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佛 法 要 义

──三十五年六月在杭州欢迎大会讲──

佛、在中国虽是一般人拜佛念佛所均知的,但佛之精确意义,实在是无上遍正觉者。平常人虽是有知觉,因没有充分发达到圆满,不免时时错觉不正,所以就感生烦恼,造业受生老病死之苦。二乘圣人了脱生死,方是正觉,还是未普遍;到了大乘菩萨,以正觉遍觉一切众生,但尚要进步向上;一直到圆满了无上之真觉,才得称佛。故佛之意要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故佛非宇宙事物创造者,也非人生祸福主宰者,实在是觉悟了一切事物因果之真相,解除一切苦恼,成就永久安乐,同时又能觉悟一切众生,咸令除苦得乐。因果中,如善因得善果,恶因得恶果。事实极为显了。而人类却仍少觉悟,甚至还想用恶因而求善果,这是最要不得的,务将无上真觉普遍宣扬,一切众生圆满享受永久和平安乐。

吾人信佛,要真正认识佛法!佛法非神奇,乃是佛所觉的一切事物因果法则。科学上的公例,亦属因果法则,惟仅为一部;普遍透澈觉悟的,便是佛法。然从因到果之间,尚有缘的关系。其果皆因缘合成,自性本是空的。譬如草木之生长,有种子、土质、水分及空气、日光等因缘的关系而得其生长存在,究其自性却是空的。心经所谓“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即是此理。所以吾人一一认识到的,皆是唯识所现的法相,依识上辨别唯识所分别为某事某物,实则皆法性真空。如能转识成智,就入华严法界,理事无碍,事事无碍,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众生世间就是如来圆明法界。现在的地球即是无尽世界,在此世界之中,一国一人或一寺一僧,都是圆满法界普遍无碍的。过去无始,未来无终,即中无边,无边无中。觉悟到这种境界,分别没有了,自然一切烦恼也没有了。人类之斗争,从此宁息,世界民族皆可以得到永久和平。愿今天有缘集会的各位,共同努力!(程净保记)(见海刊二十七卷八期)


猜你喜欢
  看经警文·朱棣
  卷四百九十二·佚名
  卷第三十八·佚名
  集沙门不应拜俗等事卷第二·彦悰
  卷之五·牧云通门
  中国佛法兴衰沿革说略中国佛法兴衰沿革说略·梁启超
  俱舍论记 第五卷·普光
  卷第二十三·佚名
  华严七字经题法界观三十门颂卷下·本嵩
  论 文·太虚
  首楞严经玄义卷下·智旭
  敘·海明
  卷四十·佚名
  普陀洛迦新志卷七·王亨彦
  佛说如意摩尼陀罗尼经·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第一折·佚名

    (正末领大末、二末、三未净行钱上)(正末云)老夫姓张名公艺,寿张县人氏。嫡亲的四口儿家属。老夫所生三个孩儿,大的张悦,第二张王羽,第三个张英。大的个治家,第二个习文,第三个习武。这三个孩儿,家私里外,都是俺这三个孩儿的。

  • 存家诗稿卷四·杨巍

    明 杨巍 撰七言古秋日送吕二山人南游兼寄青州陈同年芝巘秋风飒飒吹客衣闻子明朝又南发回首应瞻燕塞云与谁共醉齐门月齐门烟月不胜秋诗句如珠何处投感时可吊田文里懐土休登海上楼君家空楼何处越峤鄞江嵗云暮满眼干

  • 卷九十二·陈焯

    <集部,总集类,宋元诗会钦定四库全书宋元诗会卷九十二兵部主事陈焯编杨维祯下寄韩李二御史同年扬子十年官不调岂无词赋列时髦青冥远隔新持斧雨露犹同旧赐袍共喜诸公当北道却容独客卧东皋斗牛清夜能回首一道丰城剑气高

  • ●卷十四·邵伯温

      元丰末,治神宗山陵。韩康公尹洛,凡上供之物皆预办,虽中贵人不敢妄有所求。盖公之子宗师从洛之贤士大夫游,有所闻,必白公施行之。又朱光庭、杜纯孝锡皆府官,荐为山陵司属,二人忠信有余,多所论列,役成而民被其赐。公以功拜

  • ●簷曝雜記卷三·赵翼

    ○粵西灘峽粵西灘與峽皆極險。府江之昭平峽,橫州之大灘,右江之努灘、雞翼灘,左江之歸德峽、果化峽,余皆身經其地,而昭平峽最險。余初至桂林,由水路赴鎮安任。先是大雨十七晝夜,是日適晴。巳刻自桂林發舟,日午已至平樂。舟子忽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十九·佚名

    .TRS_Editor P{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bottom:1

  • 卷之一百二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六十九中·郝经

    钦定四库全书 续後汉书卷六十九中   元 郝经 撰 列传第六十六中 高士 汉 龎公 徐干 管宁【王烈 张珔胡昭】 李密【子赐兴】 龎公者名德公南郡襄阳人也居岘山之南未尝入城府夫妻相敬如

  • 叶琛传·张廷玉

    叶琛,字景渊,丽水人。博学有文才。元末跟随石抹宜孙驻守处州,出谋划策,捕杀山寇,授为行省元帅。王师攻下处州,叶琛避逃建宁。因被推荐征召而至应天,授为营田司佥事。不久,升迁洪都知府,辅佐邓愈镇守洪都。祝宗、康泰反叛,邓愈逃

  • 卷第三·佚名

    日本文德天皇實錄卷第三 文德紀三文德天皇起仁壽元年正月,盡十二月右大臣-正二位臣-藤原朝臣-基經等,奉敕撰一、常康親王與藤原貞子落飾入道文德天皇仁壽元年,春正月,甲戌朔,帝不受歲賀。以諒闇未終也。甲申,正六位上-長統

  • 刘寰伟·周诒春

    刘寰伟 年二十六岁。生于美国旧金山。兄琳。业商。未婚。初学于广州广仁小学堂。及岭南学校。毕业。充岭南学校训导员。宣统二年。以官费游美。入康奈尔大学。习政治经济学。民国二年。习土木工程。民国三年。得学士

  • 卷一百七十三·佚名

    △初分赞般若品第三十二之二复次舍利子,菩萨摩诃萨不为引发八解脱故应引发般若波罗蜜多。不为引发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故应引发般若波罗蜜多。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不为引发八解脱故应引发般若波罗蜜多。不为引发八胜处

  • 佛法之四现实观·太虚

    ──二十年十月在开封河南大学讲──今日贵校邀讲佛学,又承瞿、乐二君介绍,无任感谢!佛本梵音,义为觉者,含无上正遍觉意,亦即最高、最遍,最平等之觉人。此与中国所称圣人略相等,并非作祸福之鬼神,亦非创造宇宙之主宰,乃为洞明宇

  • 第四十七則 雲門六不收·胡兰成

    第四十七則雲門六不收舉:僧問照州雲門山光奉院文偃禪師:如何是法身?門云:六不收。老子說:「反者道之動」,法身都帶有反的意味兒,所以孫悟空天上地下都不能收留他。孔子也是,唐明皇說他:夫子何為哉?栖栖一代中。孔子就是法身,他的

  • 卷第二十三·昙噩

    新修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三 淛东沙门 昙噩 述 精进学 义解科(三) 唐昙良 生潞之栗氏。年逾志学出家。讲大论识者为之赏音。入京住真寂寺。仁寿诏送舍利于亳州开寂寺。寺与老君庙相去不远。於是置塔而葬焉。卒年八

  • 皋兰异人传·还珠楼主

    《皋兰异人传》(二集四回16万字),武侠小说。1943年一月,天津励力出版社发行,分上下集。甘肃省城兰州南关外三里有一座山,名叫皋兰山,为当地第一名胜,皋兰首县县名,也是为了这山而起。山的西面有一高岩,上有五条清泉,水力绝大,溅玉

  • 论语集说·蔡节

    宋蔡节撰。十卷。在体例上,解说《论语》章句处,凡全用一家者,则独书姓名;于参用一两家者,则各注本语之下;杂用众说者,则叠书姓名于末。其润色以己意者,则曰:“本某氏。”皆谓之集,或附己说于后,则别曰:“节。”谓节自

  • 禅宗颂古联珠通集·佚名

    凡四十卷。南宋法应集,元代普会续集。收于卍续藏第一一五册。系编集古来禅家诸祖颂古之作。内容共收世尊机缘二十四则、菩萨机缘三十则及大乘经偈六十二则、祖师机缘七○二则。举凡增续及续收均冠以续收二字,与原集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