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一五二 谕武英殿现办四库全书之活字版著名为武英殿聚珍版

随机推荐

  • 背枪的人·周作人

    早起出门,走过西珠市,行人稀少,店铺多还关闭,那背枪的人,站在大马路里。指点道路,维持秩序,我本愿人“卖剑买牛卖刀买犊”,怕见恶狠狠的兵器。只有一个背枪的人,只做大家公共的事,但他长站在守望面前,也是我们的朋友,我们的兄弟。

  • 卷二十六·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唐诗卷二十六五言絶句太宗皇帝咏弓上?明月半【诗如月之恒笺月上?而就盈防月体正半昬而中似弓之张而?直谓上?也古乐府緑沉明月?庾信马射赋弓如明月对堋】激箭流星逺【北史綦连猛传祖珽奏言猛与赵彦深

  • 卷二·程俱

    修纂 太平兴国七年,诏翰林学士承旨李昉、翰林学士扈蒙、给事中直学士院徐铉、中书舍人宋白、知制诰贾黄中、吕蒙正、李至,司封员外郎李穆,库部员外郎杨徽之,监察御史李范,秘书丞杨砺,著作佐郎吴淑、吕文仲、胡汀,著作佐郎直

  • 第四十九回 擢桓温移督荆梁 降李势荡平巴蜀·蔡东藩

      却说康帝寝疾,日甚一日,内外诸臣,免不得有些惶急。最紧要的第一着,是储嗣未定,将来康帝不起,应由何人承统?大众遂开紧急会议,一面且遥问二庾。庾冰庾翼,仍欲推立长君,拟立会稽王昱为嗣。见四十七回。惟何充在内建议,愿立康

  • 夏纪·方诗铭

    [一]《汲冢书》:禹都阳城。《续汉书·郡国志》二注臣瓒曰:……《汲郡古文》亦云居之,不居阳翟也。《汉书·地理志》注《汲冢古文》并云:‘禹都阳城。’《礼记·缁衣》正义案:《汉书

  • 卷之二百九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目录·王当

    钦定四库全书     史部七 传记类三【总录之属】 春秋臣传目录      宋 王当 撰卷一 隐公 鲁臧僖伯    郑颍考叔 卫石碏     鲁衆仲 郑祭仲 卷二 桓公 鲁臧哀伯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九 儒林传二·纪昀

    儒林传唐 【二】○唐二褚无量 元行冲 陈贞节施敬本 卢履冰 王仲邱康子元【侯行果】 赵冬曦【陆坚 郑 钦说】 啖助【赵匡 施士匄 仲子陵】韦彤陈京畅当韦公肃 许康佐褚无量元行冲陈贞节施敬本卢履冰王仲邱康

  •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中卷四十·杜大珪

    (宋)杜大珪 编程太师元白墓志铭欧阳修上即位之十有六年以今镇安军节度使检校太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程公自三司使吏部侍郎为参知政事乃诏有司宠其祖考于是赠其皇考故袁州冝春县令为太子少师公在政事迁尚书左丞又赠太子太

  • 绎史卷一百一·马骕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三卿分晋【魏文侯之贤 聂政刺韩傀 韩灭郑并附】史记晋岀公十七年知伯与赵韩魏共分范中行地以为邑出公怒告齐鲁欲以伐四卿四卿恐遂反攻出公岀公奔齐道死故知伯乃立昭公曽孙骄为晋君是为哀公哀公大父

  • 永嘉王刘子仁传·沈约

    永嘉王刘子仁字孝和,孝武帝的第九个儿子。大明五年(461),他五岁,任官雍梁南北秦四州郢州的竟陵随二郡诸军事,北中郎将、宁蛮校尉,雍州刺史,封永嘉王,享受二千户租税待遇,同时迁任东中郎将,吴郡太守。大明六年(462),加官征虏将军

  • 张宿传·欧阳修

    张宿本是贫贱的人,自己考取了生员。唐宪宗当广陵王时,通过张茂宗推荐,能进出王府,他怪诞狡诈敢说话,到唐宪宗代行国政时,从百姓提升为左拾遗。他交结权贵幸臣,各地的贿赂堆了一屋。皇帝多次召见他,他不能保守机密,因泄露皇帝在

  • 卷一百九十八·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一百九十八明 杨士奇等 撰谨名器宋哲宗元佑元年殿中侍御史孙升上疏曰臣窃以人主持利势以兼制天下役使羣衆者有法制而已朝廷以一言而宠辱臣属风

  • 卷首之十二·佚名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首之十二勅谕六乾隆年间【二】乾隆二十一年二月初二日上谕今八旗人口孳生渐多将另记档案抱养之子开档人等查明业经降旨将无钱粮者即令出旗任其各谋生

  • 第十三章 孙、陈失和与自治军成立的经过·李宗仁

    一我在南宁见过了陈炯明,住了十来天后转回北流原防。在南宁时我已微闻粤军内部发生龃龉,两粤政局又有山雨欲来之势。当时因消息不灵,不知其事本末,事隔多年,我才知道其基本原因在于孙、陈失和。中山先生是1921年4月在广州

  • ●竹窗三笔·袾宏

    杀生人世大恶或问。人所造恶。何者最大。应之者曰。劫盗也。忤逆也。教唆也。予曰。是则然。更有大焉。大莫大于杀生也。或曰。宰杀充庖。日用常事。何得名恶。而况最大。噫。劫盗虽恶。意在得财。苟欢喜而与之。未必

  • 佛教徒应参预中国和世界的新文化建设·太虚

    ──三十二年在汉藏教理院讲──“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即是说佛的教法虽是佛智证明的真理,而存在世间则是观察众生之机宜事实而施设的,所以佛经是“契理契机”的法。不仅合乎个别的千差万别之机,另外还有时代机境;要针

  • 辰子说林·张慧剑

    张慧剑著。1946年2月新民报社初版,列入新民报文艺丛书。收《重庆之树》、《五味》、《国际三妇人》、《四公子之结局》、《国粹》、《拿破仑之墓》等散文27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