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跋

栝苍周此山诗若干首故翰林侍读学士袁公伯长谓其意度闲远议论雄深今翰林直学士欧阳君原功则谓其无险劲之辞而有深长之味无轻靡之习而有舂容之风江浙提举陈君衆仲又谓其简淡和平语多奇隽三君子之言皆信於世则君之诗信可以传矣余友翰林修撰宋显夫裒集中统至元以来之诗特选其精者手自缮写已踰数千篇而犹采摭未巳期他日锓梓以传余欲求此山此集示之而衆仲之官余杭携其诗稿与俱往周君亦将归栝苍矣则显夫之所集者犹有沧海遗珠之一恨也周君其肯録以寄余乎翰林待制中顺大夫兼国史院编修官谢端跋

猜你喜欢
  卷八百八十七·彭定求
  卷六百六十九·彭定求
  舒大成·唐圭璋
  提要·朱弁
  ●红梨记目录·徐复祚
  第三出 谋吴·梁辰鱼
  巻八·黄昇
  巻七·查为仁
  校勘记·黄昇
  静思集巻四·郭钰
  御选明诗卷五·康熙
  御选元诗卷四十·康熙
  黄机词作鉴赏·佚名
  仲殊词作鉴赏·佚名
  ●戏曲考源·王国维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张孝忠·唐圭璋

      孝忠字正臣,历阳(今安徽省和县)人。隆兴元年(1163)进士。曾知郴州。开禧初,守荆门。三年(1207),京西运判。嘉定元年(1208),直显谟阁,落职放罢。八年(1215),新知金州,放罢。   杏花天   刘司法喜咏北湖次其韵   爱寻水竹添情

  • ◆王中丞士熙(江亭集)·顾嗣立

    士熙,字继学,东平人。翰林学士承旨构子,以文学世其家。尝师事蜀郡邓文原,博学工文,声名日振。累升中书省参知政事,官南台御史中丞卒。继学为诗,长于乐府歌行,与袁伯长、马伯庸、虞伯生、揭曼硕、宋诚夫辈唱和馆阁,雕章丽句,脍炙

  • 卷六·

    钦定四库全书 四溟集卷六 明 谢榛 撰 七言律诗 送田户曹子仁督饷秦中 几年郎署见多筹西度函关得壮游旗影极天开驿路劒光终夜照边楼吴江百战苍生泪秦地长征白髪愁共道转输非旧日帝京遥望朔云秋 送圣甫之巴东兼讯唐

  • 太上隐者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太上隐者,生平不详。 答 人 太上隐者 偶来松树下, 高枕石头眠。 山中无历日, 寒尽不知年。 太上隐者诗鉴赏 如果说陶渊明身居魏晋,概想羲皇,主要是出于对现实的不满;那么,唐人向往那传说中恬淡无为的太古时代,则多带

  • 列传第十 胡籓 刘康祖 垣护之 张兴世·沈约

    胡籓,字道序,豫章南昌人也。祖随,散骑常侍。父仲任,治书侍御史。籓少孤,居丧以毁称。太守韩伯见之,谓籓叔尚书少广曰:“卿此侄当以义烈成名。”州府辟召,不就。须二弟冠婚毕,乃参郗恢征虏军事。时殷仲堪为荆州刺史,籓外兄罗企生

  • ●卷十二·徐锡麟

    康熙间,特恩开千叟宴。自王大臣以及士庶,年六十以上者皆预。乾隆间,高宗复举行旷典。与宴人数视昔加倍,年九十以上者,召至御前侍食。天颜和煦,恩赉优隆,一时杖朝而出,感颂皇仁,欢腾闾巷。又乾隆四十八年,普宴宗室于乾清宫。自王

  • ◎唐英雌之趣谈·吴虞公

    长沙唐群英女士为国民党中女健将。曾以力争女权,掌宋教仁君之颊,一时传为美谈。后有浙人郑师道与女士有数面缘。女士倜傥不群,偶假以辞色,师道狂喜,以为奇遇。情丝空袅,妄有缱绻之思。竟于某日《长沙日报》中载有郑师道与唐

  • 卷九下·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大事表卷九下国子监司业顾栋髙撰列国地名口号余纂春秋地形卷成中有所见与前人违反处既为著论复作韵语以叶之积成一百一十三首取便于学者之记诵其封疆错互险要肻綮与列代战争显著及今日川渎改易并漕运

  • 读例存疑卷四十八·薛允升

    刑律之二十四断狱上囚应禁而不禁故禁故勘平人淹禁陵虐罪囚与囚金刃解脱主守教囚反异狱囚衣粮功臣应禁亲人人视死囚令人自杀老幼不拷讯鞫狱停囚待对依吿状鞫狱原吿人事毕不放回狱囚诬指平人囚应禁而不禁:凡(鞫狱官于)狱囚

  • 卷六十四·宋敏求

    钦定四库全书唐大诏令集卷六十四宋 宋敏求 编大臣铁劵裴寂等恕死诏赐护密国王子铁劵文赐突骑施黑姓可汗铁劵文赐怀化王那俱车鼻施铁劵文赐李纳王武俊田悦铁劵文赐安西管内黄纛官铁劵文赐陈敬瑄铁劵文赐韩建铁劵文附

  • 卷二·李世民

      审官第四  夫设官分职,所以阐化宣风。故明主之任人,如巧匠之制木,直者以为辕,曲者以为轮;长者以为栋梁,短者以为栱角。无曲直长短,各有所施。明主之任人,亦由是也。智者取其谋,愚者取其力;勇者取其威,怯者取其慎,无智、愚、

  • 御制读薛文清读书録·薛瑄

    孔孟既云没邪説浸倡炽祖龙焚坑之吾道益失坠汉唐千载间孰为传道噐宋氏正学明乃能辟邪诐周程与张朱前后绪相继卓哉薛文清为学知取弃独宗五子语可谓得大意兹读读书録聿见平生志自云心所开取以相劄记如香象度河歩歩皆实地

  • 卷二十四·纳兰性德

    钦定四库全书陈氏礼记集说补正卷二十四头等侍卫纳喇性德撰杂记上诸侯行而死於馆则其复如於其国如於道则升其乘车之左毂以其绥复集说绥读为緌旌旗之旄也去其旒而用之耳窃案以其绥复之绥有三说郑谓绥当为緌旌旗之旄也去

  • 第一章 11·辜鸿铭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辜讲孔子说:“当父亲在世的时候,儿子应该听从父亲的教诲去做事;当父亲不在世的时候,应该牢记父亲是如何做事的;在父亲去世三年之后,仍能终生保持父亲的做事准则,这

  • 卷九·梁寅

    钦定四库全书 诗演义卷九 明 梁寅撰 小雅一 雅者正乐之歌也雅有小大而又各有正变正小雅燕飨之乐也正大雅会朝之乐受厘陈戒之辞也雅多周公制作时所定及其变则事未必同而各以其声附之也 鹿鸣之什 雅无诸国之分以十篇

  • 杂记·姚际恒

    杂记者,记丧礼为多,而间杂他礼。又其言丧礼,多杂古今正变,不归于一,如:上篇「大夫为其父母兄弟」两节,言丧服有等,后又言「端衰丧车无等」是也,故名杂记。然上篇犹不乏精纯之义,而下篇颇滋冗驳,字句亦多脱误可疑,又不及上篇焉。(

  • 心成颂·智果

    一篇。书论。隋代释智果撰。智果,隋仁寿年间书法家,会稽(今浙江绍兴)人,亦善文学。隋炀帝为晋王时,召令写书,智果不从,遂被囚于江都。后炀帝为太子,出巡扬越,为其书《上太子东巡颂》,获释,召居慧日道场。隋炀帝谓其书

  • 醒风流·佚名

    作者隺市道人,又署隺市散人。据《康熙字典》引《字汇》,隺,俗用为鹤字; 又据书中第二回、第六回中,鹤字均作隺,则作者当是鹤市道人。其生平不详,仅知他除此书外,还写有《凤箫媒》一书。从书中行文用语看,可能是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