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白居易时代的禅宗世系

  《白氏长庆集》卷二十四有《传法堂碑》,也是9世纪的一种禅宗史料。

  传法堂碑【校改本】

  王城离域有佛寺,号兴善。寺之坎地,有僧舍名传法堂。先是大彻禅师宴居于是寺,说法于是堂,因名焉。有问师之名迹,曰,号惟宽,姓祝氏,衢州西安人,祖曰安,父曰皎。生十三岁出家,二十四具戒,僧腊三十九,报年六十三,终兴善寺,葬灞陵西原,诏谥曰大彻禅师元和正直之塔云。有问师之传授,曰释迦如来欲涅槃时,以正法密印付摩诃迦叶,传至马鸣;又十二叶,传圣师子比丘;及二十四叶,传至佛驮先那;先那传圆觉达摩,达摩传大弘可,可传镜智璨,璨传大医信,信传大满忍,忍传大鉴能,是为六祖。能传南岳让,让传洪州道一,一谥曰大寂,寂即师之师。贯而次之,其传授可知矣。有问师之道属,曰,自四祖以降,虽嗣正法,有冢【原作家】嫡而支派者。犹大宗小宗焉。以世族譬之,即师与西堂藏,甘泉贤,勒潭海,百岩晖,俱父事大寂,若兄弟然。章敬澄,若从父兄弟。径山钦若从祖兄弟。鹤林素,华岩寂,若伯叔然。

  当山忠,东京会,若伯叔祖。嵩山秀,牛头融,若曾伯叔祖。推而序之,其道属可知矣。有问师之化缘。曰,师为童男时,见杀生者,肃然不忍食,退而发出家心。遂求落发于僧县,受尸罗于僧崇,学毗尼于僧如,证大乘法于天台止观,成最上乘道于大寂遭一。贞元六年【790】始行于闽越间,岁余而回心改服者百数。七年驯猛虎于会稽,作胜家道场。八年【792】与山神受八戒于鄱阳,作回响道场。十三年感非人于少林寺。二十一年【805,即永贞元年】作有为功德于卫国寺。明年【806】,施无为功德于天宫寺。元和四年【809】宪宗章武皇帝召见于安国寺。五年【810】问法于麟德殿。其年复灵泉于不空三藏池[也]。十二年【817】二月晦,大说法于是堂,说讫,就化。其化缘云尔。有问师之心要,曰,师行禅演法垂三十年。度白黑众殆百千万亿。

  应病授药,安可以一说尽其心要乎?然居易为赞善大夫时,常四诣师,四问道。第一问云,既曰禅师,何故说法?师曰,无上菩提者,被于身为律,说于口为法,行于心为禅,应用有三,其实一也。如江湖河汉,在处立名,名虽不一,水性无二。律即是法,法不离禅。云何于中妄起分别?第二问云,既无分别,何以修心?师曰,心本无损伤,云何要修理?无论垢与净,二切勿起念。第三问云,垢即不可念,净无念,可乎?师曰,如人眼睛上,一物不可住。金屑虽珍宝,在眼亦为病。第四问云,无修无念,亦何异于凡夫耶?师曰,凡夫无明,二乘执著。离此二病,是名贞[真]修。贞修者,不得勤,不得忘。勤即近执著,忘即落无明。其心要云尔。师之徒殆千余,达者三十九人。其入室受道者。有义崇,有圆镜,以先师常辱与予言,知予尝醍醐嗅薝蔔者有日矣。师既殁后,予出守南宾郡,远托撰述,迨今而成。呜呼,斯文岂直起师教,慰门弟子心哉?抑且志吾受然灯记,记灵山会于将来世,故其文不避繁。铭曰:

  佛以一印付迦叶,至师五十有九叶,故名师堂为传法。

  此为马祖嫡派造出的传法世系,大可注意。此说与诸家皆不同。篇末铭云:

  佛以一印付迦叶,至师五十有九叶。

  今试倒数上去:

  【50】【51】【52】【53】【54】【55】【56】【57】【58】【59】

  佛驮先那—达摩—可—璨—信一忍—能—让—道—惟宽

  这个世系是根据于僧祐《出三藏记》的。此书载佛大跋陀罗的宗师相承,自阿难第一到佛大先为第四十九,达摩多罗为第五十。若加上大迦叶为第一,则佛大先为第五十,而达摩为第五十一,与此世系正合。故知其出于此。

  又此碑云:

  释迦如来……以正法密印付摩诃迦叶,传至马鸣;又十二叶,传至师子比丘;及二十四叶,传至佛驮先那;先那传圆觉达摩……

  按《出三藏记》的次第,马鸣第九,师子第二十一,其间正是十二叶。惟师子第二十一而佛大先第四十九,其间有二十八代,疑白碑本作二十八叶,讹为二十四叶,此皆可证此派主张的世系是根据《出三藏记》的。

  白碑甚精确,所记惟宽的“心要”四项,正合道一的学说,故此碑不是潦草应酬之作。大概道一一派也加入当日争法统之争而不满意于当日各家捏造的世系,故他们依据《出三藏记》建立这“五十代说”。

  权德舆作《百岩禅师碑》【《唐文粹》64】说怀晖作有《法眼师资传》一编,“自鸡足山大迦叶而下,至于能秀,论次详矣。”怀晖也是道一的门下,其书今不传了,但我们可以推想他的主张也许是这“五十代说。”

  惟宽死在817年,此说可算是八九世纪之间的一种说法。

猜你喜欢
  进圣宋嘉泰普灯录上皇帝书·雷庵正受
  界论注·佚名
  大乘瑜伽金刚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钵大教王经卷第一(并序)·佚名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疏(并序)·智顗
  正法华经卷第七·佚名
  瑜伽师地论卷第八十五·玄奘
  卷中·佚名
  卷第八·佚名
  附錄一   晉譯經文勝解勝利段·欧阳竟无
  略释新华严经修行次第决疑论卷三之下·李通玄
  第八十九章 灌顶祝典说明·佚名
  第四十八章 六王章·佚名
  卷之三·佚名
  缁门警训卷第二·如卺
  卷三十七·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八百八十一·彭定求

        卷881_1 【蒙求】李瀚2   王戎简要,裴楷清通。孔明卧龙,吕望非熊。杨震关西,   丁宽易东。谢安高洁,王导公忠。匡衡凿壁,孙敬闭户。   郅都苍鹰,宁成乳虎。周嵩狼抗,梁冀跋扈。郗超髯参,   王珣短簿。伏波标

  • 唐音巻十二·杨士弘

    元 杨士宏 撰张 震 注唐诗遗响五李长吉【长吉名贺系出郑王后七嵗能辞章仕至协律郎辞尚竒诡所得皆惊迈絶去翰墨畦迳当时无能效者乐府数十篇云韶诸工合之弦管又玉川之怪长吉之诡天地之间自欠此体不得又大厯以后吾所

  • 卷三百九十二 列传一百七十九·赵尔巽

      赛尚阿 讷尔经额   赛尚阿,字鹤汀,阿鲁特氏,蒙古正蓝旗人。嘉庆二十一年翻译举人,授理藩院笔帖式,充军机章京。宣宗命枢臣甄别所属,赛尚阿列一等,予优叙。洊迁郎中。道光十一年,擢内阁侍读学士,偕将军富俊按吉林将军福克

  • 卷四百八十八 紹聖四年(丁丑,1997)·李焘

      起哲宗紹聖四年五月辛未盡其月   五月辛未,中書舍人蹇序辰言:「吏房送到吴居厚除權戶部尚書詞頭,詔令臣命詞行下。按居厚頃於元豐間被知先帝,自朝散郎除天章閣待制,充京東路都轉運使,先帝親為褒詔,稱居厚『將命一道,不

  • 石匮书后集卷第二十五·张岱

    左良玉列传宁南侯者,姓左氏,名良玉,字日崑山;辽东人也。少起军校,以斩级功,官辽东都司。苦贫,常挟弓矢射生。一日,道傍驼橐,驰马劫取之,乃锦州军装也;坐法当斩。适有丘磊者与同犯,愿独任之;良玉得免死。既失官久之,无聊,乃走昌平军门

  • 上清帝第三书·康有为

    光绪二十一年五月 具呈进士康有为为安危大计,乞及时变法,富国养民,教士治兵,求人材而慎左右,通下情而图自强,以雪国耻,而保疆圉,呈请代奏事: 窃近者朝鲜之衅,日人内犯,致割地补饷,此圣清二百余年未有之大辱,天下臣民所发愤痛心

  • 第八十四卷 文苑 一 一·缪荃孙

    常 州 府 一 汉高彪 高岱高彪,字义方,无锡人。家本单寒。为诸生,游太学。有雅才而讷于言。常从马融欲访大义,融疾,不获见,乃复刺遗融书,讥融养疴傲士。融省书渐,追谢还之,彪逝而不顾。后郡举孝廉,试经第一,除郎中,校书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八 列传一百六十八·纪昀

    列传宋 【七十二】○宋七十二宗泽赵鼎张浚【子枃】宗泽赵鼎张浚△宗泽宗泽字汝霖婺州义乌人母刘梦天大雷电光烛其身翌日而泽生泽自幼豪爽有大志登元佑六年进士第廷对极陈时弊考官恶直寘 末甲调大名馆陶尉吕惠卿帅鄜延

  • 平定金川方略卷二十三·来保

    正月丙子经略大学士傅恒奏言【臣】自正月初二三日攻贼碉卡之后审悉从前攻碉之误决意俟大兵续到但足敷用即为直捣中坚之计现在按兵不动示以不测今闻贼酋因良尔吉被诛已失内应又知各土司俱畏服归顺尤为夺魄兼之我兵逐渐

  • 十一年·佚名

    (辛卯)十一年大明永樂九年春正月1月1日○壬戌朔,上率百官,遙賀帝正,停群臣朝賀,宴宗親于便殿,賜群臣宴。○吾都里指揮童猛哥帖木兒,使人獻熊鹿皮各一張。1月3日○甲子,與大臣議行楮貨之策。領議政府事河崙、左政丞成石璘,以如漢

  • 十六、释鱼·佚名

    鲤。 鳣,鰋鳀。 鳢。 鲩。 鲨,鮀。 鮂,黑鰦。 鳛,鳅。 鲣,大鲖,小者鮵。 魾,大鳠;小者鮡。 鰝,大虾。 鲲,鱼子。 鱀,是鱁。 鱦,小鱼。 鮥,[1234]鲔。 鯦,当魱。 {列鱼},鱴刀。 鱊鮬,鳜鯞。 鱼有力者,[1234]。 魵,虾。 鮅,鳟。 鲂,魾。 [12

  • 问辨録卷四·高拱

    ○论语问观过知仁先正谓圣人于有过中求无过然否曰非也本有过也而求其无过此乃贤人以下务为忠厚者之为非理之正圣人不如是也然则何如曰过是差失仁是用心之厚若果用心厚则其事虽差失而其意则仁若果用心忍刻则其事虽无差

  • 解脫道論卷第四·欧阳竟无

      阿羅漢優波底沙造   梁扶南三藏僧伽婆羅譯   [一]行門品第八之一   問云何地一切入何修何相何味何處何功德.一切入者何義.幾種地.何地取相.云何   作曼陀羅法.何修地法。答是心依地相生此謂地一切入.心不

  • 卷第十一·费隐通容

    五灯严统卷第十一临济宗南岳下四世黄檗运禅师法嗣镇州临济义玄禅师曹州南华邢氏子。幼负出尘之志。及落发进具。便慕禅宗。初在黄檗会中。行业纯一。时睦州为第一座。乃问。上座在此多少时。师曰三年。州曰。曾参问否

  • 范文忠集·范景文

    明代诗文别集。范景文著。范景文所著诗文有《味元堂疏稿》、《忠仁堂存稿》、《玉静阁存稿》、《且园存稿》、《澜园存稿》、《餐冰斋诗稿》。其子范毓秀与其甥王孙锡等合编为《范文忠公初集》,凡12卷,于清康熙四十年

  • 善俗要义·王结

    该文是王结在任顺德路(今河北邢台市)总管期间写成的,是其政治设想的体现,“盖将使之勤农桑、正人伦、厚风俗、远刑罚也”,共计三十三条。从中可以了解元代社会的种种实际情况以及地方官吏所采取的治理措施。

  • 涑水记闻·司马光

    笔记。北宋司马光撰。十卷。今通行本作十六卷。司马光为夏县涑水乡人,人称涑水先生,书名本此。此书杂录宋代旧事,起于宋太祖,迄于神宗,每条之下皆注其述之人,故名《记闻》,据传本书为司马光编纂《资治通鉴后记》收集

  • 春秋权衡·刘敞

    十七卷。刘敞撰。今文经学家认为《公羊》与《左氏》、《穀梁》异者有三:一是“据百二十国宝书而作”,二是“张三世”,三是“新周故宋,以《春秋》当新王。”刘敞不赞这些传统的意见,并在此书中逐条批驳之。《春秋》经传记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