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无我与不朽

古今中外,讨论人生问题,似乎有两个大理论是多少相同的。一是无我,一是不朽。初看若相冲突,既要无我,如何又说不朽。但细辨实相一致,正因为无我,所以才不朽。

人人觉得有个我,其实我在哪里,谁也说不出。正因为在不知何年代以前的人,他们为说话之方便或需要,发明运用了这一个我字。以后的人将名作实,便认为天地间确有这一个我。正如说天下雨,其实何尝真有一个天在那里做下雨的工作呢。法国哲人笛卡尔曾说:“我思故我在。”其实说我在思想,岂不犹如说天在下雨?我只能知道我的思想,但我的思想不是我,正犹如我的身体不就是我。若说我的身体是我,那我的一爪一发是不是我呢?若一爪一发不是我,一念一想如何又是我呢?当知我们日常所接触,觉知者,只是些“我的”,而不是“我”。

如何叫“我的”呢?若仔细推求,一切“我的”也非“我的”。先就物质生活论,说这件衣服是我的,试问此语如何讲?一件衣服的最要成分是质料和式样。但此衣服的质料,并非我所发明,也非我所制造,远在我缝制此衣服以前,那衣服的质料早己存在,由不少厂家,大量纺织,大批推销,行遍世界。那件衣服的质料,试问于我何关呢?若论式样,也非由我创出,这是社会一时风行,我亦照此缝制。那件衣服的质料和式样,都不由我,试问说这件衣服是我的,这我的二字所指繄何?原来只是这件衣服,由我穿着,归我使用,那件衣服的所有权暂属于我,因而说是我的。岂不是这样吗?试跑进皮鞋铺,那玻璃柜里罗列着各种各样的皮鞋,质料的制成,花式的规划,都和我不相干。待我付出相当价格,把一双皮鞋套上脚,便算是我的了。其实少了一个我,那些纺织厂里的衣料,皮鞋作里的皮鞋,一样风行,一样推销,一切超我而存在,与我又何关呢?同样理由,烹饪的质和味,建筑的料和样,行路的工具与设备,凡属物质生活方面的一切,都先我而存在,超然独立于我之外,并不与我同归消灭。你却说是“我的”,如何真算是“我的”呢?外面早有这一套,把你装进去,你却说这是“我的”,认真说,你才是他的。

其次说到集团社群生活,如我的家庭,我的学校,我的乡里,我的国家,说来都是我的,其实也都不是我的。单就家庭论,以前是大家庭制,现下是小家庭制。以前有一夫多妻,现在是一夫一妻。以前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现在是自由恋爱。以前的父母兄弟婆媳妯娌之间的种种关系,现下都变了,试问是由于我的意见而变的吗?还不是先有了那样的家庭才把我装进去,正犹先有了那双皮鞋让我穿上脚一般,并非由我来创造那样的家庭,这又如何说是我的呢?我的家庭还不是和你的家庭一般,正犹如我的皮鞋也和你的皮鞋一般,反正都在皮鞋铺里买来,并不由你我自己作主。家庭组织乃至学校国家一切组织,也何尝由我作主,由我设计的呢?他们还是先我而存在,超然独立于我之外,并不与我同尽,外面早有了这一套,无端把我填进去。所以说我是被穿上这双皮鞋的,我是被生在这个家庭的,同样,我是他的,他不是我的。

再说到内心精神生活,像我的爱好,我的信仰,我的思想等。我喜欢音乐戏剧,我喜欢听梅兰芳的唱,其实这又何尝是我的爱好呢?先有了梅兰芳的唱之一种爱好,而把我装进去,梅兰芳的唱,也还如皮鞋铺里一双鞋,并不由我的爱好而有,也并不会缺了我的爱好而便没有。我爱好杜工部诗,我信仰耶稣教,都是一般。世上先有了对杜工部诗的爱好,先有了对耶稣教的信仰,而我被加进了。岂止耶稣教不能说是我的信仰,而且也不好便说这是耶稣的信仰。若你仔细分析耶稣的信仰,其实在耶稣之前已有了,在耶稣之后也仍有,耶稣也不能说那些只是我的信仰。任何一个人的思想,严格讲来,不能说是“他的”思想。那里有一个人会独自有他的“我的思想”的呢?因此严格地说,天地间绝没有真正的“我的思想”,因此也就没有“我的”,也便没有“我”。

有人说,人生如演剧,这话也有几分真理。剧本是现成的,你只袍笏登场,只扮演那剧中一个角色。扮演角色的人换了,那剧本还是照常上演。当我生来此世,一切穿的吃的住的行的,家庭,国家,社会,艺术爱好,宗教信仰,哲理思维,如一本剧本般,先存在了,我只挑了生旦丑净中一个角色参加表演,待我退场了,换上另一个角色,那剧本依然在表演。凡你当场所表演的,你哪能认真说是我呢?你当场的一切言语动作,歌哭悲惧,哪能认真说是我的呢?所以演剧的人生观,却比较接近于无我的人生观。

但如何又说不朽呢?这一切已在上面说过,凡属超我而存在,外于我而独立,不与我而俱尽的,那都是不朽。所以你若参加穿皮鞋,并没有参加了不朽的人生,只有参加做皮鞋的比较是不朽。

参加住屋,不如参加造屋。参加听戏,不如参加演戏,更不如参加编剧与作曲。人生和演剧毕竟不同,因人生同时是剧员,而同时又是编剧者作曲人。一方无我,一方却是不朽。一般人都相信,人死了,灵魂还存在,这是不朽。中国古人却说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凡属德功言,都成为社群之共同的,超小我而独立存在,有其客观的发展。我们也可说,这正是死者的灵魂,在这上面依附存在而表现了。

猜你喜欢
  卷五十八 三年问第三十八·郑玄
  遇不遇第二十四·佚名
  三传辨疑卷六·程端学
  论语集注大全卷八·胡广
  原序·沈棐
  九守第五十五·管仲
  卷七·毛应龙
  卷三·方苞
  卷四百二十·佚名
  五阴分别现止章第四·佚名
  一切经音义卷第九十九·唐慧琳
  建中靖国续灯录卷第二十二[宋磻]·惟白
  为福善法师封缸法语·太虚
  佛说佛名经卷第八·佚名
  标应读典籍·印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刘季裴·唐圭璋

      季裴(南宋馆阁录、明弘治刊八闽通志作“裴”,绍兴十八年同年小录作“斐”)字少度,本贯开封,八闽通志称之为福安人,当为南渡后居地。生于宣和五年(1123)。绍兴十八年(1148)进士。季裴治诗赋。乾道四年(1168)除秘书丞,同年十二月

  • 卷十·本纪第十·脱脱

        仁宗二   明道元年春二月癸卯,吕夷简上《三朝宝训》。丙午,诏仕广南者毋过两任,以防贪黩。庚戌,以张士逊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戊午,录故宰臣孙,并试将作监主簿。甲子,诏员外郎以上致仕者,录其子

  • 卷二十一  漢紀十三·司马光

      起玄黓涒灘(壬申),盡玄黓敦牂(壬午),凡十一年。   孝武皇帝元封二年(壬申、前一O九年)   冬,十月,上行幸雍,祠五畤;還,祝祠泰一,以拜德星。   春,正月,公孫卿言:「見神人東萊山,若云欲見天子。」天子於是幸緱氏城,拜卿為中大夫,

  • 资治通鉴后编卷十七·徐乾学

    宋纪十七【起阏逢敦牂七月尽柔兆涒滩五月凡一年有竒】太宗至仁应道神功圣德睿烈大明广孝皇帝淳化五年秋七月辛丑朔贼攻眉州知州李简等坚守逾月贼引去 以户部员外郎魏廷式同勾当自陜西至益州转运事廷式尝入朝奏事帝曰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 列女传二·纪昀

    列女传 【二】宋○宋朱娥江夏民妇张氏彭列女 郝节娥开封民妇朱氏包繶妻崔氏贝州赵 氏女 张晋卿妻丁氏孙氏妇项氏 王氏二妇张弼妻徐氏 马元颖妻荣氏吴永年妻何氏 【永年姊】 滕县董氏女王宣妻曹氏 丁国兵妻南剑

  • 战国策卷八·鲍彪

    宋 鲍彪 注韩【分晋得南阳及颍□□交城定襄防城颍阳颍阴□社阳□东接汝南西接农得新安宜阳】康子三晋已破智氏将分其地段规谓韩王曰分地必取成臯韩王曰成臯石溜之地也【溜言其无积润】寡人无所用之段规曰不然臣闻

  • 六九 日本的衣食住下·周作人

    黄公度在《日本杂事诗》注里,关于食物说的最少,其一是说生鱼片的:“多食生冷,喜食鱼,聂而切之,便下箸矣,火熟之物亦喜寒食。寻常茶饭,罗卜竹笋而外,无长物也。近仿欧罗巴食法,或用牛羊。”又云:“自天武四年(案即公元六七六年,但史

  • 孛罗帖木儿传·宋濂

    孛罗帖木儿字国宾,高昌人。开始由宫廷卫士经十三次调动而被任为江东廉访副使。后选为襄阳路达鲁花赤。至正十一年(1351),河南汝、颍等地爆发农民起义,均州、郧县人田端子也聚众杀官吏,孛罗帖木儿率兵捕斩田端子。不久,行省

  • 唐纪十一太宗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中之上贞观十一年(丁酉、637)·司马光

    唐纪十一唐太宗贞观十一年(丁酉,公元637年) [1]五月,壬申,魏徵上疏,以为:“陛上欲善之志不及于昔时,闻过必改少亏于曩日,谴罚积多,威怒微厉。乃知贵不期骄,富不期侈,非虚言也。且以隋之府库、仓廪、户口、甲兵之盛,考之今日,安得拟

  • 卷五十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大清会典卷五十二礼部祠祭清吏司丧礼三凡皇贵妃丧礼疾革自大内移至吉安所初薨皇帝辍朝五日素服十日【若殡期逾十日及殡而止】命所出皇子公主持服皇子去冠纬公主皇子福晋去簪珥届时入金棺奉安金棺於正

  • 曾子天圆第五十八·戴德

    单居离问于曾子曰:“天圆而地方者,诚有之乎?”曾子曰:“离!而闻之,云乎!”单居离曰:“弟子不察,此以敢问也。”曾子曰:“天之所生上首,地之所生下首,上首谓之圆,下首谓之方,如诚天圆而地方,则是四角之不揜也”“且来!吾语汝。参尝闻之

  • 贫而乐,富而好礼的境界·孔子

    【原文】 子贡曰:“贫而无诌,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知来者。” 【注释】 谄(chan):巴结,奉承。如切如

  • 双桥随笔卷八·周召

    凤县知县周召撰凡人作用可预卜于无事之日谢元之伐苻坚也论者以为必济盖观其平时履屐之间皆得其任耳悠悠忽忽土木形体此辈人正当束之髙阁况曹蜍李志奄奄如在泉下者乎漏泄阳春爹娘搬贩至今未休吐百种乡谈千般扭扮一生人

  • 中阿含经卷第十一·佚名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中阿含王相应品第六(有七经王相应品本有十四经分后七经属第二诵)(初二日诵)七宝.相.四洲牛粪.摩竭王鞞婆丽陵耆天使最在后(五八)中阿含王相应品七宝经第一我闻如是。一时。佛游舍卫国。在胜林给

  • 人天眼目卷之五·智昭

    宗门杂录拈花王荆公问佛慧泉禅师云。禅家所谓世尊拈花。出在何典。泉云。藏经亦不载。公曰。余顷在翰苑。偶见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三卷。因阅之。经文所载甚详。梵王至灵山。以金色波罗花献佛。舍身为床座。请佛为众生

  • 卷第三·永觉元贤

    永觉和尚广录卷第三 嗣法弟子 道霈 重编 再住鼓山涌泉寺语录 大雄殿上梁。上堂。昔风穴垂语云。若立一尘。家国兴盛。野老颦蹙。不立一尘。家国丧亡。野老安怗。雪窦则谓。先竖千秋伟绩。后崇万里清风。天童则谓。

  • 登真隐诀·陶弘景

    陶弘景编撰,三卷。上卷题“玄洲上卿苏君 (即苏林,字子玄)传诀。”含《真符》、《宝章》《九宫》、《明堂》、《洞房》五章,并述真人名讳及存思功用;中卷记云林夫人,紫微夫人,南岳夫人等众真㖟诀三条凡五十二事,资料多

  • 甄正论·玄嶷

    唐玄嶷撰。三卷。约成书于天授元年至长安四年(690—704)间。据《开元录》卷九载,玄嶷,俗姓王,名乂,原为道士,后改宗佛教,剃度为僧,并著此书抨击道教。此书无序跋,不分章门,以“滞俗公子”和“甄正先生”的问答形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