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二

钦定四库全书

西汉会要卷十二

宋 徐天麟 撰

礼六【吉礼】

宗庙

太上皇庙【三辅黄图云在长安西北长安故城中香室街南鸿翔府北关辅记云在酒池北】孝元永光五年毁 建昭五年复

竟宁元年五月毁 孝成河平元年复世世奉祠

高庙【三辅黄图高祖庙在长安西北故城中汉旧仪云高祖盖地六顷三十亩四步祠曰立九旗堂下撞千石钟十枚声闻百里】

孝惠尊高庙为太祖庙【韦玄成传】

孝景元年申屠嘉等奏世功莫大於高皇帝宜为帝者太祖之庙天子宜世世献制曰可【纪】

孝惠庙【三辅黄图云惠帝庙在高庙後】

元帝永光五年毁 竟宁元年三月复

五月毁

孝文庙【三辅黄图云文帝庙在长安城南】

四年作顾成庙【本纪应劭曰文帝自为庙制度卑狭若顾望而成故曰顾成】孝景元年申屠嘉等奏德莫盛於孝文皇帝宜为帝者太宗之庙制曰可【纪】

孝景庙【西京故事景帝庙号德阳】

中四年三月起德阳宫【本纪臣瓒曰帝自作之讳不言庙故言宫】

元帝竟宁元年毁

孝武庙【文纪注武帝庙号龙渊三辅黄图龙渊庙在茂陵东】

元光三年起龙渊宫【本纪】

宣帝本始二年诏尊孝武庙为世宗庙天子世世献【本纪】

哀帝即位孔光与羣臣杂议孝武皇帝虽有功烈亲尽宜毁刘歆议曰孝宣皇帝既以为世宗之庙建立万世不宜毁上覧其议制曰歆议可【韦玄成传】

孝昭庙【文纪注云昭帝庙号徘徊】

悼皇考庙

宣帝元康元年立皇考庙【本纪】

成帝永光五年定迭毁礼韦玄成奏皇考庙亲未尽不宜毁至平帝元始中王莾奏皇考庙本不当立请毁勿修奏可【韦玄成传】

孝宣庙【文纪注云宣帝庙号乐游三辅黄图云在杜陵西北】

平帝元始四年尊孝宣庙为中宗天子世世献祭【本纪】

孝元庙【文纪注云元帝庙号长夀】

平帝元始四年尊孝元庙为高宗天子世世献祭【本纪】

孝成庙【三辅黄图云成帝庙号阳池】

哀帝建平二年立共皇庙于京师【本纪】

共皇帝庙

平帝即位隳废共皇帝庙【师丹传】

孝哀庙

孝平庙

京师自高祖至宣帝与太上皇悼皇考各自居陵旁立庙【韦玄成传】

孝景元年十月诏曰盖闻古者祖有功而宗有德制礼乐各有由歌者所以发德也舞者所以明功也高庙酎奏武德文始五行之舞孝惠庙酎奏文始五行之舞孝文皇帝临天下通关梁不异远方除诽谤去肉刑赏赐长老收恤孤独以遂羣生减嗜欲不受献罪人不帑不诛亡罪不私其利也除宫刑出美人重絶人之世也朕既不敏弗能胜识此皆上世之所不及而孝文皇帝亲行之德厚侔天地利泽施四海靡不获福明象乎日月而庙乐不称朕甚惧焉其为孝文皇帝庙为昭德之舞以明休德然后祖宗之功德施於万世永永无穷朕甚嘉之其与丞相列侯中二千石礼官具礼仪奏丞相臣嘉等奏曰陛下永思孝道立昭德之舞以明孝文皇帝之盛德皆臣嘉等愚所不及臣谨议世功莫大於高皇帝德莫盛於孝文皇帝高皇帝庙宜为帝者太祖之庙孝文皇帝庙宜为帝者太宗之庙天子宜世世献祖宗之庙郡国诸侯宜各为孝文皇帝立太宗之庙诸侯王列侯使者侍祠天子所献祖宗之庙请宜布天下制曰可【本纪】

宣帝初即位欲褒先帝诏丞相御史曰朕以眇身蒙遗德承圣业奉宗庙夙夜惟念孝武皇帝躬仁谊厉威武北征匈奴单于远遁南平氐羌昆明瓯骆两越东定薉貉朝鲜广地斥境立郡县百蛮率服欵塞自至珍贡陈於宗庙恊音律造乐歌荐上帝封太山立明堂改正朔易服色明开圣绪尊贤显功兴?继絶褒周之後备天地之礼广道术之路上天报况符瑞并应宝鼎出白麟获海效钜鱼神人并见山称万岁功德茂盛不能尽宣而庙乐未称朕甚悼焉其与列侯二千石博士议於是羣臣大议廷中皆曰宜如诏书长信少府夏侯胜独曰武帝虽有攘四夷广土斥境之功然多杀士衆竭民财力奢泰亡度天下虚耗百姓流离物故者半蝗虫大起赤地数千里或人民相食蓄积至今未复亡德泽於民不宜为立庙乐公卿共难胜曰此诏书也胜曰诏书不可用也人臣之谊宜直言正论非苟阿意顺指议已出口虽死不悔於是丞相义御史大夫广明劾奏胜非议诏书毁先帝不道及丞相长史黄霸阿纵胜不举劾俱下狱有司遂请尊孝武帝庙为世宗庙奏盛德文始五行之舞天子世世献纳以明盛德武帝廵狩所幸郡国凡四十有九皆立庙如高祖太宗焉【夏侯胜传】

哀帝已追尊定陶共王为共皇帝郎中令冷褒黄门郎段犹等复奏言宜为共皇立庙京师上复下其议有司皆以为宜如褒犹言师丹议独曰礼父为士子为天子祭以天子其尸服以士服以亡爵父之义尊父母也为人後者为之子故为所後服斩衰三年而降其父母朞明尊本祖而重正统也孝成皇帝圣恩深远故为共王立後奉承祭祀令共皇长为一国太祖万世不毁恩义已备陛下既继体先帝持重太宗承宗庙天地社稷之祀义不得复奉定陶共皇祭入其庙今欲立庙于京师而使臣下祭之是无主也又亲尽当毁空去一国太祖不堕之祀而就无主当毁不正之礼非所以尊厚共皇也丹由是浸不合上意建平二年遂立共皇庙于京师平帝即位王莾白太后隳废共皇庙诸造议冷褒段犹等皆徙合浦【师丹传】

杂録

奉常掌宗庙礼仪景帝更名太常【百官表】

惠帝即位徙叔孙通为奉常定宗庙仪法【叔孙通传】

高后时患臣下妄议先帝宗庙寝园官故定着令敢有擅议者弃市至元帝改制蠲除此令成帝以无继嗣又复擅议宗庙之令【韦玄成传臣天麟按贡禹建迭毁之议乃在元帝删除此令时】人有盗高庙坐前玉环得文帝怒下廷尉治案盗宗庙服御物者为奏当弃市上大怒曰人亡道廼盗先帝器吾属廷尉者欲致之族而君以法奏之非吾所以共承宗庙意也释之谢曰法如是足矣今盗宗庙器而族之有如万分一假令愚民取长陵一抔土陛下且何以加其法乎文帝与太后言之乃许廷尉当是【张释之传】

内史府居太上庙堧中门东出不便鼂错廼穿门南出凿庙堧垣丞相大怒为奏请诛错景帝曰此非庙垣廼堧中垣不致于法【鼂错传】

临江王荣坐侵太宗庙地召诣中尉自杀【景纪中二年】元鼎二年任越人坐为太常庙酒酸不敬国除【表】太初三年石德坐为太常庙牲瘦赎论【表】

後元元年御史大夫啇邱成坐为詹事侍祠孝文庙醉歌堂下曰出居安能鬰鬰大不敬自杀

二年魏不害坐为太常孝文庙风发瓦免【表】

始元六年江德坐为太常庙廊夜饮失火免【表】

甘露元年魏弘坐酎宗庙骑至司马门不敬削爵一级【恩泽侯表】

四月丙申太上皇庙火甲辰孝文庙火上素服五日【本纪】丙显坐酎宗庙骑至司马门不敬夺爵一级【恩泽侯表】韦弘为太常丞识奉宗庙典诸陵邑烦剧多罪过父贤以弘当为後故勑令自免弘怀谦不去官竟坐宗庙事繋狱【韦玄成传】

宣帝时八月饮酎行祠孝昭庙先敺旄头劒挺堕墬首垂泥中刃乡乘舆车马惊於是召梁邱贺筮之有兵谋不吉上还使有司侍祠是时霍氏外孙代郡太守任宣坐谋反诛宣子章为公车丞亡在渭城界中夜玄服入庙居郎间执戟立庙门待上至欲为逆发觉伏诛故事上常夜入庙其後待明而入自此始也【梁邱贺传】

霍山曰丞相擅减宗庙羔菟鼃可以此罪也【霍光传师古曰羔菟鼃所以供祭也】

韦玄成以列侯侍祀孝惠庙当晨入庙天雨淖不驾驷马车而骑至庙下有司劾奏等辈数人皆削爵为关内侯【本传】

高庙仆射【王莾传上哀韦持金匮至高庙以付仆射】

原庙

惠帝为东朝长乐宫及间往数跸烦民作复道方筑武库南叔孙通奏事因请间曰陛下何自筑复道高帝?衣冠月出游高庙子孙奈何乘宗庙道以行哉惠帝惧曰急坏之通曰人主无过举今已作百姓皆知之矣愿陛下为原庙渭北衣冠月出游之益广宗庙大孝之本上乃诏有司立原庙【叔孙通传臣天麟按汉旧仪云原庙一岁十二祠闰加一祠月游衣冠以庙馈食之日】

元帝罢原庙【年月未详】

建昭五年复原庙【本纪】

郡国庙

高祖十年令诸侯王皆立太上皇庙于国都【本纪】

孝惠即位令郡诸侯王立高庙【本纪】

孝景即位诏郡国诸侯宜各为孝文皇帝立太宗之庙【本纪】

孝武建元六年辽东高庙灾董仲舒曰高庙不当在辽东【五行志】

孝宣本始二年令武帝廵狩所幸之郡国皆立庙【本纪】四年地震北海琅邪坏祖宗庙上以宗庙堕素服避正殿五日【本纪】

元帝初元二年地震於陇西郡毁落太上皇庙殿壁木饰【本纪】

凡祖宗庙在郡国者六十八合百六十七所【韦玄成传师古曰六十八者郡国之数也百六十七所宗庙之数也】

永光四年罢祖宗庙在郡国者【本纪详见庙议】

 

西汉会要卷十二

猜你喜欢
  卷四百十八 元祐三年(戊辰,1088)·李焘
  ●卷十二·陶宗仪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三十七·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八十五·佚名
  嘉靖东南平倭通录·徐学聚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四 列传一百七十四·纪昀
  第十二节赌博·佚名
  ●续吴先贤赞卷之二·刘凤
  卷二十一·李天根
  叶法善传·欧阳修
  张宿传·欧阳修
  吴处厚传·脱脱
  卷第十四·太安万侣
  卷第四·佚名
  二十九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解人颐 谠言集·钱德苍

    橦橦帝君诗行藏虚实自家知,祸福因由更为谁?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 闲中检点平生事,静坐思量日所为。意马心猿当系缚,自然天地不相亏。 治家修身语凡亲友有欲言不言之意,此必有不得已事,欲求我而难于启齿。便当揣其

  • 第二十三出 返棹·李渔

    〖双劝酒〗(丑冠带,摇摆上)草包、饭包,忽然荣耀;时高、运高,说来堪笑。倒受贤妻封诰,这场奇福难消。小子生来命奇,家资荡尽无遗。为害腌臜病痛,烂去紧要东西。只道今生事业,都如此病难医。谁想因祸得福,桩桩占却便宜。亏个慈悲长

  • 第三十三出 死忠·梁辰鱼

    【挂眞儿】〔净上〕眼见年华眞一瞬。只图快乐朝昏。近国皆投。遐方未顺。须自领三军前进。我夫差收楚服越。声振四方。只有齐晋二国未顺。必要伐他。昨遣太宰先领一枝军去。与齐战于艾陵之上。杀得他片甲不存。好笑

  • 欺负着了·闻一多

    你怕我哭?我才不难受了;这一辈子我真哭得够了!那儿有的事?——三年哭两个,谁家的眼泪有这么样多?我一个寡妇,又穷又老了,今日可给你们欺负着了!你,你为什么又往家里跑?再去,去送给他们杀一刀!看他们的威风有多么大……算我白养了你

  • 卷二·赖良

    钦定四库全书大雅集卷二元 赖良 编孙华【字元实华亭人】池中白莲蕊宫夜凉张暑宴仙姝散花水精殿霞绡中单云锦缘黄金为房玉为钿翠旌导前宝葢殿霓裳中序按未遍一人素衣持羽扇颀然中立白玉弁羣姝被酒酡发面冠佩倾然醉相

  • 简斋集补钞·管庭芬

    简斋集补钞陈与义题唐希雅画寒江图江头云黄天酝雪,树枝惨惨冻欲折。耐寒野鸭不知归,犹向沙边弄羽衣。黄茅终日不自力,影乱弱藻相因依。惟有苍石如卧虎,不受阴晴与寒暑。舟中过客莫敢侮,闲伴长江了今古。为陈介然题持约画层

  • 卷之一百一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二等伯加四级臣马齐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少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又加一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子

  • 通鉴纪事本末卷七上·袁枢

    宋 袁枢 撰两匈奴叛服汉光武建武二十三年 初匈奴单于舆弟右谷蠡王知牙师以次当为左贤王左贤王次即当为单于单于欲传其子遂杀知牙师乌珠留单于有子曰比为右薁鞬日逐王领南边八部比见知牙师死出怨言曰以兄弟言之右谷

  • 南唐书卷一·陆游

    钦定四库全书南唐书卷一        宋 陆游 撰烈祖本纪第一烈祖光文肃武孝高皇帝名昪字正伦小字彭奴徐州人姓李氏唐宪宗第八子建王恪之元孙恪生超早卒超生志仕为徐州判司卒官因家焉志生荣荣性谨厚喜从浮屠逰多

  • 张旭传·欧阳修

    张旭,苏州吴人。嗜酒,每次大醉,大声呼叫着跑来跑去,这才下笔写字。有时用头蘸墨汁写字。醒后自己细看,以为是神的杰作,再也写不出那么好的字。世人称他为张颠。起初,旭任常熟尉,有个老人递上状纸要求判决,第二天又来,旭讨厌他麻

  • 金濂传·张廷玉

    金濂,字宗瀚,山阳人。永乐十六年(1418),中进士,被授予御史。宣德初年,他巡按广东,最为廉洁能干。后来改巡按江西、浙江。因没能把大盗抓获,被免职。盗贼就擒后,他才得复官。他曾说郡县官员贪污,应敕令按察司、巡按御史考察廉洁

  • 卷十九·佚名

    <经部,四书类,日讲四书解义> 钦定四库全书 日讲四书解义卷十九 孟子【下之一】 离娄章句上 孟子曰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员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今有仁心仁闻而民

  • 众金刚三昧大仪轨分第九·佚名

    尔时释迦牟尼佛。复说最上供养般若波罗蜜多教。所谓发生菩提心故。是即一切如来广大供养。救度一切众生界故。是即一切如来广大供养。摄一切法故。是即一切如来广大供养。若人於般若波罗蜜多教。书持读诵记念思惟者,是

  • 瑜伽师地论卷第九十·玄奘

    瑜伽师地论卷第九十摄事分中契经事处择摄第二之二复次嗢拖南曰五二与十三四业为最后有二种业。一者重业。二者轻业。复有二业。一者增进业。二者不增进业。复有二业。一者故思所造业。二者非故思所造

  • 卷第八十七·霁仑超永

    五灯全书卷第八十七京都圣感禅寺住持(臣)僧 (超永) 编辑京都古华严寺住持(臣)僧 (超揆) 较阅 进呈临济宗南岳下三十六世随录灵岩雪庵状伊致禅师上堂。举我此法门只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师笑曰。大小祖师。禅定不

  • 于湖集·张孝祥

    又名《于湖居士文集》。诗文别集。宋张孝祥著。四十卷附录一卷。孝祥卒后三年(1173),历阳守胡元功曾编其诗词集,韩元吉为作序(《南涧甲乙稿》卷十四)。又二年(1175),从弟孝忠编印其文集,王质为作序(《雪山集》卷五)。

  • 本草害利·凌奂

    成书于1862年。清代凌奂(晓五)撰,手稿本。作者得其师吴古年之《本草分队》遂以此为基础,集诸家本草之药论,补入药物有害于疾病之内容,更名《本草害利》。全书共8卷,本书集历代本草及名医经验,删繁就简,罗列常用药物,按脏腑分

  • 神仙济世良方·佚名

    方书。佚名撰。不分卷。本书为柏鹤亭、张鹤举托诸仙名辑录。约成书于嘉庆二年(1799)。全书三万二千字左右。前有诸仙来历并附图,后为寿星论人子息、吕祖论治病方、兰大仙治喉方、董大仙治水痘等共四十四类。既论医理,