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集大虚空藏菩薩所問經卷第三
善男子云何菩薩能持世尊佛法寶藏.善男子諸佛法藏無有窮盡.以一切有情根性
行相差别無量諸佛世尊爲令趣入隨其爾所差别根性說法寶藏亦有爾所無量無
邊是故名爲佛法寶藏。復次如來證菩提夜般涅槃夜於其中間已說令說當說所有
一切悉名如說不異說真說.云何名爲如說如彼真如平等而說故名如說.云何不異
說所說之法依勝義諦平等無二名不異說.云何真說稱法自性名爲真說。復次諸佛
法藏不可以文字說.假使滿於三千大千世界一切有情皆如阿難陀多聞第一於百
千俱胝劫中說於一義不可究盡.如是諸佛無邊法藏菩薩悉能如法受持一切文字
皆不廢忘於一切義無有差異.使諸有情皆得歡喜供養奉事一切如來摧壞一切魔
怨制伏一切外道息滅煩惱顯揚正法.如是善男子是名持佛世尊佛法寶藏。復次善
男子如我等覺彼法自性菩薩如是如彼法性應當受持.云何名爲如來等覺彼法自
********************
性.謂知法自性悉皆如幻不成就相故.悉皆如夢無境界相故.悉如陽炎畢竟無生相
故.悉如光影無移動相故.亦如影像無自性相故.知空自性究竟如露故.知無相自性
無分别故.知無願自性心無住故.知離欲自性一切欲遠離故.知無爲自性超諸數相
故.善男子如是言說爲他了别故.我已現證是法自性彼法性相不可言說.若菩薩欲
受持諸佛法藏應如如來覺了諸法自性而以文字語言爲諸有情如是說法.是爲菩
薩能持諸佛正法寶藏。
善男子云何菩薩善知有情本來清淨而成熟之.善男子有情界本來清淨於彼根本
性有情不可得.若菩薩欲成熟彼有情應如是知根本清淨.復應念彼無我見無有情
見無命者見無受者見.復次所說有情名者但從顛倒見纏無明有愛虚妄分别諸煩
惱生無有實性.而彼菩薩應當斷除虚妄顛倒一切煩惱而爲有情說如此法不壞其
性.爲令了如有情無故有情離故應當如是成熟有情.善男子是名菩薩善知有情本
來清淨而成熟之。
********************
善男子云何菩薩如理相應修習佛法.如理者名入緣生.何以故.如彼因緣感彼彼果
報.謂如布施因獲大財富是故菩薩行布施已盡將迴向一切智智滿足成就檀波羅
蜜.尸羅是生人天之因菩薩普令汙戒有情安住淨戒要期迴向薩婆若已滿足成就
戒波羅蜜.忍辱柔和爲莊嚴身口意之因菩薩常行自利利他不爲惱害住於忍辱迴
向薩婆若已滿足成就忍波羅蜜.精進爲能引攝一切佛法之因菩薩應發勤精進心
積集一切所有善根盡將迴向薩婆若已滿足成就精進波羅蜜.禪定爲於正知之因
菩薩爲欲求正知故修習奢摩他資糧盡以迴向薩婆若已滿足成就禪波羅蜜.般若
多聞爲大慧之因菩薩不取不執聞相迴向薩婆若已滿足成就般若波羅蜜.如是能
於一切善法知如是因感如是果是名因緣如理作意。復次如理作意者謂如於我及
一切法如理作意.如是知我無我一切法悉皆無我.知我是空一切法悉皆是空.我但
有名一切法亦唯有名.菩薩如是如理作意於一切法平等相應卽是具足一切佛法.
是爲菩薩如理相應修習佛法。
********************
善男子云何菩薩不退神通於一切法而得自在.善男子若有沙門或婆羅門不害身
見起於神通彼還退失.若時菩薩已害身見及能遠離六十二等一切諸見起於神通
名爲具智具慧具覺具施具戒具定亦卽名爲身心遠離.具足智已內常寂靜外無所
行遍所知心可所欲心善決擇心善清淨慧無煩惱濁得光明無翳智.積集福資糧積
集智資糧積集奢摩他資糧積集毗鉢舍那資糧.資以檀那淨戒莊嚴被以忍辱精進
甲冑依於禪定善修般若.隨順大慈安住大悲超出方便.成如是法起妙神通高昇無
礙乃至坐於菩提道場以神通故於一切法皆得自在.現一切色聞一切聲入一切心
憶念無量劫獲得一切遊戲神通伏斷諸漏乃至隨意轉變皆得自在於一切法無復
功用.善男子是爲菩薩不退神通於一切法而得自在。
善男子云何菩薩入甚深佛法理趣一切聲聞緣覺難測.善男子甚深者名爲緣生理
趣.所謂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處六處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
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憂悲苦惱由集爲因爲緣生大苦藴令諸有情流轉雜染菩薩
********************
於彼善能了知此則名爲緣生理趣.云何名爲緣滅理趣.謂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
滅識滅則名色滅名色滅則六處滅六處滅則觸滅觸滅則受滅受滅則愛滅愛滅則
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滅憂悲苦惱滅由是因緣滅則大苦藴滅故
令有情獲得清淨如是名爲緣滅理趣.若菩薩於彼如是了知是名爲入甚深理趣非
諸聲聞緣覺能於雜染得清淨者.此是諸佛如來境界若菩薩以佛威神加持之力則
能於此隨分覺悟。復次甚深者名薩迦耶.薩迦耶清淨故一切法清淨.何以故此薩迦
耶推求根本無.所得故其無所得則爲甚深.諸佛於我皆無所得我本清淨如我清淨
一切法亦清淨.以何因緣而名清淨.謂彼諸法本來不生無所起滅故名清淨。復次無
暗無明無阿賴耶真實勝義名爲甚深.彼無眼滅乃至亦無意滅無有境界是無境界
則是真實第一義諦名爲甚深.亦無心意執著勝義以難測難見不可覺故.於此諸類
甚深法理但以假名隨順世諦於他爲情分别顯示.是爲菩薩得入甚深佛法理趣一
切聲聞緣覺難測。
********************
善男子云何菩薩入緣起善巧智遠離一切邊見.善男子緣起者無所緣是緣起.無事
無成就是緣起.無常苦無我寂靜是緣起.無我無有情無命者無養育無補特伽羅無
人無儒童是緣起.無生無起是緣起.無所有無功用空無相寂靜無所行無戲論是故
名無戲論法如是生是爲生如是滅是爲滅。復次無我無有情無夀命無養育無補特
伽羅無人無儒童則無有法可爲緣生於彼無我主宰名故.譬如草木牆壁影像一切
諸法亦復如是.如外諸法之所生時生無所有滅時滅無所有內法亦爾生時生無所
有滅時滅無所有除緣起法無實所生闕緣無滅.如是相應則一切邊見悉皆離也。云
何邊見.邊見者名斷名常.生時不生壞時不壞無生無壞於斷常邊自然清淨.自清淨
故於諸邊見皆得清淨.善男子是爲菩薩入緣起善巧智遠離邊見。
善男子云何菩薩以如來印印於真如不間斷善巧智.善男子如來印印者不間斷印
無生無轉無所取無動無所動一切世間人天阿修羅無所傾動.何以故世間人天阿
修羅以彼印印.如是如來印究竟不生印究竟空性印究竟無相印究竟無願印究竟
********************
無爲印究竟離欲印究竟真如印究竟實際印究竟虚空印.善男子譬如空中印無所
現如是如來印於五眼而不現於光明之相以自相印而印之故.乃至如來於一切法
施設言說皆以如來印印之是爲施設。彼所有識及境界法皆是作法安立而於被法
不作種種安立之相.以真如印印之無有間斷.云何於真如間斷.若分别諸法見上中
下名爲間斷.若於諸法無所分别名無間斷。復次於多分别而生分别於彼真如無能
壞亂.譬如有情於空中行而彼虚空無有破壞如是一切有情於真如中行而彼真如
無有壞斷.菩薩如是由以智故於色於法以真如印印之不於真如間斷破壞.是爲菩
薩以如來印印於真如不間斷善巧智。
善男子云何菩薩入於法界甚深理趣見一切法與諸法界互相周遍平等一性.法界
者亦名離欲界離一切塵故.亦名不生界無聚集故.不相違界本無生故.無往界無等
故.無來界無礙故.無住界不生起故.如如界三世平等故.無我界本來清淨故.無夀者
界由勝義故.無了别界無所住故.無阿賴耶界無染汙故.無生起界性決定故.如虚空
********************
界性清淨故.如涅槃界無戲論故.如是名爲入法界理趣.若菩薩入如是理趣凡所演
說一一語言皆與法界理趣互相周遍卽知欲界法界無二無别。復次欲性法界瞋性
法界無二. 瞋性法界癡性法界無二.癡性法界煩惱性法界無二.煩惱性法界欲界性
法界無二.欲界性法界色界性法界無二.色界性法界無色界性法界無二.無色界性
法界空性法界無二.空性法界眼界性法界無二.眼界性法界色性法界無二.色性法
界眼識界性法界無二.眼識界性法界乃至意界性法界無二.意界性法界意識界性
法界無二.意識界性法界藴界性法界無二.藴界性法界地水火風界性法界無二.地
水火風界性法界空性法界無二.乃至八萬四千法藴行一切法法界無二是爲一切
法法性界.若菩薩由平等智入如是法界則能見一切法平等性理趣.善男子是爲菩
薩入法界理趣。
善男子云何菩薩意樂堅固猶若金剛住此大乘無有傾動.善男子菩薩成就十二種
法意樂堅固猶若金剛不爲人天世間所壞.云何十二.所謂菩提心意樂增上意樂不
********************
壞故.於施戒忍精進禪定般若不壞故.大慈大悲不壞故.四攝法不壞故.成熟有情不
壞故.淨佛國土不壞故.不厭患生死不壞故.無厭足善根不壞故.爲莊嚴相好設無遮
施會不壞故.爲護正法棄捨身命不壞故.所有善根回施一切有情不壞故.積集一切
佛法不壞故.善男子若菩薩於如是法修習不壞當知爾時名爲成就堅固金剛不壞
意樂如金剛寶能摧諸寶自體不壞.如是菩薩成就堅固意樂能摧一切有情煩惱隨
眠而自體不壞.善男子是爲菩薩成就金剛堅固意樂於此大乘無有傾動。
善男子云何菩薩於自境界清淨如佛境界.善勇子佛境界者無有境界離於境界一
切清淨.彼菩薩由自境界及佛境界悉清淨故而清淨境界卽佛境界亦無佛境界及
眼境界無近無遠.何以故遠離境界與佛境界亦無遠離境界及眼境界.其耳境界卽
佛境界亦無佛境界無有遠近.何以故遠離境界與佛境界亦無遠離境界及耳境界.
其鼻境界卽佛境界.亦無佛境界無有遠近.何以故遠離境界與佛境界亦無遠離境
界及鼻境界.其舌境界卽佛境界亦無佛境界無有遠近.何以故遠離境界與佛境界
********************
亦無遠離境界及舌境界.其身境界卽佛境界亦無佛境界無有遠近.何以故遠離境
界與佛境界亦無遠離境界及身境界.其意境界卽佛境界亦無佛境界無有遠近.何
以故遠離境界與佛境界亦無遠離境界.乃至藴處界十二因緣亦復如是.善男子若
菩薩入佛境界遠離境界一切境界若自境界清淨平等是卽名爲入佛境界。如是六
種境界所有影現彼皆入於諸佛境界不生取著悉遠離故.如是如來境界無有染礙
一切境界不染不礙亦復如是.善男子如是解者是爲菩薩成就隨入佛界清淨自界
清淨。
善男子云何菩薩獲得陀羅尼無忘法行.善男子菩薩應於此陀羅尼修持作業.云何
修持.善男子有三十二種修陀羅尼法.所謂求法故愛樂法故法苑樂故顺法流故隨
順法故尊上法故承事供養多聞者故常於和上及阿闍梨無有我慢恭敬供養故.求
法無厭故於教授者隨順不逆故於說法者敬愛如佛不求其短故於所聞法悉皆受
持故不懈怠故於法不恡故所行法施無悕望故於所聞法如理作意故.於所聞法善
********************
觀察故求於多聞無齊限故常於梵行無休息故常樂遠離心寂靜故常勤修習六隨
念故於六染法常棄捨故於六和敬恆不捨故於一切有情起無礙心故.於緣生法修
順忍故於三脫門作意觀察不驚怖故不捨聖種杜多功德故護持正法心無下劣故
觀於衆生起大悲故求於正法不惜身命故修大智行離愚惑故成就有情不懈倦故.
如是名爲修陀羅尼無忘失業。復次善男子若菩薩得是陀羅尼已於佛所說悉能遍
持令不忘失.謂所聞法無有忘失以念不忘以捨覺悟以慧照了.入於一切無盡文字
得諸言音隨類善解智得無礙辯演說無滯智.於了義經入理趣智不了義經入理趣
智入於世俗無盡說智入於勝義不斷說智.於正斷精進得無退智於四神足起遊戲
智於諸根中得差别智於諸力中得無動智於七覺支得開悟智於八聖道得入理智.
於奢摩他得心住智於毗鉢舍那得法決擇智於智解脫得隨順智於諸辯說得深入
智於諸神通得生起智於諸波羅蜜得分别智於四攝法得隨機智.於諸音聲得語路
智於決定法得決擇智於諸經義得無間斷智於諸文字得無盡智於諸有情得歡喜
********************
智.於求法者得稱根說法智於佛所說得念總持智於一切文字得入詞句智.於諸垢
淨得如實覺智於諸業緣得悟果報智於一切法得光明無翳智.是名陀羅尼.得陀羅
尼平等身語心者能雨無盡法能息諸煩惱能生一切諸佛法故.由得此陀羅尼甚深
理故常無忘失是故名爲菩薩得陀羅尼無忘法行。
善男子云何菩薩獲得如來加持無礙辯才.善男子若菩薩常蒙如來之所加持得二
十四種無礙辯才.云何名爲二十四種.所謂迅疾辯利捷辯無礙辯無滯辯善詞辯甚
深辯間錯衆音辯勝妙莊嚴辯無沈沒辯無畏辯種種偈讚辯修多羅緣起本事辯能
摧伏他辯說差别無盡句辯顯現微妙辯端嚴威德辯說法無間嚴大衆莊嚴辯斷諸
疑惑辯世出世法辯不錯失辯慈悲喜捨悅可衆心辯宿命通辯佛所加持辯。善男子
如是二十四種辯修二十四種業而得成就.何者二十四種業.所謂不逆師長教誨故
獲迅疾辯.往來無諂故獲得利捷辯.離諸煩惱故得無礙辯.不好雜住故得無滯辯.不
離間語故得善詞辯.悟緣生故得甚深辯.以種種施故得間錯衆音辯.嚴飾如來塔廟
********************
故得勝妙莊嚴辯.不捨菩提心故得無沈沒辯.善護戒藴故得無畏辯.施種種幢幡鈴
藎故得說種種偈讚辯.承事恭敬種種捨施諸師長故得說修多羅緣起本事辯.不逼
惱貪匱有情故得能摧伏他辯.施無盡寶藏令他入法故得說差别無盡句辯.所說真
實無麤獷故得顯現微妙辯.不輕毁尊教及離間他人故得端嚴威德辯.於自得法住
持故得說法無間辯.不謗毁他以歡喜心施所愛物故得天衆莊嚴辯.於法不師奉如
聞說故得斷一切疑辯.觀於一切皆如師長不加逼惱施病者藥故得世出世法辯.不
求他過常自省察故得不錯失辯.以平等心觀諸有情置涅槃道不著一切利養恭敬
及名聞故得慈悲喜捨悅可衆心辯.善言柔軟如說修行心無濁亂故得宿命通辯.不
謗大乘不樂小乘悲愍有情故得佛所加持辯.是名成就二十四種辯才之業。復次令
他有情到究竟故名爲辯才.於他住持能警覺故名爲辯才.於他歡喜意相續故名爲
辯才.於他有情說隨心智故名爲辯才.善男子成就如是法功德智是爲菩薩獲佛加
持無礙辯才。
********************
善男子云何菩薩於生死中而得自在.善男子菩薩成就十二種法於生死中而得自
在.云何十二.所謂遠離惡友故親近善友故.於佛所許見清淨故戒藴清淨從三摩鉢
底起於智慧方便而雙運故獲不退神通故觀諸法無生故.爲滿本願於生死中而受
生故觀於有情起大慈故.以大悲定觀察諸法如幻化故知一切法不生滅故.於如夢
性法不虚妄法如實觀察故以佛世尊威神加持或現生死而不染生死故.是爲十二.
若菩薩成就此十二法能於無量阿僧祗所生之處示現受身廣大利益一切有情.善
男子如是一切從二種根之所建立所謂神通智及大悲根.如是名爲菩薩摩訶薩於
生死中獲得神通而得自在。
善男子云何菩薩摧伏怨敵超越四魔.善男子若菩薩以如幻智通達一切五藴諸法
皆如幻化超越藴魔.通達諸法本性清淨超煩惱魔.通達緣起超趣死魔.不退菩提心
故超越天魔。復次菩薩如是觀故能害所有障於菩薩一切魔業魔不得便.何謂魔業.
謂愛樂小乘是謂魔業不護菩提心是爲魔業.於諸有情簡别行施是爲魔業樂求生
********************
處而持禁戒是爲魔業.爲求色相而修忍辱是爲魔業作世間事相應精進是爲魔業.
於禪味著是爲魔業以慧厭離於下劣法是爲魔業.在於生死而有疲倦是爲魔業作
諸善根而不迴向是爲魔業.厭離煩惱是爲魔業覆藏已過是爲魔業.憎嫉菩薩是爲
魔業誹謗正法是爲魔業.背恩不報是爲魔業不求諸度是爲魔業.不敬正法是爲魔
業慳惜於法是爲魔業希利說法是爲魔業.離於方便成就有情是爲魔業捨四攝法
是爲魔業.毁破禁戒是爲魔業輕持戒者是爲魔業.順聲聞行是爲魔業順緣覺乘是
爲魔業.要求無爲是爲魔業厭離有爲是爲魔業.心懷疑惑不利有情是爲魔業所聞
好疑不善通達如理作意是爲魔業好懷諂誑假示哀愍是爲魔業.麤獷惡罵是爲魔
業於罪不厭是爲魔業.染着自法是爲魔業少聞便足是爲魔業.不求正法是爲魔業
樂求非法是爲魔業.於障蓋纏不樂對治是爲魔業不淨心口是爲魔業忍沙門垢是
爲魔業.善男子如是乃至好行十不善業捨於善法如是一切悉爲魔業.若菩薩成就
四法而能超越.云何爲四.所謂不忘菩提心故勤修六度不放逸故住於善巧智成就
********************
有情故住甚深理護持正法故.善男子菩薩若與此法相應決定能摧諸魔怨敵是爲
菩薩超出四魔。
善男子云何菩薩積集無量福德資糧爲諸有情作所依止.善男子若菩薩於一切有
情起同體大悲住於禪定見來求者悉皆捨施以福無盡得於寶手令他受用.意樂清
淨心如平地離於高下有所悕望豐饒利益.戒清淨故得心無著善護諸根復能成辦
一切施會.得陀羅尼成就辯才以如是等積集善根迴向菩提普施有情.如外四大一
切世間依住如是內四大爲一切有情依住.菩薩作是思惟我所積集一切善根法智
善巧無有一法不與有情而爲依住.是爲菩薩獲得無量福德資糧爲諸有情作所依
住。善男子云何菩薩出無佛世爲諸有情而作佛事.善男子若菩薩爲出生處非處智
故修十力業爲出生漏盡智故修四無畏業.爲出生三十無礙智修十八不共法業爲
出生得佛眼光明故修五眼悉知業.爲出生一切神通故修宿命業爲獲成就滿足菩
提故修具足一切善法斷身口意諸煩惱業.爲出生相好莊嚴故修集一切福資糧業
********************
爲出生十地得灌頂一切佛法故修集一切智資糧業.如是善男子若菩薩具修如是
業已於無佛世能爲有情廣作佛事而成就之。
善男子云何菩薩獲得海印三摩地不染一切有情心行.善男子以何因緣名爲海印
三摩地.如瞻部洲諸有情等若干色類皆於海中而現影像故名大海.如是若干有情
一切心色之類乃至音聲彼諸影像皆於菩薩心海中現是故名爲海印三摩地.譬如
大海同一醎味菩薩一味法解脫智亦復如是.譬如大海不越潮限菩薩觀時非時故
不越成菩提時坐於道場亦復如是.譬如大海不宿死屍菩薩不與一切習氣煩惱及
聲聞緣覺心俱亦復如是.譬如大海容納萬流不增不減菩薩容受一切諸法無有增
減亦復如是.譬如大海其廣無涯菩薩慧用無邊亦復如是.譬如大海深難得底菩薩
智海一切聲聞緣覺難測亦復如是.譬如大海能作無量世界依止菩薩作諸有情依
止亦復如是.善男子是爲菩薩善入海印三摩地已不染一切有情心行。
善男子云何菩薩得無染著心如虚空風無有障礙.善男子若菩薩於一切法遠離見
********************
纏心無所著.譬如大風於虚空中無所染者如是菩薩於一切法心無所著亦復如是.
是爲菩薩得無染著心如虚空風無有障礙。
大集大虚空藏菩薩所問經卷第三
********************
猜你喜欢 白居易时代的禅宗世系·胡适 佛说八部佛名经全文·佚名 卷第四·晦翁悟明 佛说延寿命经·佚名 第九 摩健地耶经之义释·佚名 佛说内藏百宝经·佚名 俱舍论记 第二十六卷·普光 慈悲道场忏法 第九卷·佚名 私呵昧经(一名菩萨道树)·佚名 卷第十一·白岩净符 天台传佛心印记·怀则 大周刊定众经目录卷第五·明佺 第十 无记说相应·佚名 文昌帝君阴骘文广义节录卷上·周梦颜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二卷·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