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提要

礼部尚书臣胡濙等谨

题为重刊清规事礼科抄出。江西南昌府奉新县百丈山大智寿圣禅寺住持僧忠智奏。本寺自唐时佛祖大智怀海禅师垂训。名曰百丈清规。至元间僧德辉重新编刊遍行天下丛林。僧徒循规遵守。洪武拾伍年肆月贰拾伍日。节该奉太祖高皇帝圣旨榜例。诸山僧人不入清规者。以法绳之钦此钦遵。永乐拾年伍月初三日。节该奉太宗文皇帝圣旨榜例。僧人务要遵依旧制。名务祖风谨守清规。严洁身心。永乐二十二年十一月二十七日。该僧录司官奏。僧众多中间有等不守规矩合无依清规整治。节该奉仁宗昭皇帝圣旨。照依清规料治他钦此除钦遵外。近因本寺清规书板年远无存。钦蒙皇上洪恩普度天下僧行。仍住原额寺院熏修香火。祝延圣寿。臣切见后学僧徒。多有未见清规体例。罔知轨度。不谙戒律。甚辱祖风。深为未便。臣依原体式重写刊完。虽有历朝序文。年代已远。诚恐僧徒视为常事不行遵守。今将重刊清规印集一本。开坐具本亲赍谨奏。伏望。圣恩怜悯教门乞敕赐清规序文刊圆成书颁行天下丛林寺院。住持首僧督众讲习。各慕祖风严持戒律。庶俾僧徒无伤风化。正统七年二月十二日。该通政使司右通政李锡等官于奉天门奏奉圣旨。礼部知道钦此钦遵抄出到部参照。住持僧忠智奏称重刊百丈清规。乞赐序文一节。合无行移翰林院撰述惟复听令本僧自行请人述作缘奉钦依礼部知道事理未敢擅便谨题请旨。正统七年二月十九日。礼部尚书胡濙等官于奉天门题奏。奉圣旨序著翰林院撰钦此除外遵依施行

正统七年四月十七日

长生天气力里大福荫护助里

皇帝圣旨行中书省行御史台行宣政院官人每根底。宣慰司廉访司官人每根底。军官每根底军人每根底。城子里达鲁花赤官人每根底。往来的使臣每根底。百姓每根底。众和尚每根底

宣谕的

圣旨

成吉思皇帝 月阔台皇帝 萨禅皇帝 完者笃皇帝 曲律皇帝 普颜笃皇帝 格坚皇帝 忽都笃皇帝 札牙笃皇帝

亦辇真班皇帝圣旨里和尚也里可温先生每不拣甚么。差发休当。告天祝寿。者么道。说有来如今依著在先圣旨体例里。不拣甚么。差发休当。告天与咱每祝寿。者么道。札牙笃皇帝教起盖大龙翔集庆寺的时分。依著清规体例行。者么道。曾行圣旨有来江西龙兴路百丈大智觉照禅师在先立来的清规体例。近年以来各寺里将那清规体例。增减不一了。有如今教百丈山大智寿圣禅寺住持德辉长老。重新编了。教大龙翻集庆寺笑隐长老为头。拣选有本事的和尚。好生校正归一者。将那各寺里增减来的不一的清规。休教行依著这校正归一的清规体例定体行。者么道。执把的圣旨与了也。这的每寺院房舍里使臣每休安下者。铺马只应休拿者。税粮休纳者。但属寺家水土园林。人口头匹碾磨店铺解典库浴堂。竹园山场河泊船只等。不拣是谁。休夺要者。休倚气力者。这般宣谕了。呵别了的人每。要罪过者。更这的每有圣旨。么道做没体例句当。呵他每更不怕那圣旨

元统三年猪儿年七月十八日。上都有时分写来。皇帝圣旨里。帝师公哥儿监藏班藏卜。法旨行中书省行御史台行宣政院官人每根底。宣慰司廉访司官人每根底。军官每根底。军人每根底。城子里达鲁花赤官人每根底。往来使臣每根底。本地面官人每根底。百姓每根底。众和尚每根底。省谕的法旨。札牙笃皇帝盖大龙翔集庆寺的时分。教依著百丈清规体例行了。圣旨有来这清规。是百丈大智觉照禅师五百年前立来的。如今上位加与弘宗妙行师号。更为各寺里近年将那清规增减不一。教百丈山德辉长老重新编了。教龙翔寺笑隐长老校正归一。定体行的。执把圣旨与了也。皇帝为教门的上头。教依著这校正归一的清规体例定体行。者么道是要天下众和尚每得济的一般。[怤-寸+爾]众和尚每体著皇帝圣心。兴隆三宝。好生遵守清规。修行办道。专与上位。祈福祝寿报答圣恩。弘扬佛法者。不拣是谁。休别了者。见了法旨别了的人每。不怕那甚么法旨

鼠儿年四月十一日大都大寺里有时分写来。皇帝圣旨里行宣政院。准宣政院咨。据僧子仲状。告系江西道龙兴路百丈山大智寿圣禅寺知事僧。元统三年七月十八日。本寺住持德辉长老。钦受御宝。圣旨节该。江西龙兴路百丈大智觉照禅师在先立来的清规体例。近年以来各寺里将那清规体例。增减不一了。有如今教百丈山大智寿圣禅寺住持德辉长老。重新编了。教大龙翔集庆寺笑隐长老为头。拣选有本事的和尚。好生校正归一者。将那各寺里增减来的不一的清规。休教行。依著这校正归一的清规体例定体行。者么道执把的圣旨与了也。钦此除钦遵。外缘系各省开读事理。钦录圣旨全文。连前告乞施行。得此照得。元统三年五月初七日阿察赤怯薛第二日三吉怛纳钵里有时分。对脱别台平章阔儿吉思。平章阿鲁灰。院使举里学士等。不兰奚大司徒根底撒迪中丞。传奉圣旨。江西龙兴路里有的百丈大智觉照禅师在先立来的清规体例。近年各寺里将那清规体例。增减了。有如今教百丈寺里住持德辉长老。重新编了。教大龙翔集庆寺笑隐长老为头。拣选有本事的和尚。好生校正归一。与定体执把行的圣旨。更百丈大智觉照禅师根底。加与弘宗妙行师号。宣政院行文书与词头宣命。者么道圣旨了也。钦此除词头宣命具呈中书省照详外。据圣旨。移付蒙古房就行。翰林院钦依颁降外。今据见告当院。除外钦录圣旨全文在前。合行咨请照验遍行合属。钦依施行准此。除外钦录全文在前。使院合下仰照验。钦依施行。须议札付者

右札付百丈山大智寿圣禅寺德辉长老准此

蒙古字一行

至元二年 月 日

敕修百丈清规目录

大智寿圣禅寺住持臣僧德辉奉 敕重编

大龙翔集庆寺住持臣僧大诉奉 敕校正

猜你喜欢
  第十四卷·佚名
  阿毗昙心论经序·佚名
  波罗奈人身贸供养缘品第四·佚名
  卷之八·佚名
  御选语录卷十三·雍正
  笺记纲目·书玉
  一切经音义卷第八十五·唐慧琳
  卷七·净挺
  卷第六·宗密
  十九、平常是道·慧开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十六·玄奘
  卷三十·佚名
  一切宝灌顶大三昧仪轨分第五·佚名
  第十 无记说相应·佚名
  大方广菩萨藏文殊师利根本仪轨经卷第十四·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六百七十二·彭定求

        卷672_1 【绯桃】唐彦谦   短墙荒圃四无邻,烈火绯桃照地春。坐久好风休掩袂,   夜来微雨已沾巾。敢同俗态期青眼,似有微词动绛唇。   尽日更无乡井念,此时何必见秦人。   卷672_2 【小院】唐彦谦   

  • 词论 全文·李清照

    乐府声诗并著,最盛于唐。开元、天宝间,有李八郎者,能歌擅天下。时新及第进士开宴曲江,榜中一名士,先召李,使易服隐姓名,衣冠故敝,精神惨沮,与同之宴所。曰:"表弟愿与坐末。"众皆不顾。既酒行乐作,歌者进,时曹元谦、念奴为冠,歌罢,众

  • 表第六 方镇三·欧阳修

    表格略

  • 卷之五百八十二·佚名

    光绪三十三年。丁未。十一月。戊子朔。上诣仪鸾殿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安。至癸卯皆如之。记注○谕军机大臣等、电寄徐世昌等。电悉。着度支部先行酌量筹拨。并饬催各省欠款。赶紧筹解。电寄 

  • 卷之二百五十三·佚名

    光绪十四年。戊子。三月。壬子朔。上诣储秀宫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皇太后安。至辛巳皆如之。内记注  ○谕军机大臣等、本日户部奏、议覆御史文郁请以大钱抵银报捐封典等项一摺。该部所请常捐及郑工大捐。均准搭

  • ◎女剧界唯一之人物·李定夷

    民国四年,北京天气严寒。无业人民,冻馁相望。政界诸大老,如朱总长汪参政及京兆尹吴总监诸公,提倡恢复北京各处粥厂,藉苏穷黎,所惜经费无多,绅商各界均欲募捐以继其后。然终少大宗收入,不克展厥宏愿,讵意散花天女,大发慈悲,欲以舞

  • 卷三十三·郝经

    钦定四库全书 续後汉书卷三十三    元 郝经 撰 列传第三十 魏臣 程昱 郭嘉 董昭 刘煜 蒋济 谨案程昱传阙 郭嘉字奉孝颍川阳翟人也少有识量汉季天下大乱晦匿名迹密结英隽不与俗接年二

  • 五、货币与物价·陶元珍

    三国时钱法至为紊乱。初平元年,董卓坏五铢钱更铸小钱,钱品恶劣,致物价踊贵,钱货不行,是为钱法破坏之始。 後汉书孝献帝纪初平元年:「董卓坏五铢更铸小钱。」魏志董卓传:「悉椎破铜人钟虡,及坏五外线,更铸为小钱,大五分,无文章,肉

  • 楚语(查东山笔、沈墨庵阅)·查继佐

    ●楚语(查东山笔、沈墨庵阅)何腾蛟何腾蛟字云从,贵州五开卫人,浙江山阴籍也。天启辛酉乡荐。崇祯初,知南阳,流寇每躏其境,腾蛟训练乡健为二十四营御贼,多有斩获,威惠大着。九年,从巡抚陈必谦败贼于安皋,论功入为武库主事。佥事怀

  • 杨梅南·佚名

    杨梅南先生小传杨先生枝字梅南广东中山县人光绪十四年来沪服务于太古洋行航务部任事忠实劳勋卓著民国初元任太古芝罘分行经理居青岛者六年声华鹊起为各界所推重历任胶潍铁路委员芝罘工部局委员芝罘商会董事芝罘青年会

  • 三十五年·佚名

    (己卯)三十五年清乾隆二十四年春正月1月1日○朔癸未,上御恭默閤,藥房入診。領議政左議政禮曹判書入侍,以上候平復之慶,請告宗廟頒敎,上,許之。敎曰:「旣知陟降之默佑,則亦不可無叩謝之道。且今年,卽予初封之歲也,追惟鍚號之恩,亦豈

  • 提要·李光地

    【臣】等谨案大学古本说一卷中庸章段一卷中庸余论一卷读论语劄记二卷读孟子劄记二卷国朝李光地撰光地有周易观彖已着录是编大学用古本後有自记称读朱子之书五十年凡如易之卜筮诗之雅郑周子无极之旨邵子先天之传皆能灼

  • 卷二十·钱时

    钦定四库全书融堂书解卷二十宋 钱时 撰吕刑吕命穆王训夏赎刑作吕刑吕命先儒所谓穆王命吕侯为司寇然则曷为不用君牙伯冏书法而止首提曰吕命也详其辞防决非今日始命为司寇乃穆王始有训夏赎刑之命耳此虽普告四方而实命

  • 书纂言卷四下·吴澄

    元 吴澄 撰多士士殷之诸臣有位者惟三月周公初于新邑洛用告商王士召诰所谓甲子周公朝用书命庶殷即此篇也王若曰尔殷遗多士弗吊旻天大降丧于殷我有周佑命将天明威致王罚殷命终于帝肆尔多士非我小国敢弋殷命惟天不畀

  • 旧京遗事·史玄

    地理杂志。明末清初史玄撰。一卷。玄字弱翁,吴江(今属江苏)人。是书以明末北京生活习俗为背景,叙述宫中遗事轶闻及民间生活习俗。约当崇祯年间成书。一万三千余字。首言北京外城、内城、紫禁城规格、各门设置及南北京帝

  • 大明会典·李东阳

    明代中叶修的法规汇编。明孝宗弘治十年(1497年)始令儒臣分馆编辑,弘治十五年(1502年)书成,共一百八十卷。明正德年间(1506—1521)重校刊行,是为正德本《大明会典》。明嘉靖八年(1529年)令续纂,但没有颁行。明万历四年(157

  • 高上玉宸忧乐章·佚名

    《高上玉宸忧乐章》,撰人不详。约出于南北朝或隋唐上清派道士之手。一卷,收入《续道藏》。本篇言诵章仪法。内载五言颂诗五首,题作「步虚忧乐慧辞」。道士行醮步虚时歌诵此章,可以感召五帝护卫,成仙飞升。《上清高上玉晨凤

  • 施注苏诗·施元之

    诗集注。宋施元之撰,清邵长蘅(1637—1704)、李必恒补注,冯景续补遗。四十二卷,续补遗二卷。元之字德初,吴兴(今属浙江)人。官司谏。长蘅字子湘,别号青门山人。有《青门集》已著录。施注原本,乃嘉泰中其子宿刊行,多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