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般涅槃經卷第三十七
迦葉菩薩品第十二之五
迦葉菩薩言.世尊云何爲色從煩惱生。善男子煩惱三種所謂欲漏有漏無明漏.智者
應當觀是三漏所有罪過.所以者何知罪過已則能遠離.譬如醫師先診病脈知病所
在然後授藥。善男子如人將盲至棘林中捨之而還盲人於後甚難得出.設得出者身
體壞盡.世間凡夫亦復如是不能知見三漏過患則隨逐行.如其見者則能遠離.知罪
過已雖受果報果報輕微。善男子有四種人.一作業時重受報時輕二作業時輕受報
時重三作業時重受報亦重四作業時輕受報亦輕.善男子若人能觀煩惱罪過是人
作業受果俱輕。善男子有智之人作如是念我應遠離如是等漏.又復不應作如是等
鄙惡之事.何以故我今未得脫於地獄餓鬼畜生人天報故.我若修道當因是力破壞
諸苦.是人觀已貪欲瞋恚愚癡微弱.旣見貪欲瞋癡輕已其心歡喜復作是念我今如
********************
是皆由修道因緣力故.令我得離不善之法親近善法是故現在得見正道應當勤加
而修習之.是人因是勤修道力遠離無量諸惡煩惱及離地獄餓鬼畜生人天果報.是
故我於契經中說當觀一切有漏煩惱及有漏因.[一]何以故有智之人若但觀漏不觀漏
因則不能斷諸煩惱也.何以故智者觀漏從是因生我今斷因漏則不生。善男子如彼
醫師先斷病因病則不生.智者先斷煩惱因者亦復如是.有智之人先當觀因次觀果
報.知從善因生於善果知從惡因生於惡果觀果報已遠離惡因.觀果報已復當次觀
煩惱輕重.觀輕重已先離重者.旣離重已輕者自去。善男子智者若知煩惱煩惱因煩
惱果報煩惱輕重是人爾時精勤修道不息不悔親近善友至心聽法爲滅如是諸煩
惱故.善男子譬如病者自知病輕必可除差雖得苦藥服之不悔.有智之人亦復如是
勤修聖道歡喜不[二]愁不息不[三]悔。善男子若人能知煩惱煩惱因煩惱果報煩惱輕重爲
除煩惱故勤修聖道是人不從煩惱生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若不能知煩惱煩惱因
煩惱果報煩惱輕重不勤修道是人則從煩惱生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善男子知煩
注:
[一]以下藏本卷四十九.
[二]原刻作悔.今依藏本及餘刻改.
[三]原刻作懈.今依藏本及餘刻改.
********************
惱煩惱因煩惱果報煩惱輕重爲斷煩惱修行道者卽是如來.以是因緣如來色常乃
至識常.善男子不知煩惱煩惱因煩惱果報煩惱輕重不能修道卽是凡夫.是故凡夫
色是無常受想行識悉是無常。善男子世間智者一切聖人菩薩諸佛說是二義.我亦
如是說是二義.是故我說不與世間智者共諍不爲世法之所沾汙。迦葉菩薩復白佛
言.世尊如佛所說三有漏者云何名爲欲漏有漏無明漏耶。佛言.善男子欲漏者內惡
覺觀因於外緣生於欲漏.是故我昔在王舍城告阿難言阿難汝今受此女人所說偈
頌是偈乃是過去諸佛之所宣說是故一切內惡覺觀外諸因緣名之爲欲是名欲漏.
有漏者色無色界內諸惡法外諸因緣除欲界中外諸因緣內諸覺觀是名有漏.無明
漏者不能了知我及我所不别內外名無明漏.善男子無明卽是一切諸漏根本.何以
故一切衆生無明因緣於陰入界憶想作[一]想名爲衆生是名想倒心倒見倒.以是因緣
生一切漏.是故我於十二部經說無明者卽是貪因瞋因癡因。迦葉菩薩言.世尊如來
昔於十二部經說言不善思惟因緣生於貪欲瞋癡.今何因緣乃說無明。善男子如是
注:
[一]原刻作相.今依藏本及餘刻改.
********************
二法互爲因果互相增長.不善思惟生於無明.無明因緣生不善思惟。善男子其能生
長諸煩惱者皆悉名爲煩惱因緣.親近如是煩惱因緣名爲無明不善思惟.如子生芽
子是近因四大遠因.煩惱亦爾。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說無明卽漏.云何復言
因無明故生於諸漏。佛言.善男子如我所說無明漏者是內無明.因於無明生諸漏者
是內外因.若說無明漏是名內倒不識無常苦空無我.若說一切煩惱因緣是名不知
外我我所.若說無明漏是名無始無終從無明生陰入界等。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如
佛所說有智之人知於漏因.云何名爲知於漏因。善男子智者當觀何因緣故生是煩
惱.造作何行生此煩惱.於何時中生此煩惱.共誰住時生此煩惱.何處止住生此煩惱.
觀何事已生於煩惱.受誰房舍臥具飲食衣服湯藥而生煩惱.何因緣故轉下作中轉
中作上下業作中中業作上.菩薩摩訶薩作是觀時則得遠離生漏因緣.如是觀時未
生煩惱遮令不生已生煩惱便得除滅.是故我於契經中說智者當觀生煩惱因。迦葉
菩薩白佛言.世尊衆生一身云何能起種種煩惱。佛言.善男子如一器中有種種子得
********************
水雨已各各自生.衆生亦爾器雖是一愛因緣故而能生長種種煩惱。迦葉菩薩言.世
尊智者云何觀於果報。善男子智者當觀諸漏因緣能生地獄餓鬼畜生.是漏因緣得
人天身卽是無常苦空無我.是身器中得三種苦三種無常.是漏因緣能令衆生作五
逆罪受諸惡報能斷善根犯四重禁誹謗三寶.智者當觀我旣受得如是之身不應生
起如是煩惱受諸惡果。迦葉菩薩言.世尊有無漏果復言智者斷諸果報.無漏果報在
斷中不.諸得道人有無漏果.如其智者求無漏果云何佛說一切智者應斷果報.如其
斷者今諸聖人云何得有。善男子如來或時因中說果果中說因.如世間人說泥卽瓶
縷卽是衣是名因中說果.果中說因者牛卽水艸人卽是食.我亦如是因中說果.先於
經中作是說言我從心身至梵天邊是名因中說果.果中說因此六入者名過去業是
名果中說因.善男子一切聖人真實無有無漏果報.一切聖人修道果報更不生漏.是
故名爲無漏果報。善男子有智之人如是觀時則得永滅煩惱果報。善男子智者觀已
爲斷如是煩惱果報修習聖道.聖道者卽空無相願.修是道已能滅一切煩惱果報。迦
********************
葉菩薩白佛言.世尊一切衆生皆從煩惱而得果報.言煩惱者所謂惡也.從惡煩惱所
生煩惱亦名爲惡.如是煩惱則有二種一因二果.因惡故果惡果惡故子惡.如紝婆果
其子苦故華果莖葉一切皆苦.猶如毒樹其子毒故果亦是毒.因亦衆生果亦衆生.因
亦煩惱果亦煩惱.煩惱因果卽是衆生衆生卽是煩惱因果.若從是義云何如來先喻
雪山亦有毒艸微妙藥王.若言煩惱卽是衆生衆生卽是煩惱云何而言衆生身中有
妙藥王。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無量衆生咸同此疑.汝今能爲啓請求解我亦能斷.諦
聽諦聽善思念之今當爲汝分别解說。善男子雪山喻者卽是衆生.言毒艸者卽是煩
惱.妙藥王者卽淨梵行.善男子若有衆生能修如是清淨梵行是名身中有妙藥王。迦
葉菩薩白佛言.世尊云何衆生有清淨梵行。善男子猶如世間從子生果是果有能與
子作因有不能者.有能作者是名果子.若不能作唯得名果不得名子.一切衆生亦復
如是皆有二種.一者有煩惱果是煩惱因.二者有煩惱果非煩惱因.是煩惱果非煩惱
因是則名爲清淨梵行。善男子衆生觀受知是一切漏之近因所謂內外漏.受因緣故
********************
不能斷絕一切諸漏亦不能出三界牢獄.衆生因受著我我所生於心倒想倒見倒.是
故衆生先當觀受.如是受者爲一切愛而作近因.是故智者欲斷愛者當先觀受。善男
子一切衆生十二因緣所作善惡皆因受時.是故我爲阿難說言阿難一切衆生所作
善惡皆是受時.是故智者先當觀受。旣觀受已復當更觀如是受者何因緣生.若因緣
生如是因緣復從何生.若無因生無因何故不生無受。復觀是受不因自在天生不因
士夫生不因微塵生非時節生不因想生不因性生.不從自生不從他生非自他生非
無因生.是受皆從緣合而生.因緣者卽是愛也.是和合中非有受非無受.是故我當斷
是和合.斷和合故則不生受。善男子智者觀因已次觀果報.衆生因受受於地獄餓鬼
畜生乃至三界無量苦惱.受因緣故受無常樂.受因緣故斷於善根.受因緣故獲得解
脫.作是觀時不作受因。云何名爲不作受因.謂分别受何等受能作愛[一]因何等愛能作
受因.善男子衆生若能如是深觀愛因受因則便能斷我及我所。善男子若人能作如
是等觀則應分别愛之與受在何處滅.卽見愛受有少滅處當知亦應有畢竟滅.爾時
注:
[一]此字依藏本及餘刻加.次同.
********************
卽於解脫生信.生信心已是解脫處何由而得.知從八正卽便修習。云何名爲八正道
耶.是道觀受有三種相.一者苦二者樂三者不苦不樂.如是三種俱能增長身之與心.
何因緣故能增長耶.觸因緣也.是觸三種一者無明觸二者明觸三者非明無明觸.言
明觸者卽八正道.其餘二觸增長身心及三種受.是故我應斷二種觸.因緣觸斷不生
三受。善男子如是受者亦名爲因亦名爲果智者當觀亦因亦果.云何爲因.因受生愛
名之爲因.云何名果.因觸生故名之爲果.是故此受亦因亦果。智者如是觀是受已次
復觀愛.受果報故名之爲愛。智者觀愛復有二種.一者雜食二者無食.雜食愛者因生
老病死一切諸有.無食愛者斷生老病死一切諸有貪無漏道.智者復當作如是念我
若生是雜食之愛則不能斷生老病死.我今雖貪無漏之道不斷受因則不能得無漏
道果.是故應當先斷是觸.觸旣斷已受則自滅.受旣滅已愛亦隨滅.是名八正道。善男
子若有衆生能如是觀雖有毒身其中亦有微妙藥王.如雪山中雖有毒艸亦有妙藥.
善男子如是衆生雖從煩惱而得果報.而是果報更不復爲煩惱作因.是則名爲清淨
********************
梵行。復次善男子智者當觀受愛二事何因緣生.知因想生.何以故衆生見色亦不生
貪及觀受時亦不生貪.若於色中生顛倒想謂色卽是常樂我淨受是常恆無有變易.
因是倒想生貪恚癡.是故智者應當觀想。云何觀想.當作是念一切衆生未得正道皆
有倒想.云何倒想.於非常中生於常想於非樂中生於樂想於非淨中生於淨想於空
法中生於我想.於非男女大小晝夜歲月衣服房舍臥具生於男女至臥具想.是想三
種一者小二者大三者無量.小因緣故生於小想大因緣故生於大想無量緣故生無
量想.復有小想謂未入定復有大想謂已入定復有無量想謂十一切入.復有小想所
謂欲界一切想等復有大想所謂色界一切想等復有無量想謂無色界一切想等.三
想滅故受則自滅.想受滅故名爲解脫。迦葉菩薩言.世尊滅一切法名爲解脫.如來云
何說想受滅名解脫耶。佛言.善男子如來或時因衆生說法聞者解法.或時因法說於
衆生聞者亦解說於衆生。云何名爲因衆生說聞者解法.如我先爲大迦葉說迦葉衆
生滅時善法則滅.是名因衆生說聞者解法。云何因法說於衆生聞者亦解說於衆生.
********************
如我先爲阿難說言我亦不說親近一切法亦復不說不親近一切法.若法近已善法
衰羸不善熾盛如是法者不應親近.若法近已不善衰滅善法增長如是法者是應親
近.是名因法說於衆生聞者亦解說於衆生。善男子如來雖說想受二滅則已總說一
切可斷.智者旣觀如是想已次觀想因.是無量想因何而生知因觸生.是觸二種一者
因煩惱觸二者因解脫觸.因無明生名煩惱觸因明生者名解脫觸.因煩惱觸生於倒
想因解脫觸生不倒想.觀想因已次觀果報。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若以因此煩惱之
想生於倒想.一切聖人實有倒想而無煩惱.是義云何。佛言.善男子云何聖人而有倒
想。迦葉菩薩言.世尊一切聖人牛作牛想亦說是牛.馬作馬想亦說是馬.男女大小舍
宅車乘去來亦爾是名倒想。善男子一切凡夫有二種想一者世流布想二者著想.一
切聖人唯有世流布想無有著想.一切凡夫惡覺觀故於世流布生於著想.一切聖人
善覺觀故於世流布不生著想.是故凡夫名爲倒想.聖人雖知不名倒想。智者如是觀
想因已次觀果報.是惡想果在於地獄餓鬼畜生人天中受.如我因斷惡覺觀故無明
********************
觸斷是故想斷.因想斷故果報亦斷.智者爲斷如是想因修八正道.善男子若有能作
如是等觀則得名爲清淨梵行.善男子是名衆生毒身之中有妙藥王如雪山中雖有
毒艸亦有妙藥。復次善男子智者觀欲.欲者卽是色聲香味觸.善男子卽是如來因中
說果從此五事生於欲耳.實非欲也。善男子愚癡之人貪求受之於是色中生顛倒想
乃至觸中亦生倒想.倒想因緣便生於受.是故世間說因倒想生十種想.欲因緣故在
於世間受惡果報以惡加於父母沙門婆羅門等所不應作而故作之不惜身命.是故
智者觀是惡想因緣故生欲心。智者如是觀欲因已次觀果報.是欲多有諸惡果報所
謂地獄餓鬼畜生人中天上是名觀果報.若是惡想得除滅者終不生於此欲心也.無
欲心故不受惡受.無惡受故則無惡果.是故我應先斷惡想.斷惡想已如是等法自然
而滅.是故智者爲滅惡想修八正道.是則名爲清淨梵行.是名衆生毒身之中有妙藥
王如雪山中雖有毒艸亦有妙藥。復次善男子智者如是觀是欲已次當觀業.何以故
有智之人當作是念受想觸欲卽是煩惱.是煩惱者能作生業不作受業.如是煩惱與
********************
業共行則有二種一作生業二作受業.是故智者當觀於業。是業三種謂身口意.善男
子身口二業亦名爲業亦名業果.意唯名業不名爲果.以業因故則名爲業。善男子身
口二業名爲外業意業名內.是三種業共煩惱行故作二種業一者生業二者受業.善
男子正業者卽意業也.期業者謂身口業.先發故名意業.從意業生名身口業.是故意
業得名爲正。智者觀業已次觀業因.業因者卽無明觸.因無明觸衆生求有.求有因緣
卽是愛也.愛因緣故造作三種身口意業。善男子智者如是觀業因已次觀果報.果報
有四一者黑黑果報二者白白果報三者雜雜果報四者不黑不白不黑不白果報.黑
黑果報者作業時垢果報亦垢.白白果報者作業時淨果報亦淨[一]是名白白果報.雜雜
果報者作業時雜果報亦雜.不白不黑不白不黑果報者名無漏業。迦葉菩薩白佛言.
世尊先說無漏無有果報.今云何言不白不黑果報耶。佛言.善男子是義有二一者亦
果亦報二者唯果非報.黑黑果報亦名爲果亦名爲報.黑因生故得名爲果.能作因故
復名爲報.淨雜亦爾.無漏果者因有漏生故名爲果.不作他因不名爲報.是故名果不
注:
[一]藏本缺此句.興麗刻同.
********************
名爲報。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是無漏業非是黑法何因緣故不名爲白。善男子無有
報故不名爲白.對治黑故故名爲白.我今乃說受果報者名爲黑白.是無漏業不受報
故不名爲白名爲寂靜。如是業者有定受報處.如十惡法定在地獄餓鬼畜生.十善之
業定在人天.十不善法有上中下.上因緣故受地獄身中因緣故受畜生身下因緣故
受餓鬼身.人業十善復有四種一者下二者中三者上四者上上.下因緣故生鬱單越
中因緣故生弗婆提上因緣故生瞿陀尼上上因緣生閻浮提。有智之人作是觀已卽
作是念我當云何斷是果報.復作是念是業因緣無明觸生我若斷除無明與觸如是
業果則滅不生.是故智者爲斷無明觸因緣故修八正道.是則名爲清淨梵行.善男子
是名衆生毒身之中有妙藥王如雪山中雖有毒艸亦有妙藥。復次善男子智者觀業
觀煩惱已次觀是二所得果報.是二果報卽是苦也.旣知是苦則能捨離一切受生。智
者復觀煩惱因緣生於煩惱.業因緣故亦生煩惱.煩惱因緣復生於業.業因緣生苦.苦
因緣故生於煩惱.煩惱因緣生有.有因緣生苦.有因緣生有.有因緣生業.業因緣生煩
********************
惱.煩惱因緣生苦.苦因緣生[一]苦。善男子智者若能作如是觀當知是人能觀業苦.何以
故如上所觀卽是生死十二因緣.若人能觀如是生死十二因緣當知是人不造新業
能壞故業。善男子有智之人觀地獄苦.觀一地獄乃至一百三十六所一一地獄有種
種苦皆是煩惱業因緣生.觀地獄已次觀餓鬼畜生等苦.作是觀已復觀人天所有諸
苦.如是衆苦皆從煩惱業因緣生。善男子天上雖無大苦惱事.然其身體柔輭細滑.現
五相時極受大苦如地獄苦等無差别.善男子智者深觀三界諸苦皆從煩惱業因緣
生。善男子譬如坏器則易破壞.衆生受身亦復如是.旣受身已是衆苦器。譬如大樹華
果繁茂衆鳥能壞.如多乾艸小火能焚.衆生受身爲苦所壞亦復如是。善男子智者若
能觀苦八種如聖行中當知是人能斷衆苦。善男子智者深觀是八苦已次觀苦因.苦
因者卽愛無明.是愛無明則有二種一者求身二者求財.求身求財二俱是苦.是故當
知愛無明者卽是苦因。善男子是愛無明則有二種一者內二者外.內能作業外能增
長.又復內能作業外作業果.斷內愛已業則得斷斷外愛已果則得斷.內愛能生未來
注:
[一]原刻作業.今依藏本及餘刻改.
********************
世苦外愛能生現在世苦.智者觀愛卽是苦因。旣觀因已次觀果報.苦果報者卽是取
也.愛果名取是取因緣.卽內外愛則有愛苦。善男子智者當觀愛因緣取取因緣愛.若
我能斷愛取二事則不造業受於衆苦.是故智者爲斷[一]愛苦修八正道.善男子若有人
能如是觀者是則名爲清淨梵行.是名衆生毒身之中有妙藥王如雪山中雖有毒艸
亦有妙藥。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云何名爲清淨梵行。佛言.善男子一切法是。迦葉菩
薩言.世尊一切法者義不決定.何以故如來或說是善不善或時說爲四念處觀或說
是十二入或說是善知識或說是十二因緣或說是衆生或說是正見邪見或說十二
部經或說卽是二諦.如來今乃說一切法爲清淨梵行.悉是何等一切法耶。佛言.善哉
善哉善男子如是微妙大涅槃經乃是一切法中寶藏.譬如大海是衆寶藏.是涅槃經
亦復如是.卽是一切字義祕藏。善男子如須彌山衆藥根本.是經亦爾卽是菩薩戒之
根本。善男子譬如虛空是一切物之所住處.是經亦爾卽是一切善法住處。善男子譬
如猛風無能繫縛.一切菩薩行是經者亦復如是不爲一切煩惱惡法之所繫縛。善男
注:
[一]原刻作衆.今依藏本及餘刻改.
********************
子譬如金剛無能壞者.是經亦爾雖有外道惡邪之人不能破壞。善男子如恆河沙無
能數者.如是經義亦復如是無能數者。善男子是經典者爲諸菩薩而作法幢如帝釋
幢。善男子是經卽是趣涅槃城之商主也.如大導師引諸商人趣向大海。善男子是經
能爲諸菩薩等作法光明.如世日月能破諸闇。善男子是經能爲病苦衆生作大良藥.
如雪山中微妙藥王能治衆病。善男子是經能爲一闡提杖.猶如羸人因之得起。善男
子是經能爲一切惡人而作橋梁.猶如世橋能度一切。善男子是經能爲行二十五有
者遇煩惱熱而作蔭涼.如世間蓋遮覆暑熱。善男子是經卽是大無畏王能壞一切煩
惱惡磨.如師子王降伏衆獸。善男子是經卽是大神呪師能壞一切煩惱惡鬼.如世呪
師能去魍魎。善男子是經卽是無上霜雹能壞一切生死果報.如世雹雨壞諸果實。善
男子是經能爲壞戒目者作大良藥.猶如世間安闍那藥善療眼痛。善男子是經能住
一切善法.如世間地能住衆物。善男子是經卽是毀戒衆生之明鏡也.如世明鏡見諸
色像。善男子是經能爲無慙愧者而作衣服.如世衣裳障蔽形體。善男子是經能爲貧
********************
善法者作大財寶.如功德天利益貧者。善男子是經能爲渴法衆生作甘露漿.如八味
水充足渴者。善男子是經能爲煩惱之人而作法牀.如世乏人遇安隱牀。善男子是經
能爲初地菩薩至十住菩薩而作纓絡香華塗香末香燒香清淨種性具足之乘過於
一切六波羅蜜受妙樂處.如忉利天波利質多羅樹。善男子是經卽是剛利智斧能伐
一切煩惱大樹.卽是利刀能割習氣.卽是勇健能摧磨怨.卽是智火焚煩惱薪.卽因緣
藏出辟支佛.卽[一]是聞藏生聲聞人.卽是一切諸天之眼.卽是一切人之正道.卽是一切
畜生依處.卽是餓鬼解脫之處.卽是地獄無上之尊.卽是一切十方衆生無上之器.卽
是十方過去未來現在諸佛之父母也。善男子是故此經攝一切法如我先說.此經雖
攝一切諸法我說梵行卽是三十七助道之法。[二]善男子若離如是三十七品終不能得
聲聞正果乃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果.不見佛性及佛性果。以是因緣梵行卽是三
十七品.何以故三十七品性非顛倒能壞顛倒.性非惡見能壞惡見.性非怖畏能壞怖
畏.性是淨行能令衆生畢竟造作清淨梵行。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有漏之法亦復能
注:
[一]此下原衍聲字.今依藏本及餘刻刪.
[二]以下藏本卷五十.
********************
作無漏法因.如來何故不說有漏爲淨梵行。善男子一切有漏卽是顛倒.是故有漏不
得名爲清淨梵行。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世第一法爲是有漏是無漏耶。佛言.善男子
是有漏也。世尊雖是有漏性非顛倒.何故不名清淨梵行。善男子世第一法無漏因故
似於無漏向無漏故不名顛倒.善男子清淨梵行發心相續乃至畢竟.世第一法唯是
一念.是故不得名淨梵行。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衆生五識亦是有漏非是顛倒復非
一念何故不名清淨梵行。善男子衆生五識雖非一念然是有漏復是顛倒.增諸漏故
名爲有漏.體非真實著想故倒.云何名爲體非真實著想故倒.非男女中生男女想乃
至舍宅車乘瓶衣亦復如是是名顛倒。善男子三十七品性無顛倒是故得名清淨梵
行。善男子若有菩薩於三十七品知根知因知攝知增知主知導知勝知實知畢竟者
如是菩薩則得名爲清淨梵行。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云何名爲知根乃至知畢竟耶。
佛言.善男子善哉善哉菩薩發問爲於二事一者爲自知故二者爲他知故.汝今已知
但爲無量衆生未解啓請是事.是故我今重讚歎汝善哉善哉。善男子三十七品根本
********************
是欲.因名明觸.攝取名受.增名善思.主名爲念.導名爲定.勝名智慧.實名解脫.畢竟名
爲大般涅槃。善男子善欲卽是初發道心乃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之根本也.是故
我說欲爲根本.善男子如世間說一切苦惱愛爲根本.一切疾病宿食爲本.一切斷事
鬬諍爲本.一切惡事虛妄爲本。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如來先於此經中說一切善法
不放逸爲本今乃說欲.是義云何。佛言.善男子若言生因善欲是也.若言了因不放逸
是.如世間說一切果者子爲其因.或復有說子爲生因地爲了因.是義亦爾。迦葉菩薩
言.世尊如來先於餘經中說三十七品佛是根本.是義云何。善男子如來先說衆生初
知三十七品佛是根本.若自證得欲爲根本。世尊云何明觸名之爲因。善男子如來或
時說明爲慧或說爲信.善男子信因緣故親近善友是名爲觸.親近因緣得聞正法是
名爲觸.因聞正法身口意淨是名爲觸.因三業淨獲得正命是名爲觸.因正命故得淨
根戒.因淨根戒樂寂靜處.因樂寂靜能善思惟.因善思惟得如法住.因如法住得三十
七品能壞無量諸惡煩惱.是名爲觸。善男子受名攝取衆生受時能作善惡是故名受
********************
爲攝取也.善男子受因緣故生諸煩惱三十七品能破壞之.是故以受爲攝取也。因善
思惟能破煩惱是故名增.何以故勤修習故得如是等三十七品。若觀能破諸惡煩惱
要賴專念.是故以念爲主.如世間中一切四兵隨主將意.三十七品亦復如是皆隨念
主。善男子旣入定已三十七品能善分别一切法相.是故以定爲導。是三十七品分别
法相智爲最勝是故以慧爲勝.如是智慧知煩惱已智慧力故煩惱消滅.如世間中四
兵壞怨或一或二勇健者能.三十七品亦復如是智慧力故能壞煩惱是故以慧爲勝。
善男子雖因修習三十七品獲得四禪神通安樂亦不名實.若壞煩惱證解脫時乃名
爲實.是三十七品發心修道雖得世樂及出世樂四沙門果及以解脫亦不得名爲畢
竟也.若能斷除三十七品所行之事是名涅槃.是故我說畢竟者卽大涅槃。復次善男
子善愛念心卽是欲也.因善愛念親近善友故名爲觸是名爲因.因近善友故名爲受
是名攝取.因近善友能善思惟故名爲增.因是四法能生長道所謂欲念定智是則名
爲主導勝也.因是三法得二解脫除斷愛故[一]心得解脫斷無明故慧得解脫是名爲實.
注:
[一]原刻次二字互倒.今依藏本及餘刻改.
********************
如是八法畢竟得果名爲涅槃故名畢竟。復次善男子欲者卽是發心出家.觸者卽是
白四羯磨是名爲因.攝者卽是受二種戒一者波羅提木叉戒二者淨根戒是名爲受
是名攝取.增者卽是修習四禪.主者卽是須陀洹果斯陀含果.導者卽是阿那含果.勝
者卽是阿羅漢果.實者卽是辟支佛果.畢竟者卽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果。復次善
男子欲名爲識.觸名六入.攝名爲受.增名無明.主名名色.導名爲愛.勝名爲取.實名爲
有.畢竟者名生老病死。
大般涅槃經卷第三十七
********************
猜你喜欢 萨婆多部毗尼摩得勒伽卷第七·佚名 第七品 小品·佚名 卷一·道世 一切经音义卷第六十九·唐慧琳 卷十三·佚名 文殊师利宝藏陀罗尼经(亦名文殊师利菩萨八字三昧法)·佚名 论悟证·印光 佛说自爱经·佚名 卷第五·佚名 渐备一切智德经卷第一·佚名 瑜伽师地论卷第一百·玄奘 佛说栴檀树经·佚名 卷六十六(那连提耶舍译)·佚名 瑜伽師地論卷第三十五·欧阳竟无 佛升忉利天为母说法经卷中·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