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嘉兴大藏经 盛京奉天般若古林禅师语录

古林禅师亦吾徒之特异者也浮屠之学非善幻多术之谓所贵了脱生死耳彼盖于去来之际为尤异何异乎异其生死自主焉可死即死欲未死即复生期死则又死乙亥仲冬既望跏趺坐逝一夕矣次旦忽起如平时一一指示立塔及荼毗事从容至晦日手书招故人与别送之出门经行院中夜半归丈室凝坐命弟子燃香二寸始入见端居不动手腕温软题偈墨汁尚淋漓凡上非去来自主而能若是乎则岂非吾徒之特异者乎及举火时烟焰发五色龛开现金色毗卢像衣折数珠宛然舍利无数一齿不坏异乎不异余连岁瓢笠南北得于诸方传述者如此今春息影谢客经函禅榻昕夕掩关适深雪草堂霁仑法兄过访庵中具伊蒲而别留古林语录索序是时晴雪初消庵中探春盛放下帘呼茗取一编向花香灯影间披读终卷觉舍利光毗卢金像仿佛从侧理中出为合爪赞喜久之夫余与古林同出双桂一支既不可以不文辞遂略其语言文字而摭拾生死一事纪之缄寄深雪当广示学人使知古林者果了脱生死去来自主而为吾徒之特异者也。

鹧鸪头陀超斯撰

猜你喜欢
  金刚顶超胜三界经说文殊五字真言胜相一卷·佚名
  学五眼品第四·佚名
  卷二百一·佚名
  显扬圣教论 第十九卷·无著
  跋改锓枯崖漫录·枯崖圆悟
  佛说开觉自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三·佚名
  卷第四十·佚名
  卷四百九十五·佚名
  凡夫勿妄效过量圣人所行·印光
  为瓶沙王说法品第十四·马鸣
  摄大乘论释 第九卷·世亲
  卷第三十五·白岩净符
  摩诃令奴缘品第三十一·佚名
  卷第四·佚名
  黄檗断际禅师宛陵录·裴休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第十四出 抗节·李渔

    (老旦上)诰命夫人不等闲,空将薄命怨红颜。从来贵贱天生定,不许山鸡把凤攀。我周二娘为何道这几句?只因女儿心高志大,一心要想从良。前日看中了万将军,与他定就百年之约。这个诰命夫人是拿在手上的了。不想命轻福薄,别他之后,就

  • 人物·老舍

    耿兴久——男,六十多岁,党员。退休的老生产工人,街道上的治安委员。 吴老头——男,六十多岁。以前作过些勤杂的工作,有点文化,但无专长;身体不大好,心里可还有劲儿。 彭 六——男,四十岁左右,

  • 卷第十九·陈与义

    ○闻王道济陷虏海内堂堂友,如今在贼围。虚传袁盎脱,不见华元归。浮世身难料,危途计易非。云孤马息岭,老泪不胜挥。○均阳官舍有安榴数株着花绝稀更增妍丽庭际安榴树,花稀更可怜。青旌拥绛节,伴我作神仙。迟日耿不暮,微阴眩弥

  • 卷二百二·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二百二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北山集【二】程 俱送朱职方希亮出使利州路二首许下多名士朱公盛德人懐文深自匿谋道不求伸雅望台中妙宣恩剑外春聨凭巴汉水一浣九街尘星使出文昌仍分古

  • 卷一百三十八 慶曆二年(壬午,1042)·李焘

      起仁宗慶曆二年十月盡是年十二月   冬十月辛丑朔,詔戰沒臣僚子孫若親屬補班行者特給俸。   壬寅,麟府路諸寨都巡檢使、西作坊使王凱為并代鈐轄,專管勾麟府路軍馬司。   癸卯,渭州言葛懷敏戰沒。   丙午,以右正

  • 卷二十三 前燕録一·崔鸿

    慕容廆 慕容廆字奕落瓌鲜卑人也本出于昌黎之棘城昔髙辛氏游于海滨留少子厌次以君北夷遂世居辽左邑于紫蒙之野号曰东胡其后与匈奴并盛控弘之士二十余万风俗官号与匈奴畧同秦汉之际为匈奴所败分

  • 第二十四卷 贡举则例·缪荃孙

    会试分省定额,始於康熙五十二年癸巳恩科。兹将江苏省历科中额,列之如次:康熙五十二年癸巳恩科,江南三十名。五十四年乙未科,江南三十名。 五十七年戊戌科,江南二十三名。六十年辛丑科,江南十九名。雍正元年癸卯恩科,江南二十

  • 商君列传第八·司马迁

    王淑艳 译注【说明】在这篇列传里,主要记述了商鞅事秦变法革新、功过得失以及卒受恶名于秦的史实,倾注了太史公对其刻薄少恩所持的批评态度。然而,商鞅变法却是我国历史上成功的一例。孝公当政,已进入七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三十二·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三十二 洪武十三年六月庚申朔,上谓侍臣曰:“人主能清心寡欲,常不忘博施济众之意,庶几民被其泽。”侍臣对曰:“陛下此心即天地之心也,惟人主之心无欲,故能明断万事,万事理则天下生民受其福。”上曰:

  • 卷三十一·毛奇龄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毛氏传卷三十一翰林院检讨毛奇龄撰十有八年春王正月曹伯须卒夏五月壬午宋卫陈郑灾四国同日灾记异也六月邾人入鄅鄅小国名妘姓据传鄅人藉稻以周六月为夏四月正种稻之时鄅君履行观种稻而邾人袭之入其国

  • 须颂篇第六十·王充

    【题解】本篇明显地表现了王充向汉章帝献媚邀宠的精神状态。王充认为,后代知道古代帝王道德高尚,主要是由于有得力的臣子加以颂扬记载;汉代名声不扬,“咎在俗儒不实论也”。他指责那些“俗儒”、“拘儒”

  • 初品第一·佚名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园。与大比丘僧俱。尔时世尊与若干百千万众。恭敬围绕而为说法。会中有菩萨摩诃萨名曰持世。为诸菩萨摩诃萨无量功德庄严发心。欲善知一切法彼岸。欲善知发无量愿具足无量庄严。欲通达

  • 菩萨本缘经卷上·佚名

    僧伽斯那撰吴月支优婆塞支谦字恭明译  毗罗摩品第一  若心狭劣者  虽多行布施  受者不清净  故令果报少  若行惠施时  福田虽不净  能生广大心  果报无有量  我昔曾闻。过去有王。名地自在。受性

  • 阿毗达磨品类足论 第十卷·世友

    阿毗达磨品类足论 第十卷尊者世友造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辩摄等品第六之余七等觉支。若别一界一处一蕴摄。若总一界一处二蕴摄。七智知。除苦集灭智。一识识。非随眠随增。初第二第三解脱。三界二处五蕴摄。七智

  • 卷第十·佚名

    翻梵语卷第十·草名第六十三·香名第六十四·花名第六十五·果名第六十六·衣服名第六十七·药名第六十八·饮食名第六十九·藏名第七十·宝名第七十一&middo

  • 西斋话记·祖士衡

    宋代文言轶事小说。北宋祖士衡撰。原书一卷, 《宋史·艺文志》著录,今已佚。原本《说郛》卷四中收录三则。从所存三则轶文看,本书为记朝野遗史之作,亦稍涉神异之说。 《钱俶》一则叙宋太祖即位后,钱俶亲奉职贡,辞归时说:“子

  • 奉天录·赵元一

    唐赵元一著。四卷,一百零二条。多据见闻,记唐四镇之乱始末,起建中四年(783)十月,终兴元元年(784)七月。所述泾原兵变,朱泚称帝,李怀光叛唐,德宗奔奉天(今陕西乾县)、梁州,以至李晟唐军收复长安等事,较他书为详,多为《

  • 佛祖心灯·佚名

    全一卷。著者、刊行年均不详。收于卍续藏第一五○册。内容包括七佛偈之毗婆尸佛至释迦牟尼佛、三十三祖传法偈之摩诃迦叶至慧能大师、佛祖源流诀、五宗次序谱等四项。本书所列西天诸祖之名与景德传灯录所列者相同,然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