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根本说一切有部目得迦卷第七

  大唐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

第五子摄颂曰。

狗肉不应啖  并食尸鸟兽

及以同蹄畜  亦不食猕猴

尔时佛在室罗伐城。时属俭年。诸俗人等多食狗肉。时六众苾刍。于日初分著衣持钵入城乞食。随所至处人皆告曰。圣者可去。实无一物堪以奉施。其家釜内有营食处。六众见已便问彼言。汝舍釜中是何饮食。答云。狗肉。问言。仁等食狗肉耶。答言。我食。六众报言。我依仁等而为出家。汝所食物宜应与我。彼便授与。六众苾刍受肉而去。是时群狗既闻肉气。共来围绕号吠随行。时诸居士见而告曰。圣者。何故被群狗逐。答言。我所持者。是其狗肉。问言。仁者食狗肉耶。答言。我食。因被讥嫌。以缘白佛。佛言。凡诸苾刍。不应食狗及以鸱鸮。并诸鸟兽食死尸者。咸不应食。若有食者得恶作罪。

缘处同前。时有盗贼。偷憍萨罗国胜光大王厩中上马。将入闇林遂断其命。弃其头尾持肉而去。六众苾刍性多饕餮。晨朝遍望观察四方。遥见闇林有诸鹫乌从空飞下。因即相报共往其处。见彼所弃马尾头蹄。因相谓曰。邬波难陀。我今丰足粪扫之物。遂共收取。时掌马人寻踪而至问六众曰。仁所著者是大仙服。如何更作斯恶行耶。问言。我作何事。答言。王厩上马仁等偷杀。报言。此非我杀。是贼偷来杀而取肉。头蹄及尾弃地而去。我等将作粪扫物取。马主讥曰。此实可爱粪扫之物。以缘白佛。佛言。汝等苾刍。诸有同蹄之畜狐貉等类并不应食。若有食者得恶作罪。时有猕猴攀条远踯忽然堕地。因即命终。六众见已持还住处置于釜内自煮。时有女人失其儿子。寻逐踪绪入逝多林。察见六众于大釜内煮彼猕猴。女人见已捶胸叫曰。呜呼我儿于此被煮。是时六众挑猕猴手以示女人。女人叫曰。祸哉此是儿手。次挑其脚。女人告言。祸哉是我儿脚。次举其头。女人复言。祸哉是我儿头。复举其尾告女人曰。你之儿子亦有尾耶。女人告曰。岂复仁等食猕猴肉。答云。不是汝儿我食何过。诸人闻已便起讥嫌。以缘白佛。佛言。汝诸苾刍。猕猴之貌有类人形。是故苾刍亦不应食。若有食者得恶作罪。

第六子摄颂曰。

小盏及衣角  皮叶等有过

除其铁一种  余物任情为

佛在室罗伐城。时有苾刍。身婴重病为苦所逼。便往医处报言。贤首。以所宜药为我处方。医人答曰。有下灌药宜可用之。病速瘳愈。告言。贤首。世尊未许。答曰。仁之大师慈悲为本必缘此事开许无疑。时诸苾刍以缘白佛。佛言。医人处方用下灌药。当随意作。彼以小盏而为下灌。便弃其药。佛言。不应以盏而为下灌。彼以衣角药如前弃。佛言。不应衣角。又以皮灌复还弃药。佛言。不应用皮。彼将叶裹。佛言。不应。宜可作筒。彼将铁作热而且鞕。佛言。除铁一种琉璃铜等。咸随意作。

第七子摄颂曰。

甘蔗酪肉麻  药有四种别

大麻蔓菁粥  根等粥应餐

尔时具寿邬波离。白世尊言。其七日药亦得用为尽寿药不。佛言。得。即如甘蔗。体是时药汁为更药。糖为七日。灰得尽形。邬波离。酪是时摄。浆是更收。酥为七日。烧酪成灰。便为尽寿。邬波离。肉是时药。脂成七日。烧肉成灰。便为尽寿。随事应服。时有苾刍。身婴病苦往医人处问言。贤首。我今带病愿为处方。医人答曰。圣者。应食大麻粥。苾刍告曰。世尊未许。我云何食。医答同前。以缘白佛。佛言。医人处方听食麻粥。或是蔓菁根茎花叶。及其子实并除风疾。咸应作粥而啖食之。

第八子摄颂曰。

开许粆糖饮  得为七日药

生心为五事  益彼应共分

尔时世尊。人间游行至一聚落。时有长者宿世因缘应受如来之所化度。尔时世尊。知彼长者受化时至。诣其住处。是时长者。即为世尊。于彼宽广敷设床座。尔时世尊。就座而坐。时彼长者礼双足已在一面坐。是时世尊观彼长者意乐随眠根性差别。而为说法示教利喜。令彼长者以智金刚杵破二十种萨迦耶见山。获预流果。既得果已白世尊曰。我今所证。非先祖父母所作。非国王作。非诸天作。亦非沙门婆罗门等作。亦非亲友及宗族作。由依世尊大师力故。如是广说。乃至受三归依心生净信。尔时世尊。为彼长者宣说法要。日时遂过。佛及大众悉皆绝食。长者白佛言。我今欲作非时浆。佛言。随意应作。即去营办粆糖等浆奉佛及僧。诸苾刍等。以其过甜不能多饮。以缘白佛。佛言。葡萄石榴及橘柚等。捼使破碎以物净滤。勿令稠浊和搅而饮。时具寿邬波离。白佛言。其粆糖饮。颇得守持经七日不。佛言。得。齐何应饮乃至澄清。未醋已来体未变者。随意当饮。

尔时佛在室罗伐城。时有长者。请具寿阿难陀就舍而食。时给孤独长者身婴重病。世尊。闻已与侍者阿难陀。诣长者处问其疾苦。是时长者为佛敷座。世尊就座。即为长者说法要已。从座欲去。时彼长者请世尊曰。唯愿哀愍今受我食。尔时世尊。默然许之。时阿难陀白佛言。先有长者已请我食。佛告阿难陀。应舍先请与余苾刍。有五种事心念皆成。谓分别衣。守持衣。褒洒陀。随意事。及受人请。

缘处同前。时属俭年。诸苾刍众乞食难得。有敬信婆罗门及诸居士。请耆宿苾刍就舍而食。时诸苾刍但受一请余皆不受。世尊告曰。若于俭年饮食难得。随有请唤皆应受之。身自食已。于余苾刍咸应共食。不被请人亦诣彼舍。施主告曰。仁不是我所请之人。便不与食。世尊告曰。其受请者。应可先受食两三口。为表相已作如是言。居士。此诸苾刍乞食难得。我将此食回以施之。汝可随喜。如是二三。随所得食皆应回授。其最后者应自饱食。

第九子摄颂曰。

医教应服酥  油及余残触

并开服药合  除十为净厨

缘处同前。有一苾刍身婴重病。问彼医人。医人报曰。应可服酥病当除差。以缘白佛。佛言。医人处方随意应服。时病苾刍。于其夜分将欲食酥。无人为授。佛言。应自取服。若酥难得。应可服油。油更难得遂便废阙。时余苾刍有残触酥油。彼作是言。我有酥油。然是残触。佛若开者汝当取服。以缘白佛。佛言。病者贫无设是残触服之无犯。具寿邬波离。白佛言。如世尊说。汝诸苾刍。应持服药合者其事如何。佛言。除四宝已。余皆得畜。

尔时世尊。在薜舍离。告诸苾刍。有十种地。不应结作净厨。所谓露地门屋下房檐前温暖堂洗浴室官人宅制底边外道家俗人舍尼寺中。若煮食时皆得恶作。邬波离。白佛言。若结一室共作净厨。既作法已上下傍边皆成净不。佛告邬波离。若大众共许。结此一处作净厨时上下四边势分之内。悉皆成净。

第十子摄颂曰。

根茎叶花果  皆应淡酒浸

水搅而饮用  并许其异食

尔时世尊。既度释子出家。其人皆惯饮酒。由断酒故身色痿黄。以缘白佛。佛言。但有造酒之物。所谓根茎叶花果等。并屑为末以白布裹。可于无力不醉淡酒中而为浸渍。勿令器满而封盖之。后以清水投中搅饮。或以麴及树皮并诸香药。捣簁为末。布帛裹之。用杖横系。悬于新熟酒瓮内。勿令沾酒。经一二宿以水搅用。斯之二种。时与非时随饮无犯。

如是能令酒渴止息。汝诸苾刍。以我为师者不应饮酒。不与不取乃至不以茅端渧酒而著口中。

如世尊说。莎底苾刍应与异食者。当云何与。佛言。初生犊子粪尿。并崛路陀树灰。一菩提树灰。二劫毕他三阿说他。四邬昙跋罗树灰。五溺崛路及入地。四指下土相和一处搅而随用。不知何人应取。佛言。令信敬者取。还令信敬者授。

目得迦别门第二总摄颂曰。

定物有主处  须问憍萨罗

从像预先差  大减会尼众

第一子摄颂曰。

定物不应移  莫拾贼遗物

尸林亦复尔  随许并应收

尔时佛在室罗伐城。有一长者多饶财宝。造一住处施与僧伽。及诸卧褥供身杂物咸持奉施。有少苾刍在此而住。共相谓曰。诸具寿卧褥资具既甚丰盈。若举置时恐多损坏。随足受用所有余物。应可分与苾刍僧伽。即如其议。所有余物悉皆分与随近僧伽。时有乞食苾刍。游行至此。时旧住者便为解劳。彼客苾刍问言。具寿。颇有余长闲卧具不。答曰。此无闲物。诸客苾刍于破床上。苦卧通宵至于晨朝。执持户钥向俗人本寺主处。既至彼已就座而坐。即为长者宣说法要。赞叹七种有事福业。长者答曰。此之福业我今已作。苾刍答曰。仁之住处犹乏卧具。我于昨夜眠一破床。极受辛苦。其寺本主报言。我以众多卧褥资具奉施大众。岂非苾刍将我施物向余处耶。苾刍问曰。识锁钥不。答言。我识。即与长者共往观察。时彼长者到住处已问旧苾刍。我以众多卧褥资具奉施大众。今并何在。时诸苾刍即以上事具答施主。长者告曰。应可取来。我本要心施此住处。以缘白佛。佛言。不应持此处物与余住处。应随定处而受用之。若私与者应全酬直若不还者。得重越法罪。

缘处同前。六众苾刍。共诸商旅人间游行。时诸商旅咸被贼劫。然彼贼徒。将物不尽弃之而去。时六众苾刍。随贼后行见其遗物。遂相告曰。难陀邬波难陀。奇哉丰足粪扫之衣。可共持去。即取衣物。物主来至见六众持衣便共讥曰。我所有物。贼不夺者仁复重偷。尊者。著大仙衣造斯恶行。问言。我作何事。答言。汝偷我衣。苾刍曰。贼夺汝衣弃之而去。作粪扫想我等取之。以缘白佛。佛言。贼夺商旅所遗弃物不应收取。若取物者得恶作罪。复有商主被贼所偷。持物不尽所有残余。诸居士等告曰。仁者随乐收取。苾刍不取。世尊告曰。若随听者应取。

尔时佛在王舍城。时六众苾刍往寒林中停尸之处。遂便共见衣裳伞盖及以柴樵。而相谓言。难陀邬波难陀。多粪扫物可共持去。其守尸林旃荼罗等后来至此。便作是念。谁劫夺此深摩舍那。是时六众经七八日共相谓曰。难陀邬波难陀。深摩舍那计应丰有粪扫之衣。可共往彼收敛其物。既至彼已。时旃荼罗遂即执捉告曰。阿遮利耶。所有王家课役之事。皆悉出在深摩舍那。云何仁等。他所掌物而窃取之。以缘白佛。佛言。汝诸苾刍。深摩舍那他所掌物衣盖柴薪。并不应取。若有取者得重越法罪。复有余处掌尸林人。既怀信敬。告苾刍曰。随意取衣。彼不敢取。以缘白佛。佛言。若彼听者随意应取。

第二子摄颂曰。

有主天庙物  苾刍不应取

看病人不应  劝他舍法服

尔时佛在室罗伐城逝多林给孤独园。六众苾刍与车商旅涉路而行。忽于中途其车轴折。时彼商主弃斯折轴。别将余轴替之而去。六众苾刍。即取折轴于四衢道中。埋令竖立。自相谓曰。此应名作车轴天尊。既建立已舍之而去。时有长者以食祭祠。复有余人于斯乞愿。若能令我称所求者。当为天尊造立堂舍。并婆罗门众一百八人。于日日中常来设会。作斯祈愿。得称所求。即于其所造立堂庙。时诸商旅往来至此。咸以衣物劫贝毛等奉施天尊。六众重来见彼天庙。商估杂踏车马骈阗。多有资财非常丰赡。共相谓曰。车轴天尊奇丰衣物。我等今者应可取之。时守庙人见其取物白言。圣者。我于此处恒作修治。云何仁等。有主神堂衣毛劫贝。而便辄取。六众报曰。汝久寒贱。何处得有如此天庙。本由我等创斯建立。以折车轴将作天尊。不体来由漫生吝护。时邬波难陀。拳打车轴以手拔出诸人告曰。设尊者造或可余人。而我依此以为活命。如何见夺所有衣资。时诸居士咸起讥嫌。苾刍以缘白佛。佛言。不应辄取有主天庙所有衣赀劫贝毛等。若有取者得重越法罪。有余天庙随意令取。时诸苾刍并不敢取。以缘白佛。佛言。若他听者是即应取。

缘处同前。时有苾刍身婴病苦。如世尊说。令病苾刍于僧伽中宜修福业。时瞻病者告病人曰。可于僧田少当行施。病人答曰。我无一物。今应持我三衣施之。时瞻病者持衣奉施僧伽。受已卖而共分。苾刍病差遂阙三衣。以缘白佛。佛言。不应劝病苾刍施人三衣。劝他舍者得越法罪。然僧伽不合受此三衣。假令受者不应分散。见阙当还。若有分者得恶作罪。

第三子摄颂曰。

物须问施主  众利可平分

二大合均分  余众应加减

尔时佛在室罗伐城。时有长者。施僧尼二众食。复以财物奉施二众。诸苾刍等不知云何应分其物。以缘白佛。佛言。应问施主随语而分。

缘处同前。时有六十苾刍。人间游行诣一村所。彼有长者久怀正信。请诸苾刍就舍而食。是时居士作如是念。彼诸苾刍各以一衣而为奉施。彼食未竟。复有六十苾刍尼众而行乞食。诸人告曰。某长者家有诸苾刍正受供养。仁等可往尼便就彼亦受其食。长者念曰。我今云何以衣遍施。应从老者行与。时彼长者以六十张[疊*毛]置上座前。苾刍不知云何共分。以缘白佛。佛言。此是二众利物。应共平分。

缘处同前。有一长者。设二众食并施财物。时苾刍等与诸求寂平等分之。时近圆者因生嫌恨。我等所要三支伐罗。彼诸求寂。上披缦条下著一裙。二衣便足。如何使我共彼平分。以缘白佛。佛言。苾刍苾刍尼应平等分。若求寂男求寂女三分与一。式叉摩拏二分与一。欲受戒人亦二分与一。如是应知。

第四子摄颂曰。

憍萨罗白[疊*毛]  佛子因餐麨

室利笈多缘  广论营造事

尔时世尊。与千二百五十苾刍。于憍萨罗国人间游行。遇至一村。时有长者。请佛及僧并常随徒众就舍而食。时有六十苾刍尼。人间游行亦到此村。巡家乞食至长者宅亦请受食。时彼长者供佛僧已。便以白[疊*毛]千二百五十张安上座前。诸苾刍等不知云何分其施物。时六十尼作如是语。我等前已得半施物。今者亦应持半与我。以缘白佛。佛言。苾刍与尼计人分施。不应中半。

复有长者。请佛及僧就舍而食。诸苾刍等时至赴食。唯独世尊不赴其请。令使请食寺内而住。佛有五因缘不往赴请。广说如常。今欲为诸弟子制其学处。时彼长者敬重耆宿。行与上酥并酥煮饼。中年行油煮饼。至于下行。与油麻滓并麻滓煮菜。时具寿罗怙罗亲为世尊取其钵食。持至佛所。礼双足已于一面坐。诸佛常法于取食者欢言慰问。彼苾刍等得美好食不。罗怙罗。白佛言。诸僧伽等得好美食。极是丰足。世尊告曰。汝今何故身形羸瘦。时罗怙罗说伽他曰。

食油能有力  酥乃足光晖

麻滓及菜蔬  何能有色力

佛告罗怙罗。问汝身瘦。因何便以食事答我。罗怙罗。具以上事而白世尊。佛言。谁为僧伽上座。答言。是我邬波驮耶。佛告罗怙罗。汝师舍利子此是恶食不名善食。何不观察中下座食。佛告诸苾刍。僧伽上座所有行法。我今制之。为上座者。初见行食人来。应先教长跪合掌唱三钵罗佉多。上座即应告言。可平等行时彼见行美菜饼等事事来时咸作是语便成废阙。世尊告曰。创始行盐即须报言。可平等行。无烦一一。若违所制得恶作罪。时具寿舍利子。闻世尊说不名善食。遂便以指抉吐其食。具寿邬波离。白世尊言。舍利子。所受之食彼便吐出。世尊告曰。汝诸苾刍。非但今日我鄙其食彼便呕出。于过去世我鄙其食当时已吐。汝今应听。昔有婆罗门。常为唱读共一婆罗门童子游行人间。至一聚落。彼便置此童子。于聚落外息在池边。语言。汝今于此可暂时住。我入村中乞求麨食。童子遂住。时有旃荼罗种。来至池边就水食麨。时彼童子见而告曰。丈夫。仁可惠我少多麨食。便报童子曰。可缝叶器。即便缝叶时旃荼罗以麨授之。是时童子见麨润腻。即报彼曰。此麨何故润腻。答曰。腻器盛麨因斯带润。是时童子寻食其麨。彼婆罗门从村来至。告童子曰。汝今亦可入此村中乞取麨饼。童子告曰。我已食麨。彼便问曰。何处得耶。答曰。于旃荼罗处得。婆罗门曰。此是不净恶人。汝何取麨。时婆罗门遂生嫌贱。时彼童子即便吐麨。佛告诸苾刍。汝等勿生异念。彼时唱读婆罗门者。即我身是。彼童子者。即舍利子是。往时由我吐其麨食。复于今日为我诃责。还吐出食。

尔时佛在王舍城羯阑铎迦池竹林园住。时彼城中有一长者。名室利笈多。元是露形外道门徒。即是聚底色迦姊妹夫也。其聚底色迦深信三宝。作如是念。我今宜可劝室利笈多知佛僧伽是上福田。即便告曰。佛及众僧。汝能设食亲供养者。获福无量。彼便告曰。今我供养佛及僧者。汝亦为我请晡[口*闌]拏及彼弟子设食供养。时聚底色迦便作是念。我今若其不见许者。遂令彼人于胜福田有大损失。普施一切此复何违。即许为请。时室利笈多复生是念。我若先请沙门乔答摩就舍食者。彼聚底色迦。后不肯请晡[口*闌]拏及诸弟子而设其食。遂报彼曰。尔可先请晡[口*闌]拏等就舍而食。我于次后请佛僧伽而申供养。即便许之。寻往晡[口*闌]拏处。广申言论情欢喜已。遂便告曰。仁者晡[口*闌]拏及诸弟子。愿至明日就我舍食。时晡[口*闌]拏便生是念。岂非此人于沙门乔答摩处。见有过失情不信乐。今于我所起殷重心。我于今者获大利益。又此先祖是我施主。今复归向正是其宜。即便受请。时聚底色迦。即于其夜营办饮食。敷设座席安置水盆。晨朝遣使。往晡[口*闌]拏处白言。时至饮食已办。唯愿知时。时室利笈多告晡[口*闌]拏曰。圣者知不。然沙门乔答摩。但有俗舍来请命时。创到彼门。先以右脚蹈其门阃便现微笑。有侍者阿难陀。即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请曰。大德。大圣如来及如来弟子。非无因缘辄现微笑。大德。此等有何因缘。彼便答曰。如是阿难陀。非无因缘辄便微笑。然佛所至之处皆为授记。能令大众发敬信心。仁等今往聚底色迦处入彼舍时。应如是作。亦复能令大众生敬信心。即然其事。时晡[口*闌]拏及诸弟子围绕而去。诣聚底色迦住处。既至彼已到其门阃。遂开口大笑时。露形弟子顶礼其足合掌问曰。大德。非无因缘如是胜人辄开口大笑。彼便告曰。其实如是。非无因缘。我以天眼观见。无醉池侧有雄猕猴。逐雌猕猴随后而走。是时脚跌从树颠堕。因即命终。今我念曰。如此之畜无识有情。为鄙欲故受大忧苦。时聚底色迦闻此语已。遂作是念。此淫女儿。向针行里更欲卖针。我今折挫令其改肃。即为晡[口*闌]拏及诸弟子敷设妙座。以上妙饮食满盛铜钵。置饼于上下安杂味。奉露形众。于晡[口*闌]拏器。下安诸杂味。上以饼覆。而授与之。彼便念曰。我是教主合受好食。如何长者而不见与。长者请曰。何不食耶。彼便告曰。此但有饼无杂味。宜可将来。是时聚底色迦(旧云树提伽者讹也)长者即于其前。说伽他曰。

应合见者不能见  不合见者诈言明

尚睹池侧猕猴死  如何不见碗中羹

是时长者。于钵饼下示其杂味。时彼羞愧即自念言。我被挫折。待少食讫。我为咒愿。令现在未来所设福业空无果利。彼既食罢。即为咒愿。说伽他曰。

若人少行惠施时  及以供养设食时

此非言难诘责时  令其善福皆无报

时聚底色迦长者有守门人。既闻事已便作是念。斯无智人受我舍食。妄陈咒愿令无果报。此淫女儿。我今料理令其落节。彼遂当门倾秽水瓨。复拽门关令其半出。时晡[口*闌]拏寻并出门。俱被泥澾遂便倒地。头触门关打破流血。时守门人说伽他曰。

正是门关抽出时  及以秽瓨倾水时

打破其头血流时  此时善福还无报

时晡[口*闌]拏持其流血。诣室利笈多处。时彼见已问言。大德。何意头破流血若斯。答曰。被聚底色迦长者踬顿于我。即便告曰。仁大有幸存命出来。我今作计。令彼乔答摩及僧伽众入我宅中不活而出。时室利笈多遂生是念。我今宜往乔答摩处请其受食。彼若定是一切智人。必不受请。如非一切智即便见许。时室利笈多即往佛所。共相问讯在一面坐。复从座起请世尊曰。佛及僧伽。颇能明日就我舍内。受一食耶。

  根本说一切有部目得迦卷第七

猜你喜欢
  普贤菩萨行愿赞·佚名
  修行方便道升进分第五·佚名
  卷第十二·佚名
  见闻录·智旭
  大乘法苑义林章卷第二·窥基
  菩提达摩南宗定是非论一·神会
  无见品第二·佚名
  卷第一·佚名
  开圣禅院语录序·佚名
  续高僧传卷第二·道宣
  天童林野奇禪師塔銘·通奇
  不可落狂慧·印光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第二·欧阳竟无
  诣菩提场品第十九·佚名
  圆悟佛果禅师语录卷第十二·圆悟克勤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乙巳、丙午九首·许南英

    乙巳、丙午(光绪三十~三十一年、一九○五~○六)咏史太公置俎上,高祖欲分羹;帝王有大度,父子无余情。天性已如此,何恤韩与彭!慷慨楚项羽,犹守弟兄盟!秦亡汉嗣统,报韩愿已酬;明哲善保身,留侯不可留。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游。鸟尽良弓藏

  • 卷二十五·仇兆鳌

    钦定四库全书杜诗详注卷二十五翰林院编修仇兆鳌撰为阆州王使君进论巴蜀安危表【广德元年作】臣某言伏自陛下平山东收燕蓟泊【一作自】海隅万里百姓感动喜王业再康【一作造】疮痏苏息陛下明圣社稷之灵以至于此然河南河

  • 松陵集跋·陆龟蒙

    古松陵即今之吴江予同年济寕刘君济民来为邑令谓是集为其邑故物而人未之见授儒士卢雍挍勘捐俸刻之予观唐诗人多尚次韵至元白而益盛其萃而成编则有汉上题襟断金及是三集按皮氏自序谓一岁之中诗凡六百五十八首其富如此则

  • 卷四十四·本纪第四十四·顺帝七·宋濂

        ◎顺帝七   十五年春正月戊午朔,以中书平章政事搠思监提调留守司,宣徽使黑厮为中书平章政事,河南行省左丞许有壬为集贤大学士,辽阳行省左丞奇伯颜不花升本省平章政事。壬戌,以宣政院副使忻都为太子詹事。

  • 卷三十五·吴广成

      绍兴七年、夏大德三年春正月,使贺金正旦及万寿节。  金主朝太皇太后于明德宫,夏使与高丽使同入贺。  降蕃赵继忠内奔。  继忠,吐蕃瞎毡子,初名董谷。神宗时,与兄木征以洮河降,赐姓名,授六宅副使、西蕃三十八族大首

  • 卷一·戴冠

    太祖高皇帝于中都皇陵四门悬金字牌各一,其文曰:“民间先世尝有坟墓在此地者,许令以时祭扫。守门官军阻挡者,以违制论。”呜呼,此圣人一视同仁,以四海为家之心也。今世少有富贵权力者,每得墓地,有旧冢在,必恩去之,以为

  • 卷之二百二十三·佚名

      洪武二十五年十二月丁未朔以金润复为礼部郎中润湖广人先任礼部郎中坐事谪都察院鞫狱尝奏事殿中应对称旨至是 上顾问廷臣曰向有戴巾奏事者颇有条理久不在列其人何在吏部以其名对 上曰此人才可用遂命复旧职○山

  • 卷之一千二百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二百四十七·佚名

    光绪十三年。丁亥。九月。乙卯朔。上诣储秀宫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皇太后安。至癸未皆如之。起居注  ○吏部奏、查明神机营保案。分别准驳钦奉懿旨。联魁等着仍遵前旨给奖。现月  ○山东巡抚张曜奏、抢护黄河

  • 第五十二卷 孝义 五·缪荃孙

    镇 江 府 汉史 颢史颢,字叔升。溧阳侯崇子也。资润昆山,气禀兰畹,自然颖秀,无待琢磨。及遭家不造,殆将毁灭,哀感庭禽,悲摧陇树,三年无改,一遵父风,门闾忽生芝草。表闻,赐钱万缗,绢千疋,以彰厥善。颢以元和元年嗣爵为侯,永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八 列传二百三十八·纪昀

    列传金 【十六】○金十六承晖穆延尽忠 布萨端李英富珠哩德裕乌库哩庆寿布萨安贞田琢 完颜 弼蒙古纲 必喇阿噜岱承晖穆延尽忠布萨端李英富珠哩德裕乌库哩庆寿布萨安贞田琢完颜弼蒙古网必喇阿噜岱△承晖承挥字维明本

  • 世家卷第三十七 高丽史三十七·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 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 敎修。忠穆王。忠穆显孝大王讳昕蒙古讳八思麻朶儿只忠惠王长子母曰德宁公主忠肃王六年丁丑四月乙酉生性聪慧入元宿卫。 忠惠王五年二月丁未高

  • 王戎传·房玄龄

    王戎字浚冲,琅王牙临沂人。祖父王雄,是幽州刺史。父亲王浑,是凉州刺史、贞陵亭侯。王戎幼年聪明伶俐,神彩秀美。能视日而目不眩,裴楷见了他仔细审视一番说:“戎眼烂烂,如岩下电。”六七岁时,在宣武场看戏,猛兽在槛笼中怒吼震地

  • 卷二十八 运历下·龙文彬

    ◎测影正统十一年八月,作晷影堂。(《昭代典则》。 )正德十六年,漏刻博士朱裕言:“晷表尺寸不一,难以准测。而推算历数,用南京日出分秒,似相矛盾。请敕大臣一员,总理其事。铸立铜表,考四时日中之影。仍于河南阳城察旧立土圭,以

  • 景公问君臣身尊而荣难乎晏子对以易第十四·晏婴

    景公问晏子曰:“为君,身尊民安,为臣,事治身荣,难乎,易乎?”晏子对曰:“易。”公曰:“何若?”对曰:“为君节养其余以顾民,则君尊而民安;为臣忠信而无逾职业,则事治而身荣。”公又问:“为君何行则危?为臣何行则废?”晏子对曰:“为君,厚藉敛

  • 卷四(惟净译)·佚名

    复次善男子,菩萨若修十种法者,即得禅定具足何等为十。一者广集福德。二者多生厌患。三者发起精进。四者具於多闻五者无颠倒教授勤行修习。六者随正法行。七者根性明利。八者具纯善心。九者善了止观。十者不著禅相。云何

  • 目次·其白德富

    玉泉寺其白富禅师语录目次卷上序二上堂卷中上堂小参晚参示众法语机缘像赞卷下拈古示偈开示普说分灯颂古行实书问杂着佛事塔铭附融彻顶禅师语录目次终

  • 趵突泉志·任弘远

    任弘远撰,康熙五十二年(1715)成书,乾隆七年(1742)刻本。上下两卷。上卷首记宸游,次志图经、源流、基趾、沿革、古迹、灾异、人物、仙迹、幽怪、传闻;下卷则为艺文、碑版、额联诸志。该志系在历城县志有关趵突泉的记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