句逈然开祖胄。三玄戈甲振丛林(一人传虚万人传实)。山云李陵元是汉朝臣(重重相为处。且忌错商量)。投子拈云。水深鱼稳。叶落巢踈(若非亲说破。强不漫追求)。

师云。舒州浮山圆鉴法远禅师。郑州人也。依三交嵩和尚出家。幼为沙弥。见僧入室请问赵州庭栢因缘。嵩诘其僧。师傍有省。受具后谒汾阳叶县。皆蒙印可。尝与达观颕薛大头七八辈游蜀。几遭横逆。师以智脱之。众以师晓吏事。故号远录公。因僧问。师唱谁家曲宗风嗣阿谁。师曰八十翁翁辊绣球。僧云恁么则一句逈然开祖胄。三玄戈甲振丛林。师曰李陵元是汉朝臣。三玄者。句中玄。体中玄。玄中玄。李陵乃广之孙。少为侍中建章监。善骑射爱人。谦逊下士甚得名誉。武帝以为有广之风。天汉二年拜骑都尉。浮山虽恁举来。意不在言。妙在体处。故投子拈以水深叶落鱼稳巢踈之语。使学者於非言之言无语之语中。不从耳听眼里闻声。还晓会得么。清音无间断。历劫响泠泠。颂曰。

月里无根草(不从栽种得)。山前枯木花(遍界发清香)。雁回沙塞后(风冷霜寒)。砧杵落谁家(徒劳采听)。

师云。言言见谛言非有。句句超宗句本无。恁么会得。心月孤圆情怀洒落。莫笑无根之语。全同无味之谈。剿绝妄情。祛除意路。平生死深坑。迭涅盘觉岸。非同春色空媚皇州。岂恋风光漫游阆苑。灵泉问踈山云。枯木花开始与他合。是这边句。是那边句。山曰是这边句。泉云如何是那边句。曰石牛咄出三春雾。灵雀不栖无影林。林泉道。无中能唱出。几个是知音。直待雁回沙塞鹤立岩松。色见声求无非是妄。拟听邻砧捣月寒杵惊云。任是谁家枉生愁思。当此之时。如何料理。休因三寸舌。萦损九回肠。

第百则浮山骨堆

示众云。庞老机关难谩。灵照就虎添斑。不妨紧俏。莫有不限东西点头会意的衲僧么。

举僧问浮山。如何是祖师西来意(云腾致雨。露结为霜)。山云平地起骨堆(不必分高下。徒劳论短长)。

师云。佛祖的意岂限东西。少室单传枉分南北。僧问云门如何是祖师西来意。门曰山河大地。云向上更有事也无。曰有。云如何是向上事。曰。释迦老子在西天。文殊菩萨居东土。林泉道。云门恁么酬对。是限东西不限东西。云门答话爱用此机。本欲离情识。转惹情识。凤萦金网趋。霄汉以何期。正谓此也。又僧问灵树。如何是祖师西来意。树默然。迁化后门人立行状碑欲入此语。问云门曰。先师默然处如何上碑。门对曰。师。上堂云。佛法也大煞有。只是舌头短。良久曰。长也。林泉道。徒劳卜度。至於浮山道。平地起骨堆。他虽恁么祗对。莫便做无事生事般会。有四种料拣。有语中无语。无语中有语。有语中有语。无语中无语。久参上士举着便知。林泉虽是强生节目。本欲截断葛藤打破窠窟。以楔出楔以毒去毒。关空锁梦如相委。镂骨铭心可报恩。投子颂处莫作境会。颂曰。

嫩草疏斜径(蓦直会取)。山泉带碧流(滩下接取)。文曾要渭水(千载谁人不赞扬)。列士耻庄周(心不负人面无惭色)。

师云。解语非干舌。能言不是声。但容忘圣解。自不惹凡情。虽则春生嫩草晓绽名花。处处疏通头头显露。红衢紫陌任斜曲以堪游。绿树黄莺尽依俙而可听。非从眼见。岂在耳闻。六一俱忘。谁能会得。可爱山泉漱。玉石涧铿金。带碧色流至岩前。混素影分来月下。西伯将出猎。卜之曰。非熊非罴。非虎非彪。霸王之辅。果获吕尚於渭水之阳。与语大悦曰。吾先君太公尝云。当有圣人适周。吾太公望子久矣。故号太公。望遂要归。以尊为太公。要於宵切。昔赵文王喜剑。剑士夹门三千余人。日夜相击於前。死伤岁百余人。好之不厌如是三年。国衰诸侯谋之。太子悝患之。奉千金赐庄子上说。庄子陈三剑曰。有天子剑。有诸侯剑。有庶人剑。今大王有天子之位而好庶人之剑。臣窃为大王薄之。王乃牵而上殿。宰人上食。王三环之。庄子曰。大王安坐定气剑事以毕奏矣。於是文王不出宫三月。剑士皆服毙其处。见庄子说剑篇。悝苦回切。然借事显理理固皆然。即俗明真真不掩伪。幸不以世说玉石无分金鍮不辨。老宿每以第一义谛指示於人。故假以牵合附会之说。发扬空劫前时一段大事。且道即今还会得也未。莫於平地骨堆上。徒费功夫散漫寻。

林泉老人评唱投子青和尚颂古空谷集卷六(终)

猜你喜欢
  访太虚大师记·太虚
  说无垢称经赞卷第四(末)·窥基
  般若灯论释 第一卷·清辨
  金七十论卷下·佚名
  卷六·赞宁
  俱舍论颂疏论本第二十九·圆晖
  云溪语录序·净挺
  翻译名义集卷第十一·法云
  四分律卷第五十七(第四分之八)·佚名
  第二十八章 得大塔建造之资材·佚名
  唯识之名义·太虚
  卷第一·智旭
  翻译名义集卷第十九·法云
  新华严经论 第二十卷·李通玄
  卷第十三·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丙集第十六·钱谦益

    韩参议邦靖三十七首【弄玉篇】南天鹏海飞难尽,北极鳌峰镇不摇。玄圃三山金作殿,青溪百仞玉为桥。千春翠树玄霜落,九夏洪厓紫雪飘。桃花零乱常迷路,彩凤翩翩不易招。十年不得青鸾信,一旦还吹碧玉箫。窗

  • 卷四十五·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四十五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独乐园稿【四】独乐园新春春风与汝不相闗何事潜来入我园曲沼揉蓝通底澈新梅翦防压枝繁短莎乍见殊堪喜鸣鸟初闻未觉喧凭仗东君徐按辔旋添花卉伴芳樽宿石

  • 卷八·胡文学

    <集部,总集类,甬上耆旧诗> 钦定四库全书 甬上耆旧诗卷八 监察御史胡文学编 序曰岳有五天下之望也而于其所镇之地瞻仰益亲诗曰泰山岩岩鲁邦所瞻是则先为其国之望而後为天下之望也然尤藉维岳降神笃生圣贤名士大夫以表

  • 卷三十九·施元之

    钦定四库全书 施注苏诗卷三十九 宋 苏 轼 撰 施元之 原注 武进邵长蘅 删补 诗五十一首 【起建中靖国辛巳改元度岭北归即以是年七月卒於毗陵 施注缺今补】 昔在九江与苏伯固唱和其略曰我梦扁舟浮震泽雪浪横江【

  • 26.李颀:渔父歌·施蜇存

    白头何老人,蓑笠蔽其身。 避世常(不)仕,钓鱼清(江)滨。 浦沙明濯足,山月静垂纶。 寓宿湍(与)濑,行歌秋复春。 持竿湘岸竹,爇火芦洲薪。 绿水(饭)香稻,青荷(包)紫鳞。 于中还自乐,所欲(全)吾真。 而笑(独)醒者,临流多苦辛。 用

  • ◎蕃夷(下)·徐天麟

    ○西域西域以孝武时始通,本三十六国,其后稍分至五十余,皆在匈奴之西,乌孙之南,南北有大山,中央有河,东西六千余里,南北千余里,东则接汉,阸以玉门阳关,西则限以葱岭,其南山东出金城,与汉南山属焉,其河有两源,一出葱岭山,一出于阗,于阗在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三十·佚名

    嘉靖二十六年十一月戊寅朔冬至大祀 天子圜丘先期视牲命英国公张溶代告请 太祖配 帝及是日行礼俱命成国公朱希忠 设醮典于大高玄殿十二日停封禁刑屠如例 遣定国公徐延德长宁伯周大经玉田伯蒋荣分祭 七陵都督佥事沉至祭

  • 明名臣琬琰续録卷十六·徐紘

    (明)徐纮 撰副都御史杨公神道碑铭  王■〈亻与〉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无锡杨公以成化十年四月二十七日卒于河南之行台寿五十有九讣闻上命驿舟归其榇礼部谕祭工部营葬公之子绅卜以是年十二月丙申奉柩葬神获郷长腰岭新阡乃

  • 四六一 大学士阿桂等题请将武英殿修书处额外供事从优议叙本·佚名

    四六一 大学士阿桂等题请将武英殿修书处额外供事从优议叙本乾隆四十二年十二月十七日经筵讲官 太子太保 议政大臣 武英殿大学士 文渊阁领阁事 管理吏部、户部三库事务 领侍卫内大臣兼管镶黄旗满洲都统 诚谋英勇公臣

  • 高宗本纪·欧阳修

    高宗名治,字为善,是太宗的第九个儿子。母亲是文德皇后长孙氏。最初被封为晋王,贞观七年(633),兼领不亲任职的并州都督。贞观十七年(643),太子李承乾被废黜,次子魏王李泰当立为皇太子,也因获罪被废,于是太宗立李治做了皇太子。

  • 吕琦传·薛居正

    吕琦,字辉山,幽州安次人。祖父吕寿,担任过瀛州景城主簿。父亲吕兖,曾任沧州节度判官,累官至检校右庶子。刘守光攻破沧州,吕琦的父亲被擒获,诛灭全族。吕琦当时只有十五岁,被官吏抓住,将就刑戮。有个叫赵玉的人,是幽州、蓟州的义

  • 职官六七·徐松

    黜降官四【宋会要】元佑四年正月十二日,诏正议大夫、宝文阁直学士、权刑部尚书谢景温别与差遣。以右正言刘安世言:「尚书位亚执政,建官已来,吏、户之外它曹多不并置并:原作「立」,据《长编》卷四二一改。,今创为新意,特设权官

  • 第二十五卦 无妄 天雷无妄 乾上震下·佚名

    无妄:元,亨,利,贞。 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彖曰:无妄,刚自外来,而为主于内。动而健,刚中而应,大亨以正,天之命也。 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无妄之往,何之矣? 天命不佑,行矣哉? 象曰:天下雷行,物与无妄;先王以茂对时,育万物。 初九:无妄,

  • 第七 揣篇 2·王诩

    【原文】揣情者,必以其甚喜之时,往而极其欲也。其有欲也,不能隐其情;必以其甚惧之时,往而极其恶也,其有恶①也,不能隐其情。情一欲必出其变。感动而不知其变者②,乃且③错其人,勿与语而更问其所亲,知其所安④。夫情变于内者,形见

  • 昭公·昭公十八年·左丘明

    【经】十有八年春王三月,曹伯须卒。夏五月壬午,宋、卫、陈、郑灾。六月,邾人入鄅。秋,葬曹平公。冬,许迁于白羽。【传】十八年春,王二月乙卯,周毛得杀毛伯过而代之。苌弘曰:「毛得必亡,是昆吾稔之日也,侈故之以。而毛得以济侈于

  • 墨子卷十四·墨子

    墨子卷十四备城门第五十二禽滑釐问于子墨子曰由圣人之言鳯鸟之不出诸侯畔殷周之国甲兵方起于天下大攻小强执弱吾欲守小国为之奈何子墨子曰何攻之守禽滑釐对曰今之世常所以攻者临钩衝梯湮水穴□空洞蚁传轒輼轩车服问守

  • 佛说宝雨经卷第四·佚名

    唐天竺三藏达摩流支译复次善男子。菩萨成就十种法得如于水。何等为十。一者随顺善法。二者常能生长一切白法。三者欢喜净信悦乐滋润。四者令一切烦恼相续朽败。五者自性澄清无浊洁净。六者息灭一切烦恼烧然。七者舍离

  • 御选语录卷十一·雍正

      卷十一御制序昔黄帝访道于广成子。汤问于卞随务光。古之圣王。其于高世之士。必资其薰习身心。以为宰制万事之本。迨于后世。凡入帝王之门者。功业边事。尚难其人。何况心性边事。从来宗门古德。传灵山之心灯。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