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平定三逆方略卷二十八

卷二十八
  康熙十六年正月己丑,调兵赴荆州。大将军顺承郡王勒尔锦奏言:将军穆占抵荆州,增拨在荆都统伯伊里布、前锋统领硕岱、副都统托代、袭图、汉军副都统祖泽纯、宜思孝及满洲汉军边外蒙古绿旗官兵共六千余,率赴岳州、长沙。如贼觇知荆州大兵势分,乘虚侵犯,我兵守汛尚患力单,他处有警实难应援。乞调邻近满洲、绿旗官兵移驻荆州,以资防御。上谕:驻河南府满洲汉军、蒙古兵,令员外郎颇罗色统领;其自陕西遣发满洲汉军兵,令原辖将弁统领:俱赴荆州。镇东将军布颜暂驻怀庆。
  庚寅,大将军公图海等分兵赴荆州。图海等奏:臣等前调绿旗官兵,本拟于二月内进取汉中、兴安。今将军侯张勇等咨称:宜视夏秋收获丰歉,再图进取。但汉中、兴安山峻路险,延至彼时适遇霪潦,贼守将益坚;臣等仍欲调兵及时进取。上谕:大兵即克复汉中、兴安,须设重兵;重兵一设,则运饷维艰。若俟夏秋进取,又顿兵旷日,虚縻粮糗。今将军穆占方剿吴逆,机不可失;大将军公图海等暂停汉、兴之役,留满洲蒙古兵一万同绿旗兵防守秦州诸隘,分兵五千遣大臣一人统赴荆州;到日,顺承郡王等量留官兵防守荆州、彝陵诸处,乘穆占由岳州、长沙进取湖南之时,相机渡江破贼。寻又谕兵部曰:前陕西分兵赴荆州,欲令顺承郡王等乘机渡江平定湖南;今恐中途延缓,尔部其檄趣进兵,毋得逗遛贻误军机。
  辛卯,命大将军简亲王喇布等防守萍乡、醴陵。总督董卫国奏:逆贼窥伺萍乡,贼渠朱君聘等欲俟伪将军到日,即趋万载、攻瑞州,犯南昌。疏入,上谕:萍乡、醴陵系大将军安亲王大兵后路,所关最重;其守御机宜,大将军简亲王喇布、副将军希尔根、总督董卫国等共商酌以行。
  丙申,遣户部侍郎班廸等察吉安兵失利罪。大将军简亲王喇布奏:贼援吉安,将军额楚等率兵迎战三次,失利。臣等议调南昌、建昌诸处满汉官兵,俟到日即协力攻剿。疏入,下议政王、贝勒、大臣集议。议政王等议曰:我国家开创以来,赏罚严明;攻城野战,无不克捷。今额楚等官兵屡败,皆由将懦兵玩;大将军简亲王喇布等,应严察处分。但见在剿贼,俟事平日再议。其临阵先退者,即行拘禁。嗣后犯者,勿论官员兵丁,即于军前正法;将弁等有观望不前者削职,仍随大军效用。喇布既称调取建昌诸处官兵,到日即宜整顿兵马剿绝贼援,攻拔吉安。将军穆占已于本月十一日抵岳,亦应速令相度机宜,或攻取岳州、或进剿长沙,以分贼势。上报可;仍令班廸等赴吉安严察罪状以闻。
  庚子,命大将军简亲王喇布等速取吉安、固守袁州。喇布等报:来援吉安贼众,于本月初九日夜遁。上谕:我兵屡战不利,贼何故遁?或因将军穆占进兵长沙,闻风掣回,或谋潜袭袁州,俱不可料。今吉安已调建昌诸处官兵,简亲王喇布等宜乘机速行攻取吉安。至于袁州所系甚大,宜分兵固守,勿致疏虞;总督董卫国其檄令总兵官赵应奎协力防御。
  将军穆占请发兵为后继,上不许。穆占奏:臣等率兵于本月二十二日由岳州赴长沙,深入贼地;岳州百里界内宜发千兵防守,庶无断后之虞。上以穆占进剿湖南,既精简荆、岳之兵率之前发,余兵单薄难以分驻,不允所请。寻大将军贝勒尚善等亦疏言兵力单少,不便分发。上乃命尚善等作水陆攻战之势,乘隙进取;仍时探穆占兵消息以闻。
  壬寅,命发京口战船赴岳州。将军穆占奏:臣抵岳州相度形势,江湖之间非船不济。今安徽巡抚造送沙船四十于本月十五日到岳,应再发江南、荆州诸处沙船百余艘齐赴岳州军前。倘长沙未能即克,至三、四月间臣等遣兵取船由洞庭前进,或攻、或围,均有攸赖。若长沙既得,则安亲王及臣等之兵即乘此船水陆夹攻岳州,庶乎有济。上命京口将军王之鼎发沙、唬船六十艘,随带炮械、水手、人役,量配官兵护送至岳州,并靳辅所送船足百艘之数,以备安亲王岳乐、将军穆占取用。
  甲辰,大将军康亲王杰书奏官兵复汀州。副都统伯穆赫林等由邵武追剿海寇,于十五年十二月初十等日抵泰宁诸处,伪总兵王安邦等率伪官兵民等降,泰宁、建宁、宁化、清流四县及汀州府相继恢复。
  二月辛酉,诏蠲福建田租。上谕户部:闽地经海孽窃踞,又遭三年变乱;逆贼暴征横敛,民困已极。今年租税,尽与蠲免。其遭乱窜避人民,俱招辑还籍,俾各安本业。
  壬戌,调安庆提督标兵赴吉安。先是,侍郎班廸等赴吉安,取道安庆。上令传谕巡抚靳辅云:今安庆无事、吉安用兵之际,提标官兵应否就近调遣?巡抚、提督集议具奏。至是,靳辅等议于防守池州、建德及在皖提标兵内选调一千五百人,令提标游击周时隆等率赴吉安;其池州、建德,别于抚、提标兵内通融调防。上报可。
  丙寅,调都统鄂鼐领兵赴岳州。先是,大将军贝勒尚善等奏言:今备船百艘遣赴长沙,乞添发近地甲兵每佐领四人以壮兵力,先破贼船,后遣我船进发。上谕:将军穆占兵于本月初三日已抵长沙,贼势必分;顺承郡王勒尔锦等宜乘此机势,陕西兵一到,即行渡江。倘渡江未便,则如贝勒尚善所请,分兵赴岳州。其或分兵、或渡江,速议密奏以闻。至尚善等前称造挨牌、车辆攻取岳州,继称水陆齐进;乃观望不前,其为诳奏明甚。今据报岳州贼较前大减,益我兵力,正可以进取之时;荆州发兵到日,即宜速攻。倘仍迁延时日,并与前罪严行议处。嗣勒尔锦又请发河南、江南绿旗官兵;上不许,令遵前旨速议具奏。至是,勒尔锦等两议以闻:一议俟陕兵到京,更得绿旗官兵,仍行渡江。一议俟陕西遣发及所请绿旗兵到,正值水发之时,过江不能无阻;今宜于每佐领四人外量行添发,酌拨船艘遣赴岳州。其间若有隙可乘,亦即相机趋利。上谕:今正剿灭吴逆,时不可缓;宜自岳州水陆夹攻。勒尔锦等可于每佐领简精兵五人,量配船艘,令都统鄂鼐率赴岳州,速行夹剿。于是勒尔锦给鄂鼐以讨逆将军印,令其统领舟师前往。
  丁卯,遣刑部郎中色度等谕岳州将士。上谕色度等:尔等至岳州劳问将军、大臣、满汉官兵并宣谕云:岳州、长沙势如两足,此蹶则彼不能独立。我国家禁旅徂征,战胜攻克未有如此之相持旷日者也。若都统用命于贝勒贝子、将弁用命于都统、兵卒用命于将弁,以次争先,指臂相效,何功不成!陕西官兵戮力成功,今并获休息;诸将士倘能奋勇奏效,亦与彼同奖赉官秩,朕所不靳。其战守机宜,令贝勒、贝子等集议以闻。至长沙诸处军情,尔不时侦报;俟荆州兵到,察其大势乃归。尔色度曾至岳州,熟悉地形、战守机宜,俱与贝勒等言之。尔等奉使非轻,兵机尤重。尔等到彼,审度时势而行;倘势处万难,勿强之使进,以误大事。未几,大将军贝勒尚善等奏:郎中色度到岳州传奉谕旨,集议水陆攻取岳州可否情形。臣等议:今者贼有可破之机,正宜水陆夹攻;但陆路贼备甚严,应令舟师先进,陆兵继发。兹分拨已定,俟战船、器械整顿完备,臣即亲统进剿。上允之。
  臣谨按:尔时岳州、长沙之贼,彼此相恃以为固。若拔取长沙,则岳州饷道断绝、孤悬无助,势难自立。如攻克岳州,则我兵可以水陆齐进,与大将军安亲王岳乐会兵夹剿,长沙亦不能久存矣。皇上深知地利、洞悉贼情,故往者屡命诸将帅相机规取长、岳。今复以旷日持久,遣色度等赴岳州谕将军、大臣以战守机宜;并鼓劝官兵,令其争先用命。于是官兵皆感恩思奋,进战洞庭;徒以将军鄂鼐不善将兵、未能破贼,借口贼■〈舟宗〉甚大、风涛危险,遽尔引还,致岳贼饷道复通,又得苟延二载。然其后我兵既围困逆寇、拔取岳州,长沙之贼遂不克拒守,弃城败遁;果不出圣谕所指示云。
  大将军康亲王杰书奏官兵复兴化。时杰书授都统拉哈达宁海将军印,令其统兵进剿兴、泉海寇。伪总督赵得胜、伪虎卫将军何佑等拥众四万余,于兴化城西北太平山屯营二十六,壁垒甚坚;正月二十九日我军进战,先击贼于白茅山,追至太平山,尽破其营。贼众震慑,弃城而遁;遂复兴化府。
  己巳,停叙进蜀军功。上谕兵部:进蜀官兵,并未平定地方,大创贼寇。且屡奉温纶,理宜戮力疆场,乃免西安布匿名札,惑乱众心。既抵陇州,又忘行控告,不赴平凉。我国家创业以来,宁有是事?统兵将领不能约束兵丁,肆行不法;及至京师,敕令首举倡告之人,官兵又互相隐匿:殊干法纪!此行军功,俱不准叙。寻议政王等议言:据都统赫业等取到供状及将军穆占咨文、西安,将军佛尼勒供词,则官军弃营败遁无疑;宜将左翼四旗并阵亡署护军统领喀西泰部下官兵,俱行拿问。上谕:保宁蟠龙山军营被冲、官兵败遁,取供不明,地方未得真实;且官兵行役劳苦,其免究问。至署护军统领喀西泰阵亡,所部官兵弃将领而逃;其未伤官兵,可察拿治罪。
  癸酉,诏封蒙古贝子达尔扎为贝勒。上谕议政王等:固山贝子达尔扎闻定边花马池诸处叛变,不待命遣,即亲率官兵抚定城堡、擒获贼渠,深为可嘉!其进封为多罗贝勒。
  甲戌,诏封蒙古贝勒索诺木为郡王。上谕议政王等:多罗贝勒索诺木为国效力,应付驿马,不误赍奏;且提督陈福请兵,不待命遣,即令其子弟驰赴:深为可嘉!其进封为多罗郡王。
  臣谨按:我国家辑柔远人,靡不绥之以德、怀之以礼。况蒙古诸部叨恩累世,而受我皇上之龙眷尤为深厚;当吴逆之变,正其竭力图报之时。达尔扎、索诺木咸不待命遣,一则亲率官兵,进剿叛寇;一则遣发子弟,驰赴军前。盖因天泽奫沦浃于肌髓,故感戴至切遂不觉其急于自效;虽其劳绩可嘉,要亦分谊所当为也,乃皇上恩礼愈加,特颁异数,各晋爵一等。于是不维蒙古益深感激,即遐荒绝域亦罔弗闻风向化,来享来王。总由圣心至仁惠恤蕃邦,备极优渥,有以使之然尔。
  削贝勒洞鄂爵,降贝子温齐等级。上谕议政王等:多罗贝勒洞鄂等统率大兵出征秦中,并未能克复疆土、抚安百姓;贻误军机,殊负委托。可削去洞鄂多贝勒,罢议政为闲散宗室;降固山贝子温齐为辅国公,革去都统及宗人府右宗人;罢辅国公绰克托宗人府右宗人,停俸二年。
 

猜你喜欢
  卷二百六·列传第九十三·叛臣·宋濂
  卷二百八十七·列传第一百七十五·文苑三·张廷玉
  卷一百三十·列传第十八·张廷玉
  卷二十一·凌雪
  卷之一百十三·佚名
  第三十五章 五胡之乱(下)·吕思勉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 地理略五·纪昀
  通志卷八十三下·郑樵
  一○二○ 军机大臣奏遵旨查明议处海成情形片·佚名
  ●洹词记事续抄·李鹗翀
  鱼朝恩传·刘昫
  冯宿传·欧阳修
  唐景思传·薛居正
  卷之三·朱克敬
  第四节 回纥之亡·吕思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三折·郑廷玉

    (小末扮贾长寿领兴儿上,诗云)一生衣饭不曾愁,赢得人称贾半州。何事老亲能善病,教人终日皱眉头。自家贾长寿便是。父亲是贾老员外,叫做贾仁。母亲亡化已过。靠着祖宗福德,有泼天也似的家缘家计。俺父亲则生的我一个,人口顺都

  • 才调集卷十·韦縠

    (唐)韦縠 撰○张夫人【二首 户部侍郎吉中孚妻】拜新月拜新月拜月出堂前暗魄初笼桂虚弓未引弦拜新月拜月妆楼上鸾镜未安台蛾眉已相向拜新月拜月不胜情庭前风露清月临人自老人望月长生东家阿母亦拜月一拜一悲声断絶昔年

  • 卷二百六十七·列传第一百五十五·张廷玉

        马从聘 张伯鲸 宋玫 范淑泰 高名衡 徐汧 鹿善继   马从聘,字起莘,灵寿人。万历十七年进士。授青州推官,擢御史。勋卫李宗城册封平秀吉逃归,从聘言其父言恭不当复督戎政,不从。出理两淮盐课,言近日泰山崩离

  • 附录二·叶盛

    ●附录二明史卷一七七叶盛传○明史卷一七七叶盛传叶盛,字与中,昆山人。正统十年进士。授兵科给事中。师覆土木,诸将多遁还,盛率同列请先正扈从失律者罪,且选将练兵,为复雠计。郕王即位,例有赏赉,盛以君父

  • 钦定古今储贰金鉴卷三·佚名

    北魏太子晃魏太武帝延和元年立晃为皇太子晃太武长子立时年五岁明慧彊识所闻不忘及长好读经史皆通大义太武甚竒之西征凉州命晃监国真君四年从太武讨柔然至鹿浑谷与贼相遇言于太武曰贼不意大军猝至宜速进击掩其不偹尚书

  • 两粤梦游记·马光

    吴县马光涑庵撰余幼不慧,长失学,偃蹇食贫,蹭蹬于名场者二十四载。己卯春,改赴北雍,为破釜沈舟之计;复以次场一字失格,摈于外闱,进退维谷,几不欲生。询之日者云:流年大运,即有发迹之日也。殊讶其妄。落魄无聊,适冯仲光过访相慰,语次

  • 陈抟传·脱脱

    陈抟字图南,亳州真源人。才四五岁时,在涡水岸边游戏玩耍,有青衣老婆婆给他哺乳,从这以后陈抟日益聪明颖悟。等长大后,他读经史百家,一见成诵,一点都不会忘记,以诗著名。五代后唐长兴年中,赴试进士落第,于是不求俸禄官职,以山水为

  • 卷之八十一  菽園雜記九(明) 陸容 撰·邓士龙

    (菽園雜記,十一卷,明太倉陸容撰。容(一四三六──一四九四),字文量,號式齋。成化二年進士。陸容少有文名,學識淵博。官至浙江布政司右參政,另著有式齋集三十八卷。傳見明史文苑傳。此書通行者為十五卷本,如明嘉靖間毛仲良刻本,清

  • 卷一百五十二·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皇朝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一百五十二王礼考山陵世宗宪皇帝陵曰泰陵孝敬宪皇后合葬敦肃皇贵妃从葬在易州西三十里永宁山本名太平峪山势自太行来巍峩耸拔脉秀力丰峻岭崇山远拱於

  • 卷三百四十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三百四十二八旗大臣题名四各省总兵梁 武【汉军正蓝旗人顺治七年任直隶天津镇总兵】管効忠【汉军镶黄旗人顺治八年四月任直隶天津镇总兵九年三月革】甘应祥【汉军正蓝旗人顺治九年三月任直

  • 卷第七·佚名

    續日本紀卷第七〈起靈龜元年九月、盡養老元年十二月〉」從四位下行民部大輔兼左兵衛督皇太子学士臣菅野朝臣眞道等奉勅撰。」日本根子瑞淨足姫天皇〈元正天皇第■四〉日本根子高端淨足姫天皇。諱氷高。天渟中原瀛眞人

  • 卷十八 辨物·刘向

    颜渊问于仲尼曰:“成人之行何若?”子曰:“成人之行达乎情性之理,通乎物类之变,知幽明之故,睹游气之源,若此而可谓成人。既知天道,行躬以仁义,饬身以礼乐。夫仁义礼乐成人之行也,穷神知化德之盛也。”易曰:“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

  • 卷九·吕祖谦

    <经部,诗类,吕氏家塾读诗记钦定四库全书吕氏家塾读诗记卷九宋 吕祖谦 撰齐郑氏诗谱曰齐者古少皥之世爽鸠氏之墟周武王伐纣封太师吕望于齐是谓齐太公都营丘【孔氏曰汉书地理志云齐郡临淄县师尚父所封也臣瓉案临淄即

  • 卷九上·佚名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周礼集说钦定四库全书周礼集説卷九上布宪中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四人徒四十人郑氏曰宪表也主表刑禁者掌宪邦之刑禁正月之吉执旌节以宣布于四方而宪邦之刑禁以诘四方邦国及其都鄙达于四海

  •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二十三·欧阳竟无

      [一]唐于闐國三藏沙門實叉難陀譯   [二]十迴向品第二十五之一   爾時金剛幢菩薩承佛神力入菩薩智光三昧。入是三昧已十方各過十萬佛刹微塵   數世界外.有十萬佛刹微塵數諸佛皆同一號號金剛幢.而現其前咸稱

  • 龙树菩萨为禅陀迦王说法要偈·佚名

        宋罽宾三藏求那跋摩译  禅陀迦王应当知  生死苦恼多众过  悉为无明所覆障  吾欲为彼兴利益  譬如刻画造佛像  智者见之宜恭敬  我依如来说正法  大王亦应深信受  汝虽先闻牟尼言  今若听

  •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清代白话长篇世情小说。一名《玉燕姻缘传》,又名《玉燕姻缘传记》。六卷七十七回。题“梅痴生著”,其真实姓名及生平无考。成书于清光绪年间。大宋神宗年间,江南苏州府吴县宦家公子侯韬,生性不好读书,惟贪恋酒色。父

  • 佛说胞胎经·佚名

    一卷,西晋竺法护译。说入胎之因缘及胎中三十八个七日生长之相貌,出胎七日后所生八万尸虫之名字,末说五阴皆无常苦无我我所。即大宝积经第十三佛为阿难说人处胎会之异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