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自六佛出世。相传说法度人。而不传所说。迨释迦佛。於灵山会上。说四十九年法。卒云未尝说一字。可见说原不说也。特以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且告曰。吾以正法眼藏。密付于汝。汝当护持。并敕阿难。副二传化。无令断绝。付偈付衣。从此而始。在天竺国。递递相传。二十八祖。幸达磨怜念震旦。依佛授记。运光於彼。遂嘱弟子不若密多罗。住天竺传法。而躬泛重溟。且三周寒暑。始达南海。与梁武不契。复住少林。得遇神光。真正踰海越漠。为法求人。际会未谐。如愚若讷者。究竟慧可安心。僧璨忏罪。了无异辙。所谓至道无难。惟嫌拣择是也。四祖迟迟以待。五祖再世受法。俱非偶然。至卢道人。樵采鬻薪之下。便晓诸佛妙理。非关文字。视学通内外之神秀。何啻三舍避之。而卒传其道者。槽厂獦獠人也。南宗北宗。又从此始。嗣六祖者。南岳青原。岳出马祖。祖出临济。沩仰。云门。法眼。派虽有四。而临济为正传。原出石头。头出曹洞。一花五叶。又从此始。论佛法机缘。临济可谓阐发殆尽。亦不过禀承少室。觅个不受人惑的人。兴化荐得济师于黄檗处。吃棒底道理。而拈香有专主。风穴问答俱化。首山会处不在法华。汾阳化处不在停箸。皆无始来时面目全也。慈明徐整敝衣。不负西河狮子。杨岐知是般事。白云悟了遇人。信哉他人住处。我不住。他人行处我不行也。浮山接引五祖依白云。何至公无我我若是。佛果透顶透底。剪断葛藤。虎丘想酢生液。声振瞌睡。应庵通杨岐正脉。密庵唤法眼作沙盆。无准受破庵开示。不捉胡孙。高峰枕子。声中峰竹篦子。此意拈向处。个个脱言诠。或睹松豁然。或灯花落处。或火燎眉毛。或水堕茎菜。或无露圭角。俱谩他一点不得。至于樵采为业。触积薪而省。与六祖若出一辙。而一条白棒。中兴临济宗风。密老人真千古一人焉。费隐禅师。处今日更难矣。非不抱远公虚怀。大愚汪度。而世之攘夺如故。非不景行海舟之自得师。存奖之认荐主。而世之奔竞如故。至于尊祖敬宗。有禀承而无我慢。大孝至友。隆水木而敦同气。乃世之浇漓又如故。然而直心直行。至公无私。密老人称之。人亦能谅之。历住名剎。新堂构。以绍前徽。并后躅听之将来。昔孔子知我罪我惟春秋。孟子谓功不在禹下。余谓费师之功。不在孔孟下。是同是别。总之昧却佛乘。迷却师承。故展转支离。今急编嫡传一帙。细为剖白。孰头可断。而法不可贬。孰身可化。而道不可轻。孰虚己让贤。孰师资道契。孰心心相印。孰钵钵相承。胪列古方。为俗耳针砭。佛肠鼓吹。名曰指南。余敢曰。不藉众长於尊宿。亦岂敢曰遂昭月旦於千秋。庶几以一滴狮子乳。迸散十斛驴乳。不无小补也。伏愿开椷者。目击道存。思人人本具。个个圆成。上追七佛诸祖芳躅。何以独隆于往古。下考六祖暨三十五世大宗师。何以[奂-大+比]美于百[示*冀]。可见僧佛非有二。乘承不相袭。但力杜邪知邪见。返照回光。便透脱分晓。所谓白云迷却旧行踪。腊月烧山火正红。再得慈风来扇发。冷氷氷处暖烘烘。盖开眼见明。合眼见暗。不开不合。堂堂显露。过去未来。不隔一线。既将眼看又心看。乃见重敲火里氷。噫。晴霄月晒梅花冷。霜夜霜敲木叶疏。我凭此道勉知己。渐使清风廓九垓。
时
壬辰秋季登高日徐昌治觐周父题大业堂中
猜你喜欢 抗战四年来之佛教·太虚 净土圣贤录发凡·彭希涑 卷第四十三·佚名 重刻圆悟禅师击节录题辞·圆悟克勤 苏磨呼渐近悉地持诵相分第六卷下·佚名 华严五十要问答初卷·智俨 卷第十八·佚名 瑜伽师地论卷第九十三·玄奘 大方广师子吼经·佚名 卷二十三·道世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六·澄观 佛母般若波罗蜜多圆集要义论·佚名 甘地运动的成败关系世界文化·太虚 卷三·印光 善见律毗婆沙卷第十六·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