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五章 圣者提地迦时代

圣者优婆崛多付法于圣者提迦,此人的事迹如下:

邬阇衍那地方有一个婆罗门富人,他的儿子提地迦聪明正直,熟习四吠陀和十八明处后,父亲很高兴,为他建立家室迎娶新妇时,他说:“我没有家室的欲望,请允许我出家。”父亲说:“如果你非出家不可,在我未死以前不要出家。你也要照料这些婆罗门眷属。”他也就听从了父亲的话,在家行梵行,为五百婆罗门讲说无有损害的道理。一天父亲去世了,他把家里的一切财物舍给沙门和婆罗门,与五百眷属打扮作遍行者,漫游十六大城。向名气很大的外道和大婆罗门请问梵行之道,但得不到满意的答复。最后在末土罗向圣者优婆崛多询问,对他极其信仰,从之出家,受具足戒。优婆崛多开示七种教授,七天工夫五百婆罗门证阿罗汉果,圣者提地迦入八解脱静虑。因此使各地很多婆罗门的首脑对佛教生起殊胜信心。当圣者优婆崛多付法时,在六个城市中对四众传授教语,广弘佛教,令一切有情悉住安乐。

一个时期吐货罗国有个名叫弥那罗的国王,该国一切居民都敬奉天空之神,此外对于善恶毫无所知。他们宴会的时刻,以焚烧谷物、衣服、珍宝、香木的巨大烟气来祭天。在他们祭祀的地方,圣者提地迦及其眷属五百阿罗汉从天空的道路来临,住在敞厅中。他们认为是天神,敬礼足前,盛大供养,提地迦为之说法,国王等约一千人见谛。使无量人众在于皈依与学处,夏季三个月住在此地,比丘增加无数,证阿罗汉果的也有一千人左右。此后此国与迦湿弥罗之间往返路上平安了,迦湿弥罗的上座很多来到这里,佛教大为发达。仅在此王和它的儿子伊摩舍时代大庙就有五十座左右,充满无数僧伽。

又,在东方迦摩缕波有个婆罗门叫悉陀,享用与大国王相等,偕同他的几千个眷属,精勤供奉太阳。在他献供太阳的时候,圣者提地迦示现从日轮中心走出的神变,放出众多光明处于其前。他也以为是日神,敬礼供养,圣者对他说法。当他信心极大时,圣者复现原身,再度给他说法。这个婆罗门得见真谛,由于强大信仰建立摩诃制多大塔寺。又在此处为四方僧伽举行大宴会,在迦摩缕波国使佛教大为发展。

当时西方摩腊婆国有一个婆罗门名叫阿陀罗波,地位等于无冕之王。他每天杀一千头山羊作血肉护摩,那里护摩的灶也有一千。使自己的眷属所有的婆罗门也随各人财力作阿阇迷陀(羊祠)护摩。对于非婆罗门也使他们积蓄祠祀的物资。有一天他打算作瞿迷陀(牛祠)即净牛的祠祀,召唤婆利伽族的仙人毗梨具罗叉娑作施行祠祀者。收集白牛一万头,又召集很多婆罗门,陈列很多其他祠祀资具。正开始作护摩时,圣者提地迦来到祠祀处,于是用尽方法火不能燃,用尽方法也杀不了牛,连个伤痕都没有。婆罗门们念诵吠陀和明咒但不能出声。于是毗梨具罗叉娑说:“完成祠祀的障碍是这个沙门的力量”。于是众人一齐投掷石头、棍棒和灰尘。当他们看到变为花和檀香末时,生起信心,敬礼足前,请求宽忍,并说:“圣者有什么教诫?”圣者说:“喂!婆罗门们请放弃吧!用这种罪恶的祠祀作什么呢?请施清净布施,作清净功德!自我是婆罗门族的神,若作烧火的事情,即是杀神与父母,那成了什么呢?牛肉极为不净,婆罗门所不应接触,神决不能满意。仙人,请放弃这个罪恶的法吧!由于贪爱肉食物,焚烧灌注汝为何?教示依幻术为生,乃以明咒欺世间。”如此广为说法,他们追悔罪业,对自己的行为感到羞惭,低头虚心询问除罪的方法。依照圣者所指示的方法,婆罗门等都皈依了,并受五学处。在妙音长者欢喜园故址作大伽蓝(下同),努力作财富所生七种功德;如是使佛教在这个地方格外昌盛。

这时大约阿育王诞生不久,在他们以后渐次使婆罗门约五百人敬信三宝,长时期内护持佛教,利益有情之后,付法于圣者讫里瑟拿。而在摩腊婆国邬阇衍那地方示寂。

猜你喜欢
  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卷第一·法藏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二十八卷·宝亮
  卷五百三十五·佚名
  卷第十七·德清
  卷二百六·佚名
  卷下·印光
  卷一百一十一·佚名
  佛学院院董会略史·太虚
  卷第四·佚名
  卷四十九·佚名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二十·澄观
  龙舒增广净土文卷第一·王日休
  迦叶仙人说医女人经·佚名
  卷第二十四(第四诵之四)·佚名
  大般涅槃经义记 第五卷·慧远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月下待杜鹃不来·徐志摩

    看一回凝静的桥影,数一数螺钿的波纹,我倚暖了石栏的青苔,青苔凉透了我的心坎;月儿,你休学新娘羞,把锦被掩盖你光艳首,你昨宵也在此勾留,可听她允许今夜来否?听远村寺塔的钟声,像梦里的轻涛吐复收,省心海念潮的涨歇,依稀漂泊踉跄的

  • 卷二·王十朋

    钦定四库全书东坡诗集注卷二宋 王十朋 撰游览游东西岩【公自注即谢安东山也程天佑按临安县图记东永安岩西永安岩在县北二十里即谢安东山也孙彦忠韵语阳秋云安本传谓安登台辅於土山游集今土山在建康建康事迹云安石於

  • 卷一百一·列传第三十一·脱脱

        萧陶苏斡 耶律阿息保 萧乙薛 萧胡笃   萧陶苏斡,字乙辛隐,突吕不部人。四世祖因吉,发长五尺,时呼为“长发因吉”。祖里拔,奥隗部节度使。陶苏斡谨愿,不妄交。伯父留哥坐事免官,闻重元乱,挈家赴行在。时陶苏

  • 第六十二回 起义兵三雄同杀贼 拜长史群寇识尊贤·蔡东藩

      却说护军司马傅燮,系北地灵州人氏,本字幼起,嗣慕南容三复白圭,南容春秋时鲁人,事见《鲁论》。乃改字南容。身长八尺,仪表过人,郡将举燮为孝廉,因得出仕;后闻郡将丁忧,也弃官行服,借报知遇;及为护军司马,独谓国家大患,不在贼寇,

  • 卷一百一·杨士奇

    永乐八年二月戊戌朔 命皇长孙留守北京命户部尚书夏原吉等议留守北京事宜 敕黔国公沐晟仍佩征夷将军印充总兵官云阳伯陈旭充副总兵率师征剿交阯余寇△女直野人头目那溪等来朝设甫儿河使坊河亦麻河三卫命那溪等十九

  • 明名臣琬琰续録卷二十·徐紘

        (明)徐纮 撰    南京刑部尚书张公墓志铭  童轩    公讳瑄字廷玺别号古愚晚号安拙翁再号观庵系出宋忠定公后世家句容曾祖日宣元滁学教谕因侨寓于滁国初徙江浦遂占籍居焉祖克让忠信孝友为乡人所重考俊

  • ◎伪官可用,伪学生要罚·恽逸群

    钱大钧的市政府成立后,对于留在沦陷区而没有落水的旧市府职员的复任问题,甄别审查极为严格,而且录用时大都降级,待遇更与重庆来的大相悬殊。然而对于伪市政府的大小职员则继续任用的不少,因为重庆来的官吏和南京系统的伪市

  • 通志卷一百四十·郑樵

    宋 右 廸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列传第五十三梁沈约【子旋】范云【孙伯翳 云从父兄缜】韦叡【叡兄纂 叡子放正 棱 黯】裴邃【子之礼 兄子之髙 之髙弟之悌 之悌弟之横】江淹 任昉 栁惔【惔弟恽 恽子

  • 一、八家后汉书著者传略·周天游

    吴志妃嫔传吴主权谢夫人传附谢承传略吴主权谢夫人,会稽山阴人也。父,汉尚书郎、徐令〔一〕。弟承拜五官郎中,稍迁长沙东部都尉、武陵太守,撰后汉书百余卷。〔二〕 〔一〕子承撰后汉书,称幼以仁孝为行,明达有令才。弟贞,履蹈

  • 卷十七·纪昀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历代职官表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厯代职官表卷十七理藩院表<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历代职官表,卷十七<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历代职官表,卷十七<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历代职官表,

  • 戒子通録卷六·刘清之

    家戒 黄太史【庭坚字鲁直豫章人元佑史官绍圣中作家戒付子相】庭坚自丱角读书及有知识迄今四十年时态歴观谛见润屋封君巨姓豪右衣冠世族金珠满堂不数年间复过之特见废田不耕空囷不给又数年复见之有缧绁于公庭者有荷担

  • 思辨録辑要卷二十三·陆世仪

    天道类五经中他经皆言人事惟易独言天道人欲知天道非研穷乎易不可孔子五十知天命又曰五十以学易应是孔子天命之知亦得力于羲经也系辞传曰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学问必到至命地位方称极则非天下之至人其孰能与于此忆昔戊戍歳

  • 伪经传授表第十二下·康有为

    古论语古孝经小学通学刘歆桓谭郑众有《论语传》许慎马融有《论语解》郑玄有《论语注》十卷,《古文论语注》十卷,《论语释义》十卷程秉郑玄弟子,有《论语弼》陈群有《论语解》张昭有《论语注》虞翻有《论语注》十卷王肃有

  • 二四 波梨经·佚名

    第一 诵品如是我闻。一一时,世尊住末罗[国],名为末罗族之阿㝹夷土市镇。尔时,世尊晨早着下衣,持上衣、钵,为乞食而入阿㝹夷土。其时,世尊如是思惟:&ldquo;要入阿㝹夷土乞食,时尚过早,然,往跋伽婆种姓之普行者僧园,访跋伽婆。&rdqu

  • 东洲初稿·夏良胜

    十四卷。明夏良胜(约1521年前后在世)撰。夏良胜字于中,江苏南城人,生卒年不详,约明武、正德年间人。正德年间进士,累迁吏部考功员外郎,因谏南巡廷杖归,嘉靖初(1523)复职,后为仇家所讦,再下狱论杖,谪戍辽东。著有 《中庸衍义》(

  • 东园丛说·李如篪

    三卷,南宋李如箎撰。卷首有自序,作于绍兴壬子(1132),谓“仆顷年僻居语儿之东乡,既无进取之望,又不能营治资产,日与樵渔农圃者处,羹藜饭糗,安分循理,亦足以自乐。时时披阅文集,省记旧闻,随手笔之,遂成卷帙。其间经、史、子、集,天文

  • 活幼心书·曾世荣

    儿科著作。三卷。元代医家曾世荣编撰。刊于1294年。卷上将儿科疾病编成歌赋75首,便于习诵。卷中本论,将儿科病证分别立论43篇(附补遗8篇),对小儿诸病的特点,发病规律、治疗原则等论述颇详,并介绍了作者的临床心得;卷下信效方,

  • 无量大慈教经·佚名

    亦称《大慈教经》、《慈教经》。中国人假托佛说所撰经典。作者不详。一卷。本经谓佛欲入涅槃时付法与阿难,嘱令以方便之力,善化善育众生,令出苦海,故特演说此经,称众生如持诵者,得免监狱、疾病、地狱三难;又谓称我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