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三百八十四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

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刑部户部三库事务世袭骑都尉军功加十九级随带加二级又加二级臣董诰内大臣户部尚书镶蓝旗满洲都统军功纪录五次寻常纪录十四次臣德瑛经筵讲官太子少保工部尚书纪录六次臣曹振镛等奉敕修

乾隆十六年。辛未。三月。戊戌朔。上诣皇太后行宫问安。  

○赐扈从王公大臣、并浙江大小官员等食。  

○在籍翰林院侍讲刘起振、年一百三岁。自粤东来浙迎驾。赐御制诗章。并御书扁、曰词垣耆瑞。  

○颁赐江浙各书院殿板经史。谕、经史、学之根柢也。会城书院。聚黉庠之秀而砥励之。尤宜示之正学。朕时巡所至。有若江宁之钟山书院。苏州之紫阳书院。杭州之敷文书院。各赐武英殿新刊十三经、二十二史。一部。资髦士稽古之学。  

○礼部奏、据暂管步军统领协办大学士尚书阿克敦奏称、拏获伪造五经博士仲氏关防礼生执照。诓骗银两之张书等犯。除交部定拟外。恐各省博士。尚有借充补礼生名色。滥给执照之弊。应令各督抚饬查。无论真伪。概追销毁。并饬五经博士。嗣后不得擅给。违者参处。从之。  

○兵部议准、直隶总督方观承疏称、喀喇沁公所辖之青石岭。土默特贝子所管之五顶山、青沟、汤头沟、等处。旧有十九矿洞。虽曾勘封。恐有偷刨。请就近责成该扎萨克等。带蒙古官兵巡缉。不力者。官参处。兵惩治。从之。  

○予故青州将军罗山、祭葬如例。谥安悫。  

○以故贵州土推官杨再瀚子通明、袭职。  

○贷黑龙江呼兰地方、蒙古图七庄屯、水灾旗民。并豁免五座官庄壮丁、本年额交官粮。  

○蠲缓宁古塔吉林水灾额赋有差。并豁除水冲沙压地、七千四十三亩。  

○免浙江淳安县水灾地亩漕项。并月粮改折银两。  

○是日驻跸圣因寺行宫。至壬寅皆如之。  

○己亥。上诣皇太后行宫进膳。  

○谕曰。安徽巡抚卫哲治。现在丁忧。其员缺。着张师载以原品级管安徽巡抚事。速赴新任。安庆与南河、相距不甚远。至伏秋大汛时。张师载仍应赴南河、协同总河高斌。学习防护事宜。其巡抚印务。即着随带。亦不至于地方有误。  

○庚子。上幸敷文书院。  

○幸观潮楼。  

○阅兵。  

○谕军机大臣等、策楞奏班第达、私住珠尔默特那木扎勒房屋。已经饬令不得擅行居住。定以初九日搬移。但现在办事黾勉。原房甚属窄狭。恳恩可否赏给居住等语。朕前降旨。将从前驻藏大臣居住之通司冈。为傅清、拉布敦、祠堂。其珠尔默特那木扎勒之叛产。应追入官。为驻藏大臣等办事公所。并官兵居住。班第达自有旧居。珠尔默特那木扎勒。原系王爵。其房屋体制。非班第达所可居。策楞等奏摺时。尚未接到此旨。故有此奏。当知班第达、不过噶隆中一人。若将珠尔默特那木扎勒房屋。令其居住。将何以处派出同办噶隆之人。今他人皆未与赏。独赏班第达。则无以服众人之心。适以长班第达骄纵之渐。深有未便。着传谕策楞等、仍遵前旨行。  

○辛丑。遣官祭钱塘江神庙。御书扁曰、云依素练。  

○遣官祭南镇之神。并明臣王守仁祠。赐王守仁祠扁、曰名世真才。  

○遣官祭贤良祠。  

○谕曰。福建水师提督张天骏、着来京候旨。其员缺着林君升调补。广东提督员缺。仍着黄有才补授。广西提督员缺。着岳钟璜升补。云南昭通镇总兵员缺。着丁山调补。河南河北镇总兵员缺。着杨凯补授。  

○壬寅。上诣皇太后行宫问安。  

○谕、朕向观严瑞龙为人。每事有心取巧。是以未经升用。去冬因其参奏唐绥祖贪婪各款。不避嫌怨。寔能改除故习。是以降旨褒嘉。令其署理楚抚。今据该督阿里衮列款参奏。不但取巧。且有赃私。则知其参劾唐绥祖。亦因永兴交查。自知平素迎合。必将败露。乘此先发。仍不出取巧故习。严瑞龙着革职。令河南巡抚鄂容安。前赴楚省。会同该督阿里衮。确审定拟具奏。严瑞龙能据实揭奏。自为用所当用。今劣迹昭着。自必罪所当罪。惟其自取。无容心焉。朕之用人行政大公至正。不设成见。而罚在必行如此。着传谕中外知之。阿里衮摺并发。  

○又谕据河南巡抚鄂容安参奏、称归德府绅衿中。有倚势抗粮恶习。彭家屏李肖筠两姓。即欠至七千余两之多。而彭家屏之弟彭家植。致死佃户。讳匿不报。李肖筠之父。窝藏逃犯。玩法抗拘等语。彭家屏、李肖筠、皆司道大员。深受国恩。理应奉法急公。型家表俗。以为绅士之倡。乃逋负正供。多至七千余两。今春特恩宽免豫省积欠。本以苏穷黎下户之困。若将官户久抗之粮一体豁免。不特伊等视为得计。使小民效尤。人思侥幸。大为人心风俗之蠹。不加重惩。无以示警。彭家屏、李肖筠、着交部严加议处。所欠积年正供之数。加罚十倍该抚勒限严追。其彭家植、李煚、应审之案。仍着该抚严审定拟具奏。  

○又谕曰。浙江布政使员缺。着叶存仁补授。按察使员缺。着德福补授。所遗杭嘉湖道员缺。着山东按察使德文补授其山东按察使员缺。着和其衷补授。  

○癸卯。上诣皇太后御舟问安。  

○祭钱塘江。  

○奉皇太后渡江。  

○户部议准、原任湖北巡抚唐绥祖疏称、湖北漕粮少而漕船多。每船应得之耗米水脚等项亦少。运丁拮据。经前抚彭树葵等题请裁船四十八只。即将裁船之帮费。增运之耗米。添给存运各船。经部覆准。其原给屯田作何归着查例咨覆。嗣经咨覆。部议令照江浙等省减船屯田例。一体归公。查江浙等省。裁减漕船。加装米石。俱另给负重银两。湖北无此项。且程途较远。请仍照原题。将裁船屯田帮费银。加给现运各船。从之。  

○总理行营大臣大学士公傅恒等奏、粘竿拜唐阿德克新。在杭州强入民家。酗酒滋事请旨正法。粘竿大臣等。严加议处。得旨依议粘竿大臣阿岱、着降一级。授为副都统。粘竿总管七十、广华、各降一级。交该部院严加议处。总理行营大臣等。系统辖之人。非专管大臣可比。着免其议处。  

○御史范廷楷奏、四川民陈昌妻赵氏。因夫死绝嗣。遂谋杀夫弟之子元书元格。吓逼元书未成婚养媳刘氏。执灯同往。手刃元书。将杀元格。刘氏熄灯扯止。部议将赵氏、照谋杀卑幼律拟绞监候。援赦宽免。刘氏照谋杀夫律。凌迟处死。赵氏因已无子。遂欲并杀叔子。以绝先嗣。准情比律。明犯十恶不睦之条。且刘氏童年无知。赵氏陷以极刑。若将首恶赵氏援免。刘氏凌迟处死。殊未平允。得旨。御史范廷楷、摺奏四川省赵氏谋杀夫弟之子陈元书一案。其所援引议论。虽觉支绕。但其案情、若果如所奏。则刑部定拟。实属拘例而不顺情。舛谬之极矣。着刑部堂官明白回奏。寻奏、赵氏系期亲尊属。故杀卑幼。并非十恶。与援赦例相符。刘氏年已十六。非无知识。虽不造意。实属同行。况欲杀夫弟。则知熄灯扯止。致死伊夫。则竟持灯立视。情难曲宥。刑部执法定案。不敢移律就情。虽该督声明情节。仍不夹签。得旨。赵氏谋杀夫弟之子陈元书一案。刑部明白回奏之处。辗转辞费。终归回护。究不出于前旨拘例而不顺情之语。既有尚未成婚情节。即当据此声明夹签矣。此案御史范廷楷所奏为是。初不因御史先入之言。稍有成见也。刘氏童年愚稚。尚未成婚。遽处以极刑。情属可悯。然部中指其知救夫弟而不救夫。则朕亦不能法外贷其死矣。着改为立斩。赵氏情实惨毒。着依本律。不准援免。  

○以礼部左侍郎吕炽、为会试知贡举。刑部尚书刘统勋、工部尚书孙嘉淦、为正考官。礼部侍郎介福、内阁学士董邦达、为副考官。  

○恩赏革职总兵施有功、游击衔。  

○是日。御舟驻跸转塘村。  

○甲辰。遣官祭黑龙潭昭灵沛泽龙王之神。  

○谕、杭州驻防兵丁。较少于江宁二千有余。而额设副都统。转多一员。且汉军兵丁。止一千六百名。亦不必设两副都统。着将杭州汉军副都统。裁去一员。现任副都统齐斌。着调补福州副都统。其福州副都统范宜谦。着回京另补。  

○是日。御舟驻跸绍与府西。翼日如之。  

○乙巳。上亲祭禹陵。行三跪九叩礼。  

○丙午。上奉皇太后回銮。渡钱塘江。至杭州。  

○谕军机大臣等、今岁恭逢。圣母皇太后六旬万寿。在京王大臣等、奏请举行庆贺盛典。于万寿山至京一路。分段豫备。公祝圣寿。已经允其所请。其各省督抚。似此奏请者。自应一体准行。但伊等于奏准之后。祗应先期遣人进京。照在京王大臣所办。及分派地方。各按段落。豫备经坛戏台之类。以展臣子祝嘏之诚。而玉辂经过。亦可仰承圣母观心。不必进献古玩缎疋等物。转失朕准行之意。可随便寄信通知。令其遵照办理。  

○又谕、朕前用成元震为提督。自应益加奋勉。乃有人奏伊在任。于边疆要务。不能留心整理。后尹继善亦如此奏闻。在尹继善、向来持论公正。所奏自是确实。朕念其久历营伍。不即加摈斥。但降补总兵。以观后效。如能从此奋勉。诸事实力整顿。自可承受恩泽。若因降补。而稍萌怠弃之念。以致戎政废弛。朕断不为姑贷。至成元震此次奏摺。其整理营伍处。亦多粉饰之词。着一并传谕知之。  

○左都御史木和林等奏、京师五城煮赈。例自十月朔起。次年三月二十日止。今值闰年。节候较迟。请展赈十日得旨。今岁京师米价昂贵。又系闰年。春寒未解。若照常年之例。停止煮赈。诚恐穷民艰于糊口。着加恩、于限外、再赈一月。  

○是日。驻跸圣因寺行宫。至己酉皆如之。  

○丁未。清明节。遣官祭永陵、福陵、昭陵、昭西陵、孝陵、孝东陵、景陵、泰陵。  

○遣官祭端慧皇太子园寝。  

○上诣皇太后行宫问安。  

○阅兵。  

○赐扈从王公大臣、并浙江大小官员等食。  

○予姒氏奉祀官。谕、朕时巡至杭州。禹陵在望。缅惟平成之德。万世永赖。皇祖圣祖仁皇帝。曾亲祀焉。爰东渡浙江。陟会稽。式遵皇祖旧典。躬荐馨于宇下。厥有姒氏子姓。世居陵侧。应世予八品官奉祀。该督抚择其有品行者一人充之。昭崇德报功至意。  

○戊申。孝贤皇后忌辰。遣官致祭。  

○谕、朕问俗省方。翠华所至。黄耇台背。策杖欢迎。虽已于途次各加恩赐。而优恤高年。推恩宜渥。着各该督抚、查明经过州县内。男妇年七十以上者。照从前恩诏之例。分别赏赉。  

○又谕前因高斌足疾。不能行走。是以解退大学士之职。令其办理南河事务。任事以来。甚属黾勉宣力。兹由江省扈从来浙。其属员无不奋勉。足见高斌、董率有方。深为可嘉。着仍以大学士衔、管河道总督事。以示优奖。  

○又谕、此次考中之谢墉、陈鸿宝、王又曾、皆取其最精者。且人数亦不多。着加恩特赐举人。授为内阁中书。学习行走。与考取候补人员。一体补用。并仍准其会试。  

○总理行营大臣大学士公傅恒等、遵旨议准山东巡抚准泰奏称、随驾之拜唐阿兵丁等、所骑官马。留东餧养。收点后、即倒毙百余匹。余多疮瘸羸瘠。回銮在即。请将东省标营驿站马匹通融。共抽拨马四千五十五匹换补。将换存疲乏官马。抵还各营驿。倒毙无抵者。按营驿均摊。动支存留马价。买补造报。从之。  

○己酉。工部议准、直隶总督方观承疏称永定河南北两岸、石景山、三角淀、西淀、等处。乾隆十五年秋冬二季、及十六年春季兵饷。例于霸州、文安、等州县。十五年地粮银内派解。该州县上年被水成灾。钱粮蠲缓。所有应解兵饷。请于十四年地粮银内改拨。开徵抵还。从之。  

○又议准、河东河道总督顾琮疏称、山东汶上汛十里、袁口、二闸。年久倾蛰。应拆修。从之。  

○以故四川卭部宣抚司岭天长子峻德袭职。  

○庚戌。上诣皇太后御舟问安。  

○阅兵。  

○谕、朕省方观民。茂求上理。前因浙省士庶。谊切急公。正供概无宿逋。颁谕嘉奖。诞布特恩。顷翠华莅止。周览土风。虽与三吴绣壤相错。而闾阎趋尚。较吴稍朴。但浮竞之习举所不免。其盖藏之未裕均也。凡尔封疆大吏。暨监司守令。具有教养斯民之责。当以移风易俗为己任。讵惟簿书期会。为克尽乃职。其在小民。则宜崇实去奢。雍睦敦让。相勉于孝弟力田。以臻仁寿之俗。将见化行俗美。有进而日上者。兹当旋跸。用申训谕。其善承朕意毋怠。  

○又谕、此次杭州驻防之满洲官兵。沿途坐台。随营当差。及晾兵人等。着俱加恩分别赏赉。其城内之官兵人等。亦各黾勉当差。着加恩照依赏给晾兵人等之数。减半赏给。  

○谕军机大臣等、据侍郎那木扎勒。将至藏接受钦差大臣关防之处奏闻。从前班第、系副都统职衔。那林扎勒、系侍郎。又兼护军统领。钦差关防。理宜那木扎勒掌管。嗣班第经朕加恩。赏给都统职衔。且较那木扎勒年长。关防仍应着班第掌管。尔等可寄信与班第、那木扎勒、并令其晓谕达赖喇嘛、公班第达等。再藏内之事。关系甚大班第、那木扎勒、凡事宜同心妥商办理。不可瞻顾推诿。  

○定边左副将军亲王成衮扎布奏。喀尔喀坐卡侍卫前锋。有私与准噶尔回人交易者。甚或因赈启争。曾请将该侍卫前锋革审并请查明坐卡。台吉内似此者。一并革审奉旨着严审究治。今查私相贸易相沿已十余年喀尔喀各旗俱有不止一案请一体查究。得旨。前以私相交易一事。所关甚大。是以令成衮扎布究治。今览此奏。则从前额驸策凌在时。已有此弊。且各旗俱有。并非仅此数人。如将伊等俱革退台吉讯究。则获罪者众。朕心实有不忍。着祗将此次发觉之案讯治。余皆从宽免究。仍遍谕喀尔喀之众扎萨克蒙古等。嗣后如再有违例出境交易。不独将贸易之人治罪。并该扎萨克亦从重治罪。断不轻贷。将此交与将军参赞大臣等。不时严查禁止。毋得怠忽。  

○是日御舟驻跸塘栖。  

○辛亥。祭先农之神。遣裕亲王广禄行礼。  

○谕、户部烧毁房屋。俟工部估计后。先动帑项建造。其拨用银两。着蒋溥、嵇璜、雅尔哈善、一同分年弥补。  

○和硕庄亲王允禄等奏、前因京师米贵。奏酌减价平粜。并于京外四乡。分设四厂。各拨米二千石减粜。自二月二十七、八等日。分厂开粜。赴买者日千计。市价渐减。四厂存米有限。请每厂再拨米二千石接济。得旨。王大臣等、请于京外四厂。再拨米二千石。接续出粜。虽据奏米价渐次平减。但较往年。尚觉昂贵。着再加恩、每厂各拨四千石。以资接济。  

○补行乾隆十五年军政。广东、罢软官一员。浮躁官二员。有疾官一员。广西、不谨官一员。有疾官一员。分别处分如例。  

○免江苏江浦、清河、桃源、安东、铜山、萧县、邳州、宿迁、睢宁、海州、沭阳、赣榆、大河、徐州、等州县卫水灾额赋有差。并缓徵清河、桃源、安东、邳州、宿迁、睢宁、海州、沐阳、大河、等九州县卫节年缓漕。  

○加赈山西太原、应州、二州县水灾饥民。并缓徵太原勘不成灾村庄钱粮。  

○是日御舟驻跸石门镇。  

○壬子。上诣皇太后御舟问安。  

○谕军机大臣等、据府尹顾汝修、奏河南偃师县民傅毓俊、呈首张天重等。令其持簿、赴宛平县招人一摺。虽言词极其荒诞。然不可不辩明虚实。该抚鄂容安。现在差赴楚省。审理事件。该布政使不能承办此事。若特遣大臣前往。未免张皇。已着副都御史胡宝瑔。驰驿赴豫。会同该布按查审。其傅毓俊、现在京师。着在京总理王大臣。会同阿克敦。将傅毓后密行提讯。务得实情。其原供原簿。已令胡宝瑔带往。可向该府尹、提取原底查办。仍令阿克敦、密派番役。查察党羽。应查拏者即行查拏。更宜密速合宜。即行摺奏。亦勿致张大其事。惑人听闻。如有挟仇情节。亦据实审明奏闻可也。  

○是日御舟驻跸南斗圩。  

卷之三百八十四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三十三 文学·萧子显
  卷七·本纪第七·成祖三·张廷玉
  越绝卷第四·袁康
  通鉴续编卷三·陈桱
  卷之七十一·佚名
  卷之四百一·佚名
  卷之七·佚名
  第九一出示光绪二十年六月廿三日一一二一七-一三·佚名
  两汉笔记卷十·钱时
  世家卷第二十五 高丽史二十五·郑麟趾
  一〇〇 自己的工作三·周作人
  耿再成传·张廷玉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二百十五·佚名
  杨豹灵夫人·周诒春
  曹冕·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六百六十·彭定求

        卷660_1 【送支使萧中丞赴阙】罗隐   八年刀笔到京华,归去青冥路未赊。今日风流卿相客,   旧时基业帝王家。彤庭彩凤虽添瑞,望府红莲已减花。   从此常僚如有问,海边麋鹿斗边槎。   卷660_2 【送人归湘

  • 薄宗孟·唐圭璋

      宗孟字传正,阆州新井(在今四川)人。皇祐五年(1053)进士。熙宁二年(1069),官著作郎。召试,授馆阁校勘。历集贤校理,助吕惠卿制手实法。元丰二年(1079),知制诰。三年(1080),翰林学士。五年,(1082)拜尚书左丞。六年(1083),出知汝州。历守毫

  • 沁园春·誓诗·胡适

    更不伤春, 更不悲秋, 以此誓诗。 任花开也好, 花飞也好, 月圆固好, 日落何悲? 我闻之曰, “从天而颂, 孰与制天而用之?” 更安用为苍天歌哭, 作彼奴为!文章革命何疑! 且准备搴旗作健儿。 要空前千古, 下开百世, 收他臭腐,

  • 向子諲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向子諲(1085—1152)字伯恭,自号芗林居士。 向敏中玄孙。其先开封人,南渡后徙居临江军(今江西清江)。元符三年(1100),以恩荫补官,宣和七年(1125),以直秘阁为京畿路转运副使,寻兼发运副使。建炎元年(1127),统兵勤王,又拘张邦昌所

  • 卷二十一·本纪第二十一·脱脱

        道宗一   道宗孝文皇帝,讳洪基,字涅邻,小字查剌。兴宗皇帝长子,母曰仁懿皇后萧氏。六岁封梁王。重熙十一年,进封燕国,总领中丞司事。明年,总北南院枢密使事,加尚书令,进封燕赵国王。二十一年,为天下兵马大元帅

  • 卷第一百六十八·胡三省

    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朝散大夫右谏议大夫充集贤殿修撰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上柱国河内郡开国侯食邑一千八百户食实封六百户赐紫金鱼袋臣司马光奉敕编集后学天台胡三省音注陈纪二〔起上章执徐(庚辰),尽玄黓敦牂(壬午),凡三

  • 卷四十四 淮南衡山济北王传 第十四·班固

    (淮南厉王刘长,衡山王刘赐,济北贞王刘勃)【原文】淮南厉王长,高帝少子也,其母故赵王张敖美人。高帝八年,从东垣过赵,赵王献美人,厉王母也,幸,有身。赵王不敢内宫,为筑外宫舍之。及贯高等谋反事觉,并逮治王,尽捕王母兄弟美人,系之河内

  • 张居正传·张廷玉

    张居正,字叔大,江陵人。少年时期聪敏绝伦,十五岁就考取生员。巡抚顾王..惊异他的文辞,称他为“国宝”。不久,居正乡试中举,顾王..解下犀牛皮带赠给他,说:“你日后必定会佩玉腰带,犀牛皮带是捆束不住你的。”嘉靖二十六年(1547)

  • 选举六·徐松

    举士十二贡举杂录【宋续会要】嘉定元年正月九日,臣僚言:「仰惟国家数路取士,得人最盛,莫如进士设科。近年奸弊滋甚,据权势者以请嘱而必得,拥高赀者以贿赂而经营,实学寒士,每怀愤郁。今有管见:一、考校差官,要当精择。盖考官精明

  • 卷第三十·佚名

    續日本紀卷第三十〈起神護景雲三年七月、盡寶龜元年九月。〉」右大臣從二位兼行皇太子傅中衛大將臣藤原朝臣繼繩等奉勅撰」高野天皇秋七月乙亥。賜厨眞人厨女封■二戸。田十町。」始用法王宮職印。庚辰。遣使奉幣於五

  • 卷四十四 特牲馈食礼第十五·郑玄

    [疏]《特牲馈食礼》第十五。○郑《目录》云:“特牲馈食之礼,谓诸侯之士祭祖祢,非天子之士,而于五礼属吉礼。”○释曰:郑知非天子之士而云“诸侯之士”者,案《曲礼》云:“大夫以索牛,士以羊豕。”彼天子大夫、士,此《仪礼》特牲

  •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孔子

    【原文】 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译文】 孔子说:“一个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有近在眼前的忧患。” 【读解】 未雨绸谬,防患于未然的思想在中国可以说是源远流长,妇孺皆知,其道理似乎已不言而喻。 但是,你不难发

  • 第十四章 41·辜鸿铭

    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辜讲孔子的学生,勇猛的仲由(子路),有一次在城门口过夜。看门人看到他问:“您从哪儿来,先生?”仲由(子路)回答:“我从孔子家来。”另一个说:“噢!难道

  • 桃夭·佚名

    ——简单的就是好的【原文】桃之夭夭①,灼灼其华②。之子于归③,宜其室家④。桃之夭夭,有⑤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⑥。之子于归,宜其家人。【注释】①夭夭:桃树含苞欲放的样子。②灼灼

  • 摩尼教残经一·佚名

    □若不遇缘,无由自脱,求解□“肉身本性,是一为是二耶?一切诸圣,出现於世,施作方便,能救明性,得离众苦,究竟安乐?”作是问己,曲躬恭敬,却住一面。尔时明使告阿驮言:“善哉善哉!汝为利益无量众生,能问如此甚深秘义,汝今

  • 金光明忏法补助仪·遵式

    宋天台东掖山沙门遵式集缘起第一(若见于正修前。无缘起等五意者。并非正本)问曰。事仪已载百录。观慧复指余文。于是二途。更何所补。答今观事仪既出旧经。谶师语约百录一准亦无别立。行用之际迟回之事不免数四。且散

  • 卷二·佚名

    大发趣论注 归命彼世尊 应供正觉者序说 诸天中之天中天 依天阿修罗受供养 清净禁戒者 赐说双论已 赐说甚深其义、法 其次更于大勇第七仙 名色灭者 名第七而称发趣 言为极深 以说论法之教 今应注释 遵循

  • 清职贡图选·佚名

    本书不分卷,今据清代官书「皇清职贡图」选编。乾隆年间,廷臣奉敕搜辑「职贡图」,系将所有藩属与海外交往诸国官民以及国内各地先住民男女状貌、服饰一一加以图缯,并说明其生活与「贡赋」情况;其目的,在所谓「以昭王会之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