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秽迹金刚说神通大满陀罗尼法术灵要门一卷

    北天竺国三藏沙门阿质达霰唐言无能胜将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拘尸那国力士生处跋提河边娑罗双树间。尔时如来临入涅槃。是时有无量百千万众天龙八部人非人等。啼泣向佛四面哽咽悲恼而住。尔时复有诸天大众释提桓因等。皆来供养。唯有蠡髻梵王。将诸天女。依于四面围绕而坐。前后天女千万亿众。共相娱乐。闻如来入般涅槃而不来觐省。时诸大众为言。今日如来临般涅槃。是彼梵王何不来耶。其王必有我慢之心。而不来至此。我等徒众驱使小咒仙。往彼令取。作是语已策百千众咒仙。到于彼处。乃见种种不净而为城堑。其仙见已。各犯咒而死。时诸大众怪未曾有。复策无量金刚。亦令持咒而去。乃至七日无人取得。大众见是事倍复悲哀。尔时大众同声而说偈言。

  苦哉大圣尊  速

  诸天犹决定  天人追唤得

  痛哉天中天  入真如火灭

  时诸大众说此偈已。倍复哽咽悲啼嗥哭。是时如来愍诸大众。即以大遍知神力。随左心化出不坏金刚。即于众中从座而起。白大众言。我有大神咒能取彼梵王。作是语已即于大众之中显大神通。变此三千大千世界六返震动。天宫龙宫诸鬼神宫皆悉崩摧。即自腾身至梵王所。以指指之。其彼丑秽物变为大地。

  尔时金刚至彼报言。汝大愚痴我如来欲入涅槃。汝何不去。即以金刚不坏之力。微以指之。梵王发心至如来所。

  尔时大众赞言。大力士汝能有是神力。取彼梵王来至于此。时金刚即报言。若有世间众生。被诸天恶魔一切外道所恼乱者但诵我咒十万遍。我自现身令一切有情随意满足。永离贫穷常令安乐。其咒如是。先发此大愿。南无我本师释迦牟尼佛。于如来灭后受持此咒。誓度群生。令佛法不灭久住于世。说是愿已。即说大圆满陀罗尼神咒秽迹真言曰。

  唵[口*佛]咶啒[口*聿]摩诃钵啰(二合)[口*恨]那[得-彳+口](三音)吻汁吻(四音)微咭微摩那栖(六音)呜深慕(七音)啒[口*聿][合*牛][合*牛]泮泮泮娑诃

  时彼金刚说此咒已。复作是言。我于如来灭后常诵此咒。若有众生请愿受持此咒者。我常为给使者令所求如愿。我今于如来前说此神咒。唯愿如来于真中照知我等。世尊若有众生。多被诸恶鬼神之所恼乱。此咒者皆不能为害。永离苦难。世尊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欲救疗万病者。诵上咒四十万遍。见有病者治之有验。无问净与不净随意驱使。我当随从满一切愿。若欲令枯树生枝叶者。取白胶香一大两。涂树心。杨枝咒树一百遍。日三时至满三日即生华果。若欲令枯泉出水者。净灰围之。即井华水三斗置泉水中。于寅时咒一百八遍。水如车轮涌出。若欲令枯山生草木。取镔铁刀一口。于四方围山。咒三千遍七日满则生。若欲令野兽归伏者。取安悉香烧向有兽住处咒一千遍。其兽至夜间。并集持法人门首。归降如人间六畜相似。随意驱使永不相舍。若令夜叉自来归降者。取桃枝十翦齐截。取水一石煎取五斗。涝桃柳枝出。以丁香三大两ru头香三大两白胶香三大两。后和柳水煎取五斗。即置一破盆中。取一桃枝长三尺。搅水诵咒一百遍。一切夜叉罗刹皆来现。共行法人语。请求与人先为侍者。若令诸恶鬼神毒蛇蝎猛兽等毒以灭者。取净灰围所居穴孔。并自出来。当微出声咒之一百遍。其蛇等一切蛊兽。各灭毒心不敢伤人。速得解脱。若令恶狗不伤人者。取食一搏咒七遍与食。永不伤人复不出声。若令恶人来降伏者。书前人姓名置咒人脚下。咒之百遍。心念彼人其人立至。降伏舍怨憎之心。若欲人相憎者。书彼二人名号。于自足下咒二百一十遍。其人等便相离背不相爱敬。若有相憎人令相爱敬者。即书取彼名姓。于自足下咒一百八遍。其人便相爱重永不相舍。若有未安乐之人令安乐者。取前人名字书足下。咒三百遍。当为彼人发大誓愿。我于彼时即自送。辩才无滞随行者意。所须之者并悉施与。若持咒人求种种珍宝摩尼如意珠等者。但至心诵咒自限多少。我即自送满其所愿。若欲治人病者。作顿病印。先以左手头指中指。押索文。印咒之一百遍以印顿病人七下立差。若病人临欲死者。先于禁五路印然后治之。即不死印目。如是先准印以无名指屈向掌中。竖小指咒之百遍其患速除。

  若治邪病者。但于病患人头边。烧安悉香诵之。咒立除之。若虫毒病者。书患人名字纸上咒之即差。治精魅病者亦如法。若治伏连病者。书患人姓名及作病鬼姓名。埋患人床下咒之。其鬼远奉名字自出现身。便令彼鬼看三世之事。一一具说向人其病速差。若有患时气病者。咒师见之即差。若欲令行病鬼王不入界者。于十斋日诵我此咒一千八遍。能除万里病患。

  秽迹金刚说神通大满陀罗尼法术灵要门一卷

猜你喜欢
  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卷第七·佚名
  卷第五·智旭
  吉祥品法句经第三十九(十有九章)·佚名
  卷二百一十一·佚名
  戒杀放生文序(附)·周梦颜
  卷第十二·霁仑超永
  僧宝正续传卷第一·祖琇
  云溪俍亭挺禅师语录卷之十五·净挺
  卷第八(从第二十四经半尽第三十一经)·澄观
  卷第二十四·佚名
  卷十五(洞曹宗)·佚名
  大智度論卷第十五·欧阳竟无
  辩正论卷第三·法琳
  复徐寻声居士书·太虚
  答张曦问(八则)·太虚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五十四·徐世昌

    张坦张坦,字逸峰,号青雨,抚宁人。康熙癸酉举人,官内阁中书。有《履阁诗集》。(姜西溟曰:“《登泰山》古诗及诸五言近体,飘渺隽宕,气格浑成,求之唐诗家,天分绝类李白。”)(陶凫芗曰:“逸峰昆季承其父鲁葊、叔笨山之

  • 卷六·纪容舒

    钦定四库全书玉台新咏考异卷六姚安府知府纪容舒撰呉均和萧洗马子显古意六首【春草可揽结一首艺文类聚作闺怨贱妾思不堪一首艺文类聚作采桑案六朝遗集率鲜完书其存于今者大抵抄撮于诸书之中辗转相承文多讹异无由定其孰

  • 列传卷第三十九 高丽史一百二十六·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敎修。奸臣二。李仁任。○李仁任星山君兆年之孙荫补典客寺丞累迁典法摠郞。 恭愍七年拜左副承宣。 八年红贼陷义州王命仁任为西京存抚使以备之贼平

  • 志卷第十二 高丽史五十八·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敎修。地理三。○交州道本貊地后为高勾丽所有历新罗至高丽。 成宗十四年分境内为十道以春州等郡县属朔方道明宗八年始称春州道后称东州道。 元宗四

  • 卷一百七十·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一百七十明 杨士奇等 撰选举宋孝宗时王师愈上奏曰臣恭惟皇帝陛下知人之明得於天纵文武之臣固已并用而无偏淮北归正之人亦加器使或为将帅或为台

  • 汉纪五十三 孝献皇帝丙兴平元年(甲戌、194)·司马光

    汉纪五十三 汉献帝兴平元年(甲戌,公元194年) [1]春,正月,辛酉,赦天下。 [1]春季,正月,辛酉(十三日),大赦天下。 [2]甲子,帝加元服。 [2]甲子(十六日),献帝举行加冠礼。 [3]二月,戊寅,有司奏立长秋宫。诏曰:“皇妣宅兆未卜,何忍言后宫之选

  • 卷一 天子章第二·邢昺

    [疏]正义曰:前《开宗明义章》虽通贵贱,其迹未着,此故已下至于《庶人》,凡有五章,谓之五孝,各说行孝奉亲之事而立教焉。天子至尊,故标居其首。案《礼记·表记》云:“惟天子受命于天,故曰天子。”《白虎通》云:“王者父天母地,故曰

  • 卷七·程端学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或问卷七     元 程端学 撰成公元年或问曰作丘甲杜氏东莱君举诸儒谓此甸所赋今使丘出之四倍于常然乎曰不然也刘氏尝辨之曰丘者十六井尔甸者六十四井使丘供甸赋是加四倍之敛鲁亦必不为也且经当

  • 卷七·王天与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纂传卷七     元 王天与 撰征第四         夏书羲和湎滛废时乱日往征之作征【汉孔氏曰羲和自唐虞至三代世职不絶承太康之后沈湎于酒过差非度废天时乱甲乙朱子曰湎饮酒色变也○

  • 卷八·季本

    钦定四库全书诗说解頥正释卷八    明 季本 撰齐齐国名本少昊时爽鸠氏所居之地在禹贡为青州之域周武王以封太公望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无棣太公姜姓名尚本四岳之裔四岳封于吕故尚称吕尚佐武王号师尚

  • 卷三百二十七·佚名

    △初分不退转品第四十九之三善现,是菩萨摩诃萨於布施波罗蜜多想退转故名不退转。於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想退转故名不退转。善现,是菩萨摩诃萨於内空想退转故名不退转。於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胜义空有为空无为空

  • 根本薩婆多部律攝卷第十三·欧阳竟无

      尊者勝友造   唐三藏法師義淨奉制譯   與減年者受近圓學處第七十二   爾時薄伽梵在室羅筏城給孤獨園.時尊者大目乾連與十七衆受近園已.不能忍   饑遂便啼哭.由近圓事[一]攝受門徒煩惱制斯學處。   若復

  • 佛祖历代通载卷第十九·念常

      ⊙(甲子 五八) 改兴元○是年寿州毛罕妻生子毛债。猪头象耳骡足鱼腮人身。铁杖自鞭金田扫地。偿盗常住钱债也。  南岳明瓒禅师者。不知何许人也。初宰相李泌。乾元中辞入衡岳。瓒隐居上封。泌往谒之。瓒诵经其

  •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上·佚名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 诏译序品第一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鹫峰山中,与大比丘众千八百人俱&mdash;&mdash;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烦恼,心善解脱、

  • 佛说无能胜幡王如来庄严陀罗尼经·佚名

    西天北印度乌填曩国帝释宫寺三藏赐紫沙门臣施护奉 诏译如是我闻。一时世尊。在忉利天帝释宫中善法堂会。而于是时忽有阿素啰王。与诸眷属部领兵众。各各身被甲胄手执器仗。前后围绕来相战斗。讨伐忉利天宫。尔时帝释

  • 卷第五·通云

    嘉兴大藏经 雪窦石奇禅师语录雪窦石奇禅师语录卷第五嗣法门人行正等编录佛成道上堂。初七初八。谁无分别。人情道情。世法佛法。南北东西恣行脚。大雪满长安。填沟塞壑。释迦老子睹明星悟道。人人尽知。且道文殊堂

  • 钵池山志·冒广生

    《钵池山志》设山水志、建置志、古迹志、金石志、人物志、方外志6卷,附《志余》1卷。其体例堪称简洁而严谨。全志计5万多字,按照当今新编志书动辄数十百万字的格局来衡量,似嫌太简太短。然而,这对于一座附培嵝之末、胜迹

  • 古今名医方论·罗美

    方书。四卷。清·罗美辑。刊于1675年。本书为作者所撰《古今名医汇粹》的姊妹篇。共选集清以前的常用方剂及自订方130余首。方末附以明、清名医对该方方义的评述,从数万医方中选出百余首方剂,其选方不为不精;所选皆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