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佛说栴檀树经

失译人名今附汉录

  闻如是。一时佛从比丘。在维耶梨国。有迦罗越。奉佛明法。请佛供养佛咒愿毕。迦罗越。于佛前肃然。愿闻法义。佛便笑。五色光从口而出。绕身三匝。还从顶入。阿难整衣服。叉手白佛言。佛不妄笑。笑必说法。有所济度。愿为说之。天尊曰。善哉阿难。弘慈欲为一切开通法桥。沙门之仪。汝应其式。今者演之。谛听执受。彼国有五百人。入海采宝。置船步还。经历深山。日暮止宿。预严早发。四百九十九人。皆引行去。一人卧熟。失辈仍遇天雨雪。失去径路。穷厄山中。啼哭呼天。有大栴檀香树。树神谓穷人言可止留此。自相给衣食。到春可去。穷人便留。至于三月。启树神言。受恩得全身命。未有微报。顾有二亲。今在本土。实思得还。愿乞发遣。树神言善。便自从意。以金一饼赐之。去此不远。当得国邑。可得还汝乡里。穷人临去。问神言。此树香洁。世所希有。今当委还。愿知其名神言。不须问也。穷人复言。依阴此树积历三月今当委还。情怀恨恨。若到本国。当宣扬树恩神便言树名栴檀。根茎枝叶。治人百病。其香远闻。世之奇异。人所贪求不须道也。穷人还至故国。中外亲亲。欢喜相乐。后无几间。国王病头痛。祷祝天地山水诸神。病不消差。名医省视。惟当得栴檀香以护病便得愈。王即募求民间。无有便宣。令国中得栴檀香者。拜为封侯。妻以小女。时穷人闻偿禄重。便诣王所白言。我知栴檀香处。王便令近臣将穷人往伐取香树。至到树所。使者见树洪直。枝条茂盛。华果煌煌。人所希见。心不忍伐。不伐者则违王命。病不消愈。伐之者中心隐隐。踟蹰徘徊。不知云何。树神便于空中言。便伐之但置其根耳。伐已以人血涂之。肝肠覆其上。树自当生。还复如故。使者闻神言如此。便令人伐之。穷人住在树边。树跢地。枝摽杀穷人。使者便与左右议言。向者树神言。当得人血肝肠以祠树。心为怃然。不知当以谁塞此。此人今死。便以当之。则屠割取其肝血。如神所敕。树即更生。车载所伐树。以还国中。医即进药。王病得愈。举国欢喜。王命国中人民。其有病者。皆诣宫门。王出香药给之。病皆得愈。王身康宁。黎民无病。举国忻忻。遂致太平。阿难退坐。稽首质言。是穷人何无反复。违树神重言誓。佛报曰。乃往昔惟卫佛时。有父子三人。其父奉五戒。行十善。持八关斋。未曾懈怠。大儿常于中庭。空中烧香。供养十方诸佛。小弟愚痴。不知三尊。辄以衣覆香上。兄谓言此大重何以犯之。弟起恶意。誓言断兄两足。兄复起念。当拍杀弟。父言。汝二子诤使我头痛。大儿报言。愿破我身为药。令父疾损。口不可妄言。故世世受罪。弟兴恶意。欲断兄足。后果将人往断树。兄欲拍杀弟。今作树神。果因树为体拍杀弟。时国王头痛者其父也。奉斋精进。故得尊贵。时言使我头痛。后果头痛。各受其殃。佛言。罪福报应如影随形。佛广为说身口意戒。迦罗越。则向须陀洹迹。率将妻子。以家资上佛。各发道愿。佛说经竟。迦罗越。欢喜作礼。

    佛说栴檀树经

猜你喜欢
  大乘掌珍論卷上·欧阳竟无
  佛说大乘智印经卷第二·佚名
  卷第六·佚名
  行状·虚舟普度
  注大乘入楞伽经 第四卷·佚名
  卷十七·佚名
  宝行王正论一卷·龙树
  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 第四卷·佚名
  佛说贫穷老公经之二·佚名
  阿育王经 第八卷·佚名
  佛祖统纪序·志磐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释要·智旭
  卷九·佚名
  志大乘品第十·佚名
  究竟一乘寶性論卷第二·欧阳竟无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第四折·孙仲章

    (府尹领祗候上,诗云)王法条条诛滥官,明刑款款去贪残。若道威权不在手,只把势剑金牌试一看。老夫河南府尹,奉圣人命,敕赐势剑金牌,先斩后奏,在此为理。今因王小二杀了刘平远一事,张孔目说老夫葫芦提,老夫就委他问这桩事去了。若

  • 卷八十七·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八十七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祖龙学集暮秋江上逢端州朱使老诗以申饯奕叶清棻逺夫君素履恢人皆推世德我亦爱卿材新命一麾守长途万里来画船江雨暗红斾海风开服岭先声浃编甿美化该此行

  • 和尹懋秋夜游灉湖一·张说

    张均远水沉西日,寒沙聚夜鸥。 平湖乘月满,飞棹接星流。 黄叶鸣凄吹,苍葭扫暗洲。 愿移沧浦赏,归待颍川游。

  • 三少帝纪第四·陈寿

    齐王讳芳,字兰卿。明帝无子,养王及秦王询;宫省事祕,莫有知其所由来者。魏氏春秋曰:或云任城王楷子。青龙三年,立为齐王。景初三年正月丁亥朔,帝甚病,乃立为皇太子。是日,即皇帝位,大赦。尊皇后曰皇太后。大将军曹爽、太尉司马宣

  • 卷二十三 肃宗·王夫之

      〖一〗   肃宗自立于灵武,律以君臣父子之大伦,罪无可辞也。裴冕、杜鸿渐等之劝进,名为社稷计,实以居拥戴之功取卿相,其心可诛也。史称颜鲁公颁赦书于诸郡,河南、江、淮知肃宗之立,徇国之志益坚,若以此举为收拾人心之大

  • 第五十一回 诛逆子纵火焚尸 责病主抗颜极谏·蔡东藩

      却说赵太子石宣谋害弟韬,并欲弑父,因恐计不得逞,往访高僧佛图澄,及与澄相见,并坐寺中,又不便直达私衷,但听塔上一铃独鸣,宣乃问澄道:“大和尚素识铃音,究竟主何预兆?”澄答道:“铃音所云,乃是‘胡子洛度’四字。”宣不禁变色

  • 第一○一卷 艺术 二·缪荃孙

    苏 州 府 春秋 吴干 将干将,吴人。与欧冶子同师,俱能为剑。阖闾使作剑二枚,一曰干将,二曰莫邪。莫邪,干将之妻也。干将作剑,采五山之铁精,六合之金英,候天伺地,阴阳同光,百神临观,天气下降,而金铁之精不销。干将不知其由,

  • 玄宗本纪·欧阳修

    玄宗,名隆基,睿宗李旦之第三子。母亲是昭成皇后窦氏。气质英俊威武,擅长骑马射箭,精通音律、天文星象之术。最初被封为楚王,后为临淄郡王。官职升至卫尉少卿、潞州别驾。景龙四年(710),玄宗到京都朝见君主,便被留在京城不让

  • 卷一百四十六·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一百四十六雍正十二年八月上谕六道初六日奉上谕陕西领运民人急公敬事办理军粮妥协可嘉着巡抚史贻直硕色查明交米多寡之数酌仿从前之例分别赏赉务令均沾实惠初七日奉上谕朕闻湖南五寨

  • 第十六章 关税自主的交涉经过·吕思勉

    中国自海通以来,和外国所订的不平等条约,可谓极多,而其最甚的,则无过于关税税率的协定。现在世界上,经济竞争,日烈一日。贸易上的自由主义,久成过去;各国都高筑关税壁垒,以保护本国的产业。独税率受限制的国,则不能然。所以旧式

  • 近思録集注卷二·茅星来

    为学大要【首篇言本然之理自此至十二卷皆言当然工夫而此篇及第八卷则所谓统论纲领指趣也此则明明徳之事于学者尤为切要盖必于此知所趋向而后可语以学问之全功焉凡一百一十条】濓溪先生曰圣希天贤希圣士希贒【朱子曰希

  • 卷四·吕祖谦

    钦定四库全书左氏博议卷四宋 吕祖谦 撰楚侵随【桓六年楚武王侵随使防章求成焉军于瑕以待之随人使少师董成鬭伯比言于楚子曰吾不得志于汉东也我则使然我张吾三军而被吾甲兵以武临之彼则惧而恊以谋我故难间也汉东之国

  • 开元释教录卷第十四(别录之四)·智升

    别录中有译无本录第二之一  有译无本者。谓三藏教文及圣贤集传。名存本阙之类也。自圣教东移殆乎千祀。质文亟改钟鼎屡迁。重以周武陵夷缁徒丧灭。致使法灯藏耀慧日韬光。三藏要文多从散缺。或东都近译未达西京。或

  • 训 语 鳞 爪·太虚

    一今日学僧即他日之佛教主人翁,必须养成一种忍苦耐劳之精神,勤俭勇为之习惯,如行路不要坐车,住屋不要考究,穿衣不要漂亮,吃饭不厌粗恶等等,然后可称完全之学僧。二学以致用,学而无用,等于不学。汝等学佛,纵能精通三藏,亦免不了说

  • 韵补·吴棫

    研究上古音著作。宋吴棫撰。5卷。首创协韵之说。音韵学专著。成书于南宋初年。吴棫,字才老。约生于宋元符三年(1100年),卒于宋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福建建安(今福建建瓯)人。宣和六年进士,曾任太常丞,泉州通判。南

  • 正一醮墓仪·佚名

    正一醮墓仪。撰人不详,似出於南北朝或隋唐。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威仪类。述科仪,祭山川土地神祇,以安亡人,求子孙昌福。

  • 二家宫词·毛晋

    二卷。明毛晋编纂。集中收录北宋徽宗皇帝宫词与南宋宁宗皇后杨氏宫词两种。(一)徽宗皇帝宫词三百首,徽宗名赵佶(1082—1135),元符三年(1100)即位,昏庸腐败,任用奸臣蔡京等,招致亡国之祸。作为艺术家则颇有成就,工书法

  • 阿弥陀经疏·窥基

    全一卷。唐代窥基撰。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七册。为注释鸠摩罗什所译之阿弥陀经。计分七门:(一)明示弥陀佛身通于报化二身,登地菩萨见佛之受用身,地前菩萨及凡夫唯见应化身。(二)就佛土说法性土、自受用土、他受用土、变化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