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庞籍传

庞籍字醇之,单州成武人。及进士第,为黄州司理参军,知州夏竦认为庞籍有宰相的才能,调任开封府兵曹参军,知府薛奎推荐庞籍为法曹。升任大理寺丞、知襄邑县。

朝廷准备编修《天圣编敕》,庞籍任刑部详覆官。升为群牧判官,于是上言说“:过去的制度规定臣下不能使用国家所养之马,这是一种重视武装装备的表现。枢密院将带甲马借给内侍杨怀敏,大臣们反复上奏,才被赏赐一匹马,三天后,枢密院又借给杨怀敏一匹马,数日后又停止。枢密院掌机要事务,都是这样反复无常。平时,百官上朝进事,皇帝不自己亲自批阅奏章,只送给中书、枢密院。近年来朝廷诏书不断,逐渐多于过去,这样就不能防止私自请托,杜绝佞幸之徒。以前,王世融身为公主之子殴打府吏,按照法律应当交纳赎金,特地停官任职。近来作坊物料库主管官吏盗窃国家物资,而自己却逃避。凭借着宫亲关系,三司就不再追究。如今皇上决断不同于过去,臣下私下觉得很迷惑。祥符(1008-1016)年间朝廷命令有司对属下逐渐严格检查,胥吏都相继空县离职而去,县令因此而被罢免。如果这样,那么清廉的官吏就会感到丧气。”

很久后,庞籍离开京师任秀州知州。奉召任殿中侍御史,章献太后颁布遗诏:章惠太后参议军国大事。庞籍请求下令..门,将垂帘礼仪制度全部烧掉。又上奏说“:陛下亲自处理国家事务,使用人才应当辨明奸邪和正直,防止朋党,提拔近亲大臣,希望听取大家的意见,不要由宰相一人决定。”孔道辅对人说“:言事官大多看宰相的眼色。揣摸宰相的意图,唯有庞醇之,是天子的御史。”任开封府判官时,尚美人派遣内侍声称教旨免除工人市租。庞籍说:“宋朝建国以来,还没有美人声称教旨下达州府的,应当杖打内侍。”诏令有司:“从今以后宫中传命,不要接受。”多次弹劾范讽的犯罪之事,范讽与李迪要好,都扣留没有上报朝廷,反而说庞籍上奏宫禁之事不实,以祠部员外郎罢免为广东南路转运使。又说范讽没有将事情全部上奏,范讽因此而贬官,庞籍也降为太常博士、知临江军。不久又官复原职,调任福建转运使。

景..三年(1036),任侍御史,改任刑部员外郎、知杂事,判大理寺,担任天章阁待制。赵元昊反叛,任陕西体量安抚使。由于令开封府官吏冯士元买卖妇女而犯有过失,被降职为汝州知州。调任同州知州,于是授予陕西都转运使。文彦博审讯黄德和一案,没有上奏,朝廷诏令庞籍与文彦博共同办案。庞籍上言说“:黄德和退却应当诛杀。刘平尽力而战,裹尸疆场,应该抚恤其子孙。”又上言说“:每年发生灾异,天旱不雨。宫中花费奢侈,支出收入不严格,朝廷勒索繁多,有司无法核对虚实。臣下私自认为凡是皇帝出巡乘车的费用,宫中的花费,应该坚决加以裁减抑制,仿效先帝修善德以消灭灾害的办法。如今到处驻兵,将士尽力而战,不能获得奖赏;而内官、医官、乐官,没有功劳,享受丰厚的赏赐,天下人都指着他们,叫作‘三官’。希望稍微进行裁减,不要对宫人给予丰厚赏赐,应专门奖励战功,这样就不用担心敌寇不能平定了。”

担任龙图阁直学士、知延州,不久兼任..延都总管、经略安抚缘边招讨使。第二年,改任延州观察使,坚决辞谢,改任左谏议大夫。自从元昊攻陷金明、承平、塞门、安远、栲栳砦,攻破五龙川,边境之民都被焚烧掠夺尽净,庞籍到任后,逐渐修葺治理。戍兵十万没有坚壁完垒,都分散驻扎在城中,由于畏惧庞籍,没有一人犯法违禁。金明西北边有浑州川,土地肥沃平坦。在浑州川的尽头处有叫桥子谷的地方,这是敌寇出入的狭隘通道。庞籍派部将狄青率领万余人,在桥子谷的旁边修筑招安砦,多次招募百姓进行耕种,将收获的粮食来作为军需之用。周美偷袭攻取承平砦,王信修筑龙安砦,将所有失地全部收复,修筑十一座城池。到开通..名、平戎之道,沟通永和、乌仁关,将东西阵法更换为方阵,这样减少了不少兵械。元昊派李文贵带着野利旺荣的书信说前来投诚,庞籍说:“这是欺骗。”于是在青涧城驻扎军队。数月后,元昊果然大举进犯定川,庞籍召见李文贵进行劝导晓谕,将他遣送走。不久元昊让野利旺荣修书一封,这时仁宗正厌恶战争,于是对元昊进行招安安抚,派遣庞籍回报书信,叫旺荣为太尉。庞籍说“:太尉三公,不是陪臣所能称呼的,使旺荣为太尉,那元昊就不是臣子了,如今他的来信自称‘宁令’或‘谟宁令’,都是官名,在意义上没有什么疑忌。”朝廷听从了庞籍的建议。

当时正当敌人刚刚攻破泾原城栅栏,正商议如何修复。使者来来往往,第二年,又派遣贺从勖前来,改名字叫曩霄,称男不称臣。庞籍认为不合礼仪,贺从勖说“:儿子事奉父亲,就像臣下事奉君主一样。如果能到京师,天子不允许,再回去商议。”庞籍送使者到京师,于是利用这个机会,上奏说:“羌人很长时间没有与中原往来,国人都担忧抱怨。如今辞理渐通,一定会有改弦事奉中原之心,请求派遣使者申述告诉他们。”朝廷采用了他的对策。

元昊臣服后,召庞籍为枢密副使。庞籍说“:从陕西用兵以来,朝廷和百姓都感到负担沉重,请求合并省份减少官员,退掉靠近要塞的士兵让他们在内地谋生。”朝廷听从了他的意见,这样节省了不少守边的开支。改任参知政事,授职工部侍郎、枢密使,升任户部,授职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庞籍初任宰相,而且单独一人,立即成为昭文馆大学士,完全是破格特殊的任职。

侬智高叛乱,朝廷多次出师不利,派遣狄青为宣抚使。谏官韩绛说武人不应当专任,仁宗以此询问庞籍。庞籍说:“狄青起自行伍,如果用文臣来辅佐他,会造成号令不统一,还不如不派遣。”诏令岭南诸军,都接受狄青节度。不久战胜敌人的捷报传到朝廷,仁宗高兴地说:“狄青打败敌人,是庞籍你的力量啊。”于是想以狄青为枢密使、同平章事,庞籍为此力争,朝廷不听。岭南平定后,二广举人推恩者达六百九十一人,论者认为过分。

不久,兖州学究皇甫渊由于捕捉盗贼有功,按照法律规定应当奖赏钱,皇甫渊多次上书请求朝廷任用。道士赵清贶与庞籍是姊妹亲家,受欺骗替皇甫渊向庞籍求用,于是与堂吏共同接受了皇甫渊的贿赂。小吏控告他们,结果庞籍降职开封府,将清贶捕捉,发配到其他边远州县,未到,在路上就死了。韩绛上言说庞籍暗中吩咐府吏杖杀赵清贶来灭口供,朝廷反覆核查没有此事。但上奏不断,于是罢为郓州知州。居留数月,兼观文殿大学士。授职昭德军节度使、知永兴军,改任并州知州。

仁宗身体不适,庞籍曾暗中上疏,请求选择宗室中的贤俊之士为皇太子,言辞十分恳切。由于擅自听任麟州在白草平修筑堡垒,而州将武戡等被西夏人打败,因此又为观文殿大学士、户部侍郎、知青州。升任尚书左丞,没授职。调往定州,奉召回到京师,上书朝廷告老还乡,不久以太子太保致仕,封为颍国公。去世,终年七十六岁。这时仁宗身体不适,废朝、临奠都未实现,只派遣使者吊唁并资助其家办理丧事。追赠司空,加侍中,谥号“庄敏”。

庞籍通晓律令,擅长吏事。执法严密,军中有人犯法,或断肢斩首剖腹分裂肢体,或多次抽打致死,因此士兵们都害怕而服帖。治理百姓十分爱惜,到他任宰相时,其声望比在郡县任官时要低。儿子庞元英,朝散大夫。孙子庞恭孙。

猜你喜欢
  ●卷六·司马光
  卷之九十六·佚名
  卷之九百八十一·佚名
  卷之一百三十·佚名
  林跋·丁宗洛
  卷八十二·郝经
  ●卷二·钱谦益
  王颁传·李延寿
  张曜传·李延寿
  畏答儿、博罗欢传·宋濂
  刘文炳传·张廷玉
  卷二百十六之四·雍正
  仪制九·徐松
  钦定南巡盛典卷八十·高晋
  再版自序·张荫麟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三十二出 谲讽·李渔

    〖杏花天〗(末冠带,二役随上)居官力任端风化,遇坚贞逢人便夸。有个义夫节妇难婚嫁,我不念谁人念他?吏久厌鞶带,官闲理剑书。不教尘念尽,那得宦情疏。下官苏州太守卜康民。地处冲繁,事多盘错,未得挂冠之便,难萌解绶之心。目下闻得

  • 第二折·关汉卿

    (长老引净行者上,云)老去禅僧不下阶,两条眉似雪分开。有人问我年多少,涧下枯松是我栽。老僧汴梁白马寺长老是也。自幼舍俗出家,在白马寺中修行。但是四方客官,都来寺中游玩。此处有个秀才,姓裴,名度,字中立。此人文武全才,奈时运

  • 卷二百五十二·列传第一百四十·张廷玉

        杨嗣昌 吴甡   杨嗣昌,字文弱,武陵人。万历三十八年进士。改除杭州府教授。迁南京国子监博士,累进户部郎中。天启初,引疾归。   崇祯元年,起河南副使,加右参政,移霸州。四年,移山海关饬兵备。父鹤,总督陕西

  • 卷四十四 咸平二年(己亥,999)·李焘

      起真宗咸平二年正月盡是年六月   春正月甲子,詔尚書丞郎、給舍舉升朝官可守大州者各一人,限一月以名聞,俟更三任有政績,當議奨其善舉,有贓私罪亦連坐之。   乙丑,命禮部尚書溫仲舒知貢舉,御史中丞張詠、刑部郎中知制

  • 三一 介孚公·周作人

    介孚公本名致福,改名福清,光绪辛未由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后来改放外官,这里还是散馆就外放,弄不大清楚,须得查家谱,但据平步青说,他考了就预备卷铺盖,说反正至少是个知县。最初选的是四川荣昌县,他嫌远不去,改选江西金溪县。

  • 齐悼惠王世家第二十二·司马迁

    支菊生译注【说明】刘邦分封的同姓诸王中,齐国是封地最大的一个。吕后专权时,把它分割为四。吕后去世,文帝即位,为了安抚齐王刘襄,又把被吕后分割的土地复归于齐。齐文王时,齐国再被分割。文王死后无子,文帝又把齐悼惠王的几

  • 李远传·张廷玉

    李远,怀远人。承袭父职为蔚州卫指挥佥事。燕兵进攻蔚州时,李远举城投降。南军驻扎德州,运送粮饷时途经徐、沛之间。李远率轻兵六千,假装南军官兵,每人在背上插一支柳条,经济宁、沙河至沛无人发觉。他们焚毁南军数万粮船,河水

  • 卷六十二·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六十二 朱批甘汝来奏摺 雍正四年七月初三日广西廵抚【臣】甘汝来谨 奏为奏 闻事窃【臣】以謭劣庸材荷蒙 皇上畀以封疆重寄朝夕冰兢惟力图绥靖地方以仰 副 皇上委用之殊恩广西幅员辽濶土司猺

  • 總序·佚名

    純宗文溫武寧敦仁誠敬孝皇帝實錄卷之一〉皇帝諱坧。字君邦。號正軒。高宗太皇帝第二子,妣明成太皇后閔氏〈籍驪興〉僉正贈領議政驪城府院君純簡公致祿女。甲戌〈高宗十一年〉二月八日辛巳誕降于昌德宮之觀物軒。乙亥,冊

  • 卷四·郑玄

    膳夫掌王之食饮膳羞,以养王及后世子。(食,饭也。饮,酒浆也。膳,牲肉也。羞,有滋味者,凡养之具,大略有四。○食,音嗣,注及下“食用”、“公食”同。饭,扶万反,依字作饣卞。)[疏]“膳夫”至“世子”○释曰:云“膳夫掌王之食饮”者,此一

  • 第4章 檀弓下·戴圣

    诸侯的嫡子,如果是在十六岁到十九岁之间夭折,在葬礼中可用遣车三辆。诸侯的庶子,如果在十六岁到十九岁之间夭折,只可用遣车一辆,大夫的嫡子如果也是在这个年龄段夭折,所用的遣车也是一辆。诸侯去世,凡是由国君直接任命的卿、

  • 卷四百五十八·佚名

    △第二分实语品第六十五之二庆喜当知。若善男子善女人等。爱乐听闻如是所说甚深般若波罗蜜多。闻已受持读诵通利。精勤修学如理思惟。为菩萨乘诸善男子善女人等。宣说开示教诫教授。当知彼人曾於过去亲从诸佛。闻说如

  • 评九江地方法院贺方仁之真我论·太虚

    后天固伪,先天亦妄;先天若真,伪从何起?真可起伪,则纵复真,仍可起伪,伪何能止?直须向所谓先天自然处一觉觉破,从世界平沉身心粉碎中大死而复苏,乃得初步相应。太虚阅志。二十五年八月二十一日,在赴京舟次。

  •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二十二·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 诏译持戒波罗蜜多品第七之五尔时世尊。说是义已。复增教示诸大菩萨摩诃萨众。说伽陀曰。应观世间能救护一切有情最胜因诸无边智悉了知获得涅盘无量乐往来殊

  • 咸淳毗陵志·史能之

    南宋地方志。度宗咸淳年间知常州事史能之撰。30卷。毗陵即常州,治今江苏常州。此志叙地理、诏令、官寺、秩官、文事、武备、风土、祠庙、山水、人物、词翰、财赋、仙释、寺观、陵墓、古迹、详异、碑碣、纪遗等内容,繁简

  • 罗李郎大闹相国寺·佚名

    元杂剧剧本。简名《罗李郎》或《相国寺》。无名氏作。剧述罗李郎的友人苏文顺、孟仓士上京赶考,罗资以路费。苏、孟以幼子幼女寄养罗李郎处。20年后,由罗李郎作主,苏、孟儿女汤哥、定奴婚配成家,生子受春。汤哥整日酗酒狎

  • 清代燕都梨园史料·张次溪

    戏曲论著汇编。张江裁(次溪)编。正续两编,1934.年正编收入“双肇楼丛书”,由北平邃雅斋书店排印出版,收吴元长《燕兰小谱》、小铁笛道人《月下看花记》等戏曲论著、史料三十八种。续编收冒广生《云郎小史》等戏曲论著

  • 鲲瀛日记·施景琛

    施景琛撰,系台湾省立台北图书馆所藏之铅印本。作者福建长乐人,民国元年二月奉檄渡渡台调查实业。在台十八日,连同往返将及一月;所记即此一月间之行程与考察之所得。后附诗二十九首,多为与人交往酬酢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