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重刊龙舒净土文目录

  第一卷

  净土起信九篇

  第二卷

  净土总要七篇

  第三卷

  普劝修持九篇

  第四卷

  修持法门十五篇

  第五卷

  感应事迹三十篇

  一东晋远法师

  二东晋刘遗民

  三东晋阙公则

  四晋学士张杭

  五宋僧昙鉴

  六南齐僧慧进

  七后魏僧昙鸾

  八隋僧道喻

  九唐僧善导

  十唐僧怀玉

  十一唐启芳圆果

  十二唐僧自觉

  十三唐僧少康

  十四唐僧惟岸

  十五唐尼静真

  十六唐房翥

  十七唐李知遥

  十八唐姚婆

  十九唐温静文妻

  二十唐张钟馗

  二十一唐张善和

  二十二后晋僧志通

  二十三永明寿禅师

  二十四宋僧可久

  二十五宋金大公

  二十六宋黄打铁

  二十七宋吴琼

  二十八宋荆王夫人

  二十九宋观音县君

  三十宋冯氏夫人

  第六卷

  特为劝喻三十七篇

  一劝士人

  二劝有官君子

  三劝在公门者

  四劝医者

  五劝僧

  六劝参禅者

  七劝富者

  八劝贪吝者

  九劝孝子

  十劝骨肉恩爱者

  十一劝妇人

  十二劝仆妾

  十三劝农者

  十四劝养蚕者

  十五劝商贾

  十六劝工匠

  十七劝多屯蹇者

  十八劝骨肉怨憎者

  十九劝渔者

  二十劝网飞禽者

  二十一劝为厨子者

  二十二劝作福者

  二十三劝诵经者

  二十四劝贵人

  二十五劝大聪明者

  二十六劝卖酒者

  二十七劝食开店者

  二十八劝屠者

  二十九劝在风尘者

  三十劝罪恶人

  三十一劝病苦者

  三十二劝疾恶为神者

  三十三劝军中人

  三十四劝恶口者

  三十五劝童男

  三十六劝室女

  三十七八八儿口生莲华

  第七卷

  指迷归要七篇

  一青草堂后身为曾鲁公

  二戒禅师后身作东坡

  三喆老后身多忧苦

  四古老后身耽富贵

  五西方如见受官

  六三菩萨修兜率

  七法华尼后身作官妓

  十二缘图

  三界六道轮回图

  第八卷

  现世感应十八篇

  一见杀生念佛得福

  二陈企念佛却鬼

  三邹宾王念佛梦觉

  四张继祖念佛荐亡

  五刘慧仲念佛安寝

  六阮嫂念佛眼明

  七阎罗王劝蒋婆念佛

  八邵安抚念佛脱难

  九念佛风疾不作

  十梦中念佛脱恐惧

  十一念佛屋不压死

  十二念佛痁疾遂愈

  十三念佛痼疾皆愈

  十四绣佛舍利迸出

  十五佛像常有舍利

  十六梦佛遂得聪辨

  十七念佛治病得愈

  十八念佛孙儿免难

  第九卷

  助修上品十六篇

  一习说

  二葛守利人说

  三施报说

  四至人延年说

  五食肉说

  六戒杀盗氵㸒说

  七饮食男女说

  八贪拆前程说

  九福慧说

  十习慈说

  十一为君子说

  十二为圣为佛说

  十三阿罗汉说

  十四楞伽经说

  十五二天人说

  十六小因果说

  第十卷

  净浊如一十篇

  一情说

  二即是空说

  三六根说

  四真性说

  五心乃妄想说

  六五蕴皆空说

  七废心用形说

  八用形骸说

  九齐生死说

  十我说

  周参政跋

  刘壮元跋

  妙喜杲禅师跋

  第十一卷

  天台智者大师劝修行人专修净土

  真州长芦赜禅师劝参禅人兼修净土

  杭州永明寿禅师戒无证悟人勿轻净土

  丞相郑清之劝修净土

  庐陵李氏梦记

  旴江聂允迪跋

  四明断佛种人跋

  第十二卷 附录

  狮子峰如如颜丙劝修净业文(身为苦本觉悟早修)

  慈照宗主临终三疑

  善导和尚临终往生正念文

  慈云忏主晨朝十念法

  赞佛偈(并)回向发愿文(共四篇)

  超脱轮回捷径

  念佛报应因缘

  普劝修持

  口业劝戒

  龙舒增广净土文目录(终)

猜你喜欢
  卷第六·霁仑超永
  评修持各法·印光
  竹溪善禅师塔铭并序·太虚
  四童子三昧经卷下·佚名
  成唯识论 第四卷·护法
  佛说人本欲生经·佚名
  大明高僧传卷第五·如惺
  归 依 开 示·太虚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二·澄观
  现果随录卷之二·戒显
  心意品法句经第十一(十有二章)·佚名
  焦山学教与金山研禅·太虚
  一贯别传卷五·吹万广真
  石雨禪師法檀卷第一·石雨明方
  缁门崇行录目次·祩宏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二·陈衍

    ●元诗纪事卷二侯官陈衍辑顺帝太子◆顺帝太子太子名爱猷识理达腊,顺帝长子。至正二十七年,命总天下兵马。二十八年,国亡。次年,随帝驻应昌府。又次年,帝殂,明兵袭应昌府,太子从十数骑遁去。新月○新月昨夜严陵失钓钩,何人移上

  • 卷第二百八十 後晉紀一·司马光

      柔兆涒灘(丙申),一年。   高祖聖文章武明德孝皇帝天福元年(丙申、九三六年)   春,正月,吳徐知誥始建大元帥府,以幕職分判吏、戶、禮、兵、刑、工部及鹽鐵。   丁未,唐主立子重美為雍王。   癸丑,唐主以千春節置酒,晉

  • ●卷二百三十六·徐梦莘

      炎兴下帙一百三十六。   起绍兴三十年十月十八日丁巳,尽二十七日丙寅。   十八日丁巳择日以兴师奏告天地宗庙社稷。   丙辰降旨金人败盟朝廷不得已而兴师合奏告天地宗庙社稷等令礼部太常寺疾速条具申尚书省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六十七·佚名

    正德五年九月甲寅朔发太仆寺银三万两于宁夏买马○革原武王府辅国将军安激为庶人坐擅杀商人也○乙卯以旱灾免山东济南等府五十四州县济南肥城等九卫所存留额内税粮子粒有差○太平宁国安庆等府大水溺死者二万三千余人巡

  • 卷之一千四百二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三百六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莽将军欲话尴尬事·宣南吏隐

    复辟失败,张避入使馆之后,其部下士卒,多流为土匪,以至民国七八年间,徐鲁间盗贼蜂起,江淮亦微有震动。其时张树元继张怀芝督鲁,曾亲自统军痛剿,而此平彼起,匪风并不少杀。迨辫子赖胡子之力,得邀特赦。鲁省曹州匪首,忽发电致贺,末有

  • 一五二 谕武英殿现办四库全书之活字版著名为武英殿聚珍版·佚名

    一五二 谕武英殿现办四库全书之活字版著名为武英殿聚珍版乾隆三十九年四月二十五日乾隆三十九年四月二十五日奉旨:武英殿现办四库全书之活字版,著名为武英殿聚珍版。钦此。(军机处上谕档)

  • 隐忧续记·林西藩

    《隐忧续记》者,林西藩先生所作也。先生为浙之名士,弱冠有声庠序间,事亲孝,交友忠,平居酒酣耳热,每谈及天下事,不禁抚膺太息,有希文先忧后乐之志。岁在庚申辛酉间,杭城两次失陷,其德配先期殉,先生偕其介弟幼子仓皇出走。为贼所获

  • 卷九十二·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九十二明 杨士奇等 撰经国宋孝宗时着作郎王十朋上疏曰臣闻国犹身也强国与身者气也医者观身之气而知其人之夀夭识者观国之气而知其世之兴衰自古

  • 卷九十·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九十明杨士奇等 撰经国宋高宗时知扬州吕颐浩上奏曰臣窃以金人裒百战之兵一年之内两犯京师天佑陛下不堕敌中躬有神器臣窃观天下之势以拨乱为务成

  • 佛法救世主义(注一)·太虚

      ──民国十六年夏秋编──   发端   上编 心的净化    立志第一     一 救有情──佛法本是救世     二 求正觉──救世必在佛法     三 研至教──释尊遗教      甲 佛学之

  •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三十八卷·佚名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三十八卷迦旃延子造五百罗汉释北凉天竺沙门浮陀跋摩共道泰等译使犍度十门品之二◎十八界。眼界色界眼识界乃至意界法界意识界。界名略说亦名广说。略说者于说大经。如大因缘经大涅槃经等。广

  • 卷第四十四·志磐

    佛祖统纪卷第四十四宋咸淳四明东湖沙门志磐撰法运通塞志十七之十一真宗(太宗第三子。母元德皇后李氏。十二月二日为承天节永定陵)咸平元年。御制三藏圣教序。赐明教大师法贤等。令置先帝圣教序后。沙门可升注序进上○

  • 卷第十七·佚名

    补续高僧传卷第十七 吴门华山寺沙门 明河 撰 明律篇 宋 柳律师.圆觉律师传 柳律师者。是盖持律而苦行者也。蜀开县大觉寺。有柳律师行碑剥落。其剥落未尽者。犹可摹而为言。师名法本。临江乡人。自幼神秀颕异。父

  • 方洲集·张宁

    二十六卷。附《读史录》四卷。明张宁(约1469前后在世)撰。张宁,字靖之,号芳州,浙江海盐人,一说嘉兴人。生卒年不详。景泰五年(1454)进士,授礼科给事中。天顺元年(1457)奉命使朝鲜。回国后,出为汀州知府,以简静为治。

  • 春秋辨义·卓尔康

    三十八卷。明卓尔康撰。此书正文三十卷,卷首八卷。其正文于每条经文之下,杂取旧说排比诠次,而断以己意。每公之末,又各附以列国本末一篇,提举有关盛衰兴亡之大事,别为类叙。其考证有得有失,如隐公六年“郑人来谕平”,卓氏认为

  • 西藏剌麻溯源·佚名

    佛教史书。清守一编辑。一卷。约成于道光年间(1820—1850)。原载于《圣武记》卷五,题名《溯查西藏剌麻来源》。无序跋。是一部汉地僧人撰写的藏传佛教历史著作。内容包括:(1)西藏的地理位置;(2)喇嘛的含义;(3)唐太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