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二、姜之地望

在西周封建的事迹中,有一件事很当注意者,就是诸侯的民族不必和他所治的民族是一件事。譬如勾吴,那地方的人民是断发文身的,而公室是姬姓;晋,那地方的人民是唐国之遗,而公室是姬姓;虞,那地方是有虞,而公室又是姬姓。齐之民族必是一个特异的民族,可以《史记·封禅书》《汉书·郊祀志》及传记所载齐人宗教之迹为证,但公室乃是四岳之后,后来又是虞之后了。认清这件事实,然后可以不根据齐民族之特异,论到姜姓之公室。

姜姓国见之于载记者,有下列数国。

吕 或作甫

以上所谓四岳国,在今河南中部向西南镜山中。

姜戎(《左传》襄十四年):将执戎子驹支。范宣子亲数诸朝,曰:“来!姜戎氏!昔秦人迫逐乃祖吾离于瓜州,乃祖吾离被苫盖,蒙荆棘,以来归我先君。我先君惠公有不腆之田,与女剖分而食之。今诸侯之事我寡君不知昔者,盖言语漏泄,则职女之由。诘朝之事,尔无与焉!与将执女!”对曰:“昔秦人负恃其众,贪于土地,逐我诸戎。惠公蠲其大德,谓我诸戎是四岳之裔胄也,毋是翦弃。赐我南鄙之田,狐狸所居,豺狼所嗥。我诸戎除翦其荆棘,驱其狐狸豺狼,以为先君不侵不叛之臣,至于今不贰。昔文公与秦伐郑,秦人窃与郑盟而舍戍焉,于是乎有殽之师。晋御其上,戎亢其下,秦师不复,我诸戎实然。譬如捕鹿,晋人角之,诸戎掎之,与晋踣之,戎何以不免?自是以来,晋之百役,与我诸戎相继于时,以从执政,犹殽志也。岂敢离逷?今官之师旅无乃实有所阙,以携诸侯,而罪我诸戎!我诸戎饮食衣服不与华同,贽币不通,言语不达,何恶之能为?不与于会,亦无瞢焉!”赋《青蝇》而退。宣子辞焉,使即事于会。

齐 《国语》,齐许申吕由太姜

莱 莱在顾栋高《春秋大事年表》中列外姜姓,然此说实可疑。其言曰:“《襄二年》传:‘齐侯使诸姜宗妇来送葬,召莱子,莱子不会。’是莱亦齐同姓国也。”案:莱子非宗妇,何以召及莱子,而莱子必会?或因莱子夫人是姜姓,故莱子必会乎?(惟“宗妇”寻常之解并不如是耳)此说若确,则莱非姜姓。又,《史记》:“莱人,夷也,与齐争国。”然则果是姜姓。亦当是后来齐国所分植。

以上五国皆在山东境,纪州莱皆环齐,为之邻者。

姜 据古本《竹书纪年》宣王时戎人灭姜侯之邑,引见《后汉书·西羌传》。准以芈曹等皆为先代国名后代姓号之例,姜之为姓必原是国名,惟此姜侯是否姜姓,或是他族封建于其地者,则不可考。

综合上举《国语》《左传》之记载,知姜之所在有两个区域。一再今河南西境,所谓四岳之后者,一在今山东东境。然河南西境必是四岳之本土,此可以“齐许申吕由太姜”,及“太公封于营邱,比及五世,皆返葬于周”诸说证之。齐本是由四岳国里出来的,望伋两代仍用吕称(《书·顾命》齐侯吕伋)。若齐旁诸姜,当是齐之宗姓分封者,姜之先世为四岳,四岳之地如可确定,则姜为何处的民族,可以无疑问了。

有把四岳当作人的,例如战国、秦汉间之《尧典》;又有把四岳当作岱宗等四山的,例如杜预注《左传》。但四岳实是岳山脉中的四座大山,四岳之国便是这些山里的部落。《诗·大雅》:“崧高维岳,峻极于天。维岳降神,生甫及申。维申及甫,维周之翰。”毛云:“崧,高貌,山大而高曰崧。岳,四岳也。”那么,申甫一带的山即是四岳了。同篇下文说:“亹亹申伯,王缵之事。于邑于谢,南国是式。王命召伯,定申伯之宅。登是南邦,世执其功。王命申伯,式是南邦。因是谢人,以作尔庸。”这是说申境向南移。其向南移的地方在谢,其差在北的地方可以推想。又《诗·王风·扬之水》说:

扬之水,不流束薪。彼其之子,不与我戍申。怀哉怀哉,曷月予还归哉!

扬之水,不流束楚。彼其之子,不与我戍甫。怀哉怀哉,曷月予还归哉!

扬之水,不流束蒲。彼其之子,不与我戍许。怀哉怀哉,曷月予还归哉!

如此看来,申、甫、许在一块儿。许之称至今未改,申又可知其后来在谢,则申许吕之地望大致可知了。《郑语》,史伯曰:“当成周者,南有申吕。”可知《汉书·地理志》“南阳郡县故申伯国”,《水经注》“宛西吕城,四岳受封于吕”诸说,当不误。

然姜之大原实在许谢迤西大山所谓“九州”之中。《郑语》:“谢西之九州何如?”可知谢西之域名九州。《左传》昭四年:“四岳、三涂、阳城、大室、荆山、中南,九州之险也。”杜注,三涂在陆浑县南(今嵩县);阳城在阳城县(今登封县)东北;大室在河南阳城县西北;荆山在新城沶乡县(今湖北郧阳一带与河南之界)南;中南在始平武功县(今武功县)西。然则九州志区域正是现在豫西渭南群山中,四岳亦在此九州内,并非岱宗等四山。

又据上文所引,《左传》襄十四年姜戎一段,知九州之一名瓜州,其地邻秦,其人为姜姓,其类则戎。虽则为戎,不失其为四岳之后。四岳之后,有文物之大国齐,又有戎者,可以女真为例。建州女真征服中夏之后,所谓满洲八旗者尽染华风,而在混同江上之女真部落,至今日仍保其渔猎生活,不与文化之数。但借此可知姜本西戎,与周密迩,又为姻戚,惟并不是中国。

姜之原不在诸夏,又可以《吕刑》为证。《吕刑》虽列《周书》,但在先秦文籍今存者众,仅有《墨子》印它。若儒家书中引《吕刑》者,只有汉博士所作之《孝经》与记而已。《吕刑》全篇祖述南方神话,全无一字及宗周之典。其篇首曰:“惟吕命,王享国百年,耄,荒度作刑,以诘四方。”《史记》云:“甫侯言于王。”郑云:“吕侯受王命,入为三公。”这都是讲不通的话。“吕命王”到底不能解作“王命吕”。如以命为吕王之号,如周昭王之类,便“文从字顺”了,篇中王曰便是吕王曰了。吕称王并见于彝器,吕王作大姬壶,其辞云,“吕王作大姬尊壶,其永宝用享”(见《愙斋集古录》第十四)。可知吕称王本有实物为证。吕在周代竟称王,所谈又是些外国话,则姜之原始不是诸夏,可谓信而有证。

猜你喜欢
  卷上·佚名
  第四十六回 却隆恩张果老归山 开盛宴江梅妃献技·蔡东藩
  建康实録卷一·许嵩
  简介·昭梿
  第二八四供词(堂谕)同治十二年闰六月十三日一一七○三--八·佚名
  两汉笔记卷六·钱时
  卷十八·司马迁
  一八八 我的工作五·周作人
  陈夷行传·刘昫
  李景传·薛居正
  刘子羽传·脱脱
  卷二百四十三·佚名
  卷一百五十·赵汝愚
  卽位年·佚名
  四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六百六十三·彭定求

        卷663_1 【送顾云下第】罗隐   行行杯酒莫辞频,怨叹劳歌两未伸。汉帝后宫犹识字,   楚王前殿更无人。年深旅舍衣裳敝,潮打村田活计贫。   百岁都来多几日,不堪相别又伤春。   卷663_2 【村桥】罗隐  

  • 米芾·唐圭璋

      芾字元章,太原人。自号鹿门居士,又号海岳外史。徙居襄阳,又徙居吴。生于皇祐三年(1051)。以母侍宣仁后藩邸恩,补校书郎、太常博士,出知无为军。逾年,召为书画博士,擢礼部员外郎,知淮阳军。大观三年(1109)卒,年五十九。或云元年

  • 巻二十·邵浩

    钦定四库全书坡门酬唱集卷二十宋 邵浩 编栾城韩干三马【李伯时所藏】老马侧立鬃尾垂御者高拱持青丝心知后马有争意两耳微起如立锥中马直视翘右足眼光已动心先驰仆夫旋作奔佚想右手正控黄金羇雄姿骏发最后马回身奋鬛

  • 卷九十四·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九十四川类五言古逰斜川         【晋】陶 潜开嵗倏五日吾生行归休念之动中怀及辰为兹逰气和天惟澄班坐依逺流弱湍驰文鲂闲谷矫鸣鸥迥泽防防目缅然睇曾丘虽微九重秀頋瞻无

  • 卷中·钱澄之

    永历纪年(上)上讳由榔,初封永明王;神宗皇帝孙、端皇帝之第四子也。端皇帝讳常瀛,为神宗第五子;以万历二十九年壬寅封桂王。天启七年丁卯,就国于湖广衡州俯。崇祯十六年癸未,流贼张献忠陷衡州,王率宅眷走粤。世子、次子俱被执,王

  • 明熹宗哲皇帝实录卷之三十九(梁本)·佚名

    月丙戌吏部再推邹元标南京吏部尚书上老之不允叶向寓言元标精勤可任不听两朝从信录科臣程注请惜老成以重表率锍釒曰窃惟古称冢宰为六卿之长其来尚矣至我朝而南北并设吏部尚书岂无意哉盖陪都为祖宗丰镐之区清议所从出

  • 卷之八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吴营长之威风·李定夷

    四年二月初四夜,广东石龙警卫军八十六营兵士李葵、卢浩、黄有、蔡昌四人,偕同该处涌笃妓院咏仙楼妓女王杏娇、何桂好挖开墙壁逃走。次日为石龙行营访闻,饬令该营长吴貔泰查拿送办。吴营长当将截回逃兵李葵、卢浩二名并妓

  • ●绎史摭遗卷十三·温睿临

    吴郡李瑶子玉纂目录文学、儒行列传傅山应撝谦林时对黄宗羲顾炎武李容黄宗炎(弟宗会)于戏!当其残山剩水之局,不有志节之士以品行励人心、以文章维世道,则一线之源几于沦矣。夫啬庐、潜斋暨二曲者,皆诸生耳;其孤介绝俗,惟知以斯

  • 卷四十五·高士奇

    <史部,纪事本末类,左传纪事本末  钦定四库全书左传纪事本末卷四十五詹事府詹事高士竒撰楚伐灭小国【成王之弑附】桓公二年蔡侯郑伯防于邓始惧楚也 六年楚武王侵随使防章求成焉军于瑕以待之随人使少师董成鬭伯比言

  • 阎立德传·欧阳修

    阎让别名立德,别名更有影响,京兆万年县人。父亲名毗,在隋朝任殿内少监,本来是凭手工技艺提拔当官的,所以阎立德和弟弟阎立本都机智灵巧富于想象。高祖武德初年,任秦王府士曹参军,随军平定洛阳。升任尚衣奉御,制作皇帝、后妃、

  • 清季申报台湾纪事辑录一·佚名

    同治十一年(壬申) 东洋和约条例 将军文(煜)奏为琉球国夷人遭风到闽循例抚恤该夷伴有被台湾生番杀害现饬认直查办折(四月初五日京报) 中外杂闻(一则) 淡水植茶 上谕(五月初二日京报) 南海奇事(一则) 署闽浙总督文(煜)等奏台湾府属之

  • 卷七十九·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七十九典礼志二八旗朝仪【附王公相见回避等仪】一朝期顺治八年三月定王以下辅国公以上一月三次大朝照常集午门内诸王朝房其五日朝期集太和门顺治九年定凡八旗武职官员大节及常朝日上朝外每

  • 经济文衡后集卷十九·佚名

    宋 滕珙 撰礼记类礼记序説大全文此段谓古者皆以礼为践履之实功不待简策而后行其后礼废始论著以传于世某闻之学者博学乎先王六艺之文诵焉以识其辞讲焉以通其意而无以约之则非学也故曰博学而详説之将以反説约也何谓约

  • 卷一·佚名

    闻如是,一时佛游摩竭国法闲道场普光讲堂莲华藏师子座。觉了真谛。无有二行。度无想法。如佛游居。以致平等。一切诸佛。进退游行。无所罣碍。亦无荫蔽。法无退还。行无等伦。所见奉敬。不可思议。现等三世。其身所显。

  • 诸法集要经卷第四·佚名

    观无畏尊者集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宣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日称等奉 诏译  诃厌五欲品第七之余  欲境如梦事  亦犹寻香城  猛炽若焰然  诸天由是堕  若于欲生爱  后则为所损  曲戾无正思

  • 潭州开福禅寺第十九代宁和尚语录卷下·开福道宁

      住大沩山嗣法小师 善果 集上堂。春风习习春日熙熙。鸟啼东岭上。花发树南枝。园林并紫陌。赏玩颇相宜。行人半醉半醒。游客似憨似痴。或歌或舞或笑或悲。头头尽是吾家事。处处全彰妙总持。因甚把住特地生疑。辜

  • 大学翼真·胡渭

    《大学》研究著作。清胡渭撰,七卷。渭初名渭生,字朏明,一字东樵,浙江德清县人,其潜心经义,学有根底,有《禹贡锥指》。此书卷一分四目:①《大学音义》;②《先王学校之制》;③《子弟入学之年》;④《乡学之教》。卷二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