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八出

(末扮僧上白)大厦敷支势已倾,英雄四海乱纵横。吾徒不是空门客,要削人间事不平。念我是经略府提辖官鲁达,今已弃职,在相国寺为僧。昔曹(日?)征土番,军中与林冲八拜为交。常恨兄弟刚不屈人,奋不顾身,当欲直言强谏。万一有祸,争奈老母耽忧,不免去寻访兄弟,劝戒则个。兀的一簇人马来,敢是武师兄弟来也。我且避在这廊下,看他认的我不认的。(躲介)

【高阳台】(生上唱)待漏随朝,鸣鞭宿卫。旌旗队裏排列,带甲持戈。望廷燎晓披星月。朝回缓步归青琐,红尘动马蹄蹀躞,更名繮利锁,苦自撁拽。

(白)远远望见好似智深大哥。呀!从何而来?仁兄,似你为僧好?为官好?(僧白)武师兄弟,朝中宰相五更寒,铁甲将军夜度关,山寺日高僧未起,算来名利不如闲。兄弟老母在堂,定是纳福。(生白)未向朝中拜圣君,先来堂上问慈亲。欲千微禄荣终养,只恐金门老侍臣。(僧白)好!好!兄弟忠孝两全,贫僧可也放心。请兄弟往相国寺幽静去处,叙几句朋友情话如何?(生白)仁兄请,小弟愿往。(同行)(僧白)小行者何在?(丑和尚上白)返蚁难寻穴,归禽易旧窝。满堂僧不厌,一个俗人多。老师父,贫僧在此伺候。(僧白)那小行者,不要放进人来,俺这裏消遣一会。外边有好酒,沽一瓶来,我与兄弟酬酢几杯。(和尚白)小僧去取酒来。(僧白)近闻兄弟志在兴革天下利害。(生白)不敢!但见奸~党盈朝,英雄丧气,变乱祖宗成法,伤离天下人心,谁似仁兄退休名利,可谓高见。(僧白)吾不得已而为之。朝廷信用浮荡子弟高俅,天下豪杰,皆有不平之气。你我十载边关,千辛万苦,都是这几个奸~党拨置,把汗马功劳,都做了一场春梦。(生白)仁兄,便是如此说。(唱)

【高阳台】想著那万里烟尘,十年烽火,戎服马上不卸。白草黄雪,那更冲冒风雪。磨折。一身历尽千战苦,恨不得气吞胡羯。要图个身画麒麟,到做了梦遶蝴蝶。(僧唱)

【前腔】吁嗟。想那李广难封,冯唐易老,堪怜世道衰绝,宝剑尘埋,空将骥伏盐车。颠越。孙阳欧冶而令(今?)远,乱纷纷不辨龙蛇。论功劳赤心报国,总是饶舌。(生唱)

【前腔】休说。报主丹衷,除邪谏草,空怀羲气忠节。志落奸谋,危巢且守鸠拙。英烈。三十功名尘与土,仗宝剑空弹明月。凭阑处潇潇风雨,都因愁结。(僧唱)

【前腔】难舍。契结金兰,情投胶漆,我合你死生交结。故国相逢,也不须苦苦咨嗟。欢悦。与君且尽杯中酒,心事也谩劳悲切。有一日云开天显,管教他烛随风灭。(生唱)

【前腔】妖孽。燕雀掀帘,狐狸升榻。鬼魅昼游天阙。弄柄操权,任他每颠倒豪杰。虚设。朝廷衰服谁争补?近龙颜满目奸邪。数十年怀冤结愤,好教我一时难雪。(僧唱)

【前腔】曾别。托迹烟霞,栖身山水,因此暂投蓝若。梦觉邯郸,安眠处一枕宁贴。山寺日高僧未起,著缁衣轻似披铁。利名途车多颠嶮,不须你再踵前辙。

【余文】残弧病矢休轻射,阁泪分毡从此别,遥指白云归去也。

二十年来醉梦间,只今打破利名关。

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

猜你喜欢
  朱敦儒·唐圭璋
  歴代诗话卷八十·吴景旭
  卷三·王灼
  第四折·佚名
  词苑丛谈卷八·徐釚
  卷一·龙榆生
  乐府雅词巻中·曾慥
  卷532 ·佚名
  古乐苑衍録卷四·梅鼎祚
  卷四十一·朱彝尊
  卷一·佚名
  巻二·孙绍远
  卷一百六十八·曹学佺
  刘永祭江·佚名
  九章·屈原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鄱阳护戎女·唐圭璋

      望海潮   云收飞脚,日祛怒暑,新蝉高柳鸣时。兰佩紫囊,蒲抽碧剑,吴丝两腕双垂。闻道五陵儿。蛟龙吼波面,冲碎琉璃。画鼓声中,锦标争处飐红旗。   使君冠盖追。正霞翻酒浪,翠敛歌眉。扇动水,风生玉宇,微凉透入单衣。日暮

  • 卷八·董康

      ○易水寒·雜劇   明餘姚葉憲祖所撰。憲祖、字美度。別號六桐。塡詞別號曰檞園。萬曆己未進士。官至廣西按察使。善塡詞。街談巷語。亦化神奇。得元人之髓。花晨月夕。徵歌按拍。一詞脫稿。即令伶人習之。此劇

  • 五·郁达夫

    ◆岁暮感愤岁暮天涯景寂寥,月明风紧夜萧萧。美人应梦河边骨,逐客还吹市上箫。穷塞寒浸苏武节,朝廷宴赐侍中貂。士生季世多流窜,湘水何当赋大招。◆穷乡独立日暮苍茫顾影自伤漫然得句日暮霜风落野塘,荒效独立感苍茫。九原谁

  • 刘秉忠·隋树森

    刘秉忠(一二一六——一二七四),初名侃,曾弃吏为僧,又名子聪,入仕后始更名秉忠,字仲晦,自号藏春散人。先世瑞州(治所在今江西高安县)人,世代仕辽,后移居邢州(今河北邢台市)。少年志气英爽不羁,年十七即为邢

  • 列传第二十四·刘昫

    ○刘洎 马周 崔仁师 孙湜 湜弟液 液子论 液弟涤 刘洎,字思道,荆州江陵人也。隋末,仕萧铣为黄门侍郎。铣令略地岭表,得五十余城,未还而铣败,遂以所得城归国,授南康州都督府长史。贞观七年,累拜给事中,封清苑县男。十五年,

  • 春秋战国异辞卷三十八·陈厚耀

    田齐史田齐世家陈完者陈厉公佗之子厉公者文公少子也其母蔡女文公卒厉公兄鲍立是为桓公桓公与佗异母及桓公病蔡人为佗杀桓公及太子免而立佗为厉公厉公既立娶蔡女蔡女淫扵蔡人数归厉公亦数如蔡桓公之少子林怨厉公杀其父

  • 卷之二百六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二百三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第三卷 兴学·缪荃孙

    江苏学额江宁府学,额进二十五名,廪生四十名,增生四十名,一年一贡。上元县学、江宁县学、句容县学,各额进二十五名,廪生二十名,增生二十名,二年一贡。溧水县学,高淳县学,各额进二十名,廪生二十名,增生二十名,二年一贡。江浦县学、六

  • 一二六七 安徽巡抚书鳞奏本年换缴《御批通鉴纲目续编》数目折·佚名

    一二六七 安徽巡抚书鳞奏本年换缴《御批通鉴纲目续编》数目折乾隆五十二年十一月初二日安徽巡抚臣书麟跪奏,为换缴《通鉴纲目续编》数目,遵旨汇奏事。窃照《御批通鉴纲目续编》内应行抽改之处,乾隆四十八年四月内钦奉上

  • 耶律俨传·脱脱

    耶律俨,字若思,析津府人。本姓李。父仲禧,重熙年间开始任官。清宁初,任同知南院宣徽使事。四年(1035),在鸭子、混同二水之间筑城,拜为北院宣徽使。咸雍初,因误奏事情获罪,出贬为榆州刺史。不久诏令官复原职,迁为汉人行宫都部署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二百十九·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十九 洪武二十五年秋七月庚辰朔,享太庙。 秦王樉还国。 北平都司吏杨献有罪系狱,自陈尝卧氷以愈父疾,诏核其事不妄,遂命释之。 上御右顺门与侍臣论治道,因及理乱。上曰:“为治之道有缓急,治乱民不

  • 黄宪昭·周诒春

    黄宪昭 年三十一岁。生于广东。父绍经。业商。已婚。子一。女二。本籍通信处。广东平地大巷高厅。初学于广州某校。光緖二十二年。自费游美。光緖二十七年。入檀香山鄂湖学校。习商业。光緖三十四年。入米苏里大学。

  • 仁学一·谭嗣同

      一  偏法界、虚空界、众生界,有至大、至精微,无所不胶粘、不贯洽、不筦络、而充满之一物焉,目不得而色,耳不得而声,囗鼻不得而臭味,无以名之,名之曰"以太"。其显于用也,孔谓之"仁",谓之"元",谓之"性";墨谓之"兼爱";佛谓之"

  • 春秋正义序·杜预

    唐孔颖达着夫春秋者纪人君动作之务是左史所职之书王者统三才而宅九有顺四时而治万物四时序则玉烛调於上三才协则宝命昌於下故可以享国永年令闻长世然则有爲之务可不愼与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祀则必尽其敬戎则不加无罪盟会

  • 学蔀通辨卷之七·陈建

    续编上此卷所载着佛学变为禅学所以近理乱真能溺高明之士文饰欺诳为害吾道之深也朱子曰佛教初入中国只是修行说话如四十二章经是也初问只有这一卷经其中有云佛问一僧汝处家为何业对曰爱弹琴佛问弦缓如何曰不呜矣弦急如

  • 台湾府舆图纂要·佚名

    地理图说。清佚名撰。一卷。约三万五千字。缺图和表。首为图说,阐绘图原则和具体画法。其内容含疆域、坊里、山水、城池、衙署、铺舍、营制、屯番、道里八目,各目先府、后厅县依次记叙。其中疆域目谓“东不尽山、西不

  • 秘密三昧大教王经·佚名

    四卷,赵宋施护译。一切如来大乘现证三昧金刚仪轨会,世尊在三十三天,与一百六十万俱胝那庾多大菩萨众,及金刚明妃,金刚执侍天王天女等俱,金刚手菩萨说秘密心明,及曼拿罗颂等。金刚破恶大仪轨会,亦金刚手菩萨说。转字轮曼拿罗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