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四十九章 五王章

父[王]殁后,彼副王为王,朋友仇敌得加守护制裁。(一)对彼王为智者有名塞那妃,幼[王]子等貌美,已甚得王之宠爱。(二)[王]授己长子副王之位,又王女等为他阿提婆达官等之妃。(三)王从应处授各各官职,以四摄法爱护民众。(四)然彼为事情趣续停玛尼西罗伽,闻“边境有乱”,(五)命令己长子并将军“行彼地镇抚”,已速遣(六)彼等之赴彼处时,不和之恶人等奏离间诬言,彼两名已由人主离间。(七)两者由此抱怨,已开始攻略地方,王耳入此,即时赴多罗提沙,(八)于彼处毙彼等两人,捉彼等之一切,彼悉一味以杀害,而赴普罗提都。(九)

其时鲁哈那地方之领主为阿提婆达官达多西瓦之子名玛兴达之王族士(一〇)彼背父赴王之前。王又见彼喜从应处登用。(一一)王与彼之友谊巩固,名提娃之[王]女与彼,派遣军队赴鲁哈那。(一二)彼与王军兵共赴,破鲁哈那,父走阎浮洲,彼占领鲁哈那。(一三)

[王]于大精舍建坚牢美丽之筹食堂,为寇罗吉耶尊[像]之恭敬施与名摩诃玛伽村,应力供养,[改]筑瓦达玛那[菩提]树王堂之朽废,(一四、一五)为其维持施与成丰谷物之寇达村,于尼罗[青]园[精舍]布施名伽鲁沙村。(一六)于青铜[大师]像施阿罗玛沙村,修理已朽,更造[佛]像。(一七)大慈念者[王]于普罗提都筑诸多之殿楼、灵祠、精舍并疗养院。(一八)又同于巴达威设具[食邑之疗养院]。为跛者、盲者之疗养院造于各处。(一九)王正裁诉讼,恐不正确认于书类,保存于王宫。(二〇)彼有恭敬心之[王]施行采邑于名那伽瓦达那精舍,既发证书则无不履行,遵守成宪行父王之大布施及他之善业,亦悉不断守此。(二一、二二)妃亦为大王行数多之善业,于支提耶山建伽多伽灵祠,(二三)又于伽耶塞那山造精舍与达弥罗人之比丘众,彼女等更施其玛奋玛罗村。(二四)造西罗梅伽之比丘尼房,施西罗梅伽比丘尼房(二五)前卖出之诸[食]邑,施财于彼处之精舍,买回彼等已与精舍。(二六)悉伐支提耶山之大树,供养种种颜色之幢幡并旗帜。(二七)修复普奢罗摩[问答园]精舍境内之殿楼,令彼困乏之[采邑]乌以那乞提[村]转为富裕,(二八)又复旧吉利般陀精舍之荒废,更施食邑与住彼处之比丘等。(二九)于安普耶那[庵婆罗园]精舍造达普罗山住院,具四要品施三百人之比丘。(三〇)又快建尼罗伽罗园[精舍],并布施水路设谷物丰胜之[食邑]。(三一)又修理阿里伽里精舍之朽废,又筑前所无之筹食堂与殿楼。(三二)于瓦哈提婆伽[精舍]建塞那伽波提山[殿],多闻人之[王]令三宗派说法,(三三)又比丘等取殊胜疣铁钵。王对善业者之何物悉不迴避。(三四)对名家之孤独妇人施与璎珞,又对饥者于夜间无限次施食物。(三五)对牛与谷物,鸟及其他亦与饵,对童子添蜜、蔗糖与米。(三六)如是彼人主与眷属共行诸善业,在位六年弃地上而去。(三七)

由此,以后彼王子具所有容色之德名玛兴陀王族士,为新哈罗人御者之主[王]。(三八)王于地上为法灯火、法标,极清净之法,被称为丹密伽[正法]西罗梅伽。(三九)遵践先王正法之道,非法悉不省略而除。(四〇)彼王行修理宝殿之工事,令施启顿巴水路。(四一)又修复朽废更行善业,司王事四年而殁。(四二)

由此以后,阿伽普提王于都中不翳王伞,为一切有情计划利益与福祉。(四三)彼于世尊所有胜德,行供养舍利,亦[营]祖父[王]之行正觉尊之大祭。(四四)又彼人王父王与取己名造乌达耶伽普提房舍。(四五)建具采邑之名普陀之房舍,施与己长老、三百人之比丘等。(四六)于罗伽沙罗[王庵]精舍与秋罗瓦庇耶村,于伽鲁罗[精舍]、玛罗瓦陀伽[精舍]布施二村。(四七)彼于布萨日于己都禁止入[进]鱼肉酒类,(四八)王拜比丘或灵祠由彼处而出,“不使无[敷]沙样”而濯足。(四九)抱[佛、法、僧]三事信心之王,升天之业,向涅槃业,悉行彼。(五〇)

王日夜向母君奉事,王早晨赴奉事彼女,(五一)头涂油落垢,爪清洁,殷勤令入浴,(五二)快触九件衣裳自行缠附,彼所脱之着衣自己洗着。(五三)[王]彼水灌入己王冠顶,对彼母后以香、华鬘仿佛如灵祠之善供养。(五四)向母君行敬意三次行右绕礼,对彼母之近侍与衣服及其他任其所好。(五五)彼高价之食物由己手使食,食残者自食,(五六)彼母之近侍则摄取最胜王用之食物,撤快香设于寝间,(五七)于其处自手敷好卧具,洗[母君之]足,涂滑润之香油,坐而抚摩使彼母入睡,(五八)卧床三次右转恭敬礼拜,对奴仆或召使用心嘱咐,(五九)勿向母君之脊,由脊而先出,至不见处所为止,再行三拜。(六〇)由其所行而心快乐,返复再三忆彼返归住居,如是王、生向母君之奉仕。(六一)

某时自身说述对奴仆之污蔑言语,为此而行忏悔,使己语言有气派。(六二)具智见之[王]使母君施己与僧团,与等己之价财物,为自由之身。(六三)如是胜善业者[王]行守护楞伽岛十一年,已赴天界。(六四)

然彼之殁,彼王弟达普罗为王,彼悉同行先王之所行。(六五)其时,名玛兴达于鲁哈那[领]主之王子等为父所退,己赴父王之前,(六六)王会见彼等闻彼事,授以大军,利缘者悦事之[王],倾向与父交战。(六七)大力者鲁哈那之主玛兴达亦觉悟如是事,于途中与彼等已行战斗。(六八)又彼等两[王子]持军为主将,逃而再归来,奉仕天地之护者[王]已住此地。(六九)父悦此,与他之眷族共战斗而毙命,彼一门亦毁灭。(七〇)王以甥之器多伽普提具所有容色之德,与名提婆王女,(七一)彼臣事彼王于达普罗止,自引军赴鲁哈那。(七二)具所有福德相之彼为鲁哈那主,养育子女,住于彼处。(七三)

此王以[菩提]树王之朽堂作为坚牢而新,施镂金工事,又为此,己虽为王事,对大师[佛]之十波罗密,应[行]正当相应之祭,行大供养。(七四、七五)[改]筑哈提沽奇精舍朽废之殿楼,修复瓦哈提波之精舍与罗瓦罗瓦山[精舍](七六)名捷多精舍造黄金之圣师[佛]像,增筑菩提树堂,思量超行供养。(七七)于岛[内]衣服之布施为例年之行事,注意增筑摩诃波利食堂。(七八)又与人重要之财赁,更修理腐朽尚行先王之行,守此而不遗露。(七九)彼有名瓦吉罗大贤者将军,彼为粪扫衣部建立伽恰瓦罗精舍。(八〇)善覆塔波园塔之家,又用金色之砖覆黄金门。(八一)如是此人王司十六年间王事,赴所有有情之应逝处。(八二)此王已至天界时,[楞伽岛]有名造阿伽普提者,此时得王命巡大鼓。(八三)父[王][授]己王子之王位,对己兄弟之子名玛兴陀者不与阿提波陀[官],(八四)彼不能爱护眷属,弟妹等,困却逃往彼岸[阎浮洲]。(八五)王闻彼等已归来,差向大军与此等者交战,扬彼等之首级。(八六)彼于[三]宗派照料应所有之事,于全[楞伽]岛禁制恶行。(八七)小精舍之比丘等得于大精舍之乳粥、药剂,王闻彼心觉不满。(八八)大堪陀庇提村、同野波罗村、泰罗村并奉多数之水路,(八九)又比丘等于各自之精舍入手乳粥者,由此之后,应有恭敬心之比丘等得此乳粥。(九〇)彼于岛中巡打大鼓,求乞食者,三日间,有所欲者,施与黄金。(九一)又彼如是行善业三年,彼王己对三事[佛、法、僧]见信心之果,如赴天之车而殁。(九二)实则如是,生类悉无常。虽全智之者仍必到死。然具睿智觉者弃有、欲、生而为空。

以上善人之信心与感激而起造大王统史

名五王章第四十九章

猜你喜欢
  卷第二十九·佚名
  金刚顶经一字顶轮王瑜伽一切时处念诵成佛仪轨一卷·佚名
  佛说大摩里支菩萨经卷第六·佚名
  第五卷·佚名
  净名经关中释抄卷下·佚名
  佛说灌顶王喻经·佚名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二十一卷·佚名
  卷七·佚名
  卷九·佚名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十七卷·佚名
  卷一百四十七·佚名
  第二十一章 觉方王事业的末期与羯磨旃陀罗王时代·多罗那他
  阿弥陀经通赞疏卷下·窥基
  卷第二十二·智旭
  略释新华严经修行次第决疑论卷一之下·李通玄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滕斌·隋树森

    滕斌,一作滕宾,字玉霄。黄冈(今属湖北省)人。生卒年不详,主要活动于元武宗至大至英宗至治年间(一三○八—— 一三二三)。至大年间任翰休学士,出为江西儒学提举,后弃家入天台为道士。其为人风流笃厚,往

  • 小栖霞说稗·平步青

    观剧诗伶人演剧扮用古事,然多颠到贤奸,盖皆不识字者所为。如《唐传》主张士贵,《杨家将》之潘美,《平西传》之庞籍,率与史传不合。《冬夜笺记》:“每阅传奇,辄叹前贤父母妻妾为其溷乱,如《荆钗记》、王曾、吕蒙正。&rdqu

  • 卷三十六 陈杞世家第六·司马迁

    陈胡公满者,虞帝舜之后也。昔舜为庶人时,尧妻之二女,居于妫汭,其后因为氏姓,姓妫氏。舜已崩,传禹天下,而舜子商均为封国。夏后之时,或失或续。至于周武王克殷纣,乃复求舜后,得妫满,封之于陈,以奉帝舜祀,是为胡公。胡公卒,子申公犀侯

  •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三十三·杨仲良

      仁宗皇帝   追尊庄懿太后   明道元年二月丁卯,以真宗顺容李氏为宸妃。是日,宸妃薨。宸妃始生帝(见《庄献垂帘》),皇太后即以为己子,使皇太妃保视之。帝即位踰十年,宸妃默处先朝嫔御中,未尝自异。人畏太后,亦无敢言。终

  • 资治通鉴后编卷四十八·徐乾学

    宋纪四十八【起重光大荒落正月尽六月凡六月】仁宗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庆厯元年春正月辛巳朔御大庆殿受朝 丁巳以太子中舍任颛为三司句当公事 朝廷既用韩琦等所画攻策先戒师期知延州范仲淹言正月内

  • 路史卷三十三·罗泌

    发挥二共和辩嗟乎!后世之士何其不能得古人之意,而惟敏于为妄邪。夷王崩,厉王立。无道三十有七年,王流于彘,共和十四年,宣王立。(右鼓作于是年司马 温公厯年始于是岁) 説者曰:“周室无君,周公、召公共和王政,故号之曰共和。

  • 卷之一千四百七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二百九十四·佚名

      康熙六十年。辛丑。八月。己未朔。上驻跸哈达鄂佛罗地方。  ○庚申。上驻跸柏敦昂阿地方  ○喀喇沁和硕额驸纳木赛、来朝。  ○辛酉。秋分。夕月于西郊。遣镇国公吴尔占行礼  ○甲子。上驻跸西拉诺海地

  • 卷之九  洪武聖政記(明)宋濂 撰·邓士龙

    (洪武聖政記,一卷,明宋濂撰。濂,明初浦江人,字景濂,號潛溪。元未隱居東明山著述。明初任江南儒學提舉,洪武二年主修元史,六年為侍講學士,知制誥,同修國史,兼贊善大夫。生平著述甚多,有宋學士文集等傳世。) 嚴祀事第一 正大本第二

  • 一个大王·沈从文

    那时节参谋处有个满姓同乡问我:军队开过四川去,要一个文件收发员,你去不去?他且告给我若愿意去,能得九块钱一月.答应去时,他可同参谋长商量作为调用,将来要回湘时就回来,全不费事.听说可以过四川去,我自然十分高兴.我

  • 北“虏”南倭问题·吴晗

    这里谈谈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对待明朝和蒙古族的关系问题。明朝和蒙古的关系始终是敌对的。从1368年之后,一直到明朝灭亡,几百年间始终是敌对的关系。我们今天来研究过去的历史,应该实事求是地处理这个问题。在历史上是

  • 三十年·佚名

    (乙未)三十年大明嘉靖十四年春正月1月1日○壬戌朔,領議政韓效元卒。效元爲人,器量恢洪,不較細瑣,頗有公輔之望。郞官時,告公事于堂上鄭光弼,光弼謂其族人曰:「此人器度殊凡,我國官爵,終必盡做也。」果爲領相焉。但與金安老,居在比

  • 明鬼上第二十九(阙)·墨子

    (阙)

  • 不厌乐禅师语录卷一·道乐

    门人德普记录住贵州兴隆卫龙山寺语录丙辰九月觉之禅人率众请入院。三门 喝一喝云豁开不二门当轩无格物直捷路堂堂信步无私曲。佛殿 者老汉在处相逢时常得会全没一点人情却有些子尊贵今日触着磕着又作么生有礼不废便

  • 第二 受相应·佚名

    第一 有偈品[一]第一 三昧※三“诸比丘!此等之三者,是受。何者为三?乃乐受、苦受、非苦非乐受是。诸比丘!此等三者是受。四(一)得安定,有正知,有正念之佛弟子,亦知受,亦知诸受之出生。(二)亦知此等诸受之所灭,达于灭尽之道。

  • 乾隆江南通志·黄之隽

    地方合志。清赵弘恩等修,黄之隽等纂。二百卷,首四卷,序目一卷。弘恩,满洲镶红旗人。贡生。雍正间官两江总督、兵部尚书。之隽,字石牧,号唐堂。安徽休宁人。康熙进士。官编修。著有《痦堂集》和《香屑集》。是书乃雍正七年(1

  • 红烛·闻一多

    闻一多的第一本新诗集。《红烛》最早的版本是1923年9月,由泰东书局出版的,诗集中共收入诗人具有代表性的作品62首,其中分为“李白”“夜雨”“青春” “孤雁” “红豆” 5篇。《红烛》 中的作品,大多是闻一多留学美国

  • 金光明经·佚名

    北凉中天竺沙门昙无谶译,有十八品,按此经同《金光明最胜王经》,而来未尽。但因智者依此译说玄义及文句,故举世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