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七百一十九

 

  卷719_1 【芭蕉(数岁时作,传于都下)】路德延

  一种灵苗异,天然体性虚。叶如斜界纸,心似倒抽书。

  卷719_2 【感旧诗】路德延

  初骑竹马咏芭蕉,尝忝名卿诵满朝。五字便容趋绛帐,

  一枝寻许折丹霄。岂知流落萍蓬远,不觉推迁岁月遥。

  国境未安身未立,至今颜巷守箪瓢。

  卷719_3 【小儿诗】路德延

  情态任天然,桃红两颊鲜。乍行人共看,初语客多怜。

  臂膊肥如瓠,肌肤软胜绵。长头才覆额,分角渐垂肩。

  散诞无尘虑,逍遥占地仙。排衙朱阁上,喝道画堂前。

  合调歌杨柳,齐声踏采莲。走堤行细雨,奔巷趁轻烟。

  嫩竹乘为马,新蒲折作鞭。莺雏金镟系,猫子彩丝牵。

  拥鹤归晴岛,驱鹅入暖泉。杨花争弄雪,榆叶共收钱。

  锡镜当胸挂,银珠对耳悬。头依苍鹘裹,袖学柘枝揎。

  酒殢丹砂暖,茶催小玉煎。频邀筹箸挣,时乞绣针穿。

  宝箧拏红豆,妆奁拾翠钿。戏袍披按褥,劣帽戴靴毡。

  展画趋三圣,开屏笑七贤。贮怀青杏小,垂额绿荷圆。

  惊滴沾罗泪,娇流污锦涎。倦书饶娅姹,憎药巧迁延。

  弄帐鸾绡映,藏衾凤绮缠。指敲迎使鼓,筋拨赛神弦。

  帘拂鱼钩动,筝推雁柱偏。棋图添路画,笛管欠声镌。

  恼客初酣睡,惊僧半入禅。寻蛛穷屋瓦,探雀遍楼椽。

  抛果忙开口,藏钩乱出拳。夜分围榾柮,聚朝打秋千。

  折竹装泥燕,添丝放纸鸢。互夸轮水碓,相教放风旋。

  旗小裁红绢,书幽截碧笺。远铺张鸽网,低控射蝇弦。

  詀语时时道,谣歌处处传。匿窗眉乍曲,遮路臂相连。

  斗草当春径,争球出晚田。柳傍慵独坐,花底困横眠。

  等鹊前篱畔,听蛩伏砌边。傍枝粘舞蝶,隈树捉鸣蝉。

  平岛夸趫上,层崖逞捷缘。嫩苔车迹小,深雪履痕全。

  竞指云生岫,齐呼月上天。蚁窠寻径劚,蜂穴绕阶填。

  樵唱回深岭,牛歌下远川。垒柴为屋木,和土作盘筵。

  险砌高台石,危跳峻塔砖。忽升邻舍树,偷上后池船。

  项橐称师日,甘罗作相年。明时方任德,劝尔减狂颠。

  卷719_4 【句】路德延

  不是上台知姓字,五花宾馆敢从容。(《上成汭》,

  见《南部新书》。荆南旧有五花馆,待宾上地,故云)

  卷719_5 【及第后呈朝中知己】李旭

  凌晨晓鼓奏嘉音,雷拥龙迎出陆沈。金榜高悬当玉阙,

  锦衣即著到家林。真珠每被尘泥陷,病鹤多遭蝼蚁侵。

  今日始知天有意,还教雪得一生心。

  卷719_6 【题惠严寺】崔庸

  人莫嫌山小,僧还爱寺灵。殿高神气力,龙活客丹青。

  卷719_7 【经费拾遗旧隐】胡骈

  林下茅斋已半倾,九华幽径少人行。不将冠剑为荣事,

  只向烟萝寄此生。松竹渐荒池上色,琴书徒立世间名。

  白杨风起秋山暮,时复哀猿啼一声。

  卷719_8 【失题】周祚

  莫道春花独照人,秋花未必怯青春。

  四时风雨没时节,共保松筠根底尘。

  卷719_9 【蛱蝶行】卢频

  东园宫草绿,上下飞相逐。君恩不禁春,昨夜花中宿。

  卷719_10 【东西行】卢频

  种荷玉盆里,不及沟中水。养雉黄金笼,见草心先喜。

  卷719_11 【失题】卢频

  春泪烂罗绮,泣声抽恨多。莫滴芙蓉池,愁伤连蒂荷。

  一朵花叶飞,一枝花光彩。美人惜花心,但愿春长在。

  卷719_12 【晚泊汉江渡】刘畋

  末秋云木轻,莲折晚香清。雨下侵苔色,云凉出浪声。

  叠帆依岸尽,微照夹堤明。渡吏已头白,遥知客姓名。

  卷719_13 【句】刘畋

  残阳来霁岫,独兴起沧洲。(雨后,张为《主客图》)

  

猜你喜欢
  卷六百四十八·彭定求
  熊可量·唐圭璋
  夜蛾·戴望舒
  卷十五·徐世昌
  初集卷三十·乾隆
  卷一百二·陈思
  巻十五·袁表
  我竟想不起来了·刘半农
  卷十七 神仙鬼怪·佚名
  卷十二·佚名
  卷二十三·郭元釪
  卷一百一·陈元龙
  卷四百六十四·陈廷敬
  卷四百五十九·佚名
  目录·查慎行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刘之才·唐圭璋

      之才字宾王,号药房。与且翼龙同时。   兰陵王   赋胡伯雨别业   此何夕。天水空明一碧。商量赋、如此江山,几个斜阳了今昔。荒台步晚色。沙鸟依稀曾识。啼鸧外,人远未归,江阔晴虹卧千尺。   残碑藓痕积。记当

  • 第十五出 联姻·许自昌

    〔净上〕姻缘姻缘。事非偶然。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我张三郞半世风流。一生落莫。前日遇着那女郞。十分丰致。十分有情。满望偷香窃玉。与他凤倒鸾顚。不意就是宋公明所定偏房。今日做亲。叫我做了一场春梦。好生败

  • 卷三百三十三·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三百三十三楝花类七言絶句浅夏独行奉新县圃    【宋】杨万里我来官下未多时梅巳黄深李緑肥只怪南风吹紫雪不知屋角楝花飞寄友          【元】朱希晦雨过谿头鸟篆沙谿

  • 卷二百九十四 列传八十一·赵尔巽

      李卫 田文镜 宪德 诺岷 陈时夏 王士俊   李卫,字又玠,江南铜山人。入赀为员外郎,补兵部。康熙五十八年,迁户部郎中。世宗即位,授直隶驿传道,未赴,改云南盐驿道。雍正二年,就迁布政使,命仍管盐务。三年,擢浙江巡抚。四年,命

  • 卷四百六十五 元祐六年(辛未,1091)·李焘

      起哲宗元祐六年閏八月盡其月   閏八月庚申,知杭州林希言:「太湖積水未退,為蘇、湖大患。乞專委監司躬詣瀕海泄水處,相度開決,庶使積水漸退,民田復出,流移歸業。」詔左朝奉郎邵光與本路監司同導積水。   辛酉,刑部言:「

  • 读礼通考卷五十一·徐乾学

    丧仪节十四禫仪礼士虞礼记中月而禫【注中犹间也禫祭名也与大祥间一月自丧至此凡二十七月禫之言澹澹然平安意也】【敖继公曰中如中夜之中谓半之也中月者祥之后半月其相去葢十五日也如以乙丑日祥则或以己卯禫矣记曰三年

  •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七十六·佚名

    正统六年二月戊辰朔命狭西按察司副使陈斌协赞延安绥德军务先是镇守狭西右副都御史陈镒奏延安等处先有按察副使周廉兼理边务官军畏法莫敢轻犯近者廉缘事去官止存都指挥王祯在彼督守事多专制人情稔熟以致指挥郑宣等大肆

  • 皇王大纪卷五十七·胡宏

    宋 胡宏 撰三王纪景王十三年冬十一月有星出于女郑禆灶曰晋君将死矣齐栾髙氏皆嗜酒信内多怨彊于陈鲍氏而恶之或告陈无宇曰栾施髙彊将攻陈鲍无宇授甲见鲍国使视二子则皆将饮酒无宇曰彼虽不信闻我授甲则必逐我及其饮

  • 刘亮传·令狐德棻

    刘亮是中山人,本名道德。祖父..连,曾任魏国蔚州刺史。父亲持真,任镇远将军、领民酋长。魏大统年间,以刘亮立有大功,追赠持真为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恒州刺史。刘亮年少时卓越豪迈,有计谋策略,面貌英俊,体态魁梧,让人害怕。普

  • 杜易简传(附杜审言传)·刘昫

    杜易简,襄州襄阳人,北周硖州刺史杜叔田比的曾孙。九岁就能写文章,待长大后,学问广博有盛名,表兄中书令岑文本很推许尊重他。进士及第,后转任殿中侍御史。咸亨年间(670~674),任考功员外郎。当时吏部侍郎裴行俭、李敬玄相互不和

  • 唐高祖·苏辙

    唐高祖起太原,其谋发于太宗,诸子不与也。及克长安,诛锄群盗,天下为一,其功亦出于太宗。盖天心之所副予,人心之所归向,其在太宗者审矣。至立太子,高祖以长立建成,建成当之不辞。于是兄弟疑间,卒至大乱。夫建成不足言也,其咎在高祖

  • 顾延同·周诒春

    顾延同 字幼卿。年二十五岁。生于天津。已婚。初学于天津南开学校。及保定直隶高等学堂。毕业于唐山路矿学堂。民国三年。自费游美。入卜渡大学。习机器工程。民国五年。得学士学位。是年六月回国。住址及通信处。天

  • 宥坐篇第二十八·荀况

    孔子观于鲁桓公之庙,有欹器焉,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为何器?”守庙者曰:“此盖为宥坐之器,”孔子曰:“吾闻宥坐之器者,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孔子顾谓弟子曰:“注水焉。”弟子挹水而注之。中而正,满而覆,虚而欹,孔子喟然而叹曰:“

  • 轻重甲第八十·管仲

    桓公曰:“轻重有数乎?”管子对曰:“轻重无数,物发而应之,闻声而乘之。故为国不能来大下之财,致天下之民,则国不可成。”桓公曰:“何谓来天下之财?”管子对曰:“昔者桀之时,女乐三万人,端譟晨,乐闻于三衢,是无不服文

  • 王制·姚际恒

    说者多以周礼、王制、孟子三书并言,为之较量异同,此无识之士也。乃有信周礼疑王制,甚至有信周礼、王制疑孟子者,尤无识之甚者也。王制非周礼可比,孟子又非王制可比;出于王莽、刘歆之书,宁足敌汉文令博士所集之书;汉文令博士所

  • 佛说琉璃王经·佚名

    西晋月氏国三藏竺法护译  闻如是。一时佛游迦维罗卫。释氏精舍。尼拘类树下。与五百比丘侍者阿难金刚力士楼由俱。于城中有舍夷贵姓五百长者。共为世尊造立讲堂。自相兴誓。讲堂成已。当请正觉于上设供。沙门梵志长

  • 三 第二合诵·佚名

    [三 第二合诵]为知第二合诵应如次第知之,然,其时:合诵正法而遍辉尽寿命止而住彼等五百最初迦叶诸大德诸漏尽之光辉如油尽之灯火离执着入涅槃然,日夜渐过,世尊之般涅槃后一百年之时,毗舍城跋耆族出身之诸比丘于毗舍离城,承认容

  • 一切法高王经·佚名

    全一卷。瞿昙般若流支译。本经系表彰菩萨之成就过程及其功德,乃三世诸佛所示法门中之最上者,故又称一切法义王经、诸法勇王经、诸法最上王经。现收于大正藏第十七册。一切法高王之法门,乃明示出家受戒者入于僧团(四双八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