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三十四 前秦録二

苻健
    苻健字建业洪第三子也初母羌氏梦感大罴而孕生之夜洪又梦族曹氏指健谓之曰是儿兴家门可以吾名字之于是名罴字世建后避石虎外祖张罴之名故改焉及长雄果便弓马好施予善事人甚为石虎父子所亲爱歴位翼军校尉鎭军将军虎虽外礼苻氏心实忌之乃阴杀其诸兄而不害健也永和六年洪死健嗣位代綂其众乃去大都督大将军三秦王之号称晋官爵遣叔父安告丧于京师且请朝命秋八月京兆杜洪窃据长安自称晋征北将军雍州刺史以冯翊张琚为司马戎夏雄儁多归附之健密图闗中惧洪知之乃伪受石祗官爵以赵俱为河内太守戍温牛夷为绥集将军戍怀密缮宫室于枋头课所部种麦示无西意有知而不种者健杀之以狥既而自称晋征西大将军开府都督闗中诸军事雍州刺史以武威贾玄硕为左长史略阳梁安为右长史叚纯为左司马辛牢为右司马京兆王鱼安定程肱胡文等为军谘祭酒悉众而西以鱼遵为前锋行至盟津起浮桥以济遣弟辅国将军雄帅步骑五千人入自潼闗兄子扬武将军菁帅众七千人自轵闗入河东临别执菁手曰若事不捷汝死河北我死河南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济讫焚桥自统大众随雄而进杜洪闻之与健书侮嫚之以司马张琚弟光[一作先字]为征虏将军帅众万三千逆战于潼闗之北光兵大败走还长安健虽战胜犹修笺于洪并送名马珍宝请至长安上尊号洪曰币重言甘诱我也乃悉召闗中之众来拒健闻而筮之遇泰之临健曰小往大来吉亨昔往东而小今还西而大吉孰大焉诸君知否此则汉祖屠秦之机也是时众星夹河西流占者以为百姓西迁之象健遂率军进次赤水据其城以抗洪洪弟郁劝洪迎健洪不从郁率所部来降健遣雄略地渭北氐酋毛受屯高陵徐磋屯好畤羗酋白犊屯黄白众各数万皆斩洪使遣子来降苻菁鱼遵所过城邑无不降附洪惧固守长安九月菁与张光战于渭北之阴盘擒之三辅郡县堡壁悉降冬十月健长驱至长安杜洪张琚奔司竹十一月甲午入都长安以民心思晋乃遣叅军杜山伯诣建康献捷并修好于大司马桓温于是秦雍夷夏皆来归附赵梁州刺史石宁独据上邽不下十二月雄进兵撃斩之
    皇始元年春正月健军师将军左长史贾玄硕等请依刘备称汉中王故事表健为侍中大都督闗中诸军事大将军大单于秦王健怒曰吾岂堪为秦王耶且晋使未返我官位轻重非汝曹所知也既而密使梁安讽玄硕等上尊号健伪让再三然后许之丙辰僭即天皇位于南郊[纪事本末作天王大单于]国号大秦大赦境内改元皇始缮宗庙社稷置百官于长安追尊父洪为武惠皇帝庙号太祖尊母姜氏为皇太后立妻强氏为天皇后子苌为太子靓为平原公生为淮南公觌为长乐公方为高阳公硕为北平公腾为淮阳公栁为晋公桐为汝南公庾为魏公武为燕公幼为赵公以雄为都督中外诸军事丞相领车骑大将军雍州牧东海公菁为卫大将军平昌公宿卫二宫雷弱儿为太尉毛贵为司空略阳姜伯周[伯周健之舅也]为尚书令梁楞为左仆射王堕为右仆射鱼遵为太子太师强平[平王后之弟也]为太傅叚纯为太保略阳吕婆楼为散骑常侍赵并州刺史张平遣使来降健署为大将军冀州牧三月健置司隶校尉官分遣使者问民疾苦搜罗隽异寛重敛之税弛离宫之禁罢无用之器去侈靡之服凡赵之苛政不便于民者悉除之夏四月杜洪张琚遣使招晋梁州刺史司马勲勲率步骑三万自汉中入秦川健御之于五丈原勲屡战皆败退归南郑健以中书令贾玄硕始者不上尊号衔之使人告玄硕与司马勲通并其诸子皆杀之是年野蚕成茧野禾被原百姓采野茧而衣野粟而食闗西家给人足
    皇始二年春正月丞相雄等固请健正尊号宜依汉晋兼皇王之美不可过自谦冲同赵之初号健从之僭即皇帝位于太极殿大赦境内诸公皆进爵为王且言单于所以统一百蛮非天子所宜领以授太子苌立五等之封以次进之司马勲既还汉中杜洪张琚屯宜秋洪自以右族轻琚且知勲惮琚兵强因说勲曰不杀张琚闗中非国家有也勲乃伪请琚于坐杀之琚弟光走池阳合众攻勲勲频战不利杜洪遂自立为秦王改元建昌署置百官夏四月以张遇为征东大将军豫州牧五月健率步骑二万攻杜洪于宜秋斩之还登石安原而叹曰美哉斯原也怅然有终焉之志六月甲申健还长安晋鎭西将军谢尚攻豫州牧张遇于许昌遇遣使请救健遣丞相东海王雄卫大将军平昌王菁率众掠地闗东并帅步骑二万援之丁亥与尚战于颍水之诫桥尚等败绩奔还淮南死者万五千人雄乘胜逐北至于垒门杀伤过半秋七月雄徙遇及陈颍许洛之民五万余戸归于闗中[或作长安]以右卫将军杨羣为豫州刺史鎭许昌八月健以雷弱儿为大司马毛贵为太尉张遇为司空冬十月谢尚遣冠军将军王侠攻许昌克之豫州刺史杨羣退屯弘农十二月丞相雄攻王擢于陇上败之擢单马奔凉州雄还屯陇东初有童謡曰十斗二升沙谁为王擢家至是而擢败
    皇始三年春正月下书曰其自公卿已下岁举贤良方正孝亷清才多略博学秀才异行各一人或献书规谏或面陈朕过其悉以闻勿拘贵贱二月张重华遣将军张弘宋修会王擢帅步骑万五千来伐雄与菁率众拒之大败凉兵于龙黎斩首万二千级获弘修送长安王擢弃秦州奔姑臧健以领军将军愿为秦州刺史鎭上邽三月西域胡刘康诈称刘曜子聚众于平阳伪称晋王夏四月左卫将军飞讨擒之五月王擢复帅众二万攻上邽秦州郡县多应之愿战败奔长安六月左卫将军飞攻氐王杨初于仇池为初所败丞相雄平昌王菁帅步骑四万屯于陇东初张遇自许昌来奔健纳遇继母韩氏为昭仪数于众中谓遇曰卿吾假子也遇惭恨因雄等精兵在外阴结闗中豪杰欲灭苻氏以雍州归晋秋七月遇与中黄门刘晃谋夜袭健晃约开门以待之会健使晃出外晃固辞不得已而行遇不知引兵至门门不开事觉伏诛于是孔特起池阳刘珍夏侯显起鄠乔秉起雍胡阳赤起司竹呼延毒起灞城众数万人各遣使诣晋大司马征西将军桓温中军将军殷浩请救八月以左仆射鱼遵为司空九月丞相雄帅众二万还长安遣平昌王菁略地上洛置荆州于丰阳县以步兵校尉金城郭敬为荆州刺史引南金竒货弓竿漆蜡通闗市来逺商于是国用充足异贿盈积矣冬十月丞相雄与清河王法及左卫将军飞分讨孔特等健兄子辅国将军黄眉自洛阳来奔十一月雄克池阳斩孔特十二月清河王法与左卫将军飞克鄠斩刘珍夏侯显
    皇始四年春正月辛酉丞相雄克司竹胡阳赤奔灞城依呼延毒二月乙丑晋大司马桓温统步骑四万发江陵水军自襄阳入均口至南乡步兵自浙川趋武闗命司马勲出子午道趋长安三月温遣别将攻上洛获荆州刺史郭敬进撃青埿城破之[册府元龟作温遣京兆太守薛珍击青埿城破之]司马勲掠秦西鄙凉秦州刺史王擢攻陈仓以应温健遣太子苌丞相雄淮南王生平昌王菁北平王硕帅众五万拒温于峣栁城愁思堆[长安志云后因名桓公堆]夏四月己亥战于蓝田淮南王生单骑突陈出入以十数杀温将应诞刘泓士卒死者甚众温督军力战苌众大败丞相雄与温别将桓冲战于白鹿原为冲所败温遂转战而前壬寅进至灞上苌等退屯城南健与老弱六千固守长安小城悉发精兵三万为游军遣大司马雷弱儿等与苌合兵拒温三辅郡县争持牛酒迎降于温温抚谕居民使安堵复业男女夹路观之耆老有感泣者曰不图今日复覩官军健别遣雄帅骑七千驰袭司马勲于子午谷破之勲退屯女娲堡五月王擢拔陈仓杀健扶风内史毛难丞相雄复与桓冲战于白鹿原冲师败绩死者万余人初温恃秦麦熟以为军资而健悉芟麦清野以待之军粮不属士卒乏食六月丁丑温徙闗中三千余户而还呼延毒帅众一万从温苌等又追撃之比至潼闗温军屡败失亡万计丞相雄击司马勲王擢于陈仓勲奔汉中擢奔略阳遂攻乔秉于雍丙申雄卒太子苌攻秉于雍八月斩之闗中悉平以光禄大夫赵俱为洛州刺史鎭宜阳先是月奄填星在舆鬼占者曰秦有兵革之象会温来伐至是而退健赏拒温之功以雷弱儿为丞相毛贵为太傅鱼遵为太尉淮南王生为中军大将军平昌王菁为司空其年西虏乞没浑邪遣子入侍健于是置来宾馆于平朔门以怀逺人起灵台于杜门与百姓约法三章薄赋卑宫垂心政事数延公卿咨讲治道承赵人苛虐奢侈之后易以寛简节俭崇礼耆老修尚儒学秦人大悦太子苌拒桓温为流矢所中冬十月苌卒谥曰献哀十一月王擢帅众来降健以擢为尚书以上将军啖鐡为秦州刺史健叔父武都王安自晋还为姚襄所虏以为洛州刺史十二月安自襄亡归健以安为大司马骠骑大将军并州刺史鎭蒲阪是岁闗中大饥米一斗直布一疋
    皇始五年春二月蝗虫大起自华泽西至陇山食百草无遗牛马相噉毛虎狼食人行路断絶健自蠲百姓租税减膳彻悬素服避正殿新平有长人见长五丈语于百姓张靖曰苻氏应天受命今当太平外面者归中而安泰问其姓名弗答俄而不见新平令以闻健以为妖妄诏靖繋狱会大雨霖河渭泛溢蒲坂津监宼登于河中得大屐一只长七尺三寸足迹称屐指长尺余文深一寸健叹曰覆载之中何所不有张靖所见定不差也赦之夏四月河内太守王会黎阳太守韩高以郡叛降于燕立淮南王生为太子以司空平昌王菁为太尉尚书令王堕为司空司隶校尉梁楞为尚书令六月丙子健寝疾庚辰平昌王菁勒兵入东宫将杀太子生而自立时生侍疾西宫菁以健为己卒攻东掖门健闻变登端门陈兵自卫众见健惶惧皆舍仗逃散健执菁数而杀之余无所问壬午以大司马武都王安都督中外诸军事甲申健引太师鱼遵丞相雷弱儿太傅毛贵司空王堕尚书令梁楞左仆射梁安右仆射叚纯吏部尚书辛牢等嘱以后事受遗辅政健谓太子生曰六夷酋帅及大臣执权者若不从汝命宜渐除之乙酉薨于太极前殿在位五年年四十九[一作三十九]葬原陵谥曰明皇帝庙号世宗永兴初追尊曰景明皇帝号高祖

猜你喜欢
  东汉世家第十·欧阳修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八十二·李心传
  第一回 射蛇首兴王呈预兆 睹龙颜慧妇忌英雄·蔡东藩
  读礼通考卷一百六·徐乾学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五百四·佚名
  卷之九百四十·佚名
  卷之四百七十三·佚名
  ◎男子之尾·李定夷
  刘晟传·薛居正
  宋子贞传·宋濂
  张元祯传·张廷玉
  平濠记·钱德洪
  谭献叙养·吴振棫
  第一节 高宗之立·吕思勉
  卽位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六·阮阅

      ●卷六·评论门二  王右丞好取人诗,如“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此《华英集》中句也。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此李嘉句。僧惠崇有诗云:“河分岗势断,春入烧痕青。&

  • 王月英元夜留鞋记·臧懋循

    王月英元夜留鞋记杂剧(元)曾瑞卿撰●王月英元夜留鞋记杂剧目录楔子 〔音释〕第一折 〔音释〕第二折 〔音释〕第三折 〔音释〕第四折 〔音释〕题目 郭秀才沉醉误佳期 正名 王月英元夜留鞋记楔子〔老旦卜儿同正旦

  • 卷四·龙榆生

    71 叶梦得 七首 录自汲古阁宋六十家词本石林词【贺新郎】睡起流莺语。 ^掩苍苔、房栊向晚,乱红无数。 ^吹尽残花无人见,惟有垂杨自舞。 ^渐暖霭初回轻暑。 ^宝扇重寻明月影,暗尘侵、上有乘鸾女。 ^惊旧

  • 于湖词卷一·张孝祥

    宋 张孝祥 撰六州歌头【此调或作三叠亦凋零止第一段且休兵止第二段】长淮望防关塞莽然平征尘暗霜风劲悄边声黯销凝追想当年事殆天数非人力洙泗上弦歌地亦凋零隔水氊乡落日牛羊下区脱纵横看名王宵猎骑火一川明笳鼓悲

  • 卷十五·陈起

    <集部,总集类,江湖小集> 钦定四库全书 江湖小集卷十五     宋 陈起编 陈鉴之东斋小集 送郑严州四首【之悌】 诸贤适江海梧竹孤凤吟愿言正王度祈招嗣清音亦为胶西董反慰及物心未可赋柏舟天眷宗社深父老迎使君舟

  • 雍正实录卷之一百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保议政大臣保和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总理兵部事三等伯加十五级臣鄂尔泰总裁官光禄大夫经  筵日讲官起居注太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仍兼管吏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三等伯

  • 卷二十二兵志二陆军·黄遵宪

    日本上古文官日臣,武官日连。有物部连者,世为宿祢,掌环列之尹,兼司刑官。后兵与刑分,有大伴连,统率元戎,警卫宫城。然此皆世官,未有官制。逮孝德朝,仿唐制设兵部省,始有专官。其在内禁近之兵,则有近卫府以领羽林军。古名为革叉负

  • 宪宗本纪·刘昫

    宪宗本纪(上)宪宗圣神章武孝皇帝名李纯,是顺宗皇帝的长子,母亲是庄宪太后王氏。他于代宗大历十三年(778)二月出生在长安皇宫东边的宫中。六七岁的时候,他祖父德宗皇帝把他抱在膝头上,问他:“你是谁的儿子,坐在我的怀里?”他

  • 钦定南巡盛典卷十九·高晋

    目录天章【十九】乾隆四十九年甲辰御制古今体诗 钦定南廵盛典卷十九天章甲辰 【直 山东】诗南巡启跸五叠前韵【有序】时迈东南望幸俞六巡之请言观河海省方考三载之成惟民事之大宜勤先咨乐利体干行之健不息遑惮舟

  • 子罕第九·朱熹

     凡三十章。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罕,少也。程子曰:“计利则害义,命之理微,仁之道大,皆夫子所罕言也。”  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达巷,党名。其人姓名不传。博学无所成名,盖美其学之博而惜其不成一艺之

  • 燕礼第六·佚名

    燕礼。小臣戒与者。膳宰具官馔于寝东。乐人县。设洗、篚于阼阶东南,当东霤。罍水在东,篚在洗西,南肆。设膳篚在其北,西面。司宫尊于东楹之西,两方壶,左玄酒,南上。公尊瓦大两,有丰,幂用绤若锡,在尊南,南上。尊士

  • 图说下·朱公迁

    <经部,诗类,诗经疏义会通> 钦定四库全书 诗经疏义会通     元 朱公迁 撰图说下 竹为之以荐果核容四升 木为之以荐葅醢容四升 木为之以载牲体 大房半体之俎足下有跗如堂房也 瓦器以盛黍稷容斗二升方曰簠圆曰簋

  • 成唯识论观心法要卷第四·智旭

    蕅益沙门智旭述 (子)八识食体。前约生灭分位。今约住位言之也。文分为二。初引经通明四食。二别显识食唯真异熟。(丑)今初。又契经说。一切有情皆依食住。若无此(第八)识。彼(经所说)识食(之)体。不应有故。谓契经说。食有四种

  • 梵网合注卷第二·智旭

    佛说梵网经菩萨心地品合注卷第二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明菩萨沙弥古吴智旭注菩萨比丘温陵道昉订 (己)三明十金刚心三。初总征。二别释。三结指。 (庚)今初卢舍那佛言。千佛谛听。汝先言金刚种子有十心。金刚种子者。修

  • 佛说大乘智印经卷第二·佚名

    西天三藏宝法大师赐紫沙门智吉祥等奉 诏译  尔时佛告舍利弗。诸佛如来若身若心所获功德。难修难证亦难悟入。何以故。舍利弗诸佛如来眼观诸色。是识不以色境而动。耳听诸声。是识不以声境而动。鼻嗅诸香。是识不以

  • 说无垢称经卷第六·佚名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译  观如来品第十二  尔时世尊问无垢称言。善男子。汝先欲观如来身故而来至此。汝当云何观如来乎。无垢称言。我观如来都无所见。如是而观。何以故。我观如来非前际来非往后际现在不住。所以者何

  • 竹间续话·郭白阳

    《竹间续话》分4卷,主要介绍福建省内的遗闻逸事,采录乡土掌故,内容体例与《竹间十日话》相似。作者郭白阳,任职于福建省国民政府建设厅。

  • 同异录·陆深

    二卷。明陆深撰。陆深初名荣,字子渊,号俨山。弘治进士。嘉靖(1522—1566)间,为太常卿兼侍读学士,官至詹事府詹事。善文章,热心史学。著述繁富,有《南巡日录》、《北还记》、《淮封日记》、《古奇器录》、《史通会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