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僧伽吒经卷第三

  尔时药上菩提萨埵摩诃萨埵白佛言。世尊。何因缘故如来出世。佛告药上菩提萨埵言。善男子。为令众生多闻具足。是故如来出现于世。如来出世开甘露法。若如来出世则知一切法。以方便故。知世间法出世间法。知世间智出世间智。药上菩提萨埵白佛言。世尊。世尊知何等法。佛告药上菩提萨埵言。药上。如来知正法智。药上。以是智故总摄一切法。药上。若众生闻如来出世信法者。此是第一利益。药上。譬如有人出行治生。为得利故将千人众担负金宝。彼人父母告其人言。子善谛听。此金宝者是他之物。汝好守护莫使亡失。其人持宝未经多时自纵放逸。所持金宝悉皆散失。是时彼人忧箭射心。羞愧惭耻不能归家。时彼父母闻已忧愁悲泣而说此言。我等生此恶子。但有子名生我家内。财物悉皆散失。令我等贫苦。为他奴仆绝望而死。子闻父母既丧亡已亦绝望死。如是如是。药上。佛说此法。于我法中无净信者。彼无所望。临命终时。为忧恼箭射心而死。如彼父母。为彼金宝绝望忧恼。如是药上。于我法中无净心者。临命终时受诸苦痛。先福受尽彼不种善。临死时至忧恼箭射。堕于地狱畜生饿鬼受诸苦痛。作如是言。谁救济我。令我得离地狱畜生饿鬼之苦。又如父母告其子言。未来病苦。病有死苦。汝等得解脱时见行识生。身受苦痛遍体燋恼。自观已死眼不见色。耳不闻声。四支皆痛必归于死。遍体顽痴犹如木石无所觉知。子答父母语言。莫作是语。令我怖畏。观身无热。亦无余病。唯见死怖。我当归谁。谁救济我。父母若天谁能救拔。父母答言。祭祀天神必得安隐。子答父母。当速祭祀以求安乐。速至天祠问守庙人。时彼父母到天祠中。烧香求愿守庙者言。天神嗔怒。须杀羊杀人以用祭祀。汝子可脱。尔时父母自思惟言。我等云何我既贫穷。若天神嗔我子必死。若天神喜必得大恩。时速归家尽卖家财得羊一口。复语余人。且贷我金十日相还。若无相还我身当为君作奴仆。其人得金诣市买人。所买之人不知当杀以祭天祠。病人父母愚痴无智竟不至家。直诣天祠语守庙者。汝速为我设祭天祠。尔时父母自杀羊杀人然火祭天。然后天下告彼父母。汝等莫怖。我护汝子令得安隐。尔时父母踊跃欢喜作如是言。天神与我大恩令我子差。时彼父母欢喜还家见儿已死。尔时父母见子死已生大愁恼。忧箭射心绝望而死。佛告药上。善男子。近恶知识亦复如是。尔时药上菩提萨埵白佛言。世尊。如是众生堕于何处。佛告药上菩提萨埵。善男子。莫问是事。药上菩提萨埵白佛言。世尊。愿佛慈悲说如是人堕在何处。佛告药上菩提萨埵言。善男子。汝今谛听。其人母者堕于大叫地狱之中。其父堕于众合地狱。其子堕于火烧然地狱。守天庙者堕于阿鼻大地狱中。尔时药上菩提萨埵摩诃萨埵白佛言。世尊。彼枉死人生于何处。佛告药上菩提萨埵言。彼枉死人生于三十三天之上。药上菩提萨埵白佛言。世尊。彼枉死人何因缘故。生于三十三天之上。佛告药上菩提萨埵言。善男子。汝今谛听。彼人临死时。起一念净心归依佛陀。以此善根当六十劫。受于三十三天之乐。八十劫中自识宿命。所生之处离诸忧恼。生生之处离诸忧恼一切苦灭。药上近恶知识。不得入于涅槃。药上菩提萨埵白佛言。世尊。云何众生不能入于涅槃。佛告药上菩提萨埵言欲求涅槃者当勤精进。药上菩提萨埵白佛言。世尊。云何名精进。佛告药上菩提萨埵。善男子。精进者名须驴多波帝。逆流之果名精进处。娑吉利陀伽弥果名精进处。阿那伽弥果名精进处。阿罗诃果名精进处。波罗提迦佛陀果名精进处。缘觉之智名精进处。菩提萨埵名字。菩提萨埵地果。名精进处。药上。如是等处名精进处。药上菩提萨埵白佛言。世尊世尊云何逆流。云何逆流果。佛告药上菩提萨埵。善男子。譬如有人种于树木。彼种树已即日生芽。彼树一日上下各生长一由旬。复有一人。亦复种树不得其所。风动不生移置异处。二人共诤互相诽谤。彼人如是共相诤论。国王闻之即敕臣言。某处二人互相诽谤速往唤来。傍臣受教遣使往捉。时彼使人微服而去。至彼人所作如是言。王唤汝等。时彼二人惊怖忧愁。王今何故命我二人。是时二人既至王所默然而立。时王问言。汝等何故共相诽谤而起斗诤。时彼二人白大王言。大王听我所说。我借得少许空闲之处。种植树林。即日生芽及叶。华果熟者中半。此人种植不生芽叶及以华果。须臾数移彼种不生。来见谤毁而起斗诤。大王如是之事。大王应知我无罪过。尔时大王。集诸大臣满三十亿。告诸臣言。汝等各说诸臣。白言。我等不知说何等语。王问诸臣汝等颇见即日种树即生芽叶及以华果熟者中半。尔时诸臣从座而起。白大王言。大王。我等不能决定信受如此之言。何以故。大王。此事希有。尔时大王问彼人言。如汝所说。是事实不。尔时彼人白大王言。此实不谬。王复答言。如汝所说。如此之事。即日种树即生芽叶及以华果。此事难信。尔时彼人白大王言。愿王自植知其虚实。时王集三十亿臣禁守彼人。然后大王自种其树。不生芽叶。不生华果。尔时大王。心大恚怒敕诸臣言。汝等速取利斧。彼所种树仰令斫伐。尔时诸臣受王教令斫断彼树。一树断已生十二树。斫十二树断生二十四树。茎叶华果皆是七宝。尔时二十四树。变生二十四亿鸡鸟。皆是金嘴七宝羽翼。尔时大王复生嗔怒。自执利斧往伐彼树。王斫树时。从树出生甘泉美水。时王惭愧敕诸臣言。放彼二人。诸臣白言。大王受教诸臣去已。放彼二人将至王所。王问其人。汝种此树。斫汝一树生十二树。斫十二树生二十四树。我所种树不生芽叶。不生华果。此事云何。其人答王。如我此福德大王则无如是福德。尔时三十亿大臣。胡跪白其人言。汝可治国而居王位。尔时其人。为诸臣众。而说偈言。

  我不求王位  不求世财宝

  心怀无上愿  愿成二足尊

  得寂灭涅槃  至彼成如来

  为汝等说法  令到涅槃城

  往昔作不善  令我入王狱

  狱缚受诸苦  罪报悉已尽

  尔时有三万三千高座。一一高座高二十五由旬。一高座上有二十五亿鸡而在其上。以金为嘴。七宝羽翼。出人音声告彼王言。大王不善不善斫伐诸树。以此罪业必入恶道。王不知耶。种此树者是何等人。大王答言。我未审之愿为我说。何等大人种此树耶。鸡鸟告王。如此人者照明世间名无上士。当度一切众生生老病死。王复问言。彼是何人种树不生。彼作何等不善之业不生。当为我说。鸟答王言。彼是提婆达多种树不生。无少善根树云何生。尔时三十亿大臣。闻此法门。皆得十地成就神通。时彼国王亦得十地。得通达一切善法三昧。尔时药上菩提萨埵摩诃萨埵白佛言。世尊。何因缘故。此三十亿臣。皆得十地成就神通。尔时世尊。告药上菩提萨埵。善男子。汝今谛听。即时微笑。从其面门放八万四千光明。无量种种青黄赤白红紫光明。其光遍照无量世界。照世界已还至佛所。绕佛三匝从佛顶入。尔时药上菩提萨埵摩诃萨埵白佛言。世尊。何因缘故。如来现此希有之相。若无因缘如来终不现希有事。

  佛告药上菩提萨埵言。善男子。汝见众人从十方来集会此不。药上菩提萨埵白言。不见也世尊。佛告药上菩提萨埵言。善男子。汝观十方一切世界。尔时药上菩提萨埵摩诃萨埵即观十方。见东方面有一大树。覆七千由旬。见二万五千亿众生在彼集会。默然而坐不饮不食。复见南方有一大树。覆七千由旬。下有二万五千亿众生俱共集会。不语不食不行默然而住。复见西方有一大树。覆七千由旬。下有二万五千亿众生俱共集会。不语不食不行默然而住。复见北方有一大树。覆七千由旬。下有二万五千亿众生俱共集会。不语不食不行默然而住。复见上方有一大树。覆七千由旬。下有二万五千亿众生俱共集会。不语不食不行默然而住。复见下方有一大树。覆七千由旬。下有二万五千亿众生俱共集会。不语不食不行默然而住。尔时药上菩提萨埵白佛言。世尊。我欲少问如来应正遍知。若佛听许乃敢发问。尔时世尊。告药上菩提萨埵言。善男子。随汝所问。如来悉能为汝解说。尔时药上菩提萨埵白佛言。世尊。何因缘故。从于十方有无量众生而来集会。以谁神力而来至此。佛告药上菩提萨埵言。自以神力而来至此。尔时药上菩提萨埵白佛言。世尊。我欲观诸世界。以谁神力而往至彼。佛告药上菩提萨埵。以汝神力自往至彼。

  尔时药上菩提萨埵。绕佛三匝忽然不现。过九十六亿世界有一世界名日月明。彼国有佛号日月土如来应供正遍知。与八万亿菩提萨埵。恭敬围绕而为说法。药上菩提萨埵摩诃萨埵。既到彼国。至日月土如来前。顶礼佛足白佛言。世尊。何因缘故。于娑婆世界。在释迦牟尼前观于十方。见无量众生集会。在此不见。尔时药上菩提萨埵摩诃萨埵。至日月土如来前白佛言。世尊。我过九十六亿诸佛国土。来至于此不见一人。世尊谁见谁闻。无知无觉树上而生众生。佛告药上菩提萨埵言。不也。善男子。汝颇见颇闻。无知无觉之树能生人不。药上白佛言。世尊。不见不知。佛告药上菩提萨埵。汝欲见不。我今示汝。药上白佛言。世尊。愿欲见之。尔时日月土如来。屈申臂顷百千亿众皆悉来集。一一众生手执香华供养如来。药上。汝今见不。药上菩提萨埵白佛言。已见世尊。已见善逝。佛告药上。善男子。此诸众生无觉无知悉皆如幻。时彼三万亿众生各申两手。以诸香华供养如来。药上菩提萨埵白佛言。世尊。此事希有。须臾之间此诸众生。各生百手供养如来尚不得脱。况两手者。佛告药上菩提萨埵言。如是如是。善男子。此诸众生无觉无知而生而灭。善男子。我身亦如是。如幻如化而示生灭。药上白佛言。世尊。何等是少众生。何者是老众生。佛告药上。善男子。亦有老者。亦有少者。药上白佛言。世尊。愿佛解说。何者是也。佛告药上。无福衰者是老众生。从彼树生者是少众生。药上白佛言。世尊。我欲见彼少众生等。尔时日月土如来即伸右臂。从于四方有百千亿众生。俱来集会至如来所。顶礼佛足绕佛三匝。在佛前立默然而住。药上白佛言。世尊。此众生。何故佛前默然而住。佛告药上。善男子。汝不知耶。地大之性无言无说。法聚无知无觉。何以故。药上。此诸少众生。不见生不见灭。不见老病死忧悲苦恼。具受一切苦痛之恼。云何而语。是故药上。如是众生应当教之。尔时药上菩提萨埵摩诃萨埵白佛言。世尊。少众生者从何所来。何处终。当生何处。不知法者。佛告药上。善男子。汝今谛听。此诸众生非是人作。非金师作。非铁师作。非木师作。非陶师作。非王者作。男女和合恶业而生受诸苦痛。作不善行受如是苦名少众生。药上彼不与。佛言。不礼如来彼受无量无边之苦。药上有少众生不共佛语者。受如是无量无边苦恼。药上以不善知苦因缘故不共佛语。不共佛语故不知善不知恶不知生。虽得人身不知生不知灭。药上。是名年少众生。药上菩提萨埵白佛言。世尊。年少众生云何生云何灭。佛告药上菩提萨埵言。善男子。譬如有人以木挑火木则渐烧。如是药上。众生之类初生时苦中苦死苦。药上白佛言。世尊。生时谁生。灭时谁灭。佛告药上。善男子。如佛之生。如佛之灭。譬如有人闭在闇室眼无所见。复有异人曾受苦恼作是思惟。此人受苦甚为可愍。若不得脱是人必死。以火与之令得少明。时闇室人见火叹喜心得安乐。尔时彼火以少因缘炽然火焰烧彼闇室。尔时彼人被烧而死。时王闻之作如是念。我国众生若有所犯更不系缚。尔时国王告下人民。汝等诸人莫生怖畏。于我国内施汝无畏。若有所犯不加害。汝亦不杀。汝皆当安隐莫生怖畏。药上。如来亦复如是。烧诸烦恼灭诸病苦。犹如彼人为令闇室众生安隐。自烧而死。如来如是。为诸众生令得安隐。不惜身命拔诸系缚令得解脱。如是药上。如来永离三毒之恼。为诸世间作大灯明。于地狱畜生饿鬼阿修罗。老少众生拔令解脱。

  尔时诸天。于虚空巾。而说偈言。

  最胜好福田  一切田中胜

  世间无上尊  增长诸佛子

  佛田最胜田  能除诸怖畏

  大师善方便  守护诸众生

  住于涅槃界  而示在世间

  令世间寂灭  佛为无上师

  救护少众生  亦救老众生

  三界诸众生  方便而度之

  闭诸地狱门  及畜生饿鬼

  此世得安乐  他世亦安乐

  尔时如来。即时微笑。而说偈言。

  善哉见善人  善哉见佛陀

  善哉闻法者  善哉能敬僧

  善哉此法门  灭除一切恶

  尔时药上菩提萨埵摩诃萨埵白佛言。世尊。何因缘故如来微笑。若无因缘如来终不现希有相。佛告药上。善男子。汝见此等少众生不。药上白佛言。世尊。唯然已见。佛告药上。善男子。此诸众生今日皆得住于十地。尔时药上菩提萨埵摩诃萨埵。踊身虚空高八万由旬。共八万亿天子。于如来上散众妙花。地上年少诸众生等皆礼佛足。尔时药上。于虚空中而作是言。三千大千世界众生皆闻此声。地狱众生闻此声者悉得解脱。三十三天闻此音声皆来集会。时三千大千世界六种震动。时大海中八万四千龙王。动而来集。三万亿阎浮提夜叉俱来集会。二万五千亿罗刹饿鬼俱来集会。时如来所大众悉集。尔时如来。为诸年少众生说法。从十方世界有百千亿诸菩萨众。各以自神力俱来集会。尔时药上菩提萨埵白佛言。世尊。从十方国有无量菩萨俱来集会。无量天龙夜叉揵闼婆阿修罗迦楼罗饿鬼地狱。皆来集会欲闻正法。唯愿世尊当为说之。佛告药上菩提萨埵摩诃萨埵言。善男子。汝下至此。尔时药上菩提萨埵。以自神力从上而下向佛合掌顶礼佛足白佛言。世尊。法聚。法聚者何因缘故。名为法聚。佛告药上。善男子。法聚者名曰净行。净行者能离一切不善之法。善男子。汝见如此少众生不。药上白佛。唯然已见。佛告药上。此诸众生离邪淫故。必得诸陀罗尼。必得具足一切诸法。

猜你喜欢
  百论疏卷上·吉藏
  菩提道次第心论卷第二·宗喀巴
  卷上·佚名
  ○劝友人书第九·玄觉
  古今译经图纪卷第一·靖迈
  过去现在因果经卷第四·佚名
  破山禪師語錄卷第四·海明
  卷第四·佚名
  卷第二十七·佚名
  第八 醯摩迦学童所问之义释·佚名
  卷二十一·彭绍升
  卷第四十一·德清
  大乘阿毗達磨集論卷第六·欧阳竟无
  无法可得分第二十二·朱棣
  念佛发光乃属魔境·印光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六·方夔

    钦定四库全书 富山遗稿卷六 宋 方夔 撰 五言律诗 夜坐 竹翠浓如滴絺凉薄似空遐观山缺处露坐月明中计较围碁胜喧呼琢句工畏途谁触热衣袂涨尘红 宿赤山岭 杖屦过山东一重高一重云烟呈晩色雨露洗秋容偃蹇石伏虎连蜷木

  • 卷一百八十三·徐世昌

    李氏李氏,孝感人。同县熊祚廷室,大学士、谥文端赐履母。寒月夜作宵分蟾影印虚庭,为爱清光倚小亭。惭对青山头已白,闷看黄菊眼还青。烟拖暮霭笼寒柳,风漾幽池蹴细萍。不叹空闺多寂寞,教儿犹喜有遗经。张氏张

  • 提要·重显

    【臣】等谨案祖英集二巻宋释重显撰重显字隠之遂州李氏子幼依普安院僧仁铙落髪后至灵隠翠峰晚住明州雪窦皇祐四年卒事迹详具僧寳传此篇乃其诗集前有僧文政序称师自戾止雪窦或先徳言句师因而颂之或感兴懐别贻赠之作总辑

  • ●卷四·杨循吉

      兀术率兵北还,将趋镇江,宋将韩世忠以舟师扼江口,邀兀术,将战,世忠伏兵金山庙中以俟,兀术红袍玉带果来觇,伏发,坠马,几得之,驰而脱去,既而战数十合,兀术大败,获其婿龙虎大王。兀术不得济,遣使愿还所掠假道,世忠不从。遂至镇江溯流

  • 第二十八回 萧耨斤挟权弑主母 赵元昊僭号寇边疆·蔡东藩

      却说仁宗宠幸尚、杨二美人,每夕当御,累得仁宗形神疲乏,渐就尫羸,甚至累日不能进食,奄卧龙床,蛾眉原足伐性,仁宗亦太无用。中外忧惧得很,杨太后诇悉情由,命仁宗斥退二美,仁宗含糊答应,心中恰非常眷恋,怎肯把一对解语花,驱出宫

  • 卷第一百八十一·胡三省

    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朝散大夫右谏议大夫充集贤殿修撰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上柱国河内郡开国侯食邑一千八百户食实封六百户赐紫金鱼袋臣司马光奉敕编集后学天台胡三省音注隋纪五〔起着雍执徐(戊辰),尽玄默涒难(壬申),凡五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六十三·佚名

    .TRS_Editor P{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bottom:1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一·佚名

    .TRS_Editor P{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bottom:1

  • ◎恶家庭之黑幕·李定夷

    恶姑虐媳,数见不鲜。民国律所严禁,立法固善,而社会之发生者如故。有司之徇纵者,且较甚于昔焉。居住苏州观前山门巷范姓者,系苏城之大族也(范义庄同族)。家道富有,单生一子。娶得江宁人某姓女为媳,已将数载,育有襁褓之儿矣。平日

  • 两地·胡兰成

    两地一陽历三月里我要回上海,早几天就与小周说了。小周笑吟吟道:“这是应该的,家里人接到信,已在翘望了。你回去也看看张小姐哩,也看看青芸哩,也看看小弟弟小妹妹哩。”又道:“汉口这样地方,你此去不必再来了

  • 卷一百十七·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百十七乐考乐舞宋宁宗庙室奏大安之舞辽文舞六十四人武舞六十四人【臣】谨按辽文武二舞史阙其名不可考矣大乐舞用二十人分四部曰景云乐舞庆云乐舞

  • 卷四十八·魏了翁

    钦定四库全书仪礼要义卷四十八宋 魏了翁 撰少牢馈食礼二卒脀以后为隂厌之事卒脀至户内西面注将纳祭也 释曰自此尽主人又再拜稽首论先设置为隂厌之事也此惟一人与主妇同服士妻与助祭同服主妇被锡衣侈袂荐自东房韭菹

  • 卷五·易祓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周官总义钦定四库全书周官总义卷五     宋 易袚 撰大府周制天下之财皆受令于大宰而总于大府大府一职虽为主藏之长而非有司出纳之任乃所以总有司之岀纳者也何谓总有司之出纳玉府则专掌王之

  • 附卷上·王安石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周官新义  钦定四库全书周官新义附卷上     宋 王安石 撰考工记【一】国有六职百工与居一焉或坐而论道或作而行之或审曲面埶以饬五材以辨民器或通四方之珍异以资之或饬力以长地财或治丝

  • 卷九·曾国藩

    卷九得失篇《小窗幽记》曰:胸有灵丹,点化得失。得失乃人生第一关口,“看透得失方是大英雄”。曾国藩引古人之言说:“非分之福,无故之祸,非造物之钓饵,即人世之机阱”。为公事,为国家,得失必争;为个人,为名利,得失当淡。曾国藩用“

  • 观察诸法行经卷第一·佚名

    随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  无边善方便行品第一  尔时婆伽婆。更游王舍鹫鸟丘中。共大比丘众。满千比丘。共菩萨摩诃萨。有八十俱致菩萨摩诃萨。种种佛刹来集。皆得陀罗尼忍三摩地一生补处。证得过去未来智道。言说清

  • 妙法莲华经文句卷第二下·智顗

    观心释者。三智名观。三谛名世。三观是语本故名音。得大势者。思益云。我投足之处。震动三千大千世界及魔宫殿。故名大势至。悲花云。愿我世界如观世音等无有异。宝藏佛言。由汝愿取大千世界故。今当字汝为大势至。观

  • 卷第五·佚名

    弘赞法花传卷第五  蓝谷沙门慧详撰遗身第五&middot;宋招提寺释慧绍&middot;宋庐山释僧瑜&middot;宋竹林寺释慧益&middot;梁石门寺释僧明&middot;梁若耶山释道度&middot;周益州大乘寺释僧崖&middot;隋庐山化城寺释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