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華嚴經十回向品

  法之至真實者.其唯回向乎。三界唯心.卽心卽界.普賢行願.卽願卽行.有漏生於識

  種.無漏集於心願.誰有智者不修回向。大乘之所以大者.其唯回向乎。一己故小.衆

  生故大.故爲人學是大乘學.生心動念唯一切衆生.歸其有極唯一切衆生.一毫之

  善唯一切衆生。方隅故小.周徧故大.故無量學是大乘學.善根而回向.回向而善根.

  善根復回向.轉展善根.轉展回向.溝澮而江河.江河而海若。執滯故小.圓通故大.故

  無著學是大乘學.回此向彼.回一向多.回有向無.回世閒向出世.回有作向無作.回

  有漏向無漏。誰有妙法不自回向生.誰有回向不生於妙法。回向十位以兩周讀.前

  六位一周.後四位一周.位皆有行果.行皆有修益.修皆有隨相離相.隨相是菩提回

  向.離相是實際回向.然金剛幢言.普能救護一切衆生.應修學三世諸佛十種回向.

  是則菩提回向.實際回向.無非爲衆生回向也歟。前六位者.普爲衆生事.始是回向

  ********************

  事.故始之以救護衆生回向.利樂救護.受惱救護.代苦救護.回拔救護是也。回向功

  德莫先於信.信爲功德母.故次之以不壞回向.依信修善.依善修根.依根修供.厚集

  善根以爲回向.有心有向有成也。旣集善根.應更廣大.故次之以等一切佛回向.至

  一切處回向.無盡功德藏回向.等佛回者.願佛樂增勝.願菩薩果圓.願衆生二乘除

  染獲淨.又願一切衆生離三惡道證一切智.乃至[目*匿]如妻子.泛如螻螘.無不願其離

  苦而證覺也。至處回者.三世一切如來.十方常住諸佛.普至其處.普皆供養.悉盡無

  餘也。功德回者.願一切三世佛刹.清淨莊嚴.願一切諸大菩薩.充滿其國也。根旣廣

  大.復應堅固.諸法堅固無逾於捨.捨則平等.平等是法體性.是故第六隨順堅固善

  根回向.此回向法爲六十一種施法.財施身施.求法施弘法施.無所不施無所不願.

  願受所施無不入覺也。施爲入地之初.卽爲地前之極.故卽爲一周之終.以此六位

  作一周讀也。後四位者.爲衆生而十向.前後周初皆舉衆生.故等隨順衆生回向.以

  ********************

  二利根盡作所回.修施衆生.內施外施.又復回此所施以成衆生.成其二利.成其究

  竟也。前周救護拔苦而已.此周等隨圓滿證覺.廣狹淺深所以不同.前周等佛至處

  功德.爲善根三廣大.此周真如解脫法界.爲回向三究竟.又復廣狹淺深所以不同.

  以是因緣.作二周讀也。真如回向者.隨相回二.傾其所有以爲回.如是向菩提有二

  十願.向衆生有十一願.觸處所見以爲回.如是有三十一願.離相回一.順如而行.與

  如而一.唯如可譬.譬廣爲百.三藏十二部說真如相莫此爲詳也。解脫回向者.尊重

  善根回菩提衆生有六十一門.三業精進是爲總四.自分之別爲二十三.勝進之別

  爲三十四.尊重善根回實際有十門.爲十無分別.如是皆以無著無縛解脫心行之

  也。法界回向者.以諸善根攝將回向有三十一門.自分十三.勝進爲八.皆向衆生菩

  提實際.如是皆以等法界無量法行之也。前周相貌譬如十度前六.後周相貌譬如

  十度後四.前周是善根.後周是回向.前周是菩薩行.後周是普賢行.前周是一切.後

  ********************

  周是一切一切.前周成益有量.後周成益無邊.前周所得爲分證果.後周所得爲畢

  竟果。若細分析.其義無盡。以是因緣.讀十回向應作二周讀也。

  ********************

猜你喜欢
  卷七·佚名
  印度之佛教理论与实际之调合·梁启超
  目录·佚名
  沤和拘舍罗劝助品第四·佚名
  生命之起源·太虚
  不空罥索陀罗尼经·佚名
  卷下·吹万广真
  卷一百五十三·佚名
  卷第三十·德清
  集沙门不应拜俗等事卷第一·彦悰
  梵志占相品第五·佚名
  第九 金翅鸟相应·佚名
  深沙大将仪轨·佚名
  澹 宁 明 敏·太虚
  新华严经论 第十五卷·李通玄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七百一十九·彭定求

        卷719_1 【芭蕉(数岁时作,传于都下)】路德延   一种灵苗异,天然体性虚。叶如斜界纸,心似倒抽书。   卷719_2 【感旧诗】路德延   初骑竹马咏芭蕉,尝忝名卿诵满朝。五字便容趋绛帐,   一枝寻许折丹霄。岂

  • 卷一百八十五·彭定求

        卷185_1 【鞠歌行(以下见《文苑英华》)】李白   丽莫似汉宫妃,谦莫似黄家女。黄女持谦齿发高,   汉妃恃丽天庭去。人生容德不自保,圣人安用推天道。   君不见蔡泽嵌枯诡怪之形状,大言直取秦丞相。   又不

  • 韵语阳秋卷七·葛立方

    宋 葛立方 撰杜牧张祜皆有春申君絶句杜云烈士思酬国士恩春申谁与快寃防三千賔客摠珠履欲使何人杀李园张云薄俗何心议感恩謟容卑迹頼君门春申还道三千客寂寞无人杀李园二诗语意太相犯呜呼朱英之言尽矣而春申不能必用

  • 卷二百七十八·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二百七十八 明 曹学佺 编 元诗四十八 严士贞 南峰亭 突兀高亭少客过古苔分径入烟萝山城隐隐楼台起县圃幽幽花木多晴鸽带簧鸣远汉冻蝉攀叶坠危柯摩挲石刻空怀感无限凉风生夕波 香雾亭

  • 卷一百五十一·志第一百四·舆服三·脱脱

        ◎舆服三   ○天子之服 皇太子附 后妃之服 命妇附   天子之服,一曰大裘冕,二曰衮冕,三曰通天冠,绛纱袍,四曰履袍,五曰衫袍,六曰窄袍,天子祀享、朝会、亲耕及亲事、燕居之服也,七曰御阅服,天子之戎服也。中兴

  • 卷之四百四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历代名贤确论卷五十一·佚名

    两汉通论兴亡人材【刘禹锡 子由 东坡 少游 权徳舆】历代委任人臣【子由 荆公】张禹江充梁冀王莽之流【乐天】兴亡人材刘禹锡山阳城赋曰山阳故城遗趾数雉四百之运终于此墟裔孙作赋盖闵汉也词曰我止行车霣涕于山阳

  • 秦本纪第五·司马迁

    解惠全白银亮译注【说明】这篇本纪记载的是秦氏族从兴起、发展到称霸天下、秦始皇统一全国之前的历史。秦本为地处偏远的西方的一个部落,其远祖多以驯兽驾车见长,从虞舜到周代屡屡有功:柏翳(yì,益)佐禹治水,舜赐姓嬴氏

  • 章昭达传·姚思廉

    章昭达字伯通,吴兴郡武康县人。祖父章道盖,是齐朝广平太守。父亲章法尚,是梁朝扬州议曹从事。章昭达性情卓越豪迈,轻视财物而崇尚义气。年轻时,曾经遇到一位相命先生,他对章昭达说:“您面相很好,必须经历一次小摧残,然后就能富

  • 张家玉传·张廷玉

    张家玉,字元子,东莞人。崇祯十六年(1643)进士,改选为庶吉士。李自成打下北京后,他被捉拿住。曾上书给自成,请把自己家题为“翰林院庶吉士张先生之庐”,并表彰、抚恤范景文、周凤翔等人,用厚礼对待刘宗周、黄道周,尊敬地赡养史

  • 张岳传·张廷玉

    张岳,字汝宗,浙江余姚人,嘉靖三十八年(1559)中进士。授予行人之官。提拔为礼科给事中,巡视内府库藏,上奏建议实行革除弊端的八条措施。不久,又议论时政,极力指出讲学的人用富贵功名鼓励士大夫,空谈时事,蔚然成风。又认为现在吏

  • 第十节 撒的尼亚新王之贤明及加富尔之入相·梁启超

    革命失败以后,前此为意大利作傀儡之诸侯王,皆嗫嗫嚅嚅以复其位,政策悉仿奥国,压制愈加剧烈。撒的尼亚新王英玛努埃,既以1849年5月受禅,时方监国在境内,闻命则痛哭失声。既而拔剑睨奥国之空,且指且语曰:“今意大利犹不失为一国

  • 巻三·努尔哈赤

    大清太祖承天广运圣徳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文定业髙皇帝圣训巻三经国乙卯六月叶赫将上所聘女许适蒙古众贝勒大臣闻之请发兵徃征上谕曰征讨国之大事若以负婚之故怒而兴师则未可也盖此女之生衅所由启实非偶然

  • 奏谳书十九·佚名

    原文异时鲁法:盗一钱到廿,罚金一两;过廿到百,罚金二两;过百到二百,为白徒;二百到千,完为倡。又曰:诸以县官事訑其上者,以白徒罪论之。有白徒罪二者,加其罪一等。白徒者,当今隶臣妾;倡,当城旦。今佐丁盗粟一斗,值三钱,柳下

  • 第四十四卷·佚名

    观天品之二十三(夜摩天之九)又复业分。若人生天。不曾布施。唯持于戒。得生天中。唯有一种功德具足。五欲功德劣于余天。是业因缘。人胜天劣。毗婆尸佛。当尔之时。而说偈言人中布施已  则生于善道非天能布施  以

  • 寸丝不挂·佚名

    净居寺的比丘尼玄机,常在大日山的石窟中打坐参禅,有一天忽然兴起一个念头,心想:“法性湛然深妙,原本没有来去之相,我这样厌恶喧哗而趋于定寂,算不得是通达法性的人。”于是他立刻动身往访雪峰禅师。

  • 中校副官·丘东平

    《中校副官》中的主人公中校副官是一个普通的基层战士,他有修养,真诚地尊重领导,他与敌人战斗到底的激情也代表着当时广大官兵的心声。相反,军长的形象却是一个虚伪、强权、滥杀无辜的形象,虽然平时能给部下一个好形象,但关

  • 围棋闯局·詹时雨

    又名《补西厢弈棋》。全称《莺莺红娘着围棋》。杂剧剧本。元末明初詹时雨作。一折。系增补《西厢记》第一本之作。叙莺莺听琴后,与红娘下围棋,张生逾墙相见,惊散棋局。此剧《录鬼簿续编》著录。今存本明弘治十一年(1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