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七

△随喜回向品第六之二

复次须菩提,如前所说四无量行乃至五神通行。皆置是数。假使三千大千世界一切众生。一一皆得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果。如是福蕴亦置是数。假使三千大千世界一切众生。一一皆得彼缘觉果。如是福蕴亦置是数。须菩提,假使三千大千世界一切众生。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是诸众生即得名为发心菩萨。而此菩萨一一皆於兢伽沙数劫中。以其饮食衣服卧具医药及馀乐具。普施兢伽沙数世界一切众生。而诸菩萨作是施时。一一皆起最胜上心生尊重想。须菩提,於汝意云何。是诸菩萨得福多不。须菩提,白佛言:甚多世尊,而此福蕴无量无数无有边际。算分数分及譬喻分。乃至乌波尼杀昙分皆不能及。佛言:不也须菩提。若有住菩萨乘诸善男子,於此般若波罗蜜多修习方便。为般若波罗蜜多所护者,而能以少善根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即如实回向法界。如是回向所有福蕴。比前菩萨布施福蕴。而彼百分不及此一。千分不及一。万亿俱胝那庾多分。乃至乌波尼杀昙分皆不及一。何以故?此般若波罗蜜多方便善根。胜前菩萨有所得心布施行故。以是福蕴不可等比。尔时四大王天。有二万天子。在佛会中闻作是说。合掌恭敬俱白佛言:世尊,若菩萨摩诃萨。於此般若波罗蜜多修习方便。为般若波罗蜜多所护者,能以善根如实回向彼一切智。如是回向是大回向。所获福蕴。胜前菩萨有所得心布施福蕴。

尔时三十三天。有十万天子。即时雨众天华天香涂香及末香等,并馀种种幢幡宝盖天妙音乐。乃至一切宝严天衣天诸珍宝。以如是等恭敬供养而作是言:世尊,若菩萨摩诃萨。於此般若波罗蜜多修习方便。为般若波罗蜜多所护者,能以善根回向法界。如是回向是大回向。所获福蕴胜前菩萨有所得心布施福蕴。世尊,我等诸天子众。皆於如是菩萨摩诃萨所生最胜心。恭敬供养尊重称赞。彼诸天子发是言时。其声普闻一切世界。是时夜摩天中十万天子。知足天中十万天子。化乐天中十万天子。他化自在天中十万天子。如是等欲界诸天子众。复有色界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无雲天。福生天。广果天。无烦天。无热天。善见天。善现天。色究竟天。如是等天中诸天子众。各各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若菩萨摩诃萨。於此般若波罗蜜多修习方便。为般若波罗蜜多所护者,能以善根回向法界。如是回向胜前菩萨有所得心布施福蕴。

尔时世尊,告净居天等诸天子言:如前所说,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发心菩萨。一一於其兢伽沙数劫中广施众生。如是福蕴且置是数。天子假使兢伽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一切众生。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是诸发心菩萨。一一於其兢伽沙数劫中。以其饮食衣服卧具医药及馀乐具。普施兢伽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一切众生。若菩萨摩诃萨。於此般若波罗蜜多修习方便。为般若波罗蜜多所护者,能於过去未来现在诸佛所有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诸蕴善根。及缘觉声闻所有善根。如是等种种善根。和合聚集称计较量。以最上最极最胜最妙。广大无量无等无等等心皆悉随喜。以此随喜善根。如实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此菩萨如是随喜福蕴。比前菩萨布施福行。而彼百分不及此一。千分不及一。万亿俱胝那庾多分。乃至乌波尼杀昙分皆不及一。何以故?具足般若波罗蜜多方便者,胜前菩萨有所得心布施行故。尔时尊者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言:菩萨摩诃萨。修习般若波罗蜜多方便。为般若波罗蜜多所护者,於诸善根能以最上最极最胜最妙广大无量无等无等等心。如实随喜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世尊,当云何是最上最极。乃至无等等心。又复何名如实随喜。佛告须菩提,若菩萨摩诃萨。於过去未来现在诸法。不取不舍无念无得。离诸疑惑不生分别。无过去法已生已灭无未来法未生未灭。无现在法即生即灭。当观诸法犹如虚空。离一切相无所动转。不生不灭不来不去。彼诸法相即诸法性。如其法性如实随喜。如所随喜回向亦然。须菩提,若菩萨於一切法能起此心者,是即名为最上最极最胜最妙广大无量无等无等等心。即以此心而随喜者,乃可得名如实随喜。以此随喜善根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是故名为如实回向。

复次须菩提,如前所说,兢伽沙数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一切发心菩萨。一一於其兢伽沙数劫中修布施行。且置是数。须菩提,若兢伽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一切众生。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是诸发心菩萨。一一於其兢伽沙数劫中。修持净戒。身善所作。语善所作。意善所作。彼诸菩萨。於兢伽沙数劫中。如是持戒不生过失。若菩萨摩诃萨。於此般若波罗蜜多修习方便。为般若波罗蜜多所护者,能於过去未来现在诸佛所有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诸蕴善根。及缘觉声闻所有善根。如是等种种善根和合聚集称计较量。以最上最极最胜最妙。广大无量无等无等等心皆悉随喜。以此随喜善根。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此菩萨如是随喜福蕴。比前菩萨持戒福行。而彼百分不及此一。千分不及一。万亿俱胝那庾多分。乃至乌波尼杀昙分皆不及一。何以故?具足般若波罗蜜多方便者,胜前菩萨有所得心持戒行故复次须菩提,如前所说兢伽沙数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一切发心菩萨。一一於其兢伽沙数劫中持净戒行。且置是数。须菩提,若兢伽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一切众生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是诸发心菩萨。一一於其兢伽沙数劫中。持忍辱行不忿不恚。乃至不起一切恶念。彼诸菩萨於兢伽沙数劫中。如是忍辱不生忿恚若菩萨摩诃萨。於此般若波罗蜜多修习方便。为般若波罗蜜多所护者,能於过去未来现在诸佛所有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诸蕴善根。及缘觉声闻所有善根。如是等种种善根。和合聚集称计较量。以最上最极最胜最妙。广大无量无等无等等心皆悉随喜。以此随喜善根。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此菩萨如是随喜福蕴。比前菩萨忍辱福行。而彼百分不及此一。千分不及一。百亿俱胝那庾多分。乃至乌波尼杀昙分。皆不及一。何以故?具足般若波罗蜜多方便者,胜前菩萨有所得心忍辱行故复次须菩提,如前所说兢伽沙数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一切发心菩萨。一一於其兢伽沙数劫中持忍辱行。且置是数。须菩提,若兢伽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一切众生。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是诸发心菩萨。一一於其兢伽沙数劫中修精进行。勇猛坚固不退不失。远离惛沈睡眠及诸障法。彼诸菩萨於兢伽沙数劫中。如是精进不生懈退。若菩萨摩诃萨。於此般若波罗蜜多修习方便。为般若波罗蜜多所护者,能於过去未来现在诸佛所有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诸蕴善根。及缘觉声闻所有善根。如是等种种善根。和合聚集称计较量。以最上最极最胜最妙。广大无量无等无等等心皆悉随喜。以此随喜善根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此菩萨如是随喜福蕴。比前菩萨精进福行。而彼百分不及此一。千分不及一。万亿俱胝那庾多分。乃至乌波尼杀昙分。皆不及一。何以故?具足般若波罗蜜多方便者,胜前菩萨有所得心精进行故。

复次须菩提,如前所说兢伽沙数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一切发心菩萨。一一於其兢伽沙数劫中修精进行。且置是数。须菩提,若兢伽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一切众生。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是诸发心菩萨。一一於其兢伽沙数劫中。修四禅定安住寂静。彼诸菩萨於兢伽沙数劫中如是修定。远离一切动乱等相。若菩萨摩诃萨。於此般若波罗蜜多修习方便。为般若波罗蜜多所护者,能於过去未来现在诸佛所有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诸蕴善根。及缘觉声闻所有善根。如是等种种善根。和合聚集称计较量。以最上最极最胜最妙。广大无量无等无等等心皆悉随喜。以此随喜善根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此菩萨如是随喜福蕴。比前菩萨修定福行。而彼百分不及此一。千分不及一。万亿俱胝那庾多分乃至乌波尼杀昙分。皆不及一。何以故?具足般若波罗蜜多方便者,胜前菩萨有所得心修定行故。

佛告须菩提,若诸菩萨摩诃萨。乐欲於其过去未来现在诸佛六波罗蜜多法门。如理修学如实随喜者,当於诸法住如实义。如实义者谓解脱性。如所解脱布施亦如是,如所解脱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皆亦如是,如所解脱解脱亦如是,如所解脱解脱知见亦如是,如所解脱随喜心及随喜福行亦如是,如所解脱回向心及回向法亦如是,如所解脱过去已灭法。未来未生法。现在无住法皆亦如是,如所解脱十方三世无量无数一切诸佛及诸佛法亦如是,如所解脱所有菩萨缘觉声闻及彼诸法亦如是,如是等乃至一切法。无缚无解无住无著所解脱性即诸法性。须菩提,菩萨摩诃萨於一切法如是知者,当於六波罗蜜多法门如是修学如是随喜。以此随喜善根。如实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地狱缘品第七之一

尔时尊者舍利子白佛言:世尊,般若波罗蜜多出生一切智智。一切智性即般若波罗蜜多耶。佛言舍利子,如是如是,如汝所说,舍利子复白佛言:世尊,般若波罗蜜多所应敬礼。般若波罗蜜多所应尊重。般若波罗蜜多是大光明。般若波罗蜜多清净无染。般若波罗蜜多广大照曜。般若波罗蜜多摄三界相即三界性。般若波罗蜜多为清净眼。能照一切烦恼染法。般若波罗蜜多是所依止。般若波罗蜜多是无上法。般若波罗蜜多广摄一切菩提分法。般若波罗蜜多为大法炬。普照世间一切闇瞑。般若波罗蜜多是无所畏。能救一切怖畏众生。般若波罗蜜多是即五眼。能照一切世出世道。般若波罗蜜多为智慧光。照破一切痴闇等法。般若波罗蜜多为诸导首。引示众生趣入圣道。般若波罗蜜多是一切智藏。普摄烦恼等障为作断灭。般若波罗蜜多是无生法无灭法。无起法无作法。般若波罗蜜多自相本空。般若波罗蜜多是诸菩萨母。般若波罗蜜多为诸法眼。照明诸佛所有十力四无所畏。般若波罗蜜多是所依怙。能救一切无依众生。般若波罗蜜多是安乐法。能断众生生死苦恼。般若波罗蜜多能示诸法真实自性。般若波罗蜜多随顺法相。圆满三转十二行轮。世尊,般若波罗蜜多有如是等种种功德。诸菩萨摩诃萨於此法门应当云何瞻礼恭敬。

佛告尊者舍利子言:菩萨摩诃萨於此般若波罗蜜多法门。应如师想如诸佛想。尊重恭敬瞻礼称赞。如是瞻敬般若波罗蜜多故。是即瞻敬诸佛世尊,

尔时帝释天主。即起是念。尊者舍利子,今以何缘而生此问。作是念已,前白尊者舍利子言:尊者,有何因缘如是问佛。舍利子言:憍尸迦。如佛所说,诸菩萨摩诃萨修习般若波罗蜜多方便。为般若波罗蜜多所护者,即能於彼一切善根如实随喜如实回向。彼一切智。而此般若波罗蜜多有大功德。胜诸菩萨有所得心。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福行。以是缘故我作此问。憍尸迦。汝今当知。此般若波罗蜜多与五波罗蜜多而为导首。引示令入一切智道。譬如世间有其盲人。虽聚百千万众欲有所往而皆不能知所行道。若无导师彼终不能进趣城邑聚落方处。若有目人为作先导。彼诸盲者即能达彼一切方处。憍尸迦。所有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犹如盲人。虽复修习无量福行。欲至一切智果。若不以此般若波罗蜜多而为导首。毕竟不能如实趣向一切智道。况复能得一切智果。若此布施等法。得般若波罗蜜多为导首者,即得智慧之眼。而能照达一切智道。即得趣证一切智果。又复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为般若波罗蜜多力所助者,是故此五即得名为波罗蜜多。

尔时尊者舍利子白佛言:世尊,般若波罗蜜多为何法故生。佛言舍利子,般若波罗蜜多。不见有色不为色故生。不见受想行识。不为受想行识故生。若此五蕴有所生相。即般若波罗蜜多为彼故生。而此五蕴既无所生。是故般若波罗蜜多不为诸法故生。

舍利子复白佛言:世尊,若般若波罗蜜多如是生者,当於何法有所成耶。佛言舍利子,般若波罗蜜多。虽如是生无少法可成。由无法成故乃得名为般若波罗蜜多。

尔时帝释天主。闻是说已即白佛言:世尊,般若波罗蜜多。岂不成於一切智耶。佛言憍尸迦。如汝所言:般若波罗蜜多。亦成一切智。然非有所得故成。亦非名相起作故成。帝释天主言:世尊,当云何成。佛言憍尸迦。诸法无所成如是成。

帝释天主复白佛言:希有世尊,今此般若波罗蜜多。无所生无所灭。彼一切法亦无生无灭无住无著。是即般若波罗蜜多。

尔时尊者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若生如是心有所分别者,即远般若波罗蜜多。即失般若波罗蜜多。即不成就般若波罗蜜多佛言须菩提,如是如是,有是因缘。即远般若波罗蜜多。即失般若波罗蜜多。即不成就般若波罗蜜多。何以故?此般若波罗蜜多。於色无所表示。受想行识亦无所表示。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缘觉菩萨及佛世尊,皆悉无所表示故。

尊者须菩提复白佛言:世尊,大波罗蜜多是般若波罗蜜多耶。佛言须菩提,於汝意云何。以何因缘谓大波罗蜜多是般若波罗蜜多。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色无大无小无集无散离诸起作。受想行识。亦无大无小无集无散离诸起作。所有如来十力等法。不作有力不作无力亦无集散。乃至一切智。亦无大小集散诸起作等。何以故?一切法无大小无集散离起作住平等。若菩萨於一切法有所分别而作是念。我得具足一切智果。我为众生说诸法门。能度若干众生令至涅槃。而彼菩萨作是念者,即不名行般若波罗蜜多。所以者何。般若波罗蜜多无如是相。不见众生有所度者有所得者,以众生无性故般若波罗蜜多亦无性。众生离相故般若波罗蜜多亦离相。众生不生故般若波罗蜜多亦不生。众生不灭故般若波罗蜜多亦不灭。众生不思议故般若波罗蜜多亦不思议。众生无觉了故般若波罗蜜多亦无觉了。众生如实知胜义故般若波罗蜜多亦如实知胜义。众生力集故如来力亦集。世尊,我以如是因缘。谓大波罗蜜多是般若波罗蜜多。

尔时尊者舍利子白佛言:世尊,若诸菩萨摩诃萨於此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法门。闻已谛受不疑不难生净信解者,此诸菩萨於何处没而来生此。佛告舍利子,当知此菩萨已於他方诸佛刹中听受此法。请问其义随顺解了。从彼没已而来生此。复次舍利子,若人暂得闻此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法门。即生信解踊跃欢喜。尊重恭敬如佛想者,当知是人已於无数佛世尊所听受此法。久修菩萨最胜妙行。如是等人佛所称赞。

猜你喜欢
  卷五十九(那连提耶舍译)·佚名
  弘明集卷第九·僧祐
  卷第五十五·佚名
  卷第六十一·佚名
  卷下·佚名
  卷四·道世
  卷第二十一·佚名
  佛说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经疏神宝记卷第四·善月
  普賢行品第三十六·欧阳竟无
  与众采女游居品第八·佚名
  大乘集菩萨学论 第二十二卷·佚名
  佛日普照慧辩楚石禅师语录卷第十九·楚石梵琦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一·澄观
  泐潭真净文禅师·惠洪
  佛说五无反复经·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江月松风集卷十·钱惟善

    (元)钱惟善 撰送杨仲贤之金华县典史分题得金华洞吴兴郡曹掾左幕向金华云气藏山寺溪光入县衙仙人同采药茂宰共栽花洞府予能到骑羊弄碧霞寄髙平田长老余不溪上杨家寺云径迢迢九里松旁舍泉香新酿酒前峰月出始闻钟天龙未散

  • 四集卷六十一·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四集卷六十一古今体一百十四首【己亥】香山回跸至玉泉山静明园传膳视事有作三日徘徊静宜【香山园名】驻轻舆言返亦云当泉声山色可恒恋几暇吟情率已偿路便园存因与憇传餐

  • 卷三百七十八·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三百七十八茯苓类五言律路逢襄阳杨少府入城戏呈杨员外绾【唐】杜 甫寄语杨员外山寒少茯苓归来稍暄暖当为劚青防翻动神仙窟封题鸟兽形兼将老藤杖扶汝醉初醒七言律病中宜茯苓寄李谏议

  • 提要·沈周

    臣等谨案石田诗选十巻明沈周撰周有石田杂记已着録此集不标体制不谱年月但分天文时令等三十一类葢仿宋人分类杜诗之例据慈溪张鈇跋葢其友光禄寺署丞华汝徳所编也顾元庆夷白斋诗话载都穆学诗于周尝作节妇诗有青灯泪眼枯

  • 第十四回 四海归心诞登帝位 三军效命直捣元都·蔡东藩

      却说杨璟、周德兴、张彬等,自湖广出师,南达永州,守将邓祖胜拒战,当即败退,元全州平章阿思兰赴援,亦被击走。祖胜敛兵固守,璟分营筑垒,就西江造了浮桥,渡兵攻城。计历数旬,城中食尽,祖胜仰药死,永州遂下。复由周德兴、张彬移

  • 卷之七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卷之三百八十三·佚名

    纂修官胡骏恭纂  帮总纂官程棫林恭辑监修总裁世恭阅二签三月十九日正总裁那月日专司蒿■禾本陆恭覆阅癸丑十一月初五日  徐月日  荣月日副总裁唐月日  宗室宝恭阅二签七月初十日陈恭阅四签六月初二日  熙

  • 一七六 江苏巡抚萨载奏遵旨办理给还遗书情形折·佚名

    一七六 江苏巡抚萨载奏遵旨办理给还遗书情形折乾隆三十九年八月初二日臣萨载谨奏,为钦奉谕旨,先行恭折奏覆事。窃臣接准乾隆三十九年六月二十六日奉上谕:各省购办遗书,其节经开单解送者,现已付馆别择校录,云云。钦此。臣伏

  • ●作邑自箴卷第九·李元弼

    判状印板 【其板并于后面落日押字用讫以青布袋子封押付直日手分掌】 推税 析户 落丁 佃产 索钱物小印子 劝谕牓 ○推税 本保取承认状仍勒赍契帖赴县限 日 ○析户 本耆勘会有无祖父毌父毌在堂如祖父毌父毌巳死即今孝

  • 卷九十四驿传一·冯煦

    驿费凡通省置驿七十六处,额设驿站银十万三千五百十两五钱二分八厘。安庆等六府州属怀宁等二十五州县,额设马田八千四百三十亩七分四厘零,每年额征马田租稻一万五千四百四石三斗五升一合七勺,麦二十二石五斗三升一合七勺,豆

  • 卷二【起隐公三年尽五年】·杜预

    晋杜氏注 唐陆德明音义 孔颖达疏经三年春王二月已巳日有食之注无传日行迟一岁一周天月行疾一月一周天一岁凡十二交会然日月动物虽行度有大量不能不小有盈缩故有虽交会而不食者或有频交而食者唯正阳之月君子忌之故有

  • 春秋管窥卷七·徐庭垣

    新昌县县丞徐廷垣撰宣公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继故书即位明与闻乎故也公子遂如齐逆女三月遂以夫人妇姜至自齐妇者有姑之辞不称氏者公羊谓讥丧娶谷梁谓丧未毕故畧之然出姜之逆丧既毕矣何以不氏谓以丧中纳币则庄公之娶哀姜

  • 卷五百三十八·佚名

    △第四分妙行品第一之一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王舍城鹫峰山中。与大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烦恼。得真自在。心善解脱。慧善解脱。如调慧马。亦如大龙。已作所作。已办所办。弃诸重担。逮得己利

  • 譬喻品第五十二·佚名

    佛告须菩提,譬如大海中船卒破坏。其船中人不取板木。及取死人而抱持者,知彼人终不能得渡皆当俱没。所以者何。用各不取所依持故。其人若取板木樯者,径便得渡身得安隐。用取所依而以自济。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行菩萨

  • 本愿药师经古迹下·太贤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尔时曼殊室利童子白佛言。世尊。我当誓于像法转时以种种方便令诸净信善男子善女人等得闻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乃至睡中亦以佛名觉悟其耳。世尊。若于此经受持读诵或复为他演说开示。若

  • 白衣女人·柯林斯

    英国作家柯林斯的长篇小说,发表于1859年至1860年。小说描写了一件神秘的谋财杀妻故事。主人公劳拉在父母死后继承了一大笔财产,而且她早已被父母许配给了一个格利德准男爵。然而男爵与劳拉结婚的目的是想占有财产。婚

  • 赞阿弥陀佛偈·昙鸾

    全一卷。北魏昙鸾撰。又作大经奉赞、无量寿经奉赞、赞阿弥陀偈。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七册。系依无量寿经,而以偈颂方式赞叹阿弥陀佛之功德庄严。七言一句,共一九五行,三九○句。其中初二十八行赞叹十二光佛,后一六七行赞叹净

  • 雪峰义存禅师语录·雪峰义存

    凡二卷。唐代僧雪峰义存(822~908)撰,明代林弘衍编,崇祯十二年(1639)刊行。又作雪峰禅师语录、真觉禅师语录、雪峰真觉禅师语录。收于卍续藏第一一九册。编录上堂示众语、机缘问答、偈颂、规则、遗诫等,卷末附录雪峰真觉大师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