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焦山学教与金山研禅

  ──三十五年八月作──

  这次到镇江,在焦山宿了四夜,金山宿了二夜,以两山长幼情感的融洽,谈了两事颇惬心。

  一、佛教教育应分两条路  余提倡佛教办教育,本分开为两条途径:一、由佛教团体主办或佛教同志集办的普通教育,则应完全依照教育部部定规程,办理小学中学以至大学,如重庆所办之大雄中学、普益小学等,以供民间一般学龄内男女学生照章入学;而寺庵收养的儿童──即未及出家受戒为僧年龄的小沙弥──、亦当然可受优待照章入学。然此中之寺庵收养学童,亦与民间学童同受一般部定课程的教育,将来毕业及龄后,剃度受戒为僧与否,亦悉听自由志愿。要之全在扶养并教育其成人,并非以其为出家僧或必令其为出家僧而施教育也。二、高中以上及龄──二十岁以上、三十岁以内,最低十八岁以上──之专门造就僧中之能管理寺僧职事丛林、僧学教师、教会干才,以及佛教办各种学校、医院、农场、林场、工厂、报馆等事务人员而设,要之以专为造成僧才为目的,来学者要先受僧戒,完具僧相,并养成完美僧格,以僧中事业为唯一出路,犹教会大学的神学院,以牧师、神甫为唯一出路,志不他骛,此全立愿在献身为教之信仰上而修学者,乃大学程度之专门学院也。既名佛学院,则当然以佛教学理研究、佛教修养实践,并佛教史、宗教学,哲学为主课。然来佛学院求学的僧,多数不能已完具高中毕业程度,不得已乃附加若干为研学及办事的必要学课补习,若国文、史地、公民、及应用的算术、文牍等,使能适应社会办理僧事。乃顷年办学求学的人,渐有不明此分开的两条学路,并在佛学院一个名称之内去教去学,于是弄得两不合宜。焦山佛学院亦涉纷歧,致微现学不安于僧,僧不容于学症象。山中长老、少壮当事与余偶谈及此,乃告以办学两条路应分开,焦山既系佛学,应将英、数等停授,每周二十八点钟课,大约为佛学──经律论──十五点──第一年可十点,加至第四年可十八点,折合约十五点;国文七点──一年级八点,至四年级五点;公民、史地、文牍、珠算等常识技能六点──一年七点,至四年五点;另修持、训练三点──即早晚念诵坐静等;另自习三点或四点,俾可从容为了解佛教实践佛教的修学。全山老少翕然,闻大致可依行矣。

  二、止观禅定学应修习且研究  止观禅定,为佛学一大部门──戒定慧三学的定学──。佛学没有了他,便没有超世的慧果;中国的禅宗,尤成了禅中的一种畸形发展,由禅中流出的特殊典籍──语录、拈偈等──数千余卷,不下于密宗咒轨之在印度与西藏的发达。而金山由宋迄今仍为禅寺的巨擘,清季来坐禅的风尚继持著,不过也渐趋应酬经忏的应赴了。我因二宿金山的缘故,寺中退老与现代的兄弟,渐能忘怀相洽,直率的曾以断绝经忏、专提禅参,及就寺中老参二三十人,由退居现住六七人指导,以其现成的四五种大藏经并所收各种的线装书籍,陈列藏经阁,辟为一“禅学研究室”,每日研究一点钟,至多两点钟,既可为禅堂中开示初参时丰富禅话,尤可引起国内外人的向慕禅风。现任欣然愿商量实行,并当时请为开列研究的内容门类。在临别时,匆匆写了指月录及续,五灯会元及续,少林至曹溪六祖禅录,金山历祖禅录等等,约十五六门类,若一人分研一种或二三为合研一种,则半年可毕。若于各门类继续,则二三年至十数年亦研寻无穷,虽未足以完备余之世界佛学苑禅观林之计划,亦足以聊备一格焉已。(见觉群第六期)


猜你喜欢
   第四十二則 龐居士好雪片片·胡兰成
  卷一百九·佚名
  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卷第五·智顗
  卷第三十(弥沙塞)·佚名
  杂阿含经卷第七·佚名
  卷五百八十五·佚名
  大智度論校勘說明·欧阳竟无
  准提净业目·谢于教
  大乘阿毗达磨集论 第六卷·无著
  破山禪師語錄卷第十一·海明
  成唯识论观心法要卷第二·智旭
  联合国战胜后之平和世界·太虚
  胜思惟梵天所问经论卷第二·佚名
  西来演说集弁言·太虚
  成唯識論卷第四·欧阳竟无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一个星期(译诗)·徐志摩

    哈代 原作星一那晚上我关上了我的门,心想你满不是我心里的人,此后见不见面都不关要紧。到了星期二那晚上我又想到你的思想,你的心肠,你的面貌,到底不比得平常,有点儿妙。星三那晚上我又想起了你,想你我要合成一体总是不易,就

  • 巻三·顾瑛

    钦定四库全书草堂雅集卷三元 顾瑛 编张天英字南渠温州人酷志读书二十年通贯经史徴为国子助教性刚方不事趋谒再调皆不就游西浙多居吴下放肆为诗章尤善古乐府皆驰骤二李间时人多爱诵之与予最为友善凡有所作必驰寄草堂

  • 卷二十·王奕清

    <集部,词曲类,词选之属,御选历代诗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历代诗余卷二十目录【起四十九字至五十字】柳梢青【又一体】秦观周邦彦赵师侠【八首】赵长卿【五首】张抡曾觌【四首】杨无咎【十首】辛弃疾【二首】张孝祥赵

  • 卷二百六十七·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二百六十七山药类七言古【附长短句】子平寄惠希夷陈先生服福唐山药方因戏作杂言谢之       【宋】文 同蜀江之东山色尽如赭有道人云此是丹砂伏其下烟云光润若洗濯涧谷玲珑如

  • 第十四场·田汉

    报告员:王仲原当然也没有认真营救若英。狡猾的侵略者有它凶残狞恶的一面,也有它伪善阴险的一面,当王仲原幸灾乐祸的时候,敌人却主动地考虑玉良和若英的自由。牢中。〔岛田少尉在讯问章玉良。岛田 我们发现你不是孟南,你叫

  • 卷八·喻良能

    钦定四库全书 香山集卷八      宋 喻良能 撰七言律诗 春水 磬湖春水夜来生晓起雷声逗雨声去马来牛心莫辨鸬鷀鸂鶒眼俱明飘零花片有底急揺曳柳丝如许轻旬月烟村半风雨榆钱好为买春晴 次韵送季直弟入越 积雨新

  • 方术列传第七十二·范晔

    任文公 郭宪 许杨 高获 王乔 谢夷吾 杨由 李南 李郃 段翳 廖扶 折像 樊英仲尼称《易》有君子之道四焉,曰「卜筮者尚其占」。占也者,先王所以定祸福,决嫌疑,幽赞于神明,遂知来物者也。若夫阴阳推步之学,往往见于

  • 慎言语第二十二·吴兢

    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朕每日坐朝,欲出一言,即思此一言于百姓有利益否,所以不敢多言。”给事中兼知起居事杜正伦进曰:“君举必书,言存左史。臣职当兼修起居注,不敢不尽愚直。陛下若一言乖于道理,则千载累于圣德,非止当今损于

  • 第六十一回 慕容垂避祸奔秦 王景略统兵入洛·蔡东藩

      却说桓温自枋头奔归,焚舟弃仗,丧失不资,但命毛虎生督东燕等四郡军事,领东燕太守。温从东燕出仓垣,凿井而饮,沿途饥渴交乘,很觉困顿。那燕大都督慕容垂,却未曾急追。诸将争请追击,垂与语道:“我并非不欲往追,但行军须知缓急,

  • 第六十一回 困梁宫君王饿死 攻湘州叔侄寻仇·蔡东藩

      却说侯景伪传敕命,解散援军,邵陵王纶等,大开军事会议,推柳仲礼主决。纶语仲礼道:“今日事悉委将军,请将军酌定进止。”仲礼熟视不答,裴之高、王僧辩齐声道:“将军拥众百万,坐致宫阙沦没,居心何忍!现只好竭力决战,何必多疑!”

  • 卷十三·凌雪

    列传二十 马干、李干德、樊一蘅、詹天颜、范文光列传二十一 郭承汾、张孝起、朱寿图、朱寿琳、罗国瓛、高绩、邬昌期、李如月、王应龙、任国玺列传二十二 熊开元、章正宸、李清、李模、乔可聘、金堡列传二十马干、李

  • 卷七 释地第九·邢昺

    [疏]“释地第九”。○释曰:案《说文》云:“元气初分,轻清阳为天,重浊阴为地,万物所陈列也。”《白虎通》云:“地者,易也。言养万物、怀任、佼易、变化,含吐应节也。”《释名》云:“地,底也。其体在底下,载万物也。”《礼统》云:“

  • 卷三十八·林之奇

    <经部,书类,尚书全解钦定四库全书尚书全解卷三十八宋 林之奇 撰毕命        周书康王命作册毕分居里成周郊作毕命毕命惟十有二年六月庚午朏越三日壬申王朝歩自宗周至于丰以成周之众命毕公保厘东郊王若曰呜

  • 坚白论·公孙龙

    【原文】『坚白石三』可乎?曰:不可。曰:二可乎?曰:可。曰:何哉?曰:无坚得白,其举也二;无白得坚,其举也二。曰:得其所白,不可谓无白;得其所坚,不可谓无坚。而之石也,之于 然也,非三也?曰:视不得其所坚而得,其所白〔得其所白〕者,无坚也;拊不

  • 第1章 引言·胡适

    人生有何意义答某君书我细读来书,终觉得你不免作茧自缚。你自己去寻出一个本不成问题的问题,&ldquo;人生有何意义?&rdquo;其实这个问题是容易解答的。人生的意义全是各人自己寻出来、造出来的:高尚、卑劣、清贵、污浊、有

  • 原道原文·韩愈

    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仁与义为定名,道与德为虚位。故道有君子小人,而德有凶有吉。老子之小仁义,非毁之也,其见者小也。坐井而观天,曰&ldquo;天小&rdquo;者,非天小也。彼以煦煦

  • 妙法莲华经台宗会义卷七之二·智旭

    古吴后学蕅益智旭述普门品入文为二。初问答。二闻品功德。(戊)初中二。初长文。二偈颂。(己)长文有两番问答。(庚)初番为二。初问。二答。(辛)今初。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观世音菩

  • 释氏通鉴序·佚名

    吾佛世尊。五时演教。末上拈华。傥非迦叶破颜阿难结集。则五千四十八卷。正法眼藏。涅盘妙心。皆成湮没。俾历劫众生。堕在颠崖苦海中。无由出离。自佛法流通之後。如大海水。随其限量。无不沾足。後世於经论之外。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